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初见 ...
-
徐国庆和赵远的爷爷年轻时在车辆厂的同一个车间工作过很多年。两人关系不错。赵远的爷爷比徐国庆大几岁,退休后便回老家和赵远的叔叔一起生活了。徐国庆有一子一女。他这两个孩子,从小就在整个家属区鼎鼎有名。长大后,儿子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现在在北京一家报社做主编。女儿中山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现在是广州一家医院的主刀医生。
两个孩子都有出息,徐国庆两口子退休后的日子也就悠闲起来。如果不是儿子突然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教养第三代的任务,这会儿,二人合该一个下棋,一个唠嗑,又怎么会大热天爬去陈宁家住的六楼呢!
他们夫妻俩的一对儿女虽有本事,但实话实说,与他们本人没有多少关系。徐国庆和曹菊芬都是农民出身,没有多少文化,虽然后来因缘巧合,进城当了工人,可干得也是厂子里最脏最累的工作。他们在自己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都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作用,这会儿突然扔给他们一个十几岁大的孙子,他们实在是不会教也不知道怎么教。
老两口见儿子又娶了媳妇,帮着养对方的女儿不算,还把自己亲生的赶出来,心里也是有怨气的。一方面埋怨儿子拎不清,一方面又可怜孙子成了没爸没妈的孩子。
他们打定主意,就算谁都不管,就凭他们两个老家伙,也要把孙子培养成才。至于怎么培养,两人也寻思了很久。
养是不用养了。孙子的亲妈是北京人。孩子从出生起,就跟着姥姥和保姆,人家给养到上小学。后来儿子离了婚,孩子也大了,又跟着亲爸直到上中学。
现在,回到他们身边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大小伙子,身高比他爷爷,比他爸爸都高,他们只要给做个饭,洗两件脏衣服就行。
关键是学习。学习不好咋闹?难道长大以后也跟他们一样,一身油污一身汗的去当车间工人?
人,还是要读书的。
儿子说,孙子根本就不读书,这可咋办?学不好和不学是两回事。学了,但学不好,这怪脑子笨,没办法。要是根本就不学,做大人的,总不能强按着孩子的头学习吧!
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只母猪生了一窝小猪仔,总会有那么一两只不好好吃食的,长得比其它兄弟姐妹瘦小的。为了让这只猪仔多吃,是单独给它弄一盆食物吗?不是!是把它和其中吃得最多的一只小猪关在一起,让那只猪仔和它抢着吃。时间久了,这只食量小的猪仔自然而然就吃得多了。
两位老人从中得到灵感,合计了半天,想找一个跟孙子一般大的小伙伴每天和他一块儿学习。儿子给孙子花钱请了那么多家教都没用,他们找个和孙子一般大的孩子能把孙子教好吗?他们心里也没底。不过,既然儿子的办法不行,那不妨试试他们的法子。死马当作活马医,或许他们的法子就好使呢!
至于人选,根本不用他们费脑筋。徐国庆老工友家的“孙子”就挺合适。那个孩子,别看年纪小,踏实、稳当,成绩好。最关键的是,这个孩子脾气和气,见谁都笑着打招呼,让他去给孙子补习功课,一准错不了。
徐国庆、曹菊芬老两口一叠声地邀请张秀琴母子去他们家里做客,张秀琴还在犹豫,就听儿子轻声道:“咱们听徐爷爷和曹奶奶的,先过去看看。妈,屋里热,您先扶着徐爷爷和曹奶奶下楼,我换身衣服就来。”
陈宁回屋换掉身上的短裤和跨栏背心,找了一条长裤和半袖T恤穿上。赵志强今晚上晚班,这会儿又回卧室躺着了。陈宁关掉客厅的电扇和灯,拿起曹奶奶他们带来的水果,一步并作三步下了楼。
“哎呦,你这孩子,怎么把它们又拎下来了?快拿回去!拎来了又拎回去算怎么回事……怎么不听话呢!你是不是看我们两个老家伙爬不上六楼特意寒碜我们呢!”
陈宁只是笑:“家里有。”
“你家有是你家的,这是你徐爷爷和我的一点儿心意。”
“一样的,一会儿到您家了咱们一块儿吃。”
徐国庆一家住在二楼,面积八十多平,陈宁一进屋,明显感觉比他家宽敞多了,也凉快多了。
“快,坐坐坐!超超,超超,赶紧出来,陈宁来了!老徐,去冰箱拿两个冰棍出来,再拿把水果刀,把这个西瓜切了……”
“曹奶奶,您别忙了,我们刚吃过饭……”陈宁一边推让着,一边看到从卧室里走出一个个子高高的男生。
“你是徐嘉言吧?你好,我叫陈宁,跟你一个学校,我在初一(5)班。”
对方冲他点了一下头,转身回了房间。
气氛突然有些尴尬,不过,幸亏有曹菊芬在。
“来来,秀琴,宁宁,来看看我们家的卧室。”
这套房子的两个卧室都在阳面,面积相差无几。紧挨着门的主卧面积稍大一些,曹菊芬两口子住。和主卧只隔一堵墙的次卧,原来是徐嘉言爸爸和姑姑的房间。
进到次卧,陈宁看到,和赵远家的次卧比起来宽敞不少的房间里,顺着东墙和西墙,各摆着一张单人床。每张单人床的床头,各配有一张小小的书桌。两个高高的衣柜放在北墙边。除此之外,在距离房顶几公分的位置,从南到北横跨着一根旧旧的铁管。铁管上,挂着一块儿厚厚的浅灰色窗帘布。曹菊芬伸手把拢在一起的布散开,原本宽敞的房间立即被一分为二,成为了两个独立的小空间。而且,陈宁发现,这个房间还装着一台空调。
想起赵远家的闷热和狭小,陈宁着实有些羡慕此刻躺在这间屋子里的徐嘉言。
徐嘉言就躺在外面的那张单人床上,闭着眼睛,耳朵里塞着耳机,不知道是在睡觉,还是在听歌。
“当年,超超他爸和他姑还没考上大学时,就是在这个屋这样学习的,互不打扰。”曹奶奶道。
孟新宇在自行车车棚等了十来分钟,看到陈宁背着书包,拿着两根烤肠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他们是小学同学,做过同桌,因此关系一直不错。他多少知道点儿陈宁家的情况,也知道陈宁很节俭,不该花的钱几乎一分不花。上小学时大家都喜欢买零食,只有陈宁,孟新宇几乎没见他买过。这会儿见他手拿烤肠,一瞬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陈宁直接把烤肠塞到了孟新宇嘴里,笑:“愣什么神呢?”
“什么情况,你找我什么事?”
“想请你帮个忙。咱们一边走一边说吧……你们班新转来的徐嘉言,和我家住一个小区。他奶奶周末来找我了,想让我给他补补课。你也知道,我一天辅导班没上过,顶多在班里给同学讲两道题,根本不知道这课该怎么补。我想的是,先不管别的,先让他把每天的作业按质按量完成。我怕他不记作业,想让你每天放学把你们班各科老师留的作业给我写个条。”
“嘿,我当啥事呢!这点儿小忙就能混一根烤肠,我赚了啊!”
孟新宇这才两三口把烤肠吞进肚子里,然后一手握车把,一手准确无误地把竹签扔进两米开外的一个垃圾桶里。
陈宁很捧场地吹了一声口哨,随即依法炮制,可惜失败了。
“你找我算是找对了。我跟你说,你要问徐嘉言作业,他知不知道另说,就算他知道,也不可能告诉你。他转到我们班有半个多月了吧,这么长时间,我愣是没听他说过话。有意思吧!和谁都不说,拽得跟个二五八万似的。”
“人怎么样,能看出来吗?”
“没打过交道,不清楚。在班里倒是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挺厉害的!红星小学那个周大为知道吧,不是也在我们班嘛,徐嘉言刚转来那几天,这小子不知道咋回事,看上人家了,想把人家收成小弟。徐嘉言理都不理他。周大为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不干了,开始来硬的,结果被徐嘉言一脚踢翻了凳子,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惹得全班哄堂大笑。后来听说周大为和他小弟们那天放学堵了徐嘉言,也不知道真假,反正现在两方井水不犯河水。”
“他上课听讲吗?”
“听的时候多,不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他坐教室最后一排,很安静,老师们基本也不怎么管他。”
周一晚七点十五,这是之前陈宁去学校上晚自习的时间,今天,他收拾书包,打算去1号楼曹奶奶家。
他出门的时候,上小学六年级的赵远只穿着一条内裤,正在卧室不嫌热的在双层床上爬上爬下,边爬还边大声唱着歌。看他那汗流浃背的样子,陈宁也只能感叹一句:精力真旺盛!
和陈宁同在新华读书的赵奇没在家,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但肯定没去学校。赵奇大陈宁两岁,今年上初三,马上就要中考了。其实,这个家里,每晚应该去上晚自习的应该是赵奇才是。学校规定,初三学生必须参加晚自习,初一、初二自愿。赵奇只在初三刚开始时去过两天,后来便再没去过。他的成绩常年吊车尾,老师对他这种学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去不去都行。
赵奇不去上晚自习,赵远还不到上晚自习的年纪,陈宁晚上要想看书、写作业,只有去学校。不过,也许他以后就会有一个更适合晚上学习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