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上元 ...

  •   绥和二年上元节,长安城里热闹非凡。
      自文帝为纪念平定诸吕之乱,而将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定为与民同乐、普天同庆的上元佳节之后,每到这一天,长安城内都是凤箫声动、花灯如昼、玉壶光转、宝马香车,一派喜庆的气象。
      长安城内平日里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因此一到晚上,整个长安城就陷入了一片死寂。除了打更的更夫和巡城的兵士,大街上就再也看不到一个多余的人影。
      而每年只有上元节这天,人们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整夜游乐。整个长安城处处张灯结彩,虽然早已过了人定时分,但大街上仍是人流不息,摩肩接踵,蛾眉雪柳,笑语盈盈。
      刘欣和董贤也相携悄悄溜出宫外玩耍。
      大街上热闹非凡,耍杂耍的、唱小曲的、卖点心的、卖胭脂水粉及各种小玩意的、投壶射箭的......各种好吃的、好玩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董贤还是第一次在长安城里过上元节。
      之前在家乡时,虽然上元节也会外出游玩,但论起繁华热闹,家乡远不及长安城。因此,甫一看到长安城上元节这花团锦簇、锦绣连城、人声鼎沸的场面,还是立时就被惊呆了。像个满心好奇的孩子一样,遇到什么稀罕事物都想过去瞧一瞧,见到什么热闹都要去凑一凑,瞅见什么好吃的都想去买来尝一尝,刘欣拉都拉不住。
      东市路边一块空地上,一个体格粗壮、浑身黝黑的大汉正在那里表演胸口碎大石。只见那大汉赤裸着上身躺在地上,露出铜皮铁骨般的胸膛,一块足有上百斤的厚重石板放在他的胸口上。另一个看起来孔武有力的汉子,穿着短上衣,露出手臂上饱满结实的肌肉,往手心吐了两口吐沫,接着从旁边拿过一柄铁锤,抡过头顶,用力砸向那躺在地上的大汉身上的那块大石板。大石板应声而碎,那躺在地上的大汉站起来,向围观的人群展示他的胸膛,那胸膛上竟连红印也没有一道。围观的人群掌声如雷,铜钱似雨点般落下。刘欣和董贤也大声拍手叫好,并拿出铜钱打赏那两个汉子。两个汉子捡起铜钱,双手抱拳对着人群致谢。
      走不多远,又看到一个精瘦的汉子正在表演吞火。只见他将一个熊熊燃烧的火把拿在手中,先是用嘴朝着那火把吹了一口,火把上生出一条火龙,急速向外窜去,吓得围观的人群纷纷后撤。接着,这个汉子将手中的火把塞入口中,待拿出来时,火把已经熄灭。汉子脸上神色自若,口中喷出一口白烟。董贤从未见过此类表演,不禁看得目瞪口呆,又是止不住的鼓掌叫好并打赏铜钱。
      两人又来到了西市。西市有许多供人游戏赢取奖品的小摊,其中一个射箭的小摊前围的人最多,两人见状便也走过去凑热闹。只见那里放着一张弓,十支箭,约五十步处,摆了十个箭靶。规矩很简单,只要能用十支箭,一口气射中那十个箭靶的靶心,就可赢取奖品。摆摊的小贩给出的奖品颇为丰厚,头奖是一支晶莹剔透的白玉簪,一看就价值不菲。
      由于奖品极其诱人,围观的人群中有不少人跃跃欲试。但每个人却都是高兴而来,败兴而归,无一人能射中那箭靶。那小贩见了,得意洋洋地立在一旁,口中却还在挖苦嘲讽道:“看来这位公子箭术不精啊!回去再练两年再来吧。诶,那位公子,你要不要试试?”
      董贤自小时,父亲便要求他遵循周礼,学习六艺。因此他于骑射一途也颇为精通,百步穿杨不在话下。此刻见这小贩这么说,便一时技痒,也上去丢下了两枚铜钱,拿起了弓箭。
      正当他弯弓搭箭准备射时,却突然发现这箭似乎有些异常。仔细再看,发现那箭头稍稍偏了一厘,一般人不注意根本无法察觉。但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箭射出去后,到达箭靶时就会有较大的偏差,难怪没有人能射中靶心了。
      董贤发现这个端倪之后,心中顿时有了数。在瞄准时,估摸着角度,特意稍稍偏离靶心,然后胸有成竹地一箭射出。箭“嗖”地一声飞出,稳稳地正中靶心。
      小贩没想到有人能射中靶心,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董贤弯弓搭箭,很快又射出第二箭,依然正中靶心。
      小贩脸色发白,头上开始冒出冷汗。
      紧接着第三、第四、第五箭......很快十支箭射完,全部正中靶心。
      周围一片叫好声。小贩在旁边看着,已是面如死灰。
      董贤见十箭全部命中,便问小贩索要那支白玉簪。
      小贩想要赖账,但无奈四周众目睽睽,围观的人群又不断起哄,无奈之下,只得忍痛将那支白玉簪双手奉上。同时,低声哀求道:“公子箭法精妙绝伦、天下无双。我家上有老下有小,还要靠这小本生意勉强养家糊口。公子今日一来,我家上下十几口人,怕是要喝西北风了。还求公子高抬贵手,拿了这簪子,到别处游玩去吧。”
      董贤笑着接过白玉簪,跟着刘欣一并离开。走出几步,他将那簪子递给刘欣道:“送你。”
      刘欣惊喜莫名地接过簪子,拿在手中把玩片刻,笑吟吟地问董贤道:“这莫不是定情信物?”
      董贤被他这一问,霎时羞得面红过耳,恼羞成怒地伸手就要将簪子夺回,一边夺一边说道:“不送你了,给我还回来。”
      刘欣赶忙将簪子收入怀中,脸上一副送了我就不能再拿回去的无赖表情。
      就这样东走西逛,两人很快便成了这长安城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美男子本就不多见,更何况还是一下出现了两个朗如日月、连壁接茵的美男子,这就更不多见。而这两个美男子中,还有一个美得如天上神仙下凡,这就更是稀罕得有如铁树开花了。
      于是,两人便吸引了大街上所有女子的目光。
      长安城的女子们平日里只能在家纺布绣花,只有遇到像上元节这样的节日,才有机会走出闺阁,在外抛头露面。所谓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如此佳节,正是偶遇心上之人的良辰。故而,在此遇上如此绝色的美男子,如果不让她们心情激动一下,似乎都过于不人道。
      胆子小些的,就躲在旁边偷偷瞧,然后不时与同伴窃窃私语,而后不知说了些什么,脸上泛起一抹胭脂红。
      胆子大些的,干脆就直接尾随二人,明目张胆地将二人当成珍禽异兽一般地围观着。
      两人才走过半条街,刘欣的醋便已喝了几大缸。
      一面伸出袍袖努力替董贤遮着脸,一面用狠厉的眼风不断驱赶着前赴后继的狂蜂浪蝶。
      一个长相颇为娇美的女子,也许是自恃貌美便有恃无恐,也许是天生就不善察言观色兼脑子少根筋,总之完全无视刘欣眼中射出的道道冰刀,一路不离不弃地跟随着。
      跟了大半个晚上,终于忍不住了,走到两人面前拦住去路,摆出一副劫色不劫财的架势,让两人顿时觉得这世道不太平。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堂堂天子脚下,走在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的大街上居然能遇上劫道的女流氓。
      偏偏这女流氓还做出一副娇羞无比的小女儿状,红着脸小声嗫嚅着问董贤:“小女子仰慕公子,斗胆请问公子姓名,家住何处,有否婚娶?”
      说罢,又低下头,表现出一副含羞带怯,脉脉不得语的神情。
      刘欣立即绝倒!
      心想,人家说斗胆是谦词,你说斗胆还真是名符其实。这长安城的女子怎的都如此胆子大、脸皮厚?居然在大街上就敢拦着陌生男子问人姓甚名谁、家住何处、有否婚娶。看来真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当了皇帝,第一件事就是要颁下法令,扭转这股子歪风邪气!
      想到这里,立即伸出左手拦在董贤与那女子之间,挡住蠢蠢欲动的女流氓,同时右手微不可见地伸到董贤身后扯了一下他的衣摆,将他与那女子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些。
      然后,摆出一副好言相劝的模样望着那个女子,说道:“姑娘,我这位兄弟家中已有妻室,且身形魁梧、彪悍善妒。上个月我这兄弟与家中一名婢女暗生情愫,正欲纳其为妾。未曾想到被那悍妇发觉,将那婢女打得半死,逐出门去,现如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不过,我看姑娘生得花容月貌,不妨也可考虑一下在下。我家中妻室温柔娴淑,知书达理,且最大的好处是任我纳多少房姬妾,从不忌妒。因此,我家中已有十房姬妾,若你来了,可做第十一房......”
      那女子看看董贤,又看看刘欣,默默无语地转身离开......
      刘欣心想,对付女流氓的唯一办法果然是只能比她更流氓。
      看那女子走得远了,董贤故做不满地横了刘欣一眼,问道:“我家夫人出身官宦世家,知书识礼、温婉有仪、恭顺贤良,如何在你口中就变成了身形魁梧、彪悍善妒的悍妇了?”
      刘大醋坛见董贤如此维护他妻子,心中又开始吃味起来,说道:“到底是为兄的不是,原想着将尊夫人说得不堪些,可以将那女子吓跑,没想到竟是唐突了尊夫人了。改天为兄定当亲自上门向尊夫人谢罪。又或许,是董贤弟也看上了那位姑娘,怪为兄的坏了贤弟的好事?不如为兄将那位姑娘找回来,说明情由,让贤弟与那姑娘消除误会,抱得美人归可好?”
      董贤看了看刘欣,心想,别看此人平时看着老成持重,但此刻这明明小心眼却又言不由衷的样子却端的是有趣又可爱。于是忍俊不禁地笑道:“人家那位姑娘都走得没影了,你去哪找啊?算了吧。”
      刘欣听他这么说,知道他对那姑娘无意,便也就不再说什么,只在心中暗暗窃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