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第102章 惊疯 ...

  •   张淑文,嫁与李庆渊时年方二八,知书达礼,温文尔雅,标准的京梁城中名门闺秀。
      当初张兆和百般不愿自己女儿入帝王家做妃妾,可奈何圣旨如山,就算他是当朝宰执,也改变不了什么。
      如今张淑文入顺王府已有三年,至今无子无女。过去李庆渊纨绔,夜宿花柳巷,现在梅竹青尴尬,也学着李庆渊,四处躲避。
      眼看着到了春分家宴,顺王妃要回娘家,梅竹青这个顺王自然也得跟着。
      他头一夜回府,本想张淑文已经歇下了,谁知刚一推开小院门,就见王妃正坐在院中。

      院里种了一株合欢树,初春时节正是这树枝繁叶茂时,张淑文静静地坐在树下,浑然不觉肩上落满了树叶。
      “殿下回来了!”王妃身边的小侍女惊喜道。
      梅竹青身形一僵,握着折扇的手定在了半空,他清了清嗓子,点头道:“王妃还没睡呢?”
      张淑文盈盈起身,施礼道:“想等殿下。”
      梅竹青借着屋中黄灯打量张淑文,这女子生得乖巧温柔,身姿聘婷,说话也轻言细语。
      “等我做什么?明日还要起早,今天早些睡吧。”梅竹青说道。
      张淑文垂着头,从袖笼里翻出一个小荷包,缓步上前,系在了梅竹青的宫绦上:“这是妾亲手做的,明日回张府,殿下戴着吧。”
      梅竹青张开手,默默地等待张淑文低头系荷包。他瞧见了张淑文肩上的落叶,不自觉地伸手拂过她的肩头。
      在昏暗的小院中,张淑文脸一红。
      梅竹青倒是面色如常,他捡起腰上挂着的荷包,笑了笑:“王妃的女红着实不错。”
      张淑文稍稍抬起头,满怀期待地望着梅竹青:“真的吗?”
      “一点云鹤两边生,双飞鹭鸟比肩鸣。”梅竹青一点头,“好寓意。”
      张淑文脸颊泛红:“一点云鹤两边生,双飞鹭鸟比肩鸣。黄柳翠堤踏溪水,遥望山中万般红。殿下喜欢就好。”
      梅竹青一抬头,正对上张淑文那双含情又热烈的双眼,他先是一怔,随后飞快沉下心绪:“王妃早点歇息,本王还有公务,今晚宿书房。”
      说罢,他转身步入侧门,眨眼间便消失不见了。
      张淑文站在原地,轻轻地叹了口气。
      “王妃,回屋吧,夜里外面凉。”小侍女道。
      张淑文望向梅竹青离开的方向,似是自言自语:“他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
      小侍女只顾着低头看路,丝毫没有听清王妃的话。两人谁都没有留意,此时房棱上掠过一道身影,一个身穿夜行衣的女子立在梁头,正静默地注视着这座小院。

      书房中,苏戎已经等候多时了。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个年轻男子。
      梅竹青低着头推门,见苏戎坐在一旁,便随口问道:“北边来信了吗?”
      苏戎还未答话,那站在他身后的男子便失声叫道:“梅庄主?”
      梅竹青一惊,苏戎也皱起了眉,两人不约而同去看那男子,登时,梅竹青倒抽了一口凉气。
      “邵主事,你又在胡言乱语些什么?这位是顺王殿下,你还不快快拜见?”苏戎提声道。
      邵绮良赶紧低下头,对着梅竹青拜了又拜:“臣见过殿下。”
      “这位是?”梅竹青看向苏戎。
      苏戎忙道:“他原是原将军麾下的一个守关校尉,犯了军法,被原将军遣送回京受审。蒋尚书念在他戍边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因此便要他戴罪立功,留在了京畿大营。”
      梅竹青哼笑一声:“原来又是太子……”
      “殿下!”不等梅竹青说完,邵绮良便一头磕在了他的身前,“殿下,作为姜管家义子,臣生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
      梅竹青一滞,顿时愣在了原地。
      苏戎观梅竹青的脸色,心下一转,上去一脚揣在邵绮良的胸前:“糊涂东西,少在这里颠倒黑白!咱们殿下何时有了你这么一个臣子?”
      “殿下,是我啊,殿下!您不记得了吗?”邵绮良一把抓住梅竹青的衣摆,“当初臣地位卑微,是您把翰林院学士的家女配给了臣。离京时,您又托义父给臣带话,让臣做您在北境的眼睛,臣谨记在心。后来方太尉接触臣,要臣为他办事,还是殿下您要臣临拓字迹,挑拨离间原将军和吴都尉的,以致如今北境恨毒了太子一派。去年夏天,臣还在京畿大营中待罪时,也是按您的要求,放走了孟家家将。这么多年,臣虽没有见过您,但臣一直对您忠心耿耿,别无二主!”
      梅竹青额角直跳,他稳住心神,淡淡一笑:“起来吧。”
      邵绮良如蒙大赦,顿作叩拜:“多谢殿下!”
      梅竹青晃着折扇,漫不经心道:“这么多年苦了你了,原奉待你……怎么样?”
      “原将军他……”邵绮良诚惶诚恐地抬眼觑着梅竹青,斟酌道,“原将军待我不薄。”
      “是吗?”梅竹青一笑,“那你当初违反军纪时,他为何不杀你?”
      “这……”邵绮良不知所措道,“原将军只知我为太子办事,并不清楚还有殿下您,所以我想,原将军大概是怕得罪太子殿下吧。”
      “邵校尉,邵主事,你可别高看了自己。”梅竹青笑了起来。
      邵绮良顿时脸色难堪。
      “今日不早了,本王明日还得陪王妃回府,你若没有别的事,就不用久留了。”梅竹青说道。
      “有事,臣有事!”邵绮良又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臣知道太子一派打算怎么对付北境,殿下可以趁此机会,把长鹰纳入自己囊中!”
      梅竹青一顿,扬声道:“说来听听。”
      邵绮良深吸一口气,说道:“前几日早朝,穆王想要借机调兵以削弱北境,太子一派却想收拢四境兵权,两方争执不下,至今未有定论。”
      “你倒是知道得多。”梅竹青嘴上这么说,心中却暗暗吃惊。
      邵绮良继续道:“蒋守承老奸巨猾,去年没能借着南疆一事挑唆北境叛乱,如今就断不可能顺了穆王之意,但过不了几天,他就会建议陛下调兵,表面上成人之美,实则暗下手脚。”
      梅竹青听完这话,立刻抬眼去看苏戎。
      苏戎知趣,转身出门,守在了当口。
      “你接着说。”梅竹青一打折扇,慢吞吞地摇着。
      邵绮良抱拳道:“只要调兵的圣旨下到广宁,此事对于太子一派来说,就算成了一半。原将军定不会交出主力,而长鹰军中的老弱病残也已被这一场场鏖战耗光,他要不想嫡系受损,只会交出从前盘踞在肃西的部分兵力。而那些兵在过去都是臣的部下,若是他们来了京梁,其中自有臣可驱使的人。”
      啪的一声,梅竹青合起了折扇,他一探身,兴致勃勃道:“邵主事,你这是要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谋反啊?”
      “不是臣,”邵绮良双眼放光,“是太子。”
      梅竹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若是北境来的军士在皇城脚下造反,加之南疆一事,陛下势必会有理由,顺理成章地收了四境兵权,到那时,穆王里外不是人,太子的亲臣却成了陛下身边的红人。”邵绮良说道。
      “是啊,”梅竹青道,“有没有世子无所谓,关键是要有一个能在朝中搅弄风云的岳丈。”
      “殿下,那咱们该怎么办?”邵绮良追问。
      梅竹青望向他,心思一转,进而哼笑道:“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说吧,想要什么?”
      “臣想……”邵绮良深吸一口气,“臣想见一见臣的弟弟。”
      “弟弟?”梅竹青不敢轻言。
      “义父说他如今在思云观中做事,臣不得见他,所以才来求请殿下帮忙。”邵绮良说得恳切。
      “知道了,”梅竹青道,“过些日子,我也会请陛下给你个都尉当当,至少不必像现在这样……卑微了。”
      邵绮良见此,当即叩谢辞别。
      “给崇令写信,”梅竹青看着邵绮良的背影,低声命苏戎道,“告诉他,给京畿大营安插自己人的机会来了。”

      思云观中,一场为祈福南疆安定的法事正徐徐进行,懿安帝领宫中女眷跪坐在神像下,聆听正清诵经。
      长公主李殷起身,虔诚地敬上一炷香,口中念道:“愿我大俞上下安定,愿南疆太平,愿北境常胜不败,愿……愿广宁健康。”
      懿安帝睁开了双眼:“广宁不是好些了吗?”
      “反反复复,总是没个头儿。”李殷叹气道,“兄长,我总想来这观中住些日子,每日祈福,为天下,也为广宁,还为……还为我那远嫁海州郡的阿蘅。”
      懿安帝眼角微动,没有说话。
      “兄长,”李殷轻轻拭去眼泪,“这两日,我总是梦见阿蘅,梦里她还是小时候的模样,乖巧得不得了,再一睁眼,想着她还住在别院,可刚准备去瞧她,方记起,阿蘅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端懋……”李肖叫道。
      “我除了兄长,也没什么体己人了,当初母妃走时,就是兄长您陪在我身边……”李殷说着话,便要哭倒在李肖身前。
      “罢了,罢了,”李肖扶住李殷,“你乐意来就来,朕不拦着。”
      李殷掩面,垂泪点头。

      长公主莅临思云观久住祈福可不是小事,正清道长领观中众道徒迎接,又修整后山别院,安顿长公主府亲眷。
      这事折腾了足足一周,李殷才算在思云观中住定。自从原怀宁远嫁,她身体一直不好,可来了思云观后,整个人却容光焕发,精神一天比一天好了。
      正清把这视作自己的功绩,周周入宫做法时都要和懿安帝宣扬,梅竹青在一旁听着就觉好笑,他可是清楚,这位正清道长到底是什么来路。

      “殿下,这《虚荒玄黄真经》您都看了多少遍了,怎么还日日翻?”秀安边铺展床铺,边说道。
      李殷站在堂中,捧着经书,凝望墙上镌刻着的神母石雕,淡淡道:“真的会有人相信这世上有虚荒神母的存在吗?”
      秀安一怔:“殿下,您在说什么?”
      “若是这世上真有神祇,祂们又为何要无视这人间苦难,让苍生黎民置身战火中?”李殷又说。
      秀安叹了口气,端起一旁的药碗,走到李殷身前:“殿下,该喝药了。”
      李殷充耳不闻:“南疆百姓笃信云栖,可若是云栖真的存在,阿芙萝又怎会盛开在那片土地上?”
      “殿下……”
      “这世上根本没有神,就算是有,也只有无心无情的神。”李殷放下书,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正巧这时,观中小道士茅林敲响了别院房门:“殿下,道长邀您去大殿上焚香诵书。”
      李殷抬手抚上自己的脸颊,问向秀安:“我看起来怎么样?”
      秀安抿了抿嘴,望着喝完药后李殷那红扑扑的脸颊,点头道:“殿下……很好。”
      “那就好。”李殷笑了。
      这思云观不大,但因建在山中,其中道路多曲折。李殷跟在茅林身旁,不知不觉便已迷了方向。
      “前面那座小殿似乎从未见过,是做什么的?”李殷随口问道。
      茅林答道:“小道不知,道长从不让我们入内。”
      说罢,他便要加快步子。
      可谁知此时,那小殿中突然响起一声残唳的尖叫,随后,又是一阵翻箱倒柜的摔打声。
      李殷一惊,捂着胸口僵在了原地。
      “殿下莫怕,小道听说里面养了几条猛犬,出不来的。”茅林说道。
      李殷一副心魂未定的模样,她低着头紧走几步,谁知那尖叫声又响了起来。
      “里面分明是人!”秀安叫道。
      这话话音未落,小殿的里面便传出捶打墙面,青瓷碎裂的动静,如一头被拴在屋中的困兽。
      “给我,给我!”有人嘶吼道。
      李殷那原本泛着红光的脸颊瞬间变得惨白,她身体一软,倒在了地上。
      “殿下,殿下!”秀安忙去扶她。
      茅林手足无措,只得提声喊人。一番折腾后,李殷被送回了别院。
      这日晚间,似乎已经好起来的长公主发了疯病,在别院中凄厉哭喊,不到晨起,便惊动了懿安帝。
      李肖忙赶到思云观,待他坐到李殷的床前时,李殷已没有力气说话了。
      “端懋,端懋?”李肖温声唤道。
      李殷吃力地睁开双眼,握住了李肖递来的手:“兄长……”
      “端懋,随朕回京吧。”李肖说道。
      李殷笑了,她拉过李肖,在他的耳边轻声道:“兄长,你知道吗?这观中有鬼。”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3章 第102章 惊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