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等到那边关雎尔跟林师兄应付完了,回到2202,便看见樊胜美向邱蓁蓁道:“你们去2203,跟人打个招呼。人家邀请了,咱们得有礼貌不是?”

      她还想说绯闻男友的,但看到邱蓁蓁心情不是很好的样子,便没有打趣。邱蓁蓁点点头,转头出了门朝2203走过去。

      等走到门口,她没有直接进去,而是探头朝里面望了望。

      “邱……蓁蓁?”魏渭有些迟疑地看着探头探脑的女孩。

      虽然眉眼比当初成熟了很多,但他还是轻而易举地认出那个四年前以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沃尔夫奖得主登上报纸头条的女孩。

      ——那个第二个以华人身份获得沃尔夫医学奖,曾被各国外媒称作“中医的希望”的女孩。

      被人叫出名字的邱蓁蓁有些不好意思地直起身,走到餐桌旁边。

      “你好,我叫魏渭,是安迪的绯闻男友。”魏渭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第一次见面,一起去山庄玩吗?我朋友开的,去了跟自己家一样,大吃大喝乱玩。”

      邱蓁蓁笑了笑:“不了,我约了朋友呢。”

      “那没事,叫上一起啊。”魏渭说道,“人多热闹。”

      听见他的话,邱蓁蓁的笑容僵住了。她挠了挠脸,轻声说道:“不了,我们约在医院呢。”

      “你没事吧,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误认为是邱蓁蓁伤到哪里的安迪问道。

      邱蓁蓁当然拒绝。

      安迪还想说什么,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魏谓在桌下踢了踢她的小腿,用眼神示意她不要说了。而等到邱蓁蓁离开,他才解释说:“如果是她自己受了伤,一般人都会流露出些微的痛苦或者是尴尬。但她刚刚的表情,明显是就是难过,甚至还有一丝丝的怀念。所以——

      “应该是去看望朋友,而且,那位朋友的情况不是很乐观。

      “看望病人,最忌讳的就是呼啦啦一群人凑过去,那样会影响到病人的休养,也是医生最不乐意见到的事情。”

      这样说着的魏渭又看了一眼空空如也的门口。

      “你们之前认识?”安迪有些好奇地问道。

      “四年前,全世界曾掀起一股‘中医’热,甚至不少名校都开设了中医专业。”他一边摆弄着手机,一边对安蒂说道,“你在美国,应该有听说过这件事吧?”

      “略有耳闻,但原因是什么,我就不清楚了。”

      “就是她啊。”终于从某个视频网站翻出他想要的东西的魏渭将手机摆到安迪面前。

      安迪低下头,却只看见密密麻麻的弹幕,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可能是注意到她神情不对,魏渭探头看了一眼,“噢”了一声之后关闭了弹幕。

      “这是四年前沃尔夫医学奖颁奖现场。”他说道。

      屏幕上,扎着双马尾的女孩脸上还带着仍未褪去的稚气,甚至她的衣着都带着一种小孩子的感觉。

      “你好,我是邱蓁蓁。”屏幕上的女孩用简短的话语介绍完自己之后,便开始用流利的英语说着颁奖感言。

      “沃尔夫医学奖?”安迪脸上的神情变得愕然,即便不在学术圈,博学多识的她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个奖项的。

      那在医学界,是被认为和诺贝尔医学奖齐名的荣誉,但可能是因为它仅仅颁发给在医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所以知名度并不像诺贝尔医学奖那么高。

      她又看了一眼屏幕上的女孩:“wow,这是她?”

      沃尔夫医学奖的奖金并不低,而且再怎么说获得如此荣誉的研究人员待遇也应该差不到哪里,怎么会住在这种公寓,而且还是跟别人合租。

      虽然好奇,但她毕竟不是那种喜欢八卦别人的性格。这个念头只在她脑子里面转了一圈,便不知道被甩到哪个角落了。

      她的获奖原因是用西方科学的方式阐述了中医存在的合理性,也驳斥了医学界中一直以来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论调。(注:这段是好几年前写的,当时查的资料不全面。虽然有青嵩素这个类似的事情,但一方面目前西方主论调还是中医不靠谱,另一方面个人认为青嵩素不完全是中医的方法提取,只能说灵感来自中医,方法还是用的现代科学的方法。然后关于中医到底是不是伪科学,我只能说,如真。)

      “据说是她的博士论文。”屏幕里的女孩神采飞扬,可能是舞台灯光的作用,她双眼亮如星辰,仿佛站在万众瞩目的高台之上,有千万欢呼为她加冕。

      ——自此成王。

      ***

      就算是约了王柏川,樊胜美还选择赴约跟安迪和魏渭去那个私人山庄。关雎尔找了个要加班的借口,躲开了林师兄的邀请,在林师兄把她送到公司后就匆匆告别。而另一边,虽然邱蓁蓁不跟他们一起前往度假山庄,但魏渭还是提出送她前往医院。邱蓁蓁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跟在安迪后面上了魏渭的车。

      窗外景色变换,邱蓁蓁将头靠在车窗上,看上去似乎是在欣赏窗外的景色,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她的眼神没有焦点,明显是在放空自己。

      ——“那一天”是她六岁那年跟着父母搬到这个城市的第十七天。而在将近两周半的时间里面,邱家父母早就跟周围的邻居熟识了。只是这熟识里面不包括她,一个被确诊亚斯伯格症候群的“病人”。

      从三岁到六岁,她站在只有混沌的世界中央,被灰色的雾包围。那些常人眼中的所谓亲情友情都像是隔着玻璃的另一个世界,她只能透过玻璃看出去,看着他们谈论他们嬉笑,却没有办法触碰,也没有办法回应。

      直到她看到光——

      “那一天”,她正在研究“意识改变物质”——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应景。

      客厅的白板上写满了公式,她站在凳子上,有些吃力地仰着头看着那些凌乱的字迹。

      脑中是不断重复着看到过的理论,她举着手,在仅剩的空白处划拉着计算过程。黑色的油性笔涂抹出一条条弯曲纠结在一起的字迹,将空白的地方一点点填满。鼻间是闻久了会不舒服的奇怪味道,她皱着眉揉了揉鼻子,突然打了个喷嚏。

      “……薛定谔的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有人的观测,猫才由一个生与死的‘不确定’状态变为‘确定’,因此可以推断出,人的意识是物质改变的原因……”

      如果课题成立,那么是否可以说明,是她的“意识”让她穿越虫洞——或者其他什么“时空之门”之类的玩意,来到这里?

      那么——

      她拖着凳子来到厨房,尝试着伸手去触碰放在角落里的刀具。

      ——是不是她现在身处的世界,都只是一个她脑子里面妄想出来的“梦”?

      那么就只要醒过来就好。

      醒过来,就能撕开混沌,回归真实。

      “有人吗——”

      在那只肉呼呼的小手快要触碰到刀柄的那一刻,门口响起了一个稚嫩的童声。

      父母都已经出去上班了,屋子里就只剩下她一个人。她转过头看了一眼角落的刀架,觉得这个时候不应可能会有麻烦——要是把别人引过来了怎么办?虽然她不在意,但“小孩子不可以玩刀”这种常识还是有的。

      她决定先去应门——随便说点什么,把那孩子打发走就好了。

      跳下几乎有她一半身高的凳子,她跑到门口。

      “那一天”正值盛夏,老旧公寓楼里面密不透风,里面的人总感觉自己在被一点点闷出水分。于是住在那里的人每到夏天都会把里面的木门打开,感受着由铁门缝隙里吹进来的一点点风,才觉得好过一点。

      那个发出叫声的孩子坐在地上,透过铁门的缝隙,她只能看到他(也有可能是她?孩子的声音总是分不出男女的)有着一头橙色的头发。看到她出现,那个孩子把脸贴在铁门上,脸上的肉压扁成一坨,分不清楚五官的样子像是什么鬼脸。

      “我就住在你隔壁,”那个孩子热切地说道,“我们一起玩好不好?你叫什么?”

      “你一个人吗?”她想叫那孩子找别人的,但又觉得那样说出来有点太粗鲁了,结果那孩子完全误会了她的意思。

      “不是,我有一个哥哥。”那孩子说道。

      谁关心这个啊。她有些烦闷地想着,找你哥哥玩去啊。

      “妈妈不让我跟不认识的人玩。”她随便胡扯了一个理由,“而且门也锁了,我出不去。”后面这句话倒是真的。

      那孩子的脸皱成一团,看上去更奇怪了。

      这下总能离开了吧。她这样想着,她才不要浪费时间跟猴子耍。

      “我们来交换名字吧,老师说交换名字就是朋友了,就不是陌生人了。”那孩子不依不饶。

      谁有兴趣跟猴子做朋友?她在心里翻了个白眼,跟它们交流哪根香蕉更好吃么?

      她想要拒绝,她想要说她很忙,她还要继续研究她的课题,她想说她没有时间跟你这个小孩子玩那些无聊的过家家或者洋娃娃。可是那些话到了嘴边,却突然都消失了,因为她听见那个孩子说——

      “我叫苏沐橙,你叫什么?”

      ——仿佛是什么东西碎裂的声音。

      那个声音非常细微,但对于邱蓁蓁来说却如同惊雷。

      “怎么写?”

      “特仑苏的苏,三点水一个木头的木,橙子的橙。”年幼的孩子竭力解释道,然后看着她,“你的名字呢?”

      那道隔着她跟这个世界的玻璃好像消失了,似乎有光照了进来,驱散了一直环绕着她的灰雾。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的疑问在这个时候终于得到解答——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她这个总是在人世游荡的孤魂野鬼,终于找到了属于她的归宿。

      脑中好像闪过无数个场景,是贴满了《全职高手》宣传海报的墙壁,是书柜里面拿着却邪的一叶之秋还有拿着千机伞的君莫笑,还有镜子里映出的一双仿佛燃烧着火焰的眼睛——

      “我最喜欢叶修了。”那双眼睛的主人说道。

      “我叫邱蓁蓁,山丘加一个耳朵,两个蓁都是草字头下面一个秦。”她走过去,学着那孩子的样子坐在地上。

      这个字对于六岁的孩子来说有点超纲了。

      她看着那个孩子皱着眉的神情,愉悦地笑了起来。

      ——仿佛信徒看到了神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 1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ch.41 荖湢特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