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永城遇贵人 ...

  •    张府

      童夫人早就备好了酒席等待侄子。
      这童能虽有童夫人这层关系,却不曾去找姑母讨好处,自己踏踏实实的混了个一官半职。是以,虽不是自己亲侄子,童夫人对这童能也是另眼相看。
      这边童能夫妇已到张府,刘忆慈还是第一次见到童夫人,赶忙上前行礼道万福。
      童夫人扶起刘忆慈,笑着对侄子说:“能儿啊,你可真是好福气,娶到了这般贤淑妻子。”
      “嘿嘿,不瞒姑母说,侄儿也觉得自己有福气”,童能哈哈笑着看向自己娘子。
      家宴之上
      童夫人和侄子多年不见,闲谈起来。
      “姑母,你在南京怎么样啊?怎么这次突然就回来了,侄儿都没来得及前去迎接”,童能敬了姑母一杯。
      “能儿啊,这次呢,你姑母啊,也是有事而来。前阵子,皇上赐宴诏老身进宫,聊这家长里短的,这皇上突然提到要给皇长孙找个媳妇的事。”
      “什么?皇上要给皇长孙张罗婚事,这是喜事啊!”童能说着,赶忙给姑母满上酒。
      “喜事自然是喜事,可到了我这儿,就是个心事,你想啊,这大孙子那是什么身份,他的婚事那可是头等大事,现在呢,东宫又处处受那汉王的气,我担心呐。”
      “汉王一向对东宫甚是不服气,这个侄儿倒是听说过。”
      “能儿啊,给你说个心里话,我想自己物色个合适的姑娘推荐给皇上。”
      “这也是好事啊,姑母,你是皇长孙的亲姥姥,你来把关,那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也放心啊。”
      “话是这么说,可是合适的姑娘难寻啊。我物色了几个,都不甚合适。”
      童能听到这,看了自己夫人一眼,道,“姑母,侄儿这里有个合适的人选。”
      “哪家姑娘啊?”童夫人放下了酒杯,看向了侄子。
      “永城主簿孙愚家的闺女。”童能直视着童夫人的目光。
      听到这,刘忆慈惊了一下,低下了头装作继续喝汤。
      “永城主簿,这,能儿,这不是你的岳父吗?”
      “是我岳父不假,正所谓举贤不避亲,我岳父为官清白,治民有方,姑母可以去打听打听,这永城谁不说我岳父好话啊。”
      “我知道你岳父的名声,可到底不过是个小小从九品主簿罢了。”
      “姑母,门第都是次要的,皇室选妃素来重品行,家风多重要啊,我岳父他家的闺女那肯定是贤德淑良,没得毛病可挑。”
      “这贤良的女子可多了去了。”童夫人不以为意,笑着说道,“我这孙子那将来可是继承皇位的,这等富贵,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轻而易举得到的。我为何要帮孙家女牵这个线呢?”
      “姑母,你想,孙主簿是我岳父,他的闺女也就是我妹妹,而你又是我姑母,这沾亲带故的,将来她倘若博得皇长孙欢心,也不会忘了你的恩德不是,她是靠着张家的力进的宫,张家就是她最大的恩人。姑母,你信我的,选她再合适不过了,你选个外人靠不住呐。”
      童夫人哈哈笑了两声,“能儿啊,你这是想套路我呢?”
      童能嘿嘿一笑,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缓解尴尬。
      童夫人转着手里的青花茶盏,问道,“你岳父,我也见过几次,毕竟这永城衙门里,逢年过节也是多走动。”
      童能一心想给岳父家牵这个线,道,“姑母,侄儿推荐的人,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童夫人问道,“孙主簿籍贯是哪里?”
      “姑母,我岳父岳母都是山东济南府邹平人,也时常回老家祭祖,侄儿也曾如果。”
      “这可真是巧了,我们还是老乡呐。”,童夫人看向童能,甚是乐呵。
      童能紧赶紧劝说道,“姑母,你看,这就是缘分!都是山东人,又都在永城,提携提携老乡不是。”
      “你呀,真是会说话,”,童夫人嗔怪地指了指童能,道,“不过啊,我得打听清楚这孙主簿家有几个闺女,年龄可还合适?读过书么?我亲孙子的婚事,门槛一点都不能低喽。”
      看到童夫人松了口,童能决定抓住这个机会,“都读书呢,请了女先生在家里教。有个闺女今年才十岁,和皇长孙正好年纪合适。”
      “那行,赶明儿,你把她带过来,我瞧瞧。有合适的,就定下,没合适的,我就只能再去别处找了哈。”童夫人先把话说明白了,虽然她也很想塞自己人进去,但若真是歪瓜裂枣的,惹得皇上不高兴,她可没必要冒这个险。
      是夜,回了家,刘忆慈对丈夫抱怨道:“官人,这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你怎么能轻易许了出去呢。姑母的面子不能驳,可我爹娘那里也没法交代啊。”
      童能敲了敲妻子的头:“你傻啊,我姑母那是什么人,当今皇长孙是谁,谁不知道今上最为得意的就是自己的大孙子。你想过没有,岳父虽然在咱们这永城是个官吏,但是只不过是个小小的芝麻官罢了,就算是门当户对,能嫁给什么人。哪有皇家那般富贵。你常说岳父岳母养育你不容易,我都听进心里去,这正是报恩的时候。”
      仔细听来,刘忆慈点了点头,“官人说的是这个理。”
      “明个儿等我值完班,我得去趟岳父家,找个由头,把人带过来让姑母过过眼才行。”童能自言自语道,说罢,搂过娘子,躺了下来,夫妇二人各怀心事。

      话说童能想了一夜,深觉机会难得,不可拖延,第二天早早吃过饭就托人告假,自己去了孙宅。
      院子里,有个小姑娘拿着水壶在浇花 ,童能走过去,招呼道,“嘿,媛媛,过来过来,姐夫给你们说个事。”
      小姑娘看了看,围向童能跑过去。
      童能蹲了下来,说道,“想不想出去逛逛,我知道有个园子,有花儿有草儿还有秋千。”
      “好啊,好啊。”小女孩兴致很高,她最喜欢荡秋千了。
      童能打了个响指,“好嘞,那你在这里老老实实地等着,我去给你娘说一声哈。”
      张府花园
      小姑娘们在园子里玩耍荡秋千。
      月门外,童夫人在侍女的陪同下悄悄察看。
      “能儿啊,这小姑娘都是孙主簿嫡出吗?”
      “额,”童能愣了下,回道,“是啊,我还能拿别人来糊弄你不成。我岳父毕竟只是个小官,积攒几年家业,近年才纳妾。”
      “那就好,就担心你拿庶出之女来糊弄我,既然是举荐给皇上,必然得挑个出身好的,主簿妾侍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童能明白姑母这意思了,“姑母,这种机遇,我自然得向着我那岳母。”
      童夫人边听着边探出身子,仔细瞧着园子里的小姑娘。
      “童能,你说,给我那大孙子挑媳妇,最看重的是什么?”
      童能凑上前,挠挠头,回道,“我哪知道。”
      “哈哈,”童夫人笑了,对身旁侍女说道,“秋瓷,你看,就是不肯吐个实话。”
      秋瓷知其意,也咯咯笑起来。
      童能懵了,不知道她们为何而笑。
      “哎呀,哎呀,能儿,咱都是自家人,我就问你,这么点个小孩,怎么个定性法?”
      童能自觉没趣,打了个哈哈,道,“姑母,说得对,孩子还小得教了才会不是。”
      看了一会儿,童夫人伸出手,指着那个穿月白袄子的小姑娘,道,“秋瓷,你来看看,这小姑娘容貌举止,离得这么远,我就看得出来出众的漂亮。”
      秋瓷也探出身,瞧了瞧,回复道,“夫人说的是,这小姑娘长的一张鹅蛋脸,眸黑肤白,是个小美人儿。”
      “嗯,看着就令人喜欢。”童夫人笑着应道。
      吩咐完,童能就去招呼去了。
      “夫人,”秋瓷问道,“我去准备好笔墨,考验考验她?”
      童夫人摆手道,“不用了,琴棋书画这些都是现教就成的事儿,等到了京城,我自然会请最好的先生来教导她。”
      当天下午,童能领着妹子和丫鬟,提着一提礼盒,回到岳父家。进了门,蹦蹦跳跳的孙显宗迎上去,要把姐夫带来的礼盒接过来。
      “伯松,你来了啊。”孙愚出了屋门,看到被儿子纠缠着的女婿。
      “岳父,小婿前来有要事商议。”童能看到岳父,拱手行礼。
      “什么事?这次怎么这么严肃。”
      董夫人跟着二人来到书房,孙愚顿了顿,对董夫人说道,“夫人,我和伯松谈事,你先出去吧”。
      董夫人退出书房,翁婿二人在书房交谈了起来。
      “伯松,敏成今年才十岁不到,还没到说亲的年纪,况且皇家也不是我这等小民可以够得上的。”孙愚一口否决了女婿的提议。
      “岳父,我这也是为了四妹好,皇长孙那是文武双全,这等人才,哪里去找,更何况,跟了皇长孙,想要什么没有。可不比嫁给东村那李秀才城西那王员外家强?”
      “这,这皇家岂是那么好高攀的?而且她那么小就背井离乡去了南京,我可不放心。”孙愚转了一圈,背对着女婿说道。
      “岳父,这怎么能叫背井离乡呢,我姑母可说了,皇上亲口说的要给皇长孙张罗婚事,我姑母这边把四妹带进去,说不定没几年就成婚了。”
      “世事难料,去了南京这么远的地方会是什么结果?我是不能这么草率。”
      童能上前劝道,“岳父,我姑母那可是皇上的亲家,隔三差五宫中赴宴,要不是皇上透露了想说亲的心思,就为了个丫鬟,我姑母至于那么上心吗?宫里最不缺的就是丫鬟。况且,我姑母已经看中了四妹,她说了下次回南京就直接带着四妹进宫。你推脱那就是不给当今太子妃面子,推也推不了的,岳父!”
      待童能告别离开,董夫人拽了拽孙愚衣袖,二人回到房内,董夫人问道,“伯松给你说了什么事,还这么神神秘秘的。”
      孙愚想了想,这事还只是伯松一人口头说说,事关女儿终身大事,当不得真,道,“没什么,聊了聊衙门里的事罢了。”
      张府
      童夫人拿着写好的信笺,检视了一番,交给秋瓷道,“秋瓷,你差个人去把这封信送到县令府上,交给陈县令的夫人。”
      “夫人,以前您回乡不都是说尽量低调行事,这番主动约县令夫人,这是何意?”秋瓷问道。
      童夫人扇了扇手中团扇,道,“既然要定下来了,我总得瞧瞧她的家世,见见她的父母,把事情说道说道。”
      “夫人这是想着教县令夫人组个局,找个籍口见见小孙姑娘家里人?”,秋瓷开了窍。
      “嗯,”,童夫人道,“你快去吧。”
      “好嘞,夫人,奴婢这就去。”,秋瓷欢快地跑出门。

      翌日,县令的一封请帖送至孙愚家中,听闻是县令有请,孙愚夫妇出门迎接。
      “恭喜,恭喜孙主簿。”县令信使进了门。
      孙愚拜了拜,问道,“不知何事,劳驾陈县令邀请。”
      信使将请帖交给孙愚,孙愚打开看了看,只是写道邀请孙愚先生偕夫人及千金四小姐赴家宴。
      信使脸上堆满了笑容,小声说道,“不瞒主簿,这番家宴有皇亲童夫人光临。”
      听到这,孙愚想到昨日女婿的话,心中有了底。
      “皇亲童夫人?”董氏诧异,问道,“陈县令是也请童夫人赴宴了吗?”
      信使回道,“是的,是的,童夫人多年没来咱永城了,县令和夫人邀请童夫人品尝咱们永城的地方菜,就想着二位作陪。”
      “这可是大事呐,怎么准备可好。”董夫人抑不住心里的激动。
      “无妨无妨,我家夫人说了,您和孙主簿就像平常一般走动就行。”
      “哎呦,那怎么行,”,董夫人拿过请帖,看了看,第四女??问道,“这既然是作陪童夫人,怎么还让带着小孩子呐?”
      董夫人看向孙愚,继续说道,“小孩子难免不懂礼数,带去多不方便。”
      信使回道,“夫人,你忘了县令家有个千金,正好带去一起玩耍。”
      “哎,是,看我这记性,是呀,小孩子正好一起玩。”,董夫人笑道,说完,又问道,“县令夫人如何点明要第四女去呢?小女年幼,上头还有两个姐姐,年长的更乖些。”
      看着董夫人左推右推的意思,怕是不想带着第四女去,信使急忙劝到, “这可不行,夫人,县令说请了就是请了,可不能换人,否则,县令要责怪在下办事不力了。”
      “这个。”董夫人很是为难,陪宴皇亲,这是头一次遇到的事,皇亲贵族规矩多,生怕小女儿哪里拂了意。
      “好了,听陈县令的吧。”,孙愚对董夫人说道,“还要多谢陈县令赏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