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月考 ...

  •   九月份的天还是很热,教室里的风扇呼啦呼啦地转,仍然散不了同学们的焦躁。陶言坐到李雁初旁边时已经是本学期第三周了,第一次月考就在前方。
      毕竟是初三以来的第一次月考,第一次都是比较慎重的。加上之前老师总说初三就是大家阶层分化明显的时候,大家也都想看看自己到底被分化到哪里去了。李雁初也不例外,到了初三他们才开始学习化学,实在不是她不爱学习,而是化学对她太不友好。
      他们的化学老师是一个留着平头,矮矮胖胖又喜欢挺着啤酒肚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的小老头,很可爱,上课也很有意思,记得最初讲到了分子时为了说明其微小且不可见,很生动地举例“如果可见的话你们上厕所就会眼睁睁看着某些分子一点一点地进你鼻子里,不然怎么会闻到味道呢……”而李雁初在跟着大家哈哈哈哈过后只有茫然:老师刚刚讲了个啥来着……
      化学老师是睿智的,某些时候也是能逼死人的,这一能力在某天让班主任讲倒计时牌彻底减去放假天数,于是倒计时牌就生生减掉了几十天,这样确实能够引起大家的急迫感,却也让李雁初急得头都快秃了,时间不多了,她的学习还是一团糟,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考不上好高中,从此堕落又不得志的样子。
      这样的担心外放出来就是在历史课上和陶言聊起了天……聊天……
      聊到自己的学习,李雁初顿感压力:“只有那么几天就中考了,令人头秃!”陶言是个乐天派,还能够做到通过贬低自己来衬托李雁初:“你看看我,最应该担心的是我们中间阶级,成绩太好的不用担心,成绩太差的呢担心了也不用,你成绩这么好放宽心吧。”
      李雁初表示自己很受用。
      早在前几天他们关系缓和后就开始讨论班上乃至年级的势力分布图,比如他们班上永远成绩最好的一男一女,江陵原和刘嘉琪,不止在班上永远霸占着前两名,在整个年级也是堪称无敌的存在,是给班级争光的两把好手,李雁初和陶言决定分别为他们授予“天皇”“天后”这两个无人撼动的称号,往下就是李雁初邓颖等轮番争夺班级前五年级前十的同学,简称大将们,剩下的就是陶言,刘舒这些偶尔成绩冒头,偶尔又平平无奇,勉强中上游的中间阶层,剩下的就是不咋学习的平民和成绩永远吊尾的贫民……当然这些划分纯属乐趣,并不是现在成绩好了或坏了就在未来一定会怎么怎么样。比如他们班上有一个高高胖胖却永远坐在靠讲台特殊位置总是穿阿迪耐克的男生,他的桌子和大家的桌子是成垂直的李雁初曾经坐在他侧面,以前李雁初一直觉得他身为混混中的大哥大,一定脾气差,动不动就给人一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对高胖男生的态度都是毕恭毕敬的,对方让她做啥一定不会有二话。一次李雁初上英语课忘了带英语教辅,老师却又讲到了,李雁初还记得老师“找不到书就去外面听”的忠告,顿感压力。
      最后李雁初也没有找到英语教辅,也没有出去听,因为高胖男把自己的书给了她,自己出去了,说不感动都是假的,再加上后来作为战斗力惊人的混混老大,放言“敢欺负我们班的同学,我让他好看”。这句话是有点中二,但在当时李雁初觉得他义薄云天,简直要奉他为男神了!
      陶言与高胖男是好哥们,后来李雁初对陶言讲到这里时,他只是怪异地“咦~”了一声,又给李雁初讲起了高胖男的其他事迹,比如之前有过几个女朋友啦,平时喜欢在宿舍拉着人讨论人生啦,班主任查寝时没穿裤子闹笑话什么的,李雁初听的津津有味,觉得高胖男这厮的确是一个人才。
      多年的读书经验让李雁初和陶言的课堂讲话进行得无比顺利,他们都是目不斜视假装看书,光是嘴里说着,耳朵听着,就能交流得无比顺畅,面上却是正经得不行。等到老师再后来让同学们自行读记背时他们就能借着读书声更大声交流了。
      课堂讲小话的报应在老师提问时来了,尽管李雁初一直在心里默念“抽查不到我”,她还是被老师抽问了,第一次抽问勉勉强强过了,就在她心有余悸地坐下觉得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她又被叫起来了!果然上课讲话是要遭报应的。丧心病狂,要不是老师抽问的知识点是李雁初熟知的,估计此时就该被抽筋扒皮了。
      等到下课后,看着旁边对她的遭遇毫不留情嘲笑的陶言,李雁初表示想呼他一巴掌:“咱俩都说话了怎么就叫我一个人啊?不公平。”
      “谁让你在老师抽问时盯着老师。”陶言仿佛对这些很了解:“老师提问时,既不要抬头盯着老师,也不要一直低着头,要假装若无其事,双目无神。”说着还给她示范了一下。
      李雁初:受教了受教了……
      接着他们又谈论起了最新的歌手选秀节目中爆红的那些歌曲,说到这里,陶言就异常激动:“你知道光辉岁月吗?”
      “知道啊,黄家驹和他的乐队唱的”
      陶言有些诧异:“你连黄家驹都知道!”
      李雁初:“……”这是把她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吗?
      陶言又自顾自的补充:“你别说,刘嘉琪都不知道这个。”
      “哦……”冷漠脸。
      而此时坐在前面的刘舒回过头若有所思地看了李雁初一眼。
      李雁初有些摸不着头脑,她的这位仁兄是一个热爱学习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学习却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李雁初见过她背诵政治时更喜欢抄一遍段落而不是多读多背。抄书的效果确实好,只是效率不是很高。但是平心而论李雁初很喜欢跟她相处,因为刘舒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有什么负担,只是人家有点敏感就是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