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三十四章 平地惊雷(下) ...
-
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夜空黑沉沉如一顶巨大的锅盖。
走到长春宫附近的甬道时,子云迟疑了一下。
“殿下?”身边提灯的太监抬起头来。
“你回去吧,我一个人可以走。”子云看一眼那太监。
“殿下,奴婢是奉德妃娘娘之命……”
“母妃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她身边这么多年,应该清楚,你回去,她不会责怪你的。”
“是,殿下!”
灯笼的光影远了,脚步声早已听不见,子云转身大步朝那悬挂着巨大纱灯的宫门走去。
“楚王?”宫门前的太监看子云走过来,赶忙弯腰施礼。
“陛下正和婕妤娘娘说话儿,殿下……”另一个太监小声说道。
“‘婕妤娘娘’?”子云重复了一遍。
“赵娘娘已于昨日由美人升为婕妤。”
“哦,恭喜你家娘娘了。”
“奴婢见了娘娘,一定转达殿下对娘娘的恭贺。”
子云走近了些,朝两个太监微一点头,却见那两个太监很迅速地相互看了一眼,仿佛是觉得他有些怪异似的。转而一想:方才在长信宫里哭泣,眼睛红肿得厉害,一定是被灯光照见了,所以两个太监诧异。于是稍走了几步,将身子隐在黑暗中,大步离去,却不料身后的太监叫喊起来。
“殿下?”
子云回头。
“殿下,奴婢这就进去通报。”
……
皇帝正搂着赵娇蕊说闲话,忽听帘外禀奏说楚王求见,心中纳罕。听到脚步声后,赵娇蕊从皇帝怀中坐起,要回避。
“儿子来了,又不是外臣。”皇帝一把拉住了赵娇蕊双手道。
“陛下,这天都黑透了,忽剌剌地楚王求见,怕是有些不便外人听的话要和陛下说,妾还是回避的好。”赵娇蕊娇声道。
“也好。”皇帝看着赵娇蕊微笑走进内室,点点头。
“父皇!”子云低头走到皇帝面前。
“这么晚了,你有何事?”皇帝一边示意令宫人看茶来,一边说道。
“儿……儿去长信宫看望母妃,听说婕妤娘娘有孕,正巧路经这里,因此……”子云磕磕绊绊地说着,语无伦次,几乎说不下去。
皇帝诧异:这孩子怎么了?于是令抬起头来仔细说。
“父皇?”子云双眼犹自肿痛,如何肯抬头。
“抬起头来!”皇帝放下手中的白玉茶盏,端正命令道。
子云听皇帝口气重起来,只得缓缓抬头。
“瑜儿,你?”皇帝大吃一惊:那红肿的双眼映着洁白面庞,着实突兀。
子云不语,复又低下头来。
皇帝站了起来。
“父皇?”子云眼看着地面。
“你在哪里哭了?”皇帝走到子云面前,伸出右手搭在他肩上。
“适才在长信宫听余母妃说到娘亲的一些事,所以……”子云怎好开口提册太子妃事,只好硬生生编造。
“唉,你和你娘亲一样,多愁善感。”皇帝叹口气,转身回到椅上,捧起茶杯啜了一口放下后,眼看着那浮云飞鸟图案的厚重帘幕,良久不语。
“儿因听说婕妤有喜,故来道贺。”听着皇帝喝完水,子云低声道。
“你的心是好的,我知道了,夜已深,回去吧。”皇帝摆摆手。
“是,父皇。”子云又低一低头,转身准备走。
“你且等一等!”皇帝眼看子云转身,忽然止住。
“册太子妃的事已定了,你知道么?”
子云一听,混沌成一片的头脑突地一响,又如被重击了一下,呆呆站着。
“是宋若水的小女儿,你见过的。”
子云眼眶又潮湿起来。
“原先定的是王泰女儿,前些日子召他们来,商议了一通,最后议定了宋家丫头。宋若水德高望重,人品、学养系本朝楷模,宋家女儿也是才貌兼具,且德行甚佳,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太子妃就是日后的皇后,因此,德行与家世都要最上乘的……”
皇帝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贯入子云耳中。
“先前,皇后还抱怨,意思非要她王家女儿,王泰去劝说了一通才算答应……”
皇帝一句句说完,看站在地上的儿子一动不动,仿佛痴傻一般,皱一皱眉、清一清嗓子。
“瑜儿,你莫急,先把太子妃娶来,你的楚王妃也快了。”
“父皇?”子云猛抬起头来。
楚王妃,楚王妃……这世上,除了昭儿,还有谁能做楚王妃?若昭儿一定是太子妃……这世上将再无楚王妃!
皇帝见子云蓦然抬头,双眼大睁,似是惊讶,然眼中空空洞洞,无一丝神采,心头一动:看样子,传闻是真的了!六月里,他和太子打架,果然是为了宋若水女儿!当下,不由低头皱眉。然而想了想,还是抬起头来。
“瑜儿,你的事父皇不会马虎的。”
“谢父皇!”
“太子妃是名门之女,楚王妃也是宰相之女!”
“父皇?”子云麻木的身子忽地一抖:仿佛是被一道冷水泼中。宰相之女?朝中有几个宰相?除去门下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就是宋若水与王泰……想到这最后一个名字……整颗心都快冻住了。他用最后一丝力气在胸膛里呼喊着:父皇,千万不要!
皇帝开口了。
“你的王妃也是才貌双全,等册太子妃的事一了,就操办此事。”
“父皇!”泪水就要漫出眼眶。子云觉得自己已经快站不住了。
“反正日后也要下诏,先告诉你吧。我已和几位宰相议了:选王泰长女为楚王妃!”
天啊!
……
眼前是什么?自己站在什么地方?自己是谁?
模糊中,似乎有声音在喊自己……
“瑜儿!”皇帝走到子云面前,双手搭在这个已然成为石雕的儿子肩上。
“父皇!”子云机械地翕张着口唇。
“来人,送楚王回府!”皇帝大声命令道。
“谢父皇!”子云几乎是被两个太监搀出了长春宫大门。
到了门外,一阵夜风吹来,两个太监不由打了个哆嗦。天已凉了!
“你们回去吧,我不要你们送!”子云不看那两个太监,甩开袖子大步朝黑暗中走去,两个太监忙追上来恳求。
“陛下有令,奴婢不敢抗旨!”两个太监齐齐说道。
“那你们走远点……本王现在不想看到任何人!”
“是。”两个太监走慢了,稍稍落下一截。子云却大步飞奔起来,天青色长袍在昏暗的宫灯光影中划过道道亮光,带起强劲风声。
眼前越来越空旷,得月池快到了。忽然,自一株大树后闪出一个人来,直直堵在面前。“殿下!”那人影急促说道,同时双手扯住了子云袖子,猛地拉他到暗处。
“殿下,是阿素。”子云正要挥拳打去,那人影又开口了,定睛一看,果然是阿素。
“殿下,奴婢是告诉您:当初陛下定的太子妃本是王相公家小姐,是东宫张良娣到长春宫来求赵娘娘在陛下面前提起宋小姐的。赵娘娘拿了东宫张娘娘的东西,又听了好些话,给陛下说了,陛下又召几位大臣来商议成的。”
子云只觉热血涌上头来,双手猛地抓住阿素单薄的肩头。
“殿下,奴婢是偷跑出来的,要回去了。”阿素的小身子在子云手下抖了几抖,精圆的双眸在子云的眼光下转过去。
子云放开手。
“殿下保重!”阿素转身离去。
人去远了,跟着的两个太监近了。子云迈开腿,朝黑暗中跑去。
“殿下?”两个太监气喘嘘嘘喊道。
“娘亲!”看到瑶华宫大门前那两对永远不灭的宫灯后,憋了许久的泪终于冲了出去。
“娘啊!”子云一头扑倒在紧闭的大门前,痛哭失声。
“为什么?为什么?娘啊,你为何走得那么早?你可知道,儿如今任人摆布,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子被从眼前夺走……只是一个女子,儿又未想到皇位,只是一个女子啊……”
……
不知过了多久,一股温暖的感觉从早已冰冻、麻木的肩头传来。抬起眼,身边亮堂堂一片,慢慢抬起头来……不由失声:“父皇!”
……
紫宸殿里,皇帝重重坐在椅子上,叹了几口气后,缓缓张开嘴。
“瑜儿,为父知道你的心。那日你和二郎打斗,我就起了疑心,只没想到你竟这样难过……册宋若水次女为太子妃的事,是和几位主政大臣议定的,选王泰女儿为楚王妃虽没下诏,可也算定下了。”
子云冰凉的身体在紫宸殿里温暖的空气中渐渐恢复了一丝感觉,站在眼前这个他称之为父皇的黄袍男人面前,他突然觉得:眼前这张熟悉的面孔一会儿模糊一会儿清晰,一会儿远,一会儿近。
“当初你娘走之前,对我说一定要你和四郎平安长大,太子可以不做,但一定要平平安安……你如今大了,也知道,为父为何不立你为太子。你自幼读书,知道废长立幼的多,但能立得住的有多少?立住了,能立长久的又有多少?母族寒薄的皇子登上帝位的有几人能坐得稳?而你和四郎,不是母族寒薄,而是根本没有!你余母妃也是家世寒凉,且亲故早已云散。二郎舅父主持朝政几年,为政平允,广开贤路,朝野上下交口称赞,为父都看在眼里,就算为父知道王泰为政必是为他外甥,可政事在这样的人手中,为父确实省心不少……宋家也是名门,可如今宋若水老了,他几个儿子虽也在朝中声名渐起,可比起王家来……还是根基不够。满朝里看过来,就王泰女儿做楚王妃合适……王泰也并非是那没有分寸之人……”
“你明白么?”最后,皇帝说完,走到子云面前。
“儿明白!父皇是为儿好!”子云张开嘴,硬邦邦说出这几个字。
“你回去吧,这几日就不要进宫来了,在府中好生歇着,要什么只管差人来说,想玩什么,只管玩去吧。”
“谢父皇!”
从宫里出来,子云没有立刻回府,而是站在朱雀街边的一个角落,远远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宫门,久久地望着,直至冰冷的夜风吹得他浑身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