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公考是只大老虎 ...

  •   时间来到了大三暑假,在陈小姐这所学校一直有一个习惯,或者说传统,基本所有的大三学生都会在暑假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并努力准备当年12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说到这个传统,还是要从这所学校的特殊性说起。
      中国的大学成百上千,自打上世纪九十年代改制以后,基本上大学就不再包分配了,可总有那么几所大学是不太一样的。像网上一直盛传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外交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等等,这几所学校的统一特点是它们都是提前批,学校规模小,人数不会太多,学校由某国家部门直管,不隶属于教育部,毕业后学生通常会进特定部门入职。
      而陈小姐所在的学校就是这些特殊学校的一所,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党在西柏坡时期,大四的时候学校会统一安排有意愿成为公务员的同学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之后由各地方根据需要和成绩择优录取。当然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或者出国,并没有特别限制。
      因为一系列特殊情况,该校毕业生中将近百分之八十都会成为公务员,如果对于岗位和入职地方(例如偏远山区)没有要求的话,想谋求一份公务员工作应该没什么问题。这就是当时陆秀才在话剧中说毕业以后犯了事,抓他的是他的同学,审他的是他的同学,判他的还是他的同学,最后连狱友都是他的同学这句话的出处,而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恰恰也触痛了领导的神经。
      不过如果想留在国家部委或者在省一级部门的话,那么你就不仅仅需要一列好看的绩点了,还需要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因此每年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这段时间,对于陈小姐他们来说无异于高考的重现。

      紧张的氛围从大三考完最后一门的时候就出现了。短短的一周时间,各种不知真假的言论随之而来。各种传言还来不及细细辨别,就被后来的言论拍死在沙滩上。三系的赵小丫报了中工一万二的协议补习班了,不过包退那种;四系的王小明已经做了十三套题;一系的李小红背完整本的申论复习材料;二系的刘小东足足写满三本学习笔记;五系的老张不参加公务员考试了,决定去美国拍电影。最后这一点,大家表示不信。
      大家都莫名地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情绪之中,谁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但是都知道应该干点什么,所以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不管真的假的,大家都乐意照做。他背了申论我也得背,然后立刻拿起书,不管什么政策乱背一通。他做了一套题,那我也得试试,找出不知道是哪年哪省的试题就瞎做起来,然后答得一塌糊涂。别人报班我也得报,不管多少钱,有没有用,先上一个看看。没有计划、盲目、慌张,众人对未来的茫然在公务员考试的准备阶段显现的一览无遗。

      不过这时候有人却发现了不错的商机。姜先生隔壁寝室的陈庆之和张择端做起了华图公考教育机构的培训班代理,邀请华图的明星老师来讲课,租了学校的阶梯教室,开始了为期三周的授课,主讲综合能力测试和申论。
      陈庆之和张择端两个人颇有经商的头脑,陈庆之胆子大、眼光准,张择端则能侃,嘴皮子特别利索。据说两个人是自己跑到华图总部去申请做代理的。开始工作人员并没有当一回事,问你们能组织多少人来听课。
      俩人也不说具体数字,只说自己学校隶属于哪个哪个部门,多么多么的特殊,基本全校所有学生都参加公务员考试,其中百分之八十都会成为公务员,老牛呢,你自己算算能有多少人来听课。
      工作人员一听,好家伙,所有人都参加考试?帝都一般大学少说几万人,这一届学生怎么也得三千人吧,三个星期的培训班收费标准是2000起,哪怕只有六分之一也就是五百人选择我们华图,那这三周算下来保守估计也得有一百万落入囊中,怎么也算是大客户了。而且这届办好了,以后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我们华图的培训班,这简直是块大蛋糕啊,自己以前怎么不知道这个学校,赶紧上报领导,得重视啊!
      分管领导一听这学校这么厉害吗?赶紧上网查,发现两个学生说的还都是真的。领导很有魄力,当机立断委派陈庆之和张择端两个人为华图的代理,前期不需要多,只要超过两百人上课,我就给你派最好的老师去讲课,第一期我们不挣钱,专门打造口碑。
      领导的算盘打得很响,做好了口碑,学生都过来听课,以后培训费还不是哗哗地来。
      领导笑的很开心,陈庆之和张择端两个人笑的也很开心。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忽悠人并不需要多深的社会阅历,全在智商,如果再加上一副老实巴交的面孔那就更完美了。
      陈庆之和张择端两个人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的,只是他们没说的话很关键。他们学校总共一千六百余人,一届一共才四百多人,哪变三五千人去,全是工作人员自己想的,就是全校这一届全报了华图的班也才八十多万的收益。
      算盘打得再响也没用,他们打一开始就算错了基数。聪明的领导的发财梦还没开始,便已经夭折了。
      陈庆之和张择端两个人这边从华图要来了政策,那边在学校就开始搞起了宣传。两个人在学校也是一时的风云人物,在人脉方面很是有两把刷子,全校五个系,十四个班,每个班都有熟人。大三暑假这个时期同学们还局限在自己闷头瞎学的阶段,知道报培训班上课什么的都是大四上半学期的事。猛地一听有大牛老师来讲课,都很有兴趣,有人问陈庆之谁来讲课,陈庆之拿起桌子上的华图申论教材,指着主编的名字说道:“看见没?就这人,他写的书,他来讲,不是他讲我全额退你的钱。同学之间这么熟了,我总不能拿着你的钱跑了吧。跟你讲,请他老费劲了,华图一开始非得安排其他人来上课,我说不行,就得是他,别人我们不要。”陈庆之一副信誓旦旦的表情,加上东北人特有的爽利语气,很快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大家都很积极的报名,到最后一共收了将近一百五十人,陆续还有人想参加,只在是学校的最大的阶梯教室只能收一百五十人,再进人他们就得站着听课了。
      华图的领导一了解情况,“哦…少五十人,实在是学校教室太小了,装不下两百人?哎呀你们这么大的学校也是,怎么不建大点的教室啊?”陈庆之和张择端两个人连忙点头称是,说我们回去就跟学校建议建大教室。“少五十人就少五十人吧,老师用最好的,自然分成也高,不管是一百五十人还是两百人估计都是回不了本的,说了第一期我们不挣钱那就不挣钱,主要做口碑。不过你们两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不错不错。”
      是啊,陈庆之和张择端两个人当然有能力了,比你想象的还有能力。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挺靠谱的,真的为同学找来了大牛老师。至于华图什么的,今年想回本是别想了,再过两年吧,没准能把今年亏得赚回来。
      几位讲师和助理不是一起来的,这门课讲完老师撤走换下一门课的老师来。华图作为一个大企业还是很有信用的,来讲课的老师真的是大牛。讲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老师是90年代湖南省的数学状元,清华的金融学硕士,经济学博士,脑子比一般人快的不是一点半点的。老师教授的方法很是非人类,一道题能讲出三种解法,秒解法,硬推法,看图瞎猜法,拿尺子量一量就能得出正确答案。老师是聪明的,但是他可能认为每一个学生都跟他一样聪明,这就不行了。一套题讲下来学生听懂了老师说的每一个字,但是连起来就完全不明白了,拿尺子量是什么鬼,三短一长选一长吗?老师这答案都一样长啊!
      讲言语理解的老师是位很有风度的女士,据说是研究院院长,功底很是扎实,柔声细语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一道题,每一个词的意思。几堂课下来,同学都觉得,这十几年的语文可能是白学了,自己总是能避过正确选项。每一道题的坑都挖得很妙,保证你每一脚都能踩进坑里去。更关键的是等上完课拿出错题本来再做一遍,你会发现上次错的题这次还要再错一次。一个坑只踩一遍是不够的,怎么也得多踩几次,直到把坑踩平为止。
      如果说前面几门课还只是让同学挠头的话,讲到最后一门申论的时候,同学们足够把头皮挠破。
      来讲课的真的是华图申论某本主讲教材的主编,年过四十,面白无须,戴了副无框眼镜,给人一种非常儒雅的感觉,讲话很和气,态度非常好,但是听内容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大家呢,都学过语文吧,十几年语文学下来作文都是没少写的。但是正式答申论的时候,我希望大家把以前学过的技巧什么的都忘掉。申论是和以前的在校作文完全不同的两种问题。”
      老师的一句话就把申论拔高到一定高度,让同学们顿时有了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忘记自己的身份是学生,要把自己想成领导,想成决策人。要把问题想周全,要想好事情的首尾,要注重前后顺序,要看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不过考虑到你们都还是在校大学生,嗯,我来看看谁的写的比较好。”
      说着随手翻起了之前让同学上交的练笔之作。
      “嗯…这个…不太行。这个呢?也不太行啊…那这位叫陆秀才同学的呢?”
      陆秀才一听自己写的东西被老师看中了,顿时心中不禁得意洋洋,初次练笔就能得到老师赏识,自己果然天生就有成为一名政客的天赋,好好复习,公考好好考,以后入职国家部委,飞黄腾达,走向人生巅峰指日可待了,嘿嘿嘿…
      陆秀才正暗自高兴呢,那边老师开口说话了,“这个陆秀才写的…写的…确实不像样啊,这个想过公考的话,确实比较费劲啊,得多努力啊。哪位是陆秀才同学啊,举举手哈!哦…你啊,你是不是以前语文就不太好啊,这个语法都不通啊。”
      陆秀才飞黄腾达的美梦还没起飞,就紧急迫降了。
      老师又开始随手翻起后面的文章,“这个不行,这个也不行啊!比较难啊!啧啧啧,这个同学们好像在公文写作方面确实有所欠缺啊,真的打算参加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吗?一定要参加的话,那同学们还是多努力吧,现在这肯定过不了国家线啊。”老师一边摇头一边说道。
      周星驰早年间有一部电影叫做《破坏之王》,里面反派男主角大师兄有句很嚣张的台词是这样说的——“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但是没关系,我来就是拯救大家的,只要大家熟练掌握我创造的‘万能八法’,我相信大家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在申论大作文方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如果说刚才大家还只是高山仰止的话,那么现在同学们的脖子都快仰断了,老师的水平果然高啊,这跟喜马拉雅雪山一样高啊。
      之后老师就从破题,入题,行文,结尾,分段等几个方面对申论写作进行详细讲解,同学们虽然听得懵懵懂懂,但是还是拼命地把老师说的每一个字都记下来,奉为金科玉律。“万能八方”啊,听着多么高大上的名字,一定很有用。
      直到考试复习后期大家才发现,如果真的按老师说的写,大家因为文章的内容结构太过相似,很容易出现雷同卷,如果不幸自己所在的考场还有同学也上过这位老师的课,学的是“万能八法”的话,那这张卷子最后只能得到漂亮的卷面辛苦分,及格绝对是没希望了。
      陈小姐看着自己写的满满的笔记,蓝笔红笔黑笔记得格外仔细,可是真的读起来却…陈小姐将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奉之为玉圭金臬,可是这些玉圭金臬好像对自己一点帮助都没有。
      她知道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别人看起来自己总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只是没看到自己努力时候的样子罢了。看比别人更多的书,写比别人更多的代码,努力地把一道题都弄懂,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轻松,大学三年来陈小姐一点也不轻松。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她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
      只是在公考这只大老虎面前努力真的有用吗?
      有人做过智力测试,公考的行政能力测试就是智力测试的翻版,没有过多的高等数学的知识,最多只涉及到初中的数□□算,考验的是语感、数字感觉、逻辑直觉之间的能力,涉及面非常广,却唯独不考你有多刻苦。有的人一上手就能拿高分,有的人却可能连卷子都答不完。
      赤裸裸的天赋考试。
      也许努力在这里有用,却起不了关键作用。
      所以自己会失败吗?自己一定会失败吧。
      虽然只是短短几周的培训,陈小姐却觉得自己似乎已经看透考试的目的。主考官的意图很明确,这场考试能通过的只有聪明人而已。
      如果说行政能力测试考验的是天赋,那么申论则是在考验自己是否懂规矩。
      在申论考试中,自己需要忘记过去所学的所有文法知识,抒情、拟人、比喻、倒叙、插叙等一系列文学手法都不能用。公文写作与自己过去所写的那些文章大相径庭,它是一种简单明了,却具有权威性,能在公共场合发布的文体。它是一种论述文,却不仅仅是论述文,它要求你每一句话中都包含有效地信息,并且语言要精练。这就像在纸上给你画了一个圈子,你只能在圈子里跳舞一样。出了圈子,不管你跳的有多好,都会判你输。
      主考官的意图也很明显,我们要找的是懂规矩的聪明人。
      可惜自己呆呆傻傻的,一点也不聪明,一点也不懂规矩。
      公考从来不是一个让大家都通过的考试,相反,它是要淘汰绝大部分人的考试。当时21岁的陈小姐并没有如今天这般想的透彻,她只是一边做题一边感受着题目中的满满恶意。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授课到此结束。那么我们为期三周的授课也进入尾声了,这三周只是对公考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和梳理,更详细的知识需要大家回去以后慢慢钻研。讲过的知识点大家需要细细看,千万别放一个暑假再看,那到时候一定都忘了,所花的钱和时间也就浪费了。建议大家回去先做做题,看看自己哪一门是强项,哪一门是弱项,然后有针对的查漏补缺。我们华图有各种备考材料供大家选择,同时也有相关的辅导班可以参与,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通过公考。最后感谢大家这三周来的配合学习,祝大家有个愉快的暑假。”
      说完老师收拾好教学材料和助教离开了教室,为期三周地狱般的折磨终于结束了。一个个老师来,一个个老师走,好像一个个大魔王降临人间,轮番来嘲笑自己这些新手菜鸟。
      虽然他们很尽职,教的也很好,但是陈小姐讨厌他们。
      是很讨厌那种,最好以后都不要见面的那种讨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公考是只大老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