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白玉堂的用人与为人2 ...

  •   倒回来说醉李,醉李和胡烈、邓彪应该不属于一路人。他帮着骗展昭又负责看守,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酒鬼而已,而且豪饮在古代文化中不是那么简单。从书中来说,小侠艾虎也是个能饮的,还有因为饮酒误事的不良记录。喜欢豪饮本身就是豪侠的一种标志,所以即使不是豪侠的人,想要模仿一二也说得过去。其实放在现在,这喝酒吃肉也是比较幸福的生活嘛。辛劳的穷人难能整天喝酒吃肉。

      我比较好奇的是,醉李是哥哥们指给他用的?还是五员外自己指名要来的呢?
      既然有醉李这个诨号,那此人嗜酒的特点肯定是早就人尽皆知,很难想像卢方会把这样一个人指给自己的兄弟用。以卢方稳重老实的为人,他指给小弟用的人应该比较妥帖踏实才对。

      但陷空岛上的当家也不只他一个人,这个人也未必就是经过他的提议和同意才指给小白的。暗搓搓的想,四爷也有可能嘛。故意指个不好使唤的给他,正好磨磨老五的性子,好好在家管教下人,既能增强管理才干,也省得他出去惹是生非。这样的事儿也是有可能的。毕竟没什么信息,谁说的准呢。
      所以无非两种情况,哥哥们给他使唤的,他自己要来使唤的,但无论那种情况,这个人应该是有用处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古代这种下人往往是有人身性质的。除了长工短工这种雇佣关系之外,也有一些所谓“卖身为奴”类型的,这种“卖身为奴”也可能是长短契的,不一定都是终身的,也可能只有几年。甚至女性仆役里给人当妾的,也是有年限的,到了年限自己回家。这种记录在很多史书里都有。

      这样的下人其实有一个问题,就是当时雇佣时钱是给了对方的,但若是对方用的不称手,想要赶走就不太好了。因为钱已经付了,往往是要不回来的。要是这时候把人打发走,倒是正中下怀。所以往往是灵透的放在身边用着,粗笨的打发去跳水劈柴干粗重的活计。醉李显然不是这种干粗活的类型。

      个人倾向于,醉李本身就是陷空岛上的人,而不是小白从老家带来的。至于他是哪种方式成为陷空岛下人的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下人未必都是经过卢方的手挑选进来的,但若是按照卢大哥的用人来讲,他肯定是喜欢忠厚老实的,也就是说能力不管怎样,忠心很重要。其他来讲,有点儿小毛病没问题,只要不误事儿就行。所以醉李大约就属于这种状况。

      这里有个问题,看看出来的几个下人,有几个真的是五爷的人呢?
      从整理来看有以下几个人:胡烈,醉李,何寿,姚六,费七。
      前两个暂不多费口舌。根据迷糊先前的整理来看:
      姚六辅助醉李看管展昭;
      何寿送郭彰父女去瓜州;
      费七是五义厅跟前的人,经常侍奉小白柳青丁大喝酒。

      从几个人的工作职能来看,我认为费七并不能算是五爷的人,他的本职工作或许就是在前厅做管理和服务工作。五义厅不是五爷的自家院,所以费七属于卢家庄本身编制人员的可能性更大。个人感觉不能算是五爷的人。
      何寿的情况我认为相同。他们应该都属于卢家庄的下人,具体担任某一个部分的工作,并不拘是谁的人,哪位爷吩咐什么就听什么做什么,要是说起来本家自然是卢大爷的手下,但是四位爷的命令肯定都听。

      关于何寿需要一提,废话不多说,先上原文:

      【再说郭彰父女跟随何寿来到船舱之内,何寿坐在船头顺流而下。………………正在谈论之际,忽听后面声言:“船里头不要走了,五员外还有话说呢。快些拢住呀。”何寿听了,有些迟疑道:“方才员外吩咐明白了,如何又有话说呢?难道此时反悔了不成?若真如此,不但对不过姓展的,连姓柳的也对不住了;慢说他等,就是我何寿,以后也就瞧他不起了。”】

      从这段来说,首先给人感觉何寿并不是如白福,醉李一般同五爷比较亲近的下人,或者说近身伺候五爷的下人。由此可以看出他应该就是陷空岛常用下人,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临时被五爷指派去做某些事情。

      第二,何寿平时对五爷的态度如何?其实看过原著我们都知道,来人是胡烈的兄弟胡奇,给哥哥报仇来的,喊了五爷的名头让人停船,小伎俩而已。但何寿这段心理很妙。他至少说明两点:1.他平日里对五爷是有敬佩之情的;2.这种敬佩不是五爷要来的,而是五爷挣来的。

      何以如此说,我们慢慢来分析。
      【慢说他等,就是我何寿,以后也就瞧他不起了】其实看到这句大家心里便都有些想法了。“以后”就瞧不起,自然是“之前”瞧得起喽。当然这个所谓的以后并没有发生,只是另一个事件的引子而已。但至少说明五爷在陷空岛下人中是有人望得人心的。

      虽然五义情同手足不分彼此,但在下人眼中毕竟卢方一家才是本家是主家,其他四位爷恐怕不比高级总管高多少。这点只要看看《红楼梦》就能知道,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又怎样,还不是要被下人编排议论。但反观何寿的态度就能感觉出,五爷在下人中的人气与信任,更重要的这种信任不是源自要面子,而是自己凭本事人品挣来的,可见下人平时服他。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样的心态恰恰证明何寿没把五爷摆在眼里,一个下人可以随意腹诽五爷,正是五爷没有根基和人望的证明。那么用一条心理学上的基本证明来说明一下,“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越是含了指望,才越希望人能把事情做好,衬得起那人在自己心里的形象。

      最后从戏外来说,这也是说书人挑起观众情绪的扣子,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用胡烈胡奇兄弟的行为来反衬五爷,从侧面反应五爷的人品德行。何寿这句话等于是说书人替台下的听众说出来的,万一有些个性子急躁的听众还没搞清楚状况就怨上五爷拂袖而去呢?不急不急,说书人替你说出来。套也好,扣也好,衬也好,大抵就是如此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