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重逢(九) ...
-
一月后的秋末,我溜到云归镇的茶楼听说书,傍晚时分,外面响起了雷声,不多时,漫天雷雨,却有一队黑衣杀手杀入了茶楼,他们见人便杀,嘴里喊着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
我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无辜幼童,提起手中的剑杀了过去。
可他们人多势众,我明显不是他们的对手,不多时茶楼中便只剩下我一人与四处的横尸对抗着这一队蒙着面的黑衣人。
我从身后取出火信子,还未来得及将其燃放,便有百发长箭自店外齐发进来,只瞬间,那群黑衣杀手便死了大半,剩下的也只顾转身挡箭,无暇与我周旋。
见状,我将火信子塞入腰间,快步出了店门,出来时外面已然风停雨住,天西边还隐隐挂着一道彩虹,有男子一袭白衣,立在晚风里,他的目光穿过我,落在了我身后的茶楼里。那双如明月般好看的双眼,在扫过我时,并未有一秒的停留。
……
我还记得一月前我将他救上岸放在河边准备离去时,也是这双如明月般好看的双眼,无奈又悲凉地望着我,他用极轻的声音喃喃道:姝儿,你为什么,不信我……
我低头转身准备走,身后却传来了一声我无比熟悉的声音。
“姑娘。”
我驻足,回眸。那清风明月般的少年缓步朝我走来,“那些杀手可有伤到姑娘?”
“不碍事。”我摇了摇头,将受伤的手臂往身后藏了藏。
“我们……可曾见过?”
我惊讶地抬头望向他那双好看的眼睛,看到了与那夜江边一样疑惑的眼神,我低下头,眼泪却再那一秒落下。
“不曾。”我转身欲走,他却拉住了我。
“可我却觉得姑娘眼熟呢……”
“云归镇……这么多人,许是在路上见过吧。”我未回头,声音却有些哽咽。
“姑娘不像是本地人,趁天未黑透,回家吧。”他松开了抓住我的手,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我再回头时,见他已背对着我离开。
不多时,街上的人便都抱着行李慌张的跑了出来。嘴里还惊恐地嚷着:“先皇驾崩,镇西王反了,已经从漠城杀过来了,今晚就能到云归,快跑啊……”
我在街上被逃命的镇民推推搡搡,恍然间被搡到了一条过道中,我看见一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大爷,他只一人,坐在门内默默流泪。
街上逃命的镇民一涌而出,却都被堵在了城门处。
“大家不要惊慌,我们已派出信使向临城求援,各位贸然出城必会被埋伏在暗处的流寇土匪有机可乘,不如待在城中,我等定会誓死守护云归的。”
守城的将士站在城门口,天色已然黑透,城楼上燃起火把,聚在城楼下的镇民面面相觑,大家挤在一起,还是不死心地央求着开城门。
双方僵持不下时,有白衣少年带着一行侍从自人群中来,他走到守城领队的面前,掏出了怀中的玉佩,那将士见了便要下跪,他却扶住了他,他示意他开城门。
他说叛军将至,守城将士护卫全城百姓撤往离城,云归,弃了。
百姓自发排成一列长队,在将士的护卫下慢慢撤离,我看见最后撤退的人举起燃着火的长箭瞄准不远处的房屋,我伸手拦住了他,不解。
那人不耐烦的看了我一眼,说不能留给叛军,便射出了手中的长箭,我抢过他手中的弓,气愤道:“你可曾查过,城中是否还有百姓?”
“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也走不掉了,你是什么人啊?要走就快走,别在这碍事。”
“城中尚有行动不便,难以出城逃命的百姓,你们弃城而逃,却还要火烧全城,全然不顾他们的性命……”
“姑娘……”我回头,有一上了年纪的妇人喊住我,她满眼悲伤,“若是叛军攻入捉住了城中走不掉的老人和孩子,他们会比死还难受,但若一把火烧了,叛军来此,便不会入城,他们许是,还有一线生机。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我闻言沉默,那妇人拉着我一同撤离,而随着最后几声箭鸣,云归镇已成了一片火海。
守城的将士燃着火把领着百姓一路向南,走了有半个时辰,周围的山路上却杀来了一帮土匪,百姓们四散逃离,我护着那位一路带着我的妇人,躲到了一处大石头后面。夜色如墨,我听到周围人的哭喊声和厮杀声,忽地有点担心那白衣少年。
“你在这躲好,我去救个朋友。”我小声叮嘱她后,缓步飞入了人群,一路向前,寻我那白衣少年。
月光皎洁,柔和的月光洒向这染血的人间,映在不远处的白衣少年身上,他持□□,立在月光下,小心地躲着身边射来的长箭,行动间,全然不见一点内力,见此,我浑身发凉。
我知噬心蛊可用百日散解,可解后百日之内内力全失,那夜将他留在江边前我曾喂他服下过从婆婆那偷来的百日散,若他未中噬心蛊,则可提升百日内力,可若中毒,则会内力全失。
身旁长箭如雨,我朝他一步步跑去,见他身上已有不少剑伤,我想起那夜江边,满是愧疚。
终于我立在他身后,长箭穿过我的后背,刺骨的疼,我伸手触到了他翩飞的衣袖。
我想喊他的名字,却不敢出声。
他明明近在咫尺,可却咫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