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我们的塔桥 ...
-
九十年代末的一个晚上,莉莉安吹灭了16根蜡烛,送走了朋友,套上前男友送的Burberry的披肩,来到了伦敦塔桥。从塔桥上看着泰晤士河两岸的风景,她觉得自己很幸福:世界上最好的商科大学,班里最小年纪的学生,有work hard play hard的资本,年轻漂亮又充满活力。她微笑的转过身的时候,看到了亚当,他也微笑着,很整齐的牙齿,眼睛的颜色很浅很浅。
“喜欢伦敦吗?”
“喜欢,特别喜欢塔桥。”
“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当然是伟大的中国人!你呢?不是英国人吧?”
“哈哈,我是勇敢的苏格兰人。”
嗯嗯,一见钟情?
亚当毕业于牛津大学,现在是摩根斯坦立的交易员。看着他,莉莉安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等她毕业了的时候,她也会有一份在canary wharf或者bank高楼里的的工作,中产阶级,ok,就够了。或者,如果亚当是她的Mr. Right,她发誓她真的愿意放弃一切去当他的家庭主妇。
五个月后,亚当觉得莉莉安缠人。莉莉安觉得亚当是个工作狂。一个每天工作15个小时的男人,怎么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陪她呢?慢慢的,他们联系得越来越少。然后莉莉安的男友就变成了丹尼尔,迪安,凯文,张威,李彬,马克。。。
两杯Jack Daniel加coke之后,莉莉安的脸蛋变得更加红润。这个大我两岁的女孩优雅大方又爽快。我想,如果我是男人,我也会喜欢上她的。只是今天,在塔桥旁边的River Bar里头,她的微笑和言语中都流露出对这个城市的不舍。
她这个周末回国。没打算再回来。她还没开始找工作,也没男朋友。
Well, 跟莉莉安师姐聊天的时候我才第一年来到这里。现在一晃又是几年。
海外留学的学生的生活到底该用什么词语来描述?艰难困苦?孤单寂寞?放纵堕落?奢侈糜烂?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英国男孩约翰是我认识的一个摇滚乐队吉他手,音乐学院毕业。他说中国留学生在这边就像在度假一样。因为大部分人每年都有至少几千英镑在他们的银行帐户里。想要什么的时候去提款机前滴滴滴几下,钱就哗啦啦的出来,然后再哗啦啦的出去。他们打工很大原因就是赚多一点点滴哒哒的零花钱。当然也有些为生活和学业奔波得很辛苦的中国留学生。
林翼是帝国理工机械工程的学生。从高中开始就在英国接受教育。他说在这边留学其实挺辛苦的,虽然有朋友却仍然有一个人漂流他乡的感觉,很难融入这边的社会,而且还得面对很多不同种族对你和对中国的看法。另外,就算有钱也要处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到申请学校,小到柴米油盐。
肖安来自爱尔兰,大学毕业后在HSBC的投资银行部门工作。他觉得中国留学生很勤劳也很勇敢。一个人孤身来到世界的另一边,自己照顾自己的一切事情,用第二甚至第三第四语言去学习而获得学位。他们的付出是绝对比英国本地学生多。有多少英国小孩敢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到中国去留学呢?肖安说他自己是绝对不敢的。不过,肖安现在在日本,在一所中学当英语老师,据说工资比他当时在HSBC的还高。哦,还有每周三他还上当地电视台去教英语。
Belinda是我高中就认识的朋友。现在也在伦敦学习。从我认识她开始就发现她有购物狂的倾向。在英国呆了几年,东西越来越多。很夸张的是光是名牌牛仔裤她就有四五十条。其他的就不说了。她说过句很经典的话:中国留学生到了这边就直接进行排列组合。今天A和B拍拖,C和D拍拖。明天可能就是A和C,B和D。。。或者A聊到C的时候会说,哦。。。我认识那个D哦,上次在哪里吃饭的时候她做过哪些事情N个月前她的男朋友是E啊。。。。。。
Cora从预科开始就一直跟我同班。除了第一年的学费,这几年所有的学费生活费旅游费都是自己打工或者做生意赚出来的。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优秀的学业,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的约会。她跟我说过,她很羡慕那些不用担心生活能一心一意读书的女孩子。整天开开心心,漂漂亮亮的。可是她不知道,这些花着爸爸妈妈的钱的女孩子有多羡慕Cora的坚强和能干。
Edgar是我小学和初中同学,跟我同一年来到英国。我3年后他到了伦敦才跟他联系上。那晚在soho的一家酒吧里第一次跟他在英国见面。他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还真的吓了我一跳。他比以前帅了,也健谈了很多。过去十几年跟他讲过的话都没那天第一个晚上讲的多。他说这边的学习与生活让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再也不是以前我们那个小城市里的小开了。开始知道赚钱的辛苦。对很多事情学会了包容和感恩。
我呢,叫Angela,此时此刻我就坐在当年莉莉安师姐的位子上。对着我那部落后的IBM电脑,我想记载下这几年里我的故事,我身边朋友的故事。毕竟,我们最宝贵的青春最美好的回忆都留在了这个国家。我会怎么描述海外留学生呢?hmm,我不知道,让故事去描述我们的生活吧。
这个时候塔桥上的车都停了下来,想必有大船要经过,塔桥就要打开他的桥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