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红粉凋零 ...

  •   当,当,当,当。云板的声音在宵禁后静谧的夜空硬生生撕开一条裂缝,再从裂缝里挤进各家后院。神三鬼四,各个后院的主母开始思量着究竟是谁去了,该准备什么样的礼过去,罢了这一切明日一早自见分晓眼下还是先睡了吧。
      皇宫的消息却不必等到明早,云板响后不过两刻钟就有人来报——息国公殁了。
      殁的是息国公?虽然息国公年事已高,身体却一向康健。这个历经四朝的女人总是一副从容安静的样子,很容易让人忘记死亡不会赦免任何一个人。
      想着息国公经年的种种,从自己年少时见她对每个小孩都关爱备至到自己稍长时她对自己处处提点。息国公对皇上来说是极尊重敬慕的人 ,如今却也去了。年轻的皇帝心中犹自郁郁,只低声叫内侍退下便一个人对着烛火发呆。皇后在一旁也暗自唏嘘,却也不能放着皇帝发呆不管。
      只得缓缓劝来:“皇上,息国公已是耄耋之年,今日乘鹤而去也是顺应天道的大喜事。三郎何必伤怀?”
      “朕只是烦恼息国公的丧礼该如何布置,皇祖曾有遗旨让息国公死后附葬泰陵,皇后以为如何?”
      皇后以为如何?皇后能如何以为,开泰皇帝下遗旨死后附葬的功臣不只是息国公一人。息国公是最后一个不是第一个有的是先例可循——附葬陪陵,再配形功臣阁。皇上这样问不过因为息国公是女人罢了,而她是皇后。尽管嘴里发苦皇后还是细细思量后斟酌着说:“皇祖下旨功臣死后附葬是体恤他们公忠为国,因此恩赐他们死后也能得享香火祭祀。不过卑不动尊,皇祖安陵已久总不好为息国公扰了皇祖。息国公无后,经息国公教养的子弟却极多,不如择一二入嗣息国公使其香火不绝。如此,既能全了皇祖体恤功臣的恩德也不至于惊扰到皇祖。皇上以为可好?”
      “梓童所言极是,后宫有梓童朕就放心了。皇祖母薨时皇祖曾痛哭后宫失佐。有后如你,梓童,这是朕之幸!”
      开泰帝后和睦,一直是为后人称羡的。可是谁知道当初如何?不说四夫人,息国公和开泰帝之间的情爱纠葛可是一直都没断过。只要我一直是皇上的皇后,我就会一直是皇上的梓童。那些宠妃又算得了什么?想想昭德海皇后,皇后就觉得自己那些嘴巴发苦什么的想法实在太不对了。我现在是皇后,是唯一能和皇上并肩的人,是皇上也应该尊重的人。
      皇后要大度,要对后宫宽和。贵妃也好,宫女也罢。那些都是伺候她和皇上的人,伺候的好了就提一下位分多给点用度那是自己贤德。何必用些下作手段去争什么,还让那群贱人以为她们可以和自己相争了。
      皇后这次笑的特别开心也特别真心。“夜也深了,三郎安寝吧!”有值夜的宫女上来拉上屏风,掩住了一室的旖旎春光。
      第二日皇上就着礼部办理息国公丧事。颁旨让威远侯嫡次子入嗣息国公,又遣皇长子前去吊唁。
      息国公是女人,唯一个以女儿身凭借自己功劳封国公的人。大夏末年兵连祸结,礼崩乐坏。闺阁弱质也不再一味谨守闺训,当时很有些红粉英雄。
      至大宇初立,闺闱风起人才辈出。征伐沙场以军礼下葬的昌平公主,她的娘子军中就有不少豪门贵女效力;建言科举被时人称颂为称量天下的唐佩芝;精通军事,时务而累功得封为息国公的戚怀瑾。
      这三个闻名当时的脂粉英雄中昌平公主英年夭亡于乱军之中;唐佩芝在开泰年间被夺了郡君封诰贬为庶民后又被赐死;只有息国公年高而位尊。
      息国公死了,那个红颜议政的传奇年代也随着这位脂粉英雄的死去而消失了最后一丝余光。落幕了,那个女子集雅舍而评议天下的年代!世界从又回归到了男儿当壮志,女子谨闺训的年代。
      当年第一才女唐佩芝的《遐年志》早已失佚难寻,昭德皇后海晏清的《女说》颁行天下。
      而这些脂粉红颜留在史书上的不过寥寥几笔。
      昌平公主,太祖嫡长女,懿德皇后所出。有天下志,夏末兴兵讨暴夏。启安六年,亡于军中,召以军礼下葬。
      唐佩芝呢?唐庶人,西蜀唐氏不肖女也。开泰四年,上书建言科举。帝纳之,晋文华郡君,旬月嘉食户一千五百户。然不孝不惕而出唐氏籍,德行狂悖无状被贬为庶人。后赐酒于感业寺。
      息国公,戚氏名怀瑾。江浙人士,家亡于兵灾。知兵事,通庶政,谦恭谨恪。历四朝累功得封镇国息国公,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殁于显龙三年,无后,帝以威远侯嫡次子入嗣。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红粉凋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