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四十三章 ...

  •   奏折是明珠的,说靖南王耿精忠不日就会进京,而平南王尚可喜以老乞休,平西王吴三桂则称病不来,还有一份消息则是沙俄遣使前来,使臣已经快到京城。

      康熙看了奏折之后,脸黑的一塌糊涂,太皇太后一语成谶,吴三桂果然敢称病不来,而他身为皇上,却不能治他欺君之罪。

      本来找到纳兰的激动兴奋被接二连三的事情给浇灭,康熙快马加鞭地回京了,当然是带着纳兰回去的。

      康熙回去之后,耿精忠还未进京,沙俄使臣倒是已经到了几天了,不过为了彰显大清的威严,康熙不会立即召见沙俄使臣,只是安排人好好看着,不让他觉得怠慢,也不能让他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纳兰回京之后直接回家,明珠和福晋见到自己的爱子回京自然是喜不自禁,福晋听说爱子回来了,也顾不上什么礼义,匆匆忙忙从屋内跑出来,抓住风尘仆仆的纳兰就是一阵唠叨,一边抹眼泪一边训斥,又是说纳兰一走就是三年,也不知道回家看看,又是说什么儿子在外面受苦了,瘦了,黑了,不过也高了。

      纳兰也很感慨,走了这么久,终于又回来了,听着额娘絮絮叨叨的话也不烦,静心听着,最带微笑,时不时地说些让福晋放心的话,总之其乐融融,知道明珠说这孩子也累了几天了,该先洗洗,休息休息,福晋才反应过来,有些尴尬:“瞧我,都高兴糊涂了,快去洗洗。”

      明珠认为自家儿子的回京随自己将来的仕途大有裨益,索额图则并不关心,索额图认为纳兰成德不过是不及弱冠的黄毛小子,三年前皇上器重他,却在他立下大功之后就被‘逐’出京城,可见当年他定是做了让皇上颇为忌惮的事,而三年已过,这个皇上面前曾经的大红人也不能翻出什么大的风浪,太皇太后听到之后不可置否,不过是在康熙请安的时候警告了几句。

      是夜,明珠走进纳兰书房,看着书桌上放着的《李煜诗集》淡淡皱眉,他这个长子聪慧不假,却乐于作词,又不善经营,不热衷于名利,这样的纳兰让他既喜又忧。

      “成德啊,既然回来了,就去参加今年的春闱(历史上纳兰在康熙十一年举顺天乡试,因为偶安排纳兰离京了,是以这个顺天乡试就不提了,亲们懂就好),或许能拿个功名回来。”明珠不是不知道纳兰不喜欢科考,却也知道他的性子,他有抱负,却又不想‘走后门’,需要自己的实力,明珠只能催促。

      纳兰一开始愣了一下,很快又放开,他自诩才学不浅,却一直不知道究竟到了什么地步,如此也好,虽然不喜欢科考,却也的确能够显示实力,虽然不是绝对的实力。

      见纳兰颔首,明珠也未多做停留,只是让他好好休息,然后离去。

      其实如今离春闱已经没有多久,幸亏纳兰心态平和,加上底子比较厚,才不至于出丑。

      都说纳兰是满洲第一才子,可是纳兰自己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夸张的成分,有些人是为了巴结明珠才这样夸赞,有的则因为他曾是康熙面前的红人,才这样说,而他自己真正的实力,他还是有自知之明,他确实精通四书五经,可是这几年来他荒废了许久,如今剩余不足一月时间,纳兰只能埋头苦读,以图在春闱中脱颖而出。

      康熙听说纳兰要参加春闱,也是一笑置之,他本想让纳兰进宫陪他,如今为了纳兰的前程,只能先放一放。不过,康熙还是尽量帮助纳兰的,第二日便让曹寅给纳兰送去了很多书,皇上赐的书自然是好的,纳兰看到那些书史两眼放光,连谢恩都忘了。

      曹寅无奈,只能自行离去。

      纳兰在家里苦读,康熙则在为三藩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先是要把皇宫的气势摆的足足的,虽然只有镇南王耿精忠一王进京,康熙还是要给他个下马威,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下沙俄让其表明立场。

      耿精忠进京十余日后,终于得到康熙的召见。耿精忠知道三藩已成为康熙的眼中钉,也知道康熙要给他个下马威,心态也算是平和,再加上认为康熙年少,不能成什么气候,也就觉得康熙不过如此,用所有人都用的招数,是以耿精忠在进京十日之内过得也算是逍遥。

      十余日后,耿精忠应召进宫,耿精忠看着一路上林立的侍卫,个个精神饱满,人人虎背熊腰,个个神情肃穆,人人眼露精光,动作协调一致,犹如一人,声音响彻云霄。耿精忠开始有些好笑,这少年皇帝还真是幼稚,这排场摆的确实很大,若是他人或许真的就被吓到了,可是他一个身经百战,年过半百的人,还会被这些小把戏给糊弄住不成!心中不免更加认为康熙可欺。

      耿精忠走到乾清宫,一副恭谨的样子,看着康熙手中拿着奏折,却明显神思天外,耿精忠眼中却闪着轻蔑的光芒。耿精忠微微打量着康熙,少年稚儿是耿精忠的第一印象,心中更加轻视,身着龙袍又能怎样,是皇上又能怎样,吴三桂和尚可喜都没有进宫,你不是还要忌惮我们三藩,不敢对我们动手。

      康熙也在居高临下地看着耿精忠,高处看人,即使距离较远,还是看得分明,耿精忠那么明显的轻蔑,康熙看在眼中不动声色,不过是个莽夫,连表情都不会掩饰,就凭借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就肆无忌惮,殊不知时过境迁,人也有老时。

      耿精忠单膝跪地,行的是半个军礼,脊背挺得很直,颇有种不卑不亢的味道。

      康熙微哂,手中奏折往上拿了拿,一副专心致志看奏折的样子,对耿精忠的话置若罔闻,直到耿精忠等得不耐烦了,提起一口气想再大声请安时,康熙拿开折子,看到下面的耿精忠,吃惊道:“这是靖南王?这么快就来了?混账奴才,镇南王来了也不告诉朕一声,越来越没规矩了!”最后那句自然是对着李德全说的。

      康熙说着狠狠瞪了李德全一眼,李德全很配合的跪下请罪。

      康熙这边继续训李德全,耿精忠本来以为康熙开口了,应该先把他叫起来,然后再道歉一番,没想到康熙说了那句话之后,就一直训李德全,再也不看他一眼,耿精忠心中憋闷,这皇上的记性可真不怎么样!

      耿精忠重咳一声,终于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康熙这才懊恼道:“靖南王怎么还跪着?哎呀,不用多礼,李德全,快快扶靖南王起来,这么冷的天,地上凉,镇南王又一把年纪了,万一跪出个什么来,可要小心你的脑袋,靖南王那几十万精兵,每人吐口唾沫就能把你这个奴才给淹死!”

      李德全又连连告罪,康熙又说道:“还不快点去!”

      李德全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脚下一软,差点没摔倒,还好能稳住身子,又慢慢悠悠地走过去,亲自把耿精忠搀起来,赔罪道:“靖南王大人有大量,别跟我这个奴才过不去?”

      镇南王气得脸都青了,他有些后悔单膝跪地了,若是双膝跪地,此时定然不会这么难受,下跪的膝盖疼得厉害,没下跪的那条腿,支撑着酸麻,真是得不偿失!本来他想康熙让他起来之后就直接站起来,没想到康熙又说让李德全扶他起来,本来要拒绝,可是康熙根本就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只能继续跪着,等着李德全来扶,偏偏李德全慢慢悠悠的,还颤颤巍巍的,一步三摇地走到他面前,明明这太监也没用多大年纪,为什么就这般柔弱了!

      李德全走到耿精忠身边,当真是用力把耿精忠搀起来,是很用力地搀起来。

      耿精忠毕竟是真的上了年纪,站起来时当真晃了两晃,若不是李德全搀着,或许真能瘫软下去。

      “赐坐赐坐,没看到靖南王年纪大了,都快站不住了么!”康熙一脸心疼靖南王的模样,外人看了当真是关心臣子的贤德君王。

      耿精忠现在明白过来,眼前这个少年并没有想象中的懦弱,细想之下也是,能够不声不响地容忍鳌拜张扬跋扈八年,然后不动声色地把鳌拜绊倒,自己亲政,当年也不过十六岁,十六岁的少年能做到这种地步,又岂是一般人可比!

      如今再看康熙,高高坐在龙椅上,明黄色的龙袍剪裁得宜,穿在这个少年身上自有不怒而威之势,面貌上还稍显稚嫩,表情却少年老成,沉思稳定。

      耿精忠有些冒冷汗,心中开始重视起眼前这个少年,若是三藩反了,这个人想必也有能力平叛,胜败也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且时间拖得越久,对眼前这人越有利,毕竟他们都已经是年过半百,半个身子已经进了棺材的人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