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3、继续童年〔六〕 ...
-
二、神话的传说
在童年时期听母亲讲故事,把故事都看成真事,讲到高兴时我就高兴,讲到伤心处,我就伤心,听到讲坏别人的我就生气,看到受害者因被害而祸得福,我也会为他高兴。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闫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员外家,家中日子过得很好,夫妻间和和睦睦,人丁兴旺,丰衣足食。
一天,有位会看风水的人在他家门口路过,看他家的大门是个“发福生财”门,就想坏坏他家。
“你家的大门位置很好,但是还不太正,要是位置再往西挪一个位子会更好的。”看风水的人借进屋歇歇脚的名义出了个坏点子,因为他知道再往西挪一位就是鬼门,挪了之后家中就会不和睦、不平安,家境衰落。
几年之后,看风水的又在此地路过,这家的主人看到后,老远就乐颤颤地和看风水的人打招呼:“大兄弟,多谢你了,快到屋坐坐。”看风水的人看员外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迷惑不解,就跟员外进到屋里也想探个究竟。
“小闫王,快过来问叔叔好。”员外叫自己的儿子见过看风水的人。
“叔叔好!”员外的儿子跑过来向看风水的人问好。
“告诉叔叔,你几岁了?”看风水的人听说这孩子听小闫王就是一楞问道。
“五岁。”孩子伸出一只小手的五个指头,童声童气的说。
“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啊?”看风水的人还是有些迷惑不解。
“这不是那年你给看的,说把大门挪挪好吗,我把大门刚挪完,他就降生了,生下来就不停的哭,哭的很凶,我就随口说:‘这孩子哭的这么凶,就叫小闫王吧。’就这么的给孩子起了这个名。”员外边说边乐。
“从挪完门后日子真是越过越好,真得好好感谢感谢你呀!”员外一再地表示感谢。
“是你们有福哇!”看风水的人心里明白了,原来大门挪到鬼门上是想坏他,可是偏偏就生了个小闫王,闫王专管小鬼,日子才过得越来越好,所以很感慨的说。
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边听边恨那位看风水的。为什么要坏别人哪?他家过的不好了对你有什么好处哪?为什么要做既损人又不利己的事哪?我百思不得其解,转过来又为这家日子越过越好而高兴。
说起看风水,在母亲讲的故事中还有关于“看风水”的故事:
“五虎绝羊地”:
从前有一大户人家,家中日子过得很好,老人过世,花钱请来风水先生想找个好风水安葬老人。
哪知这位风水先生心数不正,给看了个“五虎绝羊地”。
“五虎绝羊地”就是五虎吃羊,怎么好的日子也都能被虎吃光。
这家不解其中意,按风水先生的指点风风光光的安葬了老人。
事过多年,风水先生从此经过,看到这家的日子比以前过得更好,心中不解,又来到这家茔地看看,不觉长叹一声:“哎,命中有的终归有,命中没有莫强求。”原来这五虎不是在吃羊,而是调过头来在看羊。
有时我也很相信命运,相信命运好像有个依赖,人生有什么不如意、不顺心的事,可以用命中注定来减少烦恼。
关于“命中有的终归有,命中没有莫强求。”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会看风水的人,早年丧妻,膝下两儿一女,女儿最小,头上长一脑袋秃疮,两儿一女由他自己亲手带大。
有一天,儿子问爸爸,“你给这家看风水,那家看风水,也没给自己家看个好风水?”
“风水我早看好了,就怕你们没有命担。”
“有了好风水就能好,还怕什么没有命担,你老人家就告诉我们吧。”
“也好,我有事不能在家,晚上也回不来,你们哥俩按我画的图纸去找,那有个小水坑,坑里有条鱼的地方就是好风水地,你们把有鱼的地方留个记号,把鱼拿回来做吃了吧。”并嘱咐哥俩好好照看妹妹,就出去了。
哥俩按着父亲的指点找到了风水地,果然见到有个小水坑里有条鱼,哥俩喜出往外,做好了记号,乐颤颤地把鱼拿回了家。
“我要吃鱼!我要吃鱼!……”妹妹闻到鱼味,馋得大喊大叫。
“鱼没熟哪,等熟了再吃。”哥哥哄着妹妹。
“不嘛,我就要吃鱼!呜~~,我要吃鱼!我要吃鱼!……”妹妹馋得连哭带喊,哥俩被妹妹哭得实在没办法,就把鱼头给了妹妹。
“我还要鱼!我还要鱼!呜~~,我还要鱼!……”被妹妹磨得实在没办法,哥俩商量着:“再给妹妹点,我们也敢紧把鱼吃了吧,再等会都让妹妹吃没了。”哥俩商量好,又给妹妹个鱼尾巴,剩下的哥俩全吃了。
第二天,父亲回家后,娇生惯养的女儿马上向父亲告状:“你不家,他们俩把吃全吃鱼了,就给我点脑袋和尾巴,呜~~。”女儿伤心地向父亲诉说着。
“哼,你们哥俩将来借你妹妹点光吧!”
几年以后,皇上出宫选正宫娘娘,想当正宫娘娘的姑娘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站在街上,等待皇帝选中,也有些爱看热闹的,出来看热闹,大街上人山人海,皇帝出宫,鸣锣开道,家家放鞭炮迎接,比节日还要热闹。
家家的人都出去看热闹,小妹妹虽然长得貌似天仙,可是一头秃疮没法见人,只好在家看家,两个哥哥也要出去看热闹,就嘱咐妹妹看好家,别把家里那只下蛋的老母鸡丢了,嘱咐完妹妹哥俩反锁大门,出去看热闹了。
大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鸣锣开道”声越来越近,听听皇上要到家门口,这可急坏了小妹妹,也想看看皇上的尊容。
小妹妹着急看皇上,又怕丢了下蛋的老母鸡,就把老母鸡抱在怀里,爬上墙头,骑在墙上,想偷偷地看看皇上。她这一爬上墙头正好被皇上发现,皇上手指骑在墙头上的小妹妹和手下的人说:“正宫娘娘在那呢。”大家顺着皇上手指的方向看去。
“你们看那位头戴金盔,骑个土龙,抱个凤凰的,那不就是正宫娘娘吗。”皇上手指着小妹妹继续说。
就这样小妹妹当上了正宫娘娘,两个哥哥自然就是国舅爷了。
正宫娘娘知书达理,深明大意,经常为皇上分忧解悉,深得皇上宠爱。
一日国舅爷求见妹妹,让妹妹在皇上面前给哥俩求个官做,妹妹答应。
正宫娘娘趁皇上高兴之时,说出了两位哥哥要求官做,皇上应允,批准在本地做县令和师爷。
国舅爷做县令时,赶上三年大旱,棵粒不收,讨荒要饭流落街头的人不计其数,县太爷不报灾情,还如狼似虎的搜刮民财,人们怨声载道。
当地有一孩子十三岁,名叫“左连成”父母被逼债逼死,为了给父母报仇,决定去京城告御状,一路讨饭,历尽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历经半年来到京城,皇上见到连名御状大吃一惊:“你一十三岁告国舅,长大就敢告朝廷。”可是这件事也难住了皇上。
皇上没直接和娘娘说明此事,只说有这么一件事问娘娘该怎么办,娘娘说:“全家当斩,户灭九族”。
皇上这才说出了是两位国舅爷,娘娘急忙跪下求情,饶两位国舅爷不死,发配充军。
母亲讲的故事还有好多至今历历在目,先写到这,以后可能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