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秋雨绵绵与心照不宣 ...
-
江市步入十月,暑气彻底消退,秋意渐浓。天空时常是灰蒙蒙的,淅淅沥沥的秋雨一下就是好几天,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混合着桂花和泥土的气息。
大学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新鲜感退去,取而代之的是规律的忙碌。许晚棠沉浸在莱青美院自由而浓厚的艺术氛围里。实验艺术与媒介专业的课程挑战性极大,鼓励打破常规,探索各种可能性。
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工作室里,捣鼓她的植物染料,尝试在不同的布料、纸张甚至废弃材料上留下自然的色泽和纹理。常常弄得双手染满奇怪的颜色,指甲缝里都是靛蓝或茜草红,但她乐此不疲。
白青泠在澄棠设计学院的生活则是另一种节奏。艺术与出版专业的课程排得很满,软件操作、排版设计、印刷工艺、出版法规……需要极强的逻辑性和细致度。她常常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待到很晚,对着电脑屏幕调整着像素级的细节,或者阅读大量枯燥的理论文献。
她们保持着频繁却又不至于黏腻的联系。通常是通过手机,分享一些琐碎的日常。
许晚棠会拍下她新染出的、带着不规则肌理的布片,或者工作室窗外爬满藤蔓的红砖墙一角,发过去。白青泠的回复往往是:「颜色过渡不错。」或者「像一幅抽象画。」
有时许晚棠深夜还在工作室奋战,会发一条:「饿扁了,食堂肯定没饭了[哭脸]」过一会儿,白青泠可能会回:「校门口往东两百米,‘老王烧烤’,炒粉还行。」或者直接发来一个外卖软件的链接,上面已经选好了一家粥店的清淡套餐。
白青泠则会偶尔吐槽:「小组作业遇到极品,想给他排版里藏诅咒。」或者「印刷成本核算,头大。」许晚棠会回:「[摸摸头.jpg]」或者「加油,未来的白大编辑!」
这种交流成了她们忙碌生活里一种无形的陪伴,知道对方在城市的另一端,也正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心里便觉得踏实。
又一个周五下午,秋雨暂歇,天空露出短暂的澄净。许晚棠刚结束一堂耗神的大课,揉着发酸的手腕走出教学楼,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白青泠的消息:「晚上有空吗?这边有个小型的独立艺术书展,听说有不少手工书和版画作品,想去看看。有兴趣吗?」
许晚棠眼睛一亮,立刻回复:「有!在哪里?几点?」 「地址发你。六点半,展馆门口见?」 「好!」
许晚棠看着手机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快步走回宿舍,翻找着衣服,最终选了一件暖黄色的毛衣和牛仔裤,对着镜子仔细梳理了头发。
到达约定的展馆时,白青泠已经等在门口了。她穿着灰色的针织开衫,里面是白色T恤,下身是深色长裤,背着她那个总是看起来很整洁的帆布包,安静地看着手机。昏黄的路灯在她身上投下柔和的光晕。
“等很久了吗?”许晚棠小跑过去,微微喘气。白青泠抬起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摇摇头:“刚到。”她收起手机,“走吧。”
艺术书展规模不大,但氛围很好。展厅里灯光柔和,参观的人不多,大多是年轻人,安静地浏览、低声交谈。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油墨和纸张的味道。
两人并排慢慢走着,欣赏着展柜里各式各样精心制作的手工书、凸版印刷卡片和艺术微喷图片。许晚棠对材料和工艺更感兴趣,常常凑得很近,仔细研究纸张的纹理、装订的方式、染色的效果。
“你看这个,用的是手工宣纸,墨透过去的感觉好特别。” “嗯,肌理感很强。”白青泠顺着她的指尖看去,点点头。她更关注整体设计和编排,“这本的版式很有意思,图文关系处理得很巧妙。”
她们偶尔交流几句,声音压得很低,怕打破展厅的宁静。
白青泠会指出一些排版上的精妙之处,许晚棠则会分享她对某种材料或颜色的感受。彼此的专业领域不同,视角各异,却又能奇妙地理解和欣赏对方的关注点。
在一个展位前,许晚棠被一套以植物为主题的蓝晒插画书深深吸引,驻足看了很久。白青泠安静地陪在旁边。 “喜欢?”白青泠轻声问。 “嗯,这种蓝太迷人了,而且植物的形态捕捉得好生动。”许晚棠眼里闪着光。白青泠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记下了展位和作品的名字。
逛完书展,外面又飘起了细雨。两人都没带伞,只好站在展馆的屋檐下等雨小一点。 “饿不饿?”白青泠问。 “有点。”许晚棠老实点头,下午的课消耗很大。 “附近有家面馆,评价不错,走过去大概十分钟,跑过去?”白青泠提议,眼里带着一点挑战的意味。
“好啊!”许晚棠笑着应战。
细雨如丝,路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折射出朦胧的光晕。两人相视一笑,同时冲进了雨幕中。她们沿着人行道小跑,躲闪着地上的小水洼,细雨打湿了头发和肩膀,带来一丝凉意,却莫名有种畅快的自由感。
跑到面馆门口时,两人都有些气喘,头发被雨水打湿,几缕贴在额前,看着彼此略显狼狈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面馆很小,但很温暖,空气中弥漫着骨头汤的浓郁香气。她们找了一个靠墙的角落坐下,点了两碗招牌牛肉面。热腾腾的面条下肚,驱散了所有的寒意和疲惫。许晚棠吃得鼻尖冒汗,心满意足。 “好吃吧?”白青泠看着她,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嗯!”许晚棠用力点头,“下次还要来。”
吃完面,雨已经小了很多,变成了毛毛细雨。她们决定散步去附近的地铁站。夜晚的街道湿漉漉的,安静而朦胧。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她们并肩走着,偶尔肩膀会轻轻碰到一起,又很快分开。一种微妙而安宁的氛围在两人之间流淌。
“今天那个蓝晒的书,确实很好看。”白青泠忽然开口。 “是啊,不知道哪里能买到。”许晚棠有些遗憾。
“我记了艺术家的名字和INS,回去推给你。”白青泠说。 “真的?太好了!”许晚棠惊喜地看向她,“你什么时候记的?” “就你看的时候。”白青泠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许晚棠心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涌起一股暖流。她总是这样,沉默地留意着她的喜好,然后不经意地满足她。
走到地铁站入口,分别的时刻又到了。 “我坐这边。”白青泠指了指左边的线路。 “我那边。”许晚棠指指右边。 “嗯。”白青泠点点头,看着她,“回去早点休息,别又熬夜。”
“知道啦,白编辑越来越啰嗦了。”许晚棠笑着吐槽,心里却受用得很。 “走了。”白青泠转身,走向安检口。 “拜拜。”许晚棠看着她清瘦的背影消失在通道拐角,才转身走向自己的方向。
回到宿舍,洗去一身的雨水和疲惫,许晚棠躺在床上,收到白青泠发来的消息:「到了。」后面跟着一个INS账号的链接,正是那位蓝晒艺术家的主页。
许晚棠点开链接,看着那些美丽的蓝色画面,想起今晚的细雨、奔跑、温暖的面馆和那个默默记下她喜好的人,嘴角的笑意怎么都压不下去。
她回复:「收到啦!谢谢。[爱心]」过了一会儿,白青泠回了一个系统自带的微笑表情。
很简单的表情,许晚棠却盯着看了好久。窗外的秋雨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敲打着窗棂,但她心里却是一片晴朗和暖意。
这种细水长流的日常,这种心照不宣的默契,这种无声却无处不在的关怀,像一点点星火,在她心里悄然汇聚,越来越亮,越来越烫。她开始期待每一次见面,期待每一条消息,期待这个城市下一个转角,可能出现的、那个清瘦安静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