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7、二结局02印象 ...

  •   第二日,鲁氏收到首饰时正在和墨兰在院中聊天。她们妯娌关系颇为融洽,鲁氏出身将门又长于边关性子洒脱开朗从不为难人的。墨兰对这个长嫂尊敬之余也多出几分亲近,而鲁氏也十分喜欢这个热爱诗书柔中带刚的弟妹。

      “我前个儿去我那个叔叔府里帮忙收拾几个弟弟妹妹的房间,我原想着在边关时叔叔也是个利落人应该是无碍的。谁承想一进我那妹妹的房间,我的头都跟着晕了。官家御赐的摆件布料都堆在那儿,知道的是疼女儿不知道的以为是进了谁家库房呢。”鲁氏言语虽泼辣,但端起茶碗饮用时的姿态却很优雅,一看表示接受过良好教养的。

      “那位温侍郎瞧着挺凶,竟是个慈父”墨兰捏着一块糕点小口吃着:“只是按嫂嫂所言,温侍郎府里的摆件都要重新安排了,嫂嫂当真是受累了。”

      “其他几个弟弟的房间倒是简单,只我那妹妹的需要好好安排。今儿敏嬷嬷带着几个妈妈们一同去了,总要赶在他们几个小的入京前料理妥当才好。”

      墨兰拿着糕点的手一顿,浅笑出声:“温侍郎怕是更心疼女儿又不善闺阁摆设,才让女儿房间珍宝堆积如山儿子处过分简朴吧”

      “你这小嘴当真是越发厉害了”鲁氏笑着伸手戳了戳墨兰的云鬓:“可不就是嘛!我那叔叔常说这世道女儿家总要更难些,若是嫁人更是不易。能清闲的日子只有这么多,总要偏疼些。我婶婶又去的早,叔叔自然更心疼了。”

      “温侍郎,是个好父亲。”墨兰有些失神喃喃说道:“他说的也当真没错,女子在这世上本就更难些。”

      鲁氏自然知道墨兰想的是自己生母,她虽明白却不能说破。刚想着如何打破僵局时,不远处一个丫鬟端着一个雕花小匣走开:“大娘子,这是温侍郎府里派人送来的首饰头面,说是侍郎亲自选的。”

      鲁氏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笑着接过小匣说道:“可见是背后不能说人的,看过那屋子后我是不敢相信叔叔的眼光了。”

      墨兰也笑着将刚刚心中所思放下,刚刚的话也是自己一时失言了。还好是嫂嫂,不然被有人的心闹出去总是麻烦…

      “嫂嫂明艳动人,有这发簪更能映衬容色姝丽。”

      “你怪会作怪,我倒要看看这发簪可如你所说这般好。”鲁氏笑着打开小匣,里面放着一对云头凤纹金掩鬓和一朵瑞云殿通草花。她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着将小匣转向墨兰:“这次竟赖不到了,可见是有高人指点。”

      墨兰微微探身,便看到发簪上妙喜阁的梅花标记:“这瑞云殿做的极好,正配嫂嫂呢。”

      “我倒是觉得林娘子的巧思才是最佳,怪不得能生出你这样好的女儿。若是我那孽障以后有你几分文采就好了,最近教她读书属实是愁坏了我。”

      “瑛姐儿性子开朗明快举止大方有度,不失将门风范。她如今才八岁慢慢来就是了,若嫂嫂实在不得空,让瑛姐儿常去我那儿。我如今空闲着,巴不得有人常来陪我呢”墨兰轻轻抚摸着肚子,脸上笑容里浸着温柔:“我倒希望肚子里这个,能是个像瑛姐儿一样招人疼的姑娘呢。”

      “你若这么说,明日我就把她送过去。”

      “那可好,我就等着瑛姐儿来了。”

      十二月中旬,温玖所出的两子一女同鲁大将军十二岁的长子鲁卓一同到京。敏嬷嬷不愧是鲁大娘子身边第一得意之人,此时温府上下焕然一新。几个郎君处儿的布置虽低调简朴,但屋内所用的布料书桌上的摆件等等皆体现着使用者的身份。而温家独女温雅的房间却是颇为精致,暖黄色的帐帘下黄花梨架子床上铺着厚实又柔软的木棉被,织锦绣花的软枕摞在一侧。前面一座螺钿山水的屏风颇为精致,处处体现着主家的体贴和家庭底蕴。

      “囡囡可去房间看过,可高兴?”温玖笑着看向温雅,声音都不自觉地放缓一二,似乎不理会一旁站着的两个儿子。

      “嬷嬷布置的极好,我看着十分欢喜”温雅丧母后便由鲁大将军的妻子亲自教养,言行举止有几分鲁氏的模样:“哥哥与鲁家哥哥一路也跟照顾我和弟弟,他们更是辛苦。”

      温玖这才抽空看了看旁边年仅十一岁的长子温文,眼神中露出几分满意:“此次入京你做的极好,过了年你便同平安一同去应天书院求学。”(北宋版清华北大)

      “原本不是去太学?”温文微愣

      “前几日官家特意叮嘱,应天学院颇有底蕴最适合你们这些儿郎们。”温玖的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如今朝中有些老臣满口地先帝先皇对官家新政多有争议。而他们的儿孙们又多在太学,这些日子自己未受各方招揽一派粗鲁听不懂暗语的模样,那些个老家伙们也懒得在自己这个空架子侍郎身上付出太大精力。官家也满意自己的态度,这才提出将两个孩子送去相对中立又能与未来清流多接触的应天书院。可恨小儿子温声不到五岁尚未启蒙,不然一同送过去也免得自己担忧。

      “骑马也不过两个时辰,你和平安一同前往互相也有照应”温玖起身拍了拍温文的肩膀:“那里都是些有真学问的人,你们定要同那些郎君们好好学习才是。”

      “是”

      月末,林岚依在贵妃榻上吃着七宝擂茶,眉眼弯弯地听春喜说坊间流言。心中想着这温将军可真是个妙人,长子送去应天书院而非太学这种颇有权势之处。有人问起为何如此,又一副受惊的大老粗模样。连连道歉只说以为太学要明春三月才收学生,这才费劲巴力将儿子送去应天。又喃喃问道,是应天可有不妥?应天书院如今名气正盛,有盖过太学之势。出来的几代清流中不乏朝中中立的重臣,来人又哪里敢得罪。只得推脱说应天离汴京有些距离,他只是关心温玖念子之心。谁料温玖一派憨直模样,直言有书院管着他十分放心,总算不用担心儿子将来不学无术了!赶巧的是来人儿子在太学正是狐朋狗友吆五喝六之徒,他一时觉得温玖是故意嘲讽一时又看着温玖那颇为憨厚的笑容只觉得自己多想,最后说了几句便告辞了。

      也不知此人是何等心态,出门后将对话传了大半出去,其中又添油加醋掺着几句对温玖憨傻之态的着重表达。如今汴京上下谁人不知刚进京的温侍郎是个莽直的,许多话都不会听也不会说。只是朝中清流里有从应天书院的,对温玖和鲁大将军的印象则好上几分。大抵是他们将儿子送去应天,言语里都是对书院的认可。让这些清流们认为,这两位边关将军也是颇敬文士之人,心中得意之余不□□露出几分善意…

      而更有意思的是,有几个家族愿意将庶女或者旁支之女许嫁。这位温将军依旧是一派鲁直模样,直言自己命硬克妻。称曾有人为他批字明言,需得娶上一位比自己大些的女子才行。可温玖如今三十六七,比他大些的之人要么是不愿再嫁的寡居之人,要么是和离之人。后者不是依照宋律另立女户不受家族摆弄,就是族中颇有地位的姑奶奶们。这些人纠结再三最终落败,其中也不是没人怀疑温玖之言皆是推脱。可温玖当真是一个不娶一个不纳!怀疑之人推心置腹后,认为绝不会有人为了撒谎如此作为,这才做实温玖之言。

      林岚小口吃着棠梨坏心眼地想着,若她说那位温将军的克妻之言十有八九是假的。他当真是极聪明的,不过短短两月就让中立的清流们多了几丝好感,让官家心生怜悯前几日又下令追封温玖之妻四品恭人的诰命,又将儿子送去清流摇篮应天学院。再加上如今汴京上下人人都以为他性子直权利小懒得算计他,当真是个厉害人物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17章 二结局02印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