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在楔子“深夜游荡的猫”的带领下,我这个深夜游荡(在网上)的人带着点好奇,走进了“TZ的悲剧”。寂静的夜,漆黑的房间,只有电脑屏幕的白光静静映照。
    TZ的悲剧,同志的悲剧,一切的开头,一切的结尾,起于此,终于此。但这样的深夜,从结尾重返开头,闭眼回想那些似乎真实发生在某个平行时空的故事,我感受到的,却是爱的悲剧。
    隐忍包容的高飞,寂寞自卑的郝桐,这样的两个人,他们之间欲明不明期期艾艾的感情,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死得毫无声息,最后只徒留一丝带泪的念想?
    请让我重头说起。
    最初对高飞是没有印象的,他的名字甚至是我反复在文档中寻找后才记住的。所有的视角、光点都围绕着桐子,书呆子的桐子、爱要面子的桐子、交了女朋友的桐子、要出国的桐子……桐子桐子,全都是桐子。就像这篇文,关注的都是桐子的命运,乐观的、自嘲的的高飞,满眼看到的也都是桐子,只是桐子。所以蒋文韬点滴矜持的改变他看在眼里,却没有放在心上。这样的感情,在他一贯的掩饰粉饰无视中,变成了“兄弟情义”。
    然后是郝桐,他的样子表情动作性格都是通过高飞的眼睛映出的,不免带了些温柔的美化。郝桐自傲又自卑,像个寂寞的孩子,期待着得到温柔的对待,却只会执拗地站在角落等待。他的骄傲和自卑像把双刃剑,伤人伤己却又乐此不疲,彷佛只有通过对战式的厮杀和比拼才能才能让他感受自己。
    高飞和郝桐两人像在一个前后追逐的恶性循环里一般,郝桐越自卑,高飞越包容;高飞越包容,郝桐越自卑。一个一味忍耐付出,一个却是只能尖锐不得不接受,两颗心在越来越难以应对让人哭笑不得的现实前,只能渐行渐远,连原本狭小的共同的天地也无法再保留。
    这样的悲剧,并不单单存在于同志之间,而是爱的通则。
    若要爱,请坦诚,请信任,请充满希望。
    若不坦诚,怎能两手交握冷暖与共?若不信任,哪能风雨共度苦寒无惧?若在爱里只能感受无望,又如何能走出一条通向未来的路?
    高飞看似乐观开朗,却从来也没有对郝桐吐露心声。他的包容隐忍,把他那点微小的爱的火苗一点一点,压到熄灭,只剩下冰冷的灰烬。
    郝桐满身带刺,就算在最可悲的时候,他也还想维持着那点所谓的“兄弟给的敬重”,最终拒绝了高飞隐约的邀请,把他自己、他们到最后也没说出口的爱情,都带向了末路。
    我想真正可悲的,并不在于他们以同性的身份爱上了,事实上,因为身处美国,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来自社会和舆论的压力。真正可悲的,是他们感受到了爱,却不敢追寻爱。在可以放肆相爱的时候,却用忍耐和躲避杀死了那本该属于青春时期的激情,失去了爱的能力。
    似乎很多悲剧都会走向这样一条路,相隔,分离,从此在彼此的生命里渐渐变淡,只成为记忆中隐约的影子。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圣经中关于爱的那一段,觍颜录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恒久忍耐,凡事包容,紧接着,就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最后,在相爱后的漫长路途中,凡事忍耐。
    爱是互相倾听,倾听对方,倾听自己。如果只能做单向的听众,这一场爱,又何尝不是“听者的悲剧”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