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回 平平醉酒火焰场,老母猪赴喜庆宴 ...
-
上回说到林平平赶走了癞子,别看林平平气冲斗牛,可林平平并不真正生气,其实在表面生气的林平平心里正在发笑,因为这一切早在他的安排之中。此刻三角眼里闪闪射出一种胜利者的光芒。不过又想回来,女大不中留,漂亮的女儿始终还是要嫁出去的。他开始为女儿的婚事上心了。
几经调查,计算,他看上了火焰场上的一户人家,这家的小伙子长的不错,秀气的瓜子脸,人文文静静。虽然是农民户口,但场口上的条件的确令人垂涎,买个东西,医疗疾病,都十分方便。小伙子的爸爸是个铜匠,每天总会有些进账,家境想来不错,而且是个独子女儿嫁过去,就会是这个家的当家人。他有意带女儿去火焰场铜匠铺前晃来晃去,他和铜匠聊天,铜匠见他女儿一表人才,打听到还没有说婚事,就主动要和他攀亲家。这正中下怀。三角眼欲擒故纵:“这还得回家问问芳芳她妈呐!”林平平的三角眼显露出模棱两可的神态。其实,林平平在家里说一不二,他有了主意,老婆是百依百顺,从来不会违拗。
“那就请你回去和林芳芳妈妈商量商量啦。”铜匠热情地款待了客人。场口上就是方便,不大功夫,一桌上好的饭菜就出现在客人面前。头一道菜是韭菜炒猪肝,那清油在盘子里有厚厚一层;二一道菜是“蚂蚁上树”,粉条上沾满了肉末;三一道菜是“棒打绣球”,蒜苔切成的小段段再加上嫩豌豆米,里边还有些腊猪肉……正好是十道菜,取十全十美的意思。说实在,林平平好多年都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菜肴了,在假装谦虚、卖弄斯文之后,林平平敞开度量,好酒好菜的吃了个一塌糊涂。
“酒不要钱,何不多喝几杯!”三角眼滴溜溜的转动。铜匠敬酒,他来者不拒。三角眼慢慢变得脸颊通红,林芳芳悄悄提醒他不该喝得太多。
末了,酒精在肚子里发热,林平平顾不得扮斯文,敞开上衣,在女儿的扶持下,捧着满装油水的肚皮醉醺醺地回到了家中。倒头大睡,在睡梦中,林平平梦见女儿已经嫁到铜匠家,女儿是当家人,给他拿了好多的钱,提了好几瓶酒……他数钱,数啊……数啊……但就是数不清……
过了几天,林平平酒瘾发作,不由自主,脚步又去了火焰场,铜匠又提起了婚事,林平平说是芳芳妈妈也没有什么说的。铜匠高兴的了不得。自然林平平又酒醉饭饱而归。从此三天两头又去火焰场趁饭。婚事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定下来了。
这儿的习俗,订婚是要给女方新衣服,和一些钱的。订婚酒吃过,林平平怀里揣着1000元钱,还提了二十九个红鸡蛋,和染了红墨水的花生,和女儿喜滋滋地去了。
男方找算命先生测了个黄道吉日,订于阴历四月十六结婚,据算命先生说,月份是双的,日子也是双的,观音菩萨当值,这一天结婚,会多子多福,白头偕老,财源滚滚。听到铜匠通知,林平平和芳芳都高高兴兴的同意了。四月初八,林平平喜气洋洋地又到火焰赶场,准备买一些结婚用品,不外乎是些水瓶、脸盆、被单……都是一些陪嫁用品,花掉了好几十元,林平平心痛归心痛,可也是必须的,而且这钱说到底还是人家铜匠的。
三角眼正在心痛钱的时候,一只老手突然从他身后拍了一下林平平的肩膀,林平平转身一看,拍他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婆婆。他奇怪地端详着这老人,面目慈祥,好像在哪儿见过。但就是记不清了。
老婆婆把他带到无人的僻静地方,一脸诚恳地告诉林平平:“我看你很多次在铜匠家,知道你们在攀亲。我看你女儿是个好闺女,我才对你说实情。”老婆婆看了看周围没有人,这才压低了嗓门对林平平说:“铜匠的儿子是个独疍,他下河洗澡时,好多娃儿都知道的。”
还说:“半年前,铜匠儿子娶了个高店子的姑娘,新婚的晚上,姑娘就跑了。听说铜匠儿子不像男人!我们这儿的人都是知道的……”
一般的人都知道,独疍,就是只有一个□□,这种人是没办法生育的。林平平好像大梦初醒,三角眼瞪得老大,这一惊非同小可,把个林平平冷水浇头:“幸好女儿没有嫁过去,不然,祸害女儿一辈子。”
他又在火焰场其他处打听,老婆婆的话被轻轻松松地,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回到家里,左思右想,林平平决定退婚。他让媒人去向男方通知。铜匠早已经把喜酒的请帖四处发完了,那时信息闭塞,光通知亲友吃喜酒就用了十多天,现在开弓哪有回头箭。铜匠也不是省油灯,当即大怒:“只有五天就过门了,还要退婚!不行,四月十六接人。决不更改!”
四月十六这天,风和日丽,遍地开满了鲜花,到处有鸟儿在歌唱。十点钟左右,从中江县火焰场开过来一队迎亲人马,当地当时的习俗,结婚是要敲锣打鼓的。这一行人有的敲着锣鼓,有的拿着抬陪嫁用品的杠子、绳索,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步行二十多里,来到了四台县红旗公社飞凤山脚下,直奔林平平家娶亲。林平平那竹林护卫着的院坝里也早就人头攒动,严阵以待,原来,林平平早有闹架的思想准备。对娶亲的客人不上茶水,不设座位,不管咋说,就是不让娶。
一方要娶,一方不让娶,双方互不相让。男方的队伍里高声吼叫,女方的亲戚不住呐喊,林平平家竹林的竹稍也在风中摇摆,好像是为主人呐喊助威,他家的大黄狗见有人和主人吵架,也疯狂地又叫又跳,真是人喊马嘶,剑拔弩张。这热闹的场面比一般婚礼热闹好多倍!
看官,这可是四台县地面,外来人休想讨得便宜。这不,五十多岁的大队书记张才万出场了,他干咳了两声,随即发话,他没有用多大力气,但声如洪钟:“闹什么,闹什么,有话慢慢说嘛!”张才万五十开外,古铜色的脸上有几条刚劲的皱纹,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他虽然不识字,但看上去还是威风凛凛,上前质问林平平:“你们办结婚登记了吗?”
林平平一口回答:“没有!”
张才万又转身问迎亲的客人:“是这样的吗?”
客人们没有回答,这一下书记理直气壮:“那还娶什么亲,这是违法乱纪!”
“再无理取闹都抓起来!”
客人们一下子回不了神。带队的壮着胆子说:“林平平家这样不讲信用的亲,我们还不想娶呢,那就退钱!”
书记问明情况,的确收了男方的钱,便对林平平说;“退吧!”
林平平早把有些钱花了,只拿得出七百多元。还差的钱咋办?客人四处观望,看林家也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经过多方搜寻,一位客人发现了猪圈有一条母猪。
但见那老母猪:
卧地侧躺一女流,
通身黑毛稀疏疏,
耳大遮羞半露面,
不知今日出绣楼。
那母猪虽然比黑牡丹林芳芳年轻十来岁,但浑身长满了癞皮,此刻正身怀六甲,大肚子拖在地上,老态龙钟,步履艰难。不多一会,开了猪圈,就牵了出来。一行人牵着“新娘”上路了。老母猪虽然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但还知道扭扭捏捏,不愿意走路,被客人强拉硬扯走了二十多米,出了林平平家竹林,大家看赶着猪走的确不是民智之举,便用绳子绑了那猪,用那抬陪嫁物品的木杠抬了,这才踏上去火焰场的路。途经飞凤山学校下面,学校的老师刘冰,和一些学生目送“迎亲”队伍从下面走过,这些客人也怪,还多准备了一面破锣,没有娶到林芳芳,敲锣的人反正也闲着无事,感觉对不起铜匠今儿的好饭菜,他们倒也尽职尽责,依然敲了起来。那断断续续的破锣声和不成规矩的鼓点合奏出一种特色怪异的曲子,在飞凤山腰飘荡!飞凤山顶的五棵大榕树见证了这一切。
古榕树真想来两句:
几百年来立山岗,
未见娶亲破锣响,
不见新娘红盖头,
但闻母猪哼高腔。
话分两头,再说火焰场铜匠的家里,早已经宾朋满座,宾朋们都翘首盼望新娘的到来,几个小客人还跑到场头路口焦急地探望。
因为这次娶亲成与不成,铜匠心中也没有底。在屋里来回走来走去。
不一会,几个小客人上气不接下气地回来飞报最新消息:
“来了……来了……”
亲朋们正要高兴。忽然听到:
“抬了一头母猪来了……”
几分钟以后,果然看见一头老母猪被木杠抬到了铜匠家门。宾朋们大跌眼镜,啼笑皆非!
正是:
酒好菜好家境好,
几番醉酒乐淘淘,
独睾新郎空欢喜,
娶得母猪年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