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南诏疑案--起(二) ...
-
元和元年八月初十日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这日太后高兴便携董太妃,及先帝的琳妃赵氏,昭容崔氏等几位太妃来大明宫游玩取乐,贵妃郭秉懿,淑妃纪氏,丽妃花琼枝等宫嫔在旁陪伴,再加上随侍的宫女,内监等,一行人浩浩荡荡,把太液池边的游廊挤得满满的。
司闱司女史裴同璧与上官瑶碧也跟在尚宫管清蕖的身后,随侍着太后,此时太后正与太妃赵氏看着太液池湖面上嬉戏的水鸟闲话,同璧认得这位先帝的琳妃本名赵宝潋,出自于名门望族陇西赵氏,虽当下已贵为太妃,实际才二十出头,宫中女眷常暗叹她年纪轻轻便要深宫寂寥,再无花开之日了,但好在赵太妃天性愚钝,并非悲风伤月之人,自从先帝驾崩,她便无所事事,每日沉浸于美食之中,身材也便日渐丰腴起来,只听得她对太后说道:“嫔妾昨日听到太后要携众人游览太液池,便让身边得宫人们制了些点心,预备太后歇脚时享用。
太后笑道:“走了这半日功夫,哀家倒真是有些饿了,难为太妃一片心意了。”
说着太妃身边得宫人们忙捧上两个大捧盒,同璧等也帮着抬过几张小案,摆放食器,太后,太妃等坐在游廊的石凳上越发说笑个不停,郭贵妃带着淑妃等宫嫔忙在旁伺候。
太后的贴身侍婢佛桑嬷嬷上前揭起捧盒的盖子,只见里面各色瓷碟子里盛着几样或蒸或炸的小点心,炸的有螃蟹馅儿的圆子,被巧手的宫人捏成了金鱼的形状,上面用鲜红的鱼子点缀在金鱼眼睛的位置,鱼身下面垫着修剪成海棠花样的荷叶,好似金鱼在一池碧水中游曳一般,越发显得活灵活现;另一样炸的是加过奶油的各色面果子,特地做成了牡丹花的形状,格外好看。
同璧在旁不禁暗暗的想太后平素最爱牡丹,常说牡丹艳冠群芳,那赵太妃一向不懂投人所好,这一定是她身旁宫人的主意。
太后见这些点心做的小巧精致,颇合自己心意,便略尝了尝,笑道:“赵太妃果然是用心了,哀家在尝之前还担心会油腻腻的,不想确是外焦里嫩,入口即化呢。”
赵宝潋见太后喜欢,一张银盘似的圆脸也是满面喜色的说道:“嫔妾在自己殿内终日无事,也只能在这些小事上下功夫,太后不嫌弃就是嫔妾的福气了。”
太后道:“自从先帝驾崩,太妃就把自己锁在殿内,不肯外出,哀家甚是担心,今日见太妃精神有所恢复,倒真是高兴呢。”
说着便招呼董太妃等一同品尝,董太妃挑了蒸的枣泥山药卷,先帝的昭容崔明熙拣了藕粉桂花糕,略尝了半个便递与身旁的侍女了,接着笑道:“太后今日携嫔妾等游湖,怕不是只为吃吃喝喝而来吧,都这个时辰了,太后也该明示嫔妾了。”
太后在朱槿递上的盛着清水的小钵里洗了洗手指,不紧不慢的说道:“还是昭容向来聪慧,总能看透哀家的心思,怪不得当年先帝那样宠幸你。”
原来这昭容崔氏是先帝晚年的爱宠,因她能识文断字,且人又聪慧机敏,在先帝临终卧病之时,帮先帝处理了不少公文事务,也算是前朝有功之人。因此先帝一崩逝,她便被李纯册封为太昭容,与太后等同居兴庆宫作伴,太后平素就喜她聪明伶俐,一点就透又不毛躁张扬,经常招她到身边一同说笑游玩。
董太妃在一旁笑道:“嫔妾等再聪明也比不过太后,太后就不要和嫔妾们打哑谜了,若是有用得着嫔妾等的地方,尽管使唤嫔妾等便是。”
太后听着太妃们的话笑而不答,只是点头示意郭贵妃,郭秉懿向太后行礼后答了个是便向诸位太妃们说道:“前剑南节度使韦皋大人的孙女,韦氏女已随她的父亲新任秘书郎的韦行式大人回到长安,今日特地来宫里给太后及各位太妃们请安,此时人已经在嫔妾的宣微殿候着了。”
众人听了都吃了一惊,随即满面喜色,董太妃道:“难怪太后今日如此高兴,原来是未来的福王妃到了。”
赵太妃道:“听说这位韦家小姐闺名璇瑰,今年方十七岁,相貌生得极好,又读书识字的,果然是大家闺秀的身份,配给福王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崔昭容扇着绣满折枝花卉的白绸团扇,冷静的说道:“韦行式大人是当今文坛有名的诗人,夫人也出自诗书礼乐之家,养出的女儿想必不会差,只是嫔妾仿佛听说当初给福王定下的是她的姐姐,后来出了些意外才成全了福王与妹妹的这一段姻缘。”
董太妃脸上起了些阴霾,不禁叹道:“韦行式大人本来生得的是一对儿双生女,姐姐闺名璇玫,姐妹两长得一模一样,年幼时她们的父亲在长安做官,因先帝体恤功臣,便将姐妹两接进宫中抚养,她们两年纪与福王相仿,小时也是福王的玩伴,长到八岁才因父亲去剑南郡做官而离开宫中,后来便发生了那件事。”
太后道:“花奴儿也算是与她们青梅竹马,尤其是璇玫与他十分投契,先帝和哀家看璇玫性子模样都好,韦家又是大唐的功臣,就做主定下了婚约,谁想那璇玫不幸在十五岁的年纪出了意外故去,先帝便做主改定了妹妹璇瑰为福王妃,眼下璇瑰还有母亲的孝在身,过个一年半载才能与花奴儿成婚。”
赵太妃心实,在旁说道:“这也是韦家女儿的命数,太后不用过于感叹,璇瑰小姐身份贵重,人品端方堪配福王,待到将来他们成婚后生下一男半女,太后自会喜不自胜。”
众人也忙七嘴八舌的在旁劝导,太后才终于恢复方才的心情笑道:“哀家净说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那韦家孙女自从她八岁后哀家也再未见着,今日太妃们就随哀家一起见见吧。”说着便起身向宣微殿的方向走去。
宣微殿的庭院中几株木芙蓉开得正好,一位身材纤细的少女正立于树下,轻抚着粉色的芙蓉花若有所思,身旁的侍女翠灵说道:“咱们韦家在蜀地的宅子种了好些木芙蓉,每年都开得花团锦簇一般,比这里开得好多了,只是小姐素来并不十分喜爱芙蓉,今日如此怜爱想是思念蜀地的生活了。”
韦璇瑰扶了扶头上的金簪,感到头上的珠翠使得自己有些不适,因今日进宫是朝觐太后等宫中女眷,她的乳母早早就将她从睡梦中唤醒并让梳头嬷嬷为她上妆,打扮,足足花了2个时辰的功夫方才收拾妥帖。从天刚亮进宫到现在她早已被头上沉重的首饰和身上绣满金线的礼服压得有些喘不上气来,只是因宫中礼法规矩约束,方竭力不让自己失态。
璇瑰见翠灵提起蜀地的生活,微笑着答道:“蜀地生活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乡,此次父亲应朝廷征召回到长安做官,我能跟着回到小时生活的地方便很是高兴了,况且蜀地叛乱,我们韦家也吃了不少苦头,能够劫后余生便也没有其他的念头了。”
翠灵本就是个古怪精灵的丫头,她见宣微殿的宫人并未贴身跟着她们主仆两便鬼鬼祟祟的向前两步和璇瑰附耳笑道:“使小姐更高兴的应该是能见到未来的夫君吧,奴婢听说福王殿下生得相貌极好,人也温文尔雅,和咱们家相当人家的贵族小姐都很是倾慕他呢,小姐能得这段姻缘真是老天眷顾咱们家呢。”
璇瑰听着翠灵提到了福王,一时有些害羞,笑嗔着翠灵胡说,翠灵玩笑着跑开去和宣微殿的宫人说笑去了,只留得璇瑰一个人在芙蓉树下发呆,一阵微风拂过,芙蓉花瓣纷纷飘落犹如花雨一般,沐浴在花瓣雨中的璇瑰全然忘了自己此时的所在,身旁宫人们的说笑也突然沉寂下去,她彷佛穿越时空隧道看到九年前的自己。
那是在当今太后的寝殿,她和姐姐璇玫,李绾还有其他几个皇室贵族的子女在玩捉迷藏,她躲在寝殿的茶水间等着李绾来找,小小的她早就对李绾有了一些朦胧的心思,他是那么温柔俊美,总是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话语,又是那么的逸于凡尘,形容举止完全不像个十岁的孩子。
那时璇瑰将自己藏在茶水间的矮凳后,她满心欢喜的盼着李绾能够找到她,牵着她的手一起去庭院玩。可是等了好半天都不见一个人影,最后她只得自己出来来到庭院中,那一天也是花谢飞满天,只见姐姐璇玫用衣裙兜着飘落的花瓣来到一条溪流边并将花瓣抖落其中,旁边站着的李绾也将手中捧着的落花洒入溪流中,两人相视一笑,他们身后的一株红枫鲜艳似血。
然后李绾伸出自己的手,而璇玫也伸出手来,就在他们的手牵在一起时璇瑰顿时感到自己的心跳好似停了一拍,她拼命的向他们的反方向跑去,那时只是不停的不停的跑,直到精疲力尽。
从那时起璇瑰便明白了李绾的心是给姐姐璇玫的,她看着他在温柔的笑却也知道那温柔和笑容并不属于她。后来她与姐姐离开长安随父亲去蜀地做官,璇玫与李绾订婚后一直书信不断,她在一旁只是看着却也无力扭转,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璇瑰正在胡思乱想突然听着侧旁有人唤她道:“这便是韦家妹妹吧,多年不见,妹妹回到长安可还生活得惯?”璇瑰回过头来定睛一看才发现眼前的人正是和王妃郭灵芸,忙行礼请安道:“璇瑰有蒙和王妃惦念,一切都好,和王妃姐姐有心了。”
和王妃郭灵芸只比璇瑰年长二岁,天生得端庄典雅,一派大家闺秀的气象,今天她身着浅紫色礼服,衣裙用金银线绣着百蝶穿花的图样,头戴王妃金冠,整个人恍若神仙仙子。
郭灵芸示意身边的侍女绣橘和纹苹扶起璇瑰,亲自挽着她的手说道:“妹妹何须这样客气,你我本是儿时的玩伴,更有一起长大的情分在,实在无需这样多礼。”
璇瑰微笑着望向郭灵芸,不禁想起她们小时都曾在宫中生活过一段时间,这既是皇家给功臣子女的恩典,又是有意让她们成为皇子,公主的陪读和玩伴,她恍惚记得那个时候灵芸就总是望着和王李绮,无论是读书还是游戏中,现在想来恐怕是早已芳心暗许了。
想到这里璇瑰不禁暗暗叹气,羡慕起灵芸的好福气,能够一帆风顺的得到先帝的指婚,安安稳稳的嫁给自己喜爱的男人,如今又贵为王妃之尊,想必她一定是心满意足的吧。
郭灵芸让着璇瑰,两人对坐在宣微殿庭院的石凳上,一旁的侍女绣橘和纹苹早已为二人铺上鹅毛软垫,并送上茶水。
郭灵芸打量了一下璇瑰,笑道:“妹妹这些年来出落得越发得好了,如今回到长安,等服完母亲得孝,就等着太后,圣上为你操办婚事吧。”
灵芸说得如此直白,璇瑰的脸上不禁泛起一片红晕,灵芸见璇瑰害羞,打趣的继续说道:“妹妹可能还不知道吧,等会太后她们回来,和王,福王殿下也要来到这里给太后请安呢,妹妹到时也可以见一见福王殿下呢。”
璇瑰越发的觉得五内俱焚,脸上如同盛开着桃花一般,刚想回话只听得宣微殿门口的内侍大声宣道:“太后驾到。”她忙与郭灵芸起身迎接太后等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