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棒槌!”寂静潮湿的森林里,五叔突然一声大呼。
师傅忙声问:“什么货?”
五叔答:“五匹叶!”他的大嗓门里带着浓浓的喜悦。
接着,我和其他叔叔们也一起笑着喊起来:“快当!快当!”。即刻,我们7人围着棒槌拜了下去,祈求是根上品好货。跪拜之后,就开始准备,五叔折下两段树枝插在棒槌两侧,四叔帮着用拴着铜钱的红绳套住树枝和参叶,师傅则快速地在棒槌周围画线,围出一个方框,三叔紧跟着在方框的四角插上索罗棍,我和二叔在外边准备艾叶。完成一套“固宝”的动作后,其他叔叔也都退到我们这边,留下师傅专心“抬参”,不是我们不帮他,而是自古以来白云山放山的习俗就是,棒槌只能由把头来挖,我师傅便是这白云山下最有本事的把头。我们安静的在旁边燃艾草熏蚊虫,莫让这些山里的小东西打搅了师傅“抬参”。
师傅在棒槌一尺来远的地方破土,然后用光滑的鹿骨钎子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挖参须子,这是个细致活儿,等他把所有参须子都挖出来,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如果不是艾叶熏着,味道太浓,我可能都等睡着了。师傅把参须子周围的土抠净,再一点点把参拉起来。随后用青苔茅子、桦树叶掺上一些原土,把棒槌包起来,用草绳打成参包子。我们都是极满意的,出来的确实是难得的好货,值个好价钱。最后师傅拿着斧头在最近一棵红松树上,朝着棒槌长的方向剥下一块皮来,在剥皮的地方左边刻下七道杠,右边刻下五道杠,好叫其他人知道,这地方已经挖过了,别再来了。
这就是我,白云山采参人中的一个。
去城中最大的药材铺卖了山参,拿着满满一袋子银钱回家跟阿娘报喜。推开院门,师傅陪着阿良在院中读书,阿娘正搭伙做饭。正好,我把银两交到师傅手里,也省的要再跑一趟他那里。
师傅掂了掂钱袋,不甚在意的搁在手边,拉了我坐在身边,看神色倒是十分正经。
“师傅有话跟我说”
“嗯,等你半天了,阿良……”师傅递了个眼色,阿良立即点点头进屋了。
“师傅,出了什么大事”
师傅叹了口气:“阿何,你跟着师傅几年了”
“六年了,师傅。”
“是啊,六年了,今年你已经是十七岁的大姑娘了……”没错,六年前,我带着阿娘和阿良,迁离了原来的村子,拜在师傅门下,跟着他们放山。真正成了采参人,也从宋荷香变成了宋何。
我打断师傅,“师傅,我们不说这个,我早就忘了这回事。这辈子我都是阿娘的儿子,阿良的哥哥,我会做一辈子的宋何。”
“唉……真是个傻孩子。师傅知道说了你也不听的。不过,我跟你叔叔们也都商量过了,你这样日日跟我们放山终究不是办法。你人精巧灵活,我们决定,你以后不跟我们上山,专心给咱的棒槌卖个好价钱就是了。银两一点儿不少你。”
我知道师傅和叔叔们的心思,他们关心我。我不能让他们担心,于是高兴地应了师傅,心里却有了别的主意。
师傅走后,阿良问我:“大哥,你真的会听师傅的话么?”
我挑挑眉,“你说呢?”
“唉……”阿良一声长叹,明明是个小孩子,却做出一副老头样。
我哈哈笑着跟他打趣:“这么多年兄弟,果然还是你最懂我,你负责搞定阿娘,别让师傅他们知道。”
“大哥,虽然我这样叫你,但别忘了,你毕竟是……”
我打断他,“阿良,我是真的忘了。我会做你一辈子的大哥,以后……别提了。”
阿良欲言又止的看着我,我知道他想说什么,却每次都不让他说。
阿良说得很对,让我不去放山是万万不能的,不能跟师傅他们拉帮,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练,我一个人悄悄单棍撮也完全可以。比起危险,我更怕没钱,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