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怜丝落和苏书到达考场时,卿竹早已巡察考场结束,正在考场外围的休憩处审阅十位晋级考生的身份材料。
  怜丝落和苏书看了十位考生的初试答卷及成绩后,与卿竹一道进入考场专门为巡考官准备的议事厅,周围重兵把守,密封得滴水不漏。
  苏书拿着前两名考生的试卷看得啧啧称奇,就像看一道盛宴大餐一样,两眼放光。
  怜丝落看着苏书那神魂颠倒的样子,翻着灵动的黑眸掐细脖子说:“书,口水流得都快把我淹死了,看着不解恨就吃了吧!”
  那声音让苏书和卿竹一阵恶寒,苏书像被唤醒一样。
  将前两名的试卷放在桌子上后,表情已经蒙上了一层少有的清冷严肃,重重地点了两下后,对丝落说:“落,你知道的,你我以及其他的出试题的各位大人都是使尽自己浑身解数了的,这些卷子耗费我们多少心力……”
  “可是我们还是低估了人才们的实力了,是吗?”
  怜丝落在苏大学士还没低沉地慨叹完就回问了一句,室内顿时寂然。
  卿竹将前十名的身份材料递交给怜丝落后,就起身告辞而出,再巡察一遍考场就可以回去向主公复命了。
  卿竹走后,怜丝落简单地看完十名考生的资料后,着重地翻阅了前两名考生的身份材料,苏书也继续拿起试卷钻研起来。
  日光斜斜地射进室内,两人银白色的官服在微暖的光影照射下发着淡金色的光,西南封地的特质银白色官服如民风一般地清逸,男款官服俊雅修身,女款官服柔软飘逸,身着官服的两位就这么安静地各自边看边想着。
  苏书说过:安静着专注于事情的丝落有着画师想描绘,却生怕下笔惊飞这种静雅却带有一丝拨人心弦的窒息之美。
  苏书的书童翻着白眼回复着主人说:“都长成那样了做什么能不美呢,只是她自己不知道罢了,居然整天称赞主公和卿竹的美,难道她自己每天不照镜子的么?底子好做鬼脸都好看啧啧……”每每这时,苏书就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个爆栗,掐着他的脖子逼迫他说苏大人天下最帅,苏童每当这时就分外想念爹娘,并且想着以后初一十五坚持去寺庙烧香,下辈子绝不做苦命的书童了,去当放牛娃都成。
  “刚刚那些话你是故意说给卿竹听的吧,你可以说得再痛心疾首一点,表示我们为了出试题出得差点魂飞魄散了,这样,我们更是能证明自己能力不足了。”
  怜丝落依旧低着头看着手里的资料,所以苏书看不清她的表情,反问道:“难道我应该说我们今年出的题只是哄小孩子的难度?主公看过试卷的,她当时问了一句‘会不会难度大了点’你忘了!?”
  怜丝落终于抬起头看了看鼓着腮帮子气鼓鼓的苏大学士,淡笑着说:“后浪推前浪,一浪打一浪,我们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走上前捏了捏苏书的白嫩俊脸,捏完后还仿佛手有余香般地搓搓手指,道:“书,别气了,大不了告老还乡我们云游四海,我养你!”
  那两份答得比标准答案还标准的试卷着实把苏大学士内心的小火苗点起来了,如此斐扬的文采加上笔走龙蛇的字迹简直是对苏大学士的挑衅。但是他心里那点小火焰还是被怜丝落的举动和话语给轻易驱散了。
  怜丝落让一位文职人员抄录其中两份资料并将其带走,其余交给档案考官收管。
  两人换掉官服后在洛溪城内闲逛了起来,因考试的缘故洛溪比往日更加繁荣熙攘,怜丝落和苏书漫无目的地在繁华的洛溪街头晃荡,最后去了洛溪的母亲河,横贯西南封地的念江。
  念江上彩船漫游,载着的是才子佳人或是游人豪侠。房屋阁楼式样的豪华画舫上的彩灯摇晃着映在念江上,让念江看起来正是那盛满一瓢细碎月亮的清水柔波。
  江水倒映着念江边照明灯笼显得波光粼粼,水光波及到在江边迎风静立、衣袂翩飞的两人,怜丝落一身柔白素衣,在紫衫苏书旁边娉婷静立,脚下水声潺潺,两人的表情凝重得却与当下歌舞升平的气氛不符,静默,苏书似乎凝神于念江远方隐现的群山,又似乎没有焦距地迷茫着,目不转睛,轻声吐息:“落,这样还能多久……”
  怜丝落的眼神落在泛泛水波之上,水光在她的静眸中流波清转,嘴角柔和微挑,沉静声音的声音中透出果断的不容置疑:“你想多久,我就守多久,我们在这里多久,这样就多久。”
  对话时两人都不曾互看一眼,但是同时,两人的嘴边都慢慢溢出默契的笑容,笑意直达眼底。
  两人又静立半晌,似乎晚风将两人吹醒,又似乎是送来的歌声唤醒两人,怜丝落立马换了一副表情,捏起苏书的衣袖郑重得十分做作的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天塌下来我站在凳子上帮你顶着!”
  苏书的表情也轻松下来,表情嫌弃地抽回手,边整理有点褶皱的衣袖边说:“狂风暴雨想来就来吧,猛烈些也无所谓,强者自强,也可洗刷干净一些陈年旧浊,该来的,总要来的。”
  两人视线对视,盈盈波光倒映在两人灿若繁星的眼眸之中,那直达眼底心有灵犀的笑意似乎要配合着晶亮的波光倾泻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