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帝心 ...
-
满室生寒,帝皇缓缓说,“都过去了,老四,都过去了——”
胤禛仍旧。
“朕在这里,说这些,只是告诉你弘历和永琰所为,以免你枉自猜度,或者忍不住去谋算你大哥。”
见他身子颤了一下,仍是垂首不语,帝皇叹了声,伸手把他按倒在自己怀里,拍拍他僵直的肩膀,明黄的衣袖遮住了他的头肩。
“你比朕早来这个世界,比朕更多地看到它的变化。”
胤禛抖了抖。
“汉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朕也常跟你们说家国天下,呵,家国天下。”
“当初,老大一直要立长,和保成争得你死我活,你和老八他们也没消停过。”
胤禛一震。
“老大最先来,接着是保成。可你看,老大不仅在保成在时与他亲密无间,保成去了以后,他身为长子,比前世更有盼头,却一直出生入死,想方设法增强大清的兵力,从没指染政事,对那些小的们,也是调解周旋,一视同仁,从没拉帮结派了,你说,是为了什么?”
“保成,呵,保成,他两世都是周岁立为太子,前世更是一败涂地,祸及子孙……”
他忍不住动了动,想分辩,帝皇却接着说,“你未曾薄待于弘皙,可弘历,继位没多久,就处置了弘皙逆案,把弘皙改名圈禁了。”
怎么会?自己明明布置的很周详,弘皙……
“这些,老大必也知道,必也告诉了保成。”
黯然,那个孩子,视弘皙如珠如宝……
“朕刚来时,就发现这里和当年的康熙朝大相径庭,看了起居注,发现一切是自保成殇后才渐渐变化的。”
胤禛心里一颤,当初自己还魂,发现身份变化,也是极吃惊。
“和你相认以后,朕偶然发现了,保成,自出痘以后,就来了。”
胤禛想起胤祉和自己说的那密密麻麻写着哥哥、弟弟、小三、小四的字条,以及那句保成要当个好哥哥,心下更是凄楚。
“朕当时以为他是为了报复朕和你们这些兄弟,极是震怒……”
自己的弘时,桀骜叛逆的弘时,孤身远遁的弘时,天真的……弘时……。弘时离开后,自己也知道了太子的早殇怕是他自己所为,也想过……
“等朕慢慢理清了头绪,尤其是朝堂、后宫格局,更相信保成是为了报复,可也还是有些疑惑,他并不知道朕会来,也不会知道朕何时来,若只为报复,他完全没有必要……等朕亲征,他监国之时,岂不更是……”
曾是太子爷唯一入眼的弟弟,曾是太子党的中流砥柱,太子的谋略手段,胤禛自是明白,也更明白帝皇的疑惑。
“看着朝事走向,看着大清和诸国,尤其是西洋的来往,朕也越来越疑惑,这些……”
胤禛察觉到帝皇绷紧了身体,似在努力克制情绪,“这些,和当年保成的想法,太过相似……”
什么?却也隐隐记起,当初,太子确实对西洋事物很感兴趣……
“那天,老大一说,朕……”
胤禛一下子僵住了,大哥说,大清毁了,入关以后只存了268年,乾隆和嘉庆之后,只有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而顺治朝18年、康熙朝61年、雍正朝13年,乾隆朝60年,那么……
“老四,家国天下,朕一直自认还算是合格的帝皇,但是,现在,朕却是……比起做皇帝,朕更不是一个好阿玛。”
胤禛挣了挣,想起身,却被帝皇按住。
“当初,朕明知道保成那么小,却还是为了稳定朝局,立了他为太子,朕也明明知道他若不为帝,会如何,可仍是冷眼旁观老大和他争斗不休。老大,是朕第一个长成的孩子,是你们兄弟中最早办差的,多次出生入死、浴血疆场,朕圈了他的时候,他还不到不惑之年,保成……也是,他们两个,余生困于高墙,朕再也没有见过他们。”
“老五他们,朕一开始就没放过机会。老八,狠手打压。老九、老十,朕一直放纵自流。十三,也被朕圈了十几年。十四,朕拿了他给你当幌子。”
“看你们干戈迭起,朕心里,怎不难过?可却是想着胜者为王,朕得为大清找出最强悍、最适合的君王。”
“朕一直觉得是为了大清忍痛割爱、鞠躬尽瘁,现在想起来,却是大误了。”
“你们,明明每一个都是可堪大用之人。若能同心戮力,那大清,岂不是更加繁盛?若没有夺嫡,若没有……,你继位以后,也不会对兄弟们防备至深,他们也不会……,不说别的,只老三、老五、老八、老九、老十、十四能真心帮你,十三和你,也不会……,大清,也不会……”
胤禛眼前一阵阵发花。
朕,到底是为了什么争位呢?那么多年,阴谋阳谋,勾心斗角,兄弟閲墙,父子……,就是为了弘历的傲慢奢靡吗?就为了永琰的平庸无能吗?
弘瞻,居然被弘历出继出去,呵呵,朕的兄弟还没死绝呢,那么多的弘字辈,弘历,怎就需你去出继比永璜还小的幼弟?
弘昼,呵,荒唐的弘昼……
朕,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成为爱新觉罗的罪人吗?
后事,必是比皇父讲得还要惨烈吧,那么无能的君王,居然给自己改名避讳的君王,居然任民间流言讥讽的君王,居然在皇城被贫民行刺、一百来号随从、需要亲王拼命护驾的君王,居然被乱民攻进紫禁城的君王,自他开始,一百一十余年亡了大清的君王……
国内民乱不息、国外强敌环伺……
阵阵晕眩,难以自持。
“老四,朕知道,你的憾恨、你的难处,你现在,府里争斗不休的,弘时又……,你就一门心思全扑在差事上。朕也说,你就象孤狼,越是艰难重重,越是悍勇,朕当年才托付天下给你,相信你能把大清领向繁盛,你抑八旗、弱宗亲、强化皇权,废贱籍,分化、驯服汉人,确实是做到了朕的期望。可老四啊,你成也因此,败……也因此,你日日地勤政、事必躬亲,继位十三年即……,也是朕的错,没有教你多少帝王心术,帝皇要的是运筹帷幄、掌控全局,太拘泥于细节,容易一叶障目,一味以严刑治天下,容易累积怨愤。”
“老四,前世,你已因勤政而……,难道,今生,你竟是要朕眼睁睁看你……”
“朕不是个好阿玛,朕做错了不少事,老四,你,也错了许多啊。朕现在,努力地学着做一个好阿玛,努力地想让这个大清,不会重蹈覆辙。老四,朕看着你和前世一样,不管不顾地一条道走下去,自从弘时……,更是一心办差、通宵达旦,对府里放任自流,对子女更是……,老四,你这样子,和前世有什么区别?难道,你要再纵出一个弘历?!!!”
“保成,一生骄傲,可却是被朕生生毁了,他的憾恨,又有多少?他对皇位的执念,只怕是刻骨铭心吧。还魂以后,依然是明旨册立的皇太子,依然是……,看着这世的康熙帝,和朕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话音也带了丝哽咽。
“可老四啊,你康熙三十年就来了,他的作为,你应该是很清楚的吧。你说,他是为了什么,舍下了对皇位的执着,推演筹谋、舍命开局?老大,又是为了什么,年年祭奠于他……”
“若朕不来,恐怕,除了老大,没人知道他的牺牲吧。这一世,不说你们三个,从胤祺开始,甚至是前世早夭的几个,哪个不是鹰击长空,龙腾大海,妻妾成群,儿女满堂,提起他,只一句‘先太子哥哥’……”努力平复喉中酸涩之意。
“我们的大清,已经没了。朕知道的,已是触目惊心。后事,怕是更惨烈吧,否则,那么骄傲的保成,不会被逼得破釜沉舟至此!”
“可,老四啊,他舍命相搏,却是真真切切给大清换了个开始!”透明的水珠终是逸了出来,帝皇伸手遮住了眼。
“老四啊,棋局,已经动了,这个大清,不是我们的大清,却依旧是爱新觉罗的江山!”
“老四,保成含恨而终、身后凄凉,都能抛开过往,以命为祭,不仅是他自己的命,还有,弘皙……,他这一脉,是断了干净,连开始的机会都没有啊……”
“我们,牧天下万民的我们,誓为大清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我们,誓立繁华盛世的我们,又怎能让这个大清——重蹈覆辙?”
“禛儿,放下吧,把前世那些都放下吧……现在,你只是康熙帝的四阿哥,只是年少有为、执掌三部的雍郡王,好好的对你的妻妾儿女,好好的对你的兄弟姐妹,好好的努力让现在的大清海清河晏、国富民强。”
“弘时,不管他现在怎么样,总生活在这片天地之间,一个强盛的大清,他和他的孩子们,才能……。”
“禛儿,放了自己吧,好好和老三、老五他们齐心协力,好好教育儿女,好好的,过你这一辈子……”
胤禛的肩背轻颤,眼泪,渐渐沁湿了帝皇明黄的龙袍。
多久没听见这个称呼了?皇父,您怕是都没在意吧,只有我极幼的时候,您亲昵的叫着禛儿,更多的时候,您对我们的称呼,是保清、小三、小四……。等我们渐长,变成了老大、老三、老四……。就是众所周知极得您欢心的胤祯、胤衸,也只一句小十四、小十八。只那个人,您一直宠溺的叫着保成。当您对他的称呼,逐渐变成了胤礽、太子、废太子时,您不知道,我们有多高兴。
我又怎会没有察觉呢?相认时,您叫的,就是保成,您终究,是舍不得的吧……您一直说震怒于他的忤逆挑衅,可是,我的皇父,您却是从没喊过他除保成以外的了。而我们,皇父,您始终是喊的老三、老四,就是您现在极称许的大哥,也只是一句老大。在您的心里,为子为父为君,我都是比不上他吧……
现在,皇父,您终是又唤了一声禛儿,您终是,又视我为子多过为臣了吧,终是……
多年的疲惫、愤恨、悲伤、绝望,似乎都涌了上来,泪水静静的湮没于帝皇的衣袍,没人看见,除了同为至尊的两人,也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