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我是rosemary的马甲。最近大大更新不定,我一直养肥,就没跟着打分留言。本来只是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既然大大要重发一下,我也不好意思直接复制粘贴。于是拿来回锅改造一下,大约也切题,长评送上,算是抵上前些天失踪之事。追此文也蛮久了。感情真是在养成中滋长啊……对自己家人么,不喜欢人家说坏话了。但是我也蛮为大大骄傲的。文章想要写的越来越好,没有人点评,怎么可能进步呢。虽然是批评,但只要说得有理,还是可以接受的么,大大的胸怀让我很敬佩,有此容人之雅量,我相信,你的文会越来越好的!O(∩_∩)O~所以写评来为你打气了!
本人实在没什么文采~也不是考据党,说错了大家轻拍,将就看吧……
依稀记得XX电视剧里有这么一句台词:“爱新觉罗家的男人,个个痴情!”这个痴不痴情,还有待定论,我们的故事就从这说起吧。
我要说的这个人,是本文唯一的男主角的原型,(姑且算是男主吧- -)他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就是清世祖章皇帝。(原谅我这么欠扁的口气)
在啰嗦之前,先介绍偶们的男主角:
爱新觉罗·福临,太宗皇太极之第九子,其生母为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昭圣皇太后),来自科尔沁的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生他时还是一名小小的庄妃。崇德三年(1638)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出生在盛京沈阳的皇宫之永福宫,皇太极病逝后,在其母族的运作下,受到了多尔衮的支持和贝勒大会的推举,打败太宗之长子肃亲王豪格,成为新的皇帝。并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在盛京登基,年号顺治,之后又在北京城的紫禁城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大典。
顺治践祚十八年,笃信佛教,后因爱妃病殁忧伤过度导致染上恶疾而死,终年二十四岁。
顺治帝是清代入关后第一代皇帝,但他之所以能拥有今天的地位,不能不说命运真是难以捉摸。
顺治帝的母亲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科尔沁大草原贝勒寨桑的第二个女儿,幼时就生的十分美丽,号称是“满蒙第一美女”。为了维护自己部落的利益,加强与后金的政治联盟,她的祖父莽古思决定与后金联姻,即使在11年前,他已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四贝勒皇太极。于是这位美丽的蒙古女子在她13岁的时候,披上了嫁衣,由他的哥哥吴克善亲自护送到了盛京,嫁给了她姑姑的丈夫,皇太极。
之后她的姐姐,26岁的海兰珠同样嫁给了皇太极,成为了后来的关雎宫,宸妃。姑侄三人同事一夫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算是比较罕见的。
皇太极建立清朝后完善了清的后妃制度,并建五宫,分别是: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其中,大福晋哲哲为清宁宫中宫皇后;海兰珠位列第二,为关雎宫宸妃;第三位麟趾宫贵妃那木钟,为蒙古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第四位衍庆宫淑妃巴特马·璪,原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窦土门福金;布木布泰名列第五,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庄妃生有三女一子,按照此数来说,皇太极应该是比较喜欢她的,但论宠爱,则说不上,她的荣宠是远远不及关雎宫宸妃的,若论资历,她虽是四人中最早嫁给皇太极的,却又是四妃之末,是太宗妃嫔里一个相当不引人注意的角色。
可以想象,科尔沁当初对她应该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哲哲混了好多年,终于爬到了大福晋的位置。但是很可惜,无子。血缘是联系两个势力很好的纽带,因为这纽带的两端可能连接着利益。科尔沁迫切需要这么一个纽带。来保障他们在蒙古的地位与利益。不过很可惜,庄妃的肚子不太争气,接连生下三女。也没能完成这一任务。
于是科尔沁又嫁去了海兰珠。这位显然比庄妃运气好的多,不但宠冠六宫,而且生下子嗣,连带着,这点好运气,甚至让庄妃也生下了儿子。
如果宸妃没有死,下一任皇帝可能真的没福临什么事,这对福临来说是命运。对庄妃来说未必,谁知道她动没动什么手脚。弃子,非她所愿吧。至于哲哲贵妃之流,大家想象……
不管是天灾人祸,命运给他的第一个契机,福临成了科尔沁唯一的选择!他的出身使她有资格成为候选人之一!
太宗死后,未留下遗诏,由谁来当下一任皇帝就成了问题,清朝一向有众贝勒推举大汗的传统,年仅六岁的福临是怎样获得皇位之争的胜利的呢?
按照当时的情况,若论立长,肯定是肃亲王豪格了,而且此人拥有军功,在军中威信不小,但是他有个致命伤,就是其母仅是庶福晋,出身卑贱。
出身一向是政敌质疑对手竞争资格的好借口。如果有绝对压倒性的力量,这个借口不成问题。何况清朝此时汉化不明显,还是很推崇武力。但是关键是他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而且豪格性格暴躁,有勇无谋,并不是很得众贝勒拥戴。
若论出身尊贵,中宫无子,宸妃的儿子,皇太极的爱子也早夭了,皇太极十一子博穆博果尔的母妃是四妃之一,分位是最尊贵的了,可博穆博果尔的年纪太小。那福临呢,年纪比豪格小,比博穆博果尔大,生母身份比豪格尊贵,比博穆博果尔低,是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按照常理,这帝位怎么也轮不到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