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冷风起,寒霜降 ...

  •   今年严寒似乎有些早,小雪节气刚过,这气温一下子便降了许多,隐隐有风雪之势。
      姚大林提着半斤猪肉,还有一壶米酒,乐呵地往家里走去,寒风吹过,姚大林缩缩脖子,“这鬼天气,不到数九寒冬就这般的冷,天王老子莫不是忘了时节吧。”
      “谁说不是呢,真她娘冷!我说大林兄,你这儿子都两月了吧,也不请我们兄弟喝喝喜酒,沾沾你这喜气呢?”
      “是啊,大林老弟,哥儿几个共事多年,还不曾上你宅院热闹热闹,你这也忒不地道了。”
      姚大林和几个同僚一同下值,一路上几人缩着脖子,顶着寒风不时调侃着。
      “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大林兄今日这酒肉,闻着就香,咱哥几个今日也开开荤,把酒言欢如何?”李虎这一吆喝,其他人也一起附和起来,姚大林架不住这帮同僚你一言我一语,脸面上一时挂不住,干脆硬着头皮应道,“行行行,今个儿就去我家,这酒肉少是少了点,前面我再捎几个饼子花生,吃好喝好。”姚大林嘴上说的敞亮,心里却在滴血,这工钱刚领着,就要盘算着过冬的炭火、儿子的冬衣、老娘的盖褥,还没轮上自己夫妇俩,这点子银子就不够交待了,要是再买些饼子花生,回去他可怎么跟媳妇说项。
      今日这酒肉,还是这两月以来每日早出晚归、辛苦当值换来的奖赏,即便生了儿子,姚大林也一日不曾休假,只在媳妇生产当日提早回去,第二日一大早便已上值,不曾落下半天工时,加上家里添丁大喜,营里这才给了这奖赏,姚大林自己都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大口吃过猪肉了,酒更不用提了,都快忘了啥味儿,这几个人若是上门讨酒喝,下个月的日子恐得难捱咯。
      三四人一路闲唠着,眼看着就要到街头庙村的入口,街头两侧便是贴饼铺子和各种吃食档口,姚大林捏捏口袋里零星的几文钱,心里盘算着不够怎么办,贴饼铺扬大娘熟识,应该可以先赊账,但是果子铺的刘老板可不认识,平日这种点心铺子,他是从来不上门的,实在没得法子结识这等商贩,银钱不够舔着脸赊账,也不知道人家许是不许,若是不买,几人上门做客,总不能让人家一起喝粥吃肉吧,再说这半斤肉,可真真是不够看的。
      姚大林耳畔不断传来李虎和老莫的声音,实则一句没听清,由于心里着急,眉头也不禁皱起来。“哎呦,大林老弟,这贴饼铺子到了,赶紧的,这鬼天气也太冷了。”老张头揣着手,用手肘碰了一下姚大林,姚大林苦笑一下,埋头便往贴饼铺子迈去。
      “哈哈哈,你们别闹了,大林兄都当真了。”
      姚大林刚迈出去的脚步,被李虎的大笑声给拦截下来,李虎顺便也拍了下姚大林的肩膀,“大林兄,哥儿几个跟你闹着玩呢,切莫当真,这鬼天气,我们可急着回家抱媳妇儿呢。”
      “哈哈哈,正是正是,刚也就哥几个胡诌闹闹,散了散了,各自归家吧。”老张头说着挥挥手,自顾自地往街巷左侧转去,边走边叨叨,这鬼天气,忒冷了。众人嬉笑着散去,姚大林呆立在冷风里,不明所以,他当真准备去买些吃食来着,上一刻心里还在盘算,哪知下一刻,这盘算半天的账,就这么没了,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只能冲着刚走不远的几人大声吆喝,“哥几个,下回一定请你们喝上几杯......”风里依稀传来几声“得嘞,赶紧归家吧。”
      “太冷了,赶紧回吧。”
      ——
      灶间传来阵阵肉香,姚清忍不住咽了好几次口水,自从上次年节至今,姚清一次肉都未吃过,每每闻到街头饭馆里飘出的肉香,姚清都要站上一会,使劲儿嗅上几口。
      今天,姚大林亲自上灶,把肉细细切块,再切一些茄瓜,这茄瓜烧肉最是喷香,往日里清煮的茄瓜总是寡淡,只有粘了这猪肉的油香才算是美味。
      姚清难得不用上灶台,只缩在灶膛里烧火,火苗温暖,锅里菜香,姚清便觉得今天真是如年节一般的好日子。姚大林一家五口难得坐在一起吃饭食,平日里,姚大林放班晚,姚清便早早将祖母的饭食单独给送去,玉梅要喂奶,也饿不得,也是提前先食用晚食,姚清便随着阿娘,一同吃些清粥,姚大林回来,姚清再把锅灶里热着的饭食端给姚大林,今日难得有酒有肉,一家人便坐到一起,吃个舒坦美味。
      “娘,你多吃点肉,这肉啊,可是营里今日特地赏我的,不花一文钱。”姚大林边说便往母亲碗里夹了一大块肉,老太太秀芬也不推脱,抬起碗就接过来,玉梅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夹着茄瓜,也不吭声,时不时看看怀里的孩子,孩子乖巧,醒着也不哭闹,只是不愿睡在床上,非要抱着不可。
      “玉梅,你也吃。”姚大林也夹了一块肉放进玉梅碗里,玉梅看了看,没有动筷子,嘴里只咀嚼着茄瓜,姚大林自己也夹上一块,大口嚼着,再喝口温过的米酒,好不惬意。姚清扒着碗里的粟米粥,眼睛透过碗边瞅着桌子中央的肉,口水拌着稀粥,不停吞咽着,虽然很想吃,终究还是没伸出筷子。
      平日里,家里好吃的都要紧着祖母、阿娘和阿爹,只有剩下的,才轮到自己,长久以来的习惯,让姚清实在难以伸出筷子,只得默默吞咽着肉的香气。
      “清儿,快点吃,吃完去把炉子升起来。”玉梅把碗里的肉夹到姚清碗里,然后默不作声地继续嚼着茄瓜。姚清埋下头,把碗里的肉混着粥水一同扒到嘴里,可真香啊,粥水里泛着油脂化开的喷香,姚清不停咀嚼,直道肉味儿散尽了才咽到肚子里。
      “祖母、阿爹、阿娘,我吃饱了,我先去生炉子。”姚清扒完碗里最后一口,端着碗筷便去了灶间,她怕再待下去,实在忍不住要去夹那碗里的肉,可那肉只有那么几块,实在是不够看的,姚大林只用了一半的肉烧了茄瓜,还留着一半准备腌制一下,平日里切两片烧菜,多少都能带着肉香。
      看着姚清跨出了门,姚大林才又夹了一块肉放到玉梅碗里,玉梅依然没做声。“大林啊,你上工辛苦,该多吃点,你可是这家里的顶梁柱啊。”秀芬也夹起一块肉放到姚大林碗里。
      “哎,娘。”姚大林大口吃着,满嘴的香气撒开,看着媳妇手里的儿子,一脸慈爱的老娘,日子虽然清贫,却也是满足的。
      “大林啊,今年这入冬早,这过冬的物件可得提前备上,我看着天色,怕是得有风雪,可拖延不得。”
      “娘,我都记着呢,炭火早前已经在李三头那里定下来,过两天便能送过来,你的厚褥子我明儿让清儿趁着天气好,赶紧晒晒,回头再去刘家铺子里备上一床新袄子,您腿脚不好,冻不得。”
      老太太听着姚大林没有忘记自己的过冬物件,便放下心来。
      “大林啊,上个月孩子满月,我跟你小妹去市集买了鸡蛋,抹了红送了四下相邻,这银钱还赊着,你这回领了薪,先给我,我去把这账结了去。”
      “……好,娘。”姚大林犹豫片刻随口应着,一边盘算着银钱够不够用,玉梅始终一句话没说。
      “另外啊,你这每月的薪钱还是先放我这吧,你这每日当值,也没时间着家,玉梅身子弱,还在奶娃子,出去操持活计也不方便,我这老婆子操点心,先给你操持操持。”
      姚大林埋头吃饭,嘴里闷声应者,偶尔瞥一眼玉梅,见玉梅脸上始终没有表情,也放下心来。
      姚清贴着墙角,房间里的不时传来祖母和阿爹的声音,阿娘始终不语,姚清知道,这个冬天怕是又要难过了,自己床板上的褥子单薄,不知道今年冬天会不会添置一床厚一些的褥子,自己身上的冬衣也穿上了,可是夹袄已明显短小,凛冽的风吹过腰间,浑身冰凉,每每去淮水河边浣衣,姚清都要冻的透凉,一想到这些,寒意更是涌上的心头,止不住瑟瑟,也不知是这天冷,还是心凉。
      虽说是刚立冬不久,可这天出奇的冷,似是突然从秋末直接跳至数九寒冬,院子里的地面上不知何时铺上了一层薄霜,似雪如冰,月光照耀下,彻骨的寒意升腾而起。
      这方两进小院里,只有正屋侧室的房间透出微弱的光,东边的厢房是老太太秀芬的卧房,中间正房仅有两室,一间正厅,一间姚大林夫妇两的卧房,院子西侧耳房用作灶间,耳房旁边是一间半敞着的柴房,兼放置了一堆杂物,姚清则住在后院的低矮的棚子里,这虽说是个两进小院,实则还不如普通一进院大,实在算不上是正统的两进院落。……
      姚清所在的这后院不过丈许宽,后院西侧临街,有一扇小门直通门外,姚清的卧房似是临时搭建的茅屋,这样的茅屋并排两间,一间是姚清在住,隔壁一间是小姑姚香玉出嫁前的卧房,这两间拼凑出来的茅屋硬是把这小小的院落划分成两进,这两进住所听起来光鲜,实则真真是算不得正统房市里的好宅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