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头疼 ...
-
8个学生,15分钟,5分钟,160分钟。不过这个学生超一分钟,那个老师超两分钟,再加上中场休息,答辩进行了3个小时才终于来到尾声。
宋妍鸣、李岩、王乐乐……赵寅看着一个有一个同学上台,发抖着发言,他也跟着紧张、很紧张、不那么紧张。
一直到第六个人,赵寅只想怎么还不到他,终于第七个同学进入答辩环节,那份似乎远去的紧张感又来了,而且似乎比刚开始更强烈,以至于他好像什么都没关注到,没听到。
他看到排在他前边的同学走下台,噌地站起,走到教室前方。
太阳穴一阵阵钝痛传来,兰熙童抬起左手,状若无意地撑住沉重的头颅。
“杜老师,您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兰熙童看向杜蓉,问道。
杜蓉摇了摇头,兰熙童转向正前方:“好了,答辩结束,下一个同学,也是我们最后一位同学了。老师们,要不要再休息一会儿?”
“那就歇一会吧。”马力荇放下手上的茶壶,推开椅子离开了房间。
紧张的赵寅突然耳聪目明。他听到椅子拖动的声音,兰熙童吞咽咖啡的声音,杜蓉剥香蕉的场景,叶淼吃水果的声音,同学们窃窃私语的声音,走廊对面的厕所的冲水声,谁的脚步声?很快又是椅子拖动的声音,马力荇端起茶壶又放下的声音。
“赵寅同学,请开始你的报告。”
“各位老师好,我是赵寅,我的毕业论文主题是:网络文学中的神话志怪传统与东方哲学。……这篇论文试图从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当代网络文学中的神话志怪修仙等叙事传统,探讨它们如何延续、改写或重构中国古代关于人—神—自然关系的思想体系。
“在高度现代化、技术化的今天,为什么网络文学依然不断生产出充满神灵、妖怪、修行者的世界?这些作品中的‘超自然’并不只是娱乐元素,实际承载着关于秩序、命运、修身、天道等哲学性主题。或者我说,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去理解一种数字语境下的神话人类学。也就是,现代人如何在虚拟世界中继续讲述关于‘何为人’‘人与世界如何相处’这样的古老问题。
“我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溯中国古代神话志怪传统的思想根基,从《山海经》《搜神记》等文本出发,讨论其中蕴含的宇宙观与存在论;第二部分分析当代网文中这些传统的再生产,比如修真玄幻这类叙事如何借助网络空间或网文的形式形成新的神话共同体;第三部分则是结合东方哲学,尤其是道家的观念,探讨修行渡劫等叙事如何表达现代人对超越性与意义的追求……
“……本研究认为网络文学并非简单的娱乐文本,而是一种重新激活传统文化资源的创作实践,是现代社会的焦虑、欲望和价值的重新结合……在这些作品中,儒家的人伦秩序、道家的自然观与无为思想、佛家的轮回与觉悟观念,被以新的叙事语言重新阐释……它以大众化、开放性的方式,使古老的精神资源在新的媒介生态中继续发生,展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
“以上是我报告的所有内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叶老师,请你对赵寅同学的论文提问。”
“赵寅同学的论文我之前就看过,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我虽然不看网文,但是也听学生们聊起,偶尔也会好奇,请他们给我看看正在阅读的网文,挺有意思。既然标题里带了‘神话志怪传统’,我想问你觉得它与民间传说或人类学中的宗教叙事有什么区别?神话是被复兴的,还是被消费的?而且我看到你论文里主要使用了道家的观念,可是标题用使用了东方哲学。东方哲学使一个很庞大的体系,就连专门研究东哲的人都只能选取一个方向进行,这里不需要你回应,只是建议你修改一下标题。最后是错别字有点多了。”
“emmm……谢谢老师批评指正,确实论文里主要讨论的使道家传统,后续标题我会进行修正,确定只围绕一个确定的观念去展开。至于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论文所说的‘神话志怪传统’主要不是民俗学意义上的民间传说,而是一种更具文化表达功能的叙事传统。民间传说往往依附于地方性、口头行的生活经验,比如地名、风俗、禁忌;而‘神话志怪’在中国语境中常常指涉一种关于宇宙秩序与人神关系的象征性想象,更接近于人类学中宗教叙事所体现的世界观层面……而与……老师您第二个问题是什么来着?”
“宗教叙事……”
“我觉得志怪与神话并不依赖于固定的教义或仪式体系。它更像是一种游离于正统信仰之外的文化符号资源。至于神话被消费还是被复兴,我觉得都有吧,有消费才会有复兴吧。我觉得作者在借用神话人物或意象来吸引读者的时候,也是在重新解释神话逻辑,用新的叙事结构去表达现代人的命运、身份焦虑或科技伦理问题。”
“好,我没有问题了。”
“好的,那我们今天的答辩环节到此结束,之后有什么需要签字的表格,老师们时间很难一次性凑齐,你们把该填写的都填好,之后统一去联系各位老师签字。答辩时老师交代的话你们都要记得主动去找、去解决。”
“好的老师。”
“那老师们,今天就先到这里?”兰熙童探着身子,斜看向右手方的老师们。
马力荇率先从座位上站起,离开房间,然后是坐在最后的杜蓉,最后才是匡密和叶淼一起说着话离开教室。
兰熙童收拾好桌面上的论文、笔记等物件,打算从正门离开。可是看着还坐在位子上的同学们,她突然有些感动,这是她送别的第一届毕业生。
她走到几人面前:“好啦,你们也放松,终于答完辩了,接下来就是毕业典礼。把毕业的材料都处理好了,该旅行的旅行,拍照的拍照,实习的实习,加油,祝你们的都前途似锦!”
“谢谢兰老师,回头找您拍毕业照~”说话的是宋妍鸣和王乐乐。
“好呀,谢谢你们的邀请,这些茶歇你们都带回去哈,好好放松去吧。”
太阳穴还在突突地跳,回到办公室的第一时间就是把自己摔进沙发,享受片刻安宁,可是头还是一条一条的疼,疼得不太正常,是好几年没出现过的疼法。
笃笃笃。
“来啦,稍等。”兰熙童从沙发上猛地站起,一时有些头晕,低头缓了缓才过去开门。
“怎么了?状态不太对劲啊。”来人是叶淼。
“有点头疼,昨晚上没睡够,估计是经前综合征,之前睡眠不足也没这样。”
“我也睡不够,孩子老是夜里闹,你师兄一起床,我也跟着醒,得等他哄睡回来我才能安心睡去。”
“那也行,总比师姐还要起来照顾好一些。是不是下午的期末考试?”
“欸,对,今天先考一门,后天再考一门。”
“几点啊?”
“一点半开始。”
兰熙童正要点头,就听肚子传来一阵长鸣,精神一松懈,连肠胃都放松了,人也感到了饥饿感。
“还没吃饭?我记得你生活可规律了,怎么到了饭点还没吃?走吧,一起,我也没吃。”
“好呀,师姐等我一下,我去拿手机和饭卡。”
“去哪个食堂?”
“就近解决呗?要不要去三楼,这个点估计下课的学生超级多。”
“三楼也不一定有空,还是点菜,算了,就去二楼吧。吃完就回来准备下午的面考。”
“行,都听师姐的。”
刚出办公楼,一阵干热的风迎面扑来,吸一口气都让人觉得火气顺着鼻腔一路向下,整个肺部都变得干燥。兰熙童不禁放轻呼吸,仿佛这样就能少吸一口火气。
灿烂的阳光耀得眼睛睁不开,叶淼摸出一只墨镜戴上,兰熙童则是撑开了手中的阳伞。
“好像六月份一年比一年热了。我记得去年六月份我会过来休假,当时来星都就把我热得够呛。”
“你们家不热吗?”
“也热吧,不过我好几年没有在六月份还在家待着了。不过看天气预报是很热的,之前难以想象,今年算是体验到了。”
“德国不热吗?”
“不热,最热的季节也就热那么一段时间,也不算很热,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吃饱喝足后,兰熙童回到办公室,随着生理期的如期而至,头疼也缓解了不少。
兰熙童这次没有躺下,而是坐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上,将双脚抬起放在窗户上,手里却抱着平板电脑看叶淼发来的课程ppt,想着一会儿面考的时候问些什么问题。
马林诺夫斯基、博厄斯、拉德克里夫-布朗、列维-施特劳斯、特纳……拉图尔、基恩、英戈尔德……
看着PPT上熟悉的人名,兰熙童仿佛重新给自己上了一学期的理论课,真是有些怀念呢。
“简单阐述一下阐释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吧。”面对第一个学生,兰熙童抛出了上午答辩时其中一位老师问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