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5章:再遇唐门,暗器交易 ...
-
我盯着那封被魂力封印的密信,指尖轻轻一划,封口应声而开。纸页展开,墨迹清晰,落款处那个暗纹印让我眯了眯眼——是北线老商道的标记,专用于紧急联络。二长老的人,果然在往外递消息。
我没急着上报,而是把信纸翻了个面,在背面角落画了条路线。索托城,正好卡在北线商道的咽喉上。魂骨失窃案、暗探重现、二长老的密信……这几件事绕来绕去,最后都指向那里。
第二天一早,我走进父亲书房,把一张调阅令放在他案前:“我想去索托城走一趟。”
他抬眼,笔没停:“理由?”
“藏书阁分阁有三十年内的商税记录,能查到哪些车队常走北线。另外,那边拍卖行最近收了一批机关造物,执事堂报说里面有疑似魂导改良器械。”我顿了顿,“您不是说要查魂骨去向?人藏东西,总得换钱。钱从哪来,账本不会说谎。”
他搁下笔,看了我一会儿:“你一个孩子,去那种地方做什么?”
“孩子才好办事。”我笑了笑,“谁会防一个问账本的小姑娘?再说了,我有神赐魂环护体,真出事也能撑到援手赶到。”
他没立刻答应,但也没驳回。傍晚时,执事来传话,准我带两人同行,明早出发。
临行前,我让侍女把我的外袍换了。深蓝底子,袖口绣银线,看着像哪家商行的小姐。纱帷也换了轻的,半透不遮脸,但足够让人看不清五官。
马车出城那天天气不错,阳光照在车帘上,暖烘烘的。两名执事一左一右骑马跟着,话不多,但眼神一直扫着四周。我知道他们在盯我,也由着他们看。
索托城比预想的热闹。街市上人来人往,魂师、工匠、商贩混在一起,叫卖声不断。我们先去了藏书阁分阁,我翻了半日账本,记下几支频繁出入落日谷的商队名字,又问了最近几场拍卖的名录。
“明天有场民间器械专场。”管事递来一份单子,“听说有件连发弩,机关精巧,连鉴器师都看不出门道。”
我接过单子,目光停在那行小字上:玄机弩·改良型,射程三丈,连发九矢,机括无声。
心口轻轻跳了一下。
晚上我换了装束,让执事以为我去听曲散心,实则绕到城西一家小客栈。登记用的是“宁氏商行”的名号,竞拍牌挂在腰侧,没人多问。
第二天拍卖行人不少。我坐在后排角落,纱帷垂着,手里捏着竞价牌。前几件东西都是些普通机关,轮到那件玄机弩时,气氛才热起来。
起拍价三百金。
我直接翻了三倍。
全场一静。
有人回头看了我一眼,嘀咕:“哪家的小姐这么豪横?”
我没理会,第二轮加价又提了两成。没人再跟。当主持敲下木槌时,全场只剩低声议论。
交接在偏厅。我坐在案后,执事站在门外守着。门开时,进来一个戴斗笠的少年,肩背微沉,像是扛了东西。他把一个木匣放在桌上,推过来。
我打开看了一眼,内部结构比前世的诸葛神弩更紧凑,扳机处加了双簧片,减了声响。确实是唐门的手法,但又有新意。
“做得不错。”我把匣子合上,从袖中取出一枚魂导令符,放在案上,“七宝纹的,认得吧?”
他没动,也没说话。
“这东西精巧,可惜只是小打小闹。”我抬眼,声音压低,“要是有更厉害的,别走拍卖行了,直接送到七宝琉璃宗来。”
他终于抬头。
斗笠下的眼睛很静,像深夜的湖面,不起波澜,却深不见底。
我认得这双眼睛。
前世他在史莱克学院第一次露脸时,也是这样看着裁判,然后一抬手,三枚透骨钉钉穿靶心。
“三日后,”他开口,声音低而稳,“老地方。”
话落,他转身就走,斗笠压得低,背影很快消失在门后。
我坐着没动,指尖轻轻敲了敲桌面。那枚令符还在桌上,我没收回来。他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明白我为什么能认出这弩。
执事进来时,我正把木匣重新锁好。
“小姐,要回去了吗?”
“嗯。”我起身,“今晚就走。”
“这么急?”
“东西到手了,多留无益。”我看了眼窗外,“城里不太平,早点走,省得撞上麻烦。”
他没再多问。
回程路上,马车摇得厉害。我靠在角落,把木匣打开,一点点拆解那具弩。机关干净利落,每一处卡槽都打磨得极细,连弹簧的弧度都经过计算。在最内侧的支架上,我发现了一个极小的刻痕——一个“唐”字,歪歪扭扭,像是随手划的。
我轻轻笑了。
这小子还是老样子,藏不住自己的名字。
我把弩复原,收进特制魂箱,外面贴了封条,写上“疑似武魂殿仿制器械,待宗主亲审”。执事看见这行字,脸色都变了半分。
半夜车停了一次,说是换马。我掀帘看了一眼,远处城门轮廓模糊,风有点凉。
重新启程后,我闭上眼,其实没睡。脑子里过着刚才那一面。他愿意留下话,说明至少不排斥接触。三日后……他既然说“老地方”,那就不是想躲我。
马车驶过最后一道关卡时,天边刚泛白。
城门守卫例行检查,执事递上通行令。我坐在里面,听着外面的对话。
“这位是?”
“七宝琉璃宗大小姐,查案回来。”
守卫低头看了眼马车,没多问。
车轮碾过石板路,声音渐渐平稳。我睁开眼,手指在袖中轻轻叩了三下。
一次,是试探。
两次,是交手。
三次,才是开始。
马车拐进主道,远处宗门高塔已隐约可见。
我伸手摸了摸耳坠,那是昨晚换装时戴上的。银底七宝纹,背面刻了个极小的“宁”字。
如果他真来,这东西,就是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