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平定叛乱,尘埃落定 ...

  •   元宵的暖阳终于驱散晨雾,却驱不散东宫内外弥漫的肃杀之气。萧景渊提着染血的长枪,站在东宫门前的石阶上,目光扫过满地狼藉——叛军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鲜血浸透了青石板,顺着缝隙蜿蜒流淌,在阳光下泛着刺目的红光。谢墨寒率领的京郊驻军与李将军的倒戈部队正分头清理战场,俘虏的叛军被捆成一串,垂头丧气地往天牢方向押送。
      “太子,东门的北境部落残兵已全部肃清,共俘虏三百二十人,缴获战马一百五十匹,兵器若干。”一名将领快步上前,单膝跪地禀报,甲胄上的血渍还在往下滴落,“另外,京郊废弃驿站的炸药也已全部收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萧景渊点头,语气沉稳:“将俘虏分开关押,北境部落的人单独审讯,务必问出他们与谢慕白勾结的全部细节。炸药妥善保管,日后交由兵部处理。”
      “是!”将领领命而去。
      谢墨寒走到萧景渊身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铠甲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没想到谢慕白这么疯狂,竟敢提前发动宫变。不过还好,我们早有准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看向萧景渊身后的姜念之,眼底带着几分赞赏,“太子妃今日守住后方,可是立了大功。”
      姜念之微微颔首,语气带着几分后怕:“只是侥幸。谢慕白竟派人偷袭女眷住处,实在丧心病狂。好在我们提前防备,才没让他得逞。”
      正说着,内侍匆匆赶来,神色带着几分急切:“殿下,陛下在皇宫大殿等着您,让您立刻带谢慕白过去,朝臣们也都已在殿内等候。”
      萧景渊点头,对谢墨寒道:“墨寒,这里的收尾工作就交给你了。我带谢慕白去见父皇,处理后续事宜。”
      “放心去吧。”谢墨寒应道,“东宫的伤亡统计与战场清理,我会安排妥当。”
      萧景渊牵着姜念之的手,跟着内侍往皇宫方向走去。路上,姜念之看着他满身的血渍,忍不住轻声道:“殿下,你先换身衣服吧,这样去见陛下,怕是会让陛下担心。”
      “无妨。”萧景渊摇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坚定,“这身血渍,是平定叛乱的见证,也是对父皇与朝臣的交代。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任何谋反之人,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皇宫大殿内,气氛凝重。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看着殿外被押进来的谢慕白,眼底满是失望与愤怒。朝臣们分列两侧,看着谢慕白狼狈的模样,有的面露鄙夷,有的摇头叹息。
      谢慕白被侍卫押着跪在地上,头发散乱,身上的亲王礼服沾满血污与尘土,早已没了往日的风光。他抬头看向龙椅上的皇帝,眼神复杂,有不甘,有恐惧,却唯独没有悔意。
      “谢慕白,你可知罪?”皇帝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响彻整个大殿,“你身为亲王,不思报效朝廷,反倒勾结外敌,发动宫变,谋害太子与朝臣,你对得起朕,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谢慕白张了张嘴,却没有求饶,只是冷笑道:“父皇,这江山本就该是我的!若不是您偏心,立萧景渊为太子,我怎会落到今日这般田地?我没错,错的是您,是这不公的命运!”
      “放肆!”皇帝怒拍龙椅,声音颤抖,“你勾结北境部落,引外敌入境,置百姓安危于不顾,还敢说自己没错?朕今日若饶了你,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萧景渊上前一步,将收集到的证据——谢慕白与北境部落的密信、转账记录、兵力部署图,还有姜语初与李将军的证词,一一呈给皇帝:“父皇,谢慕白谋反证据确凿,不仅勾结外敌,还计划在元宵祈福时谋害您与朝臣,罪大恶极,恳请父皇依法处置!”
      朝臣们纷纷附和:“陛下,谢慕白罪该万死,恳请陛下依法处置,以儆效尤!”
      皇帝看着桌上的证据,又看了看殿外百姓们的请愿声——得知谢慕白谋反被擒,京中百姓纷纷聚集在皇宫外,要求严惩谢慕白,还京城太平。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却异常坚定:“谢慕白勾结外敌,谋反弑君,罪无可赦。即日起,废除其亲羽王爵位,打入天牢,三日后午时,押赴刑场,凌迟处死!其党羽一律抄家问斩,家眷流放三千里!”
      “父皇!”谢慕白听到“凌迟处死”四个字,终于慌了,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侍卫死死按住,“父皇,求您饶我一命!我再也不敢了!求您看在我们父子一场的情分上,饶我一次!”
      皇帝闭上眼睛,不再看他,挥了挥手:“押下去!”
      侍卫们拖着哭喊挣扎的谢慕白离开,大殿内终于恢复了平静。皇帝看着萧景渊,眼神渐渐柔和下来:“景渊,这次多亏了你与墨寒及时察觉阴谋,平定叛乱,守护了江山与百姓。你做得很好,没让朕失望。”
      “儿臣只是尽了应尽的职责。”萧景渊屈膝行礼,“此次平定叛乱,离不开墨寒的助力,也离不开太子妃与朝臣们的支持。儿臣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皇帝点头,看向姜念之,语气带着几分赞赏:“太子妃在宫变中守住后方,沉着应对,也是大功一件。往后,你要好好辅佐景渊,夫妻同心,共同守护这江山。”
      “臣女遵旨。”姜念之屈膝行礼,眼底满是恭敬。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谢慕白的党羽被一一清算,天牢里的俘虏陆续被审判,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没有一人逃脱。京郊的战场被清理干净,东宫也重新修缮,那些在宫变中牺牲的侍卫与百姓,都得到了朝廷的抚恤。
      元宵过后的第一个早朝,皇帝在大殿上宣布:“太子萧景渊,平定叛乱,功勋卓著,即日起,册封为监国太子,代为处理朝政。太子妃姜氏,贤良淑德,功绩显著,册封为太子妃,择日举行册封大典。”
      朝臣们纷纷跪地祝贺:“恭喜太子!恭喜太子妃!陛下英明!”
      萧景渊牵着姜念之的手,站在大殿中央,接受着朝臣们的祝贺,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场叛乱的平定,不仅让他得到了父皇与朝臣的认可,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守护江山的决心。往后的日子,他会与姜念之携手并肩,与谢墨寒等忠臣一起,励精图治,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天下太平。
      宣城王府的花园里,谢墨寒与沈兮兮并肩站在海棠树下,看着远处东宫的方向,脸上满是欣慰。“没想到这场叛乱就这么平定了。”沈兮兮靠在谢墨寒怀里,语气带着几分感慨,“以后,再也不会有战乱了吧?”
      谢墨寒抱紧她,语气坚定:“不会了。有景渊与念之在,有我们大家在,定会守护好这江山,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阳光洒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温暖而明亮。这场持续多月的阴谋与叛乱,终于尘埃落定。那些野心与算计,那些鲜血与牺牲,都已成为过去。而未来,将是一片太平盛世,由萧景渊与姜念之携手开创,由所有忠于江山、忠于百姓的人共同守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