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历史性研讨会 ...

  •   清晨的研究所笼罩在薄雾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阵势让王黎心头一紧。她老远就看见顾廷军笔直地站在研究所大门口,军装笔挺,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来往的每一个人。

      "顾团长,出什么事了吗?"王黎小跑过去,声音不自觉地压低。

      顾廷军转头看她,紧绷的下颌线稍稍放松:"别紧张,例行工作。"他朝里面偏了偏头,"快进去吧。"

      王黎点点头,攥紧公文包快步往里走。她注意到今天的警卫格外多,而且都是生面孔,每个人腰间都别着配枪。

      穿过两道岗哨后,指引牌上"研讨会→大礼堂"的字样让王黎一愣。往常的学术会议不都是在三号会议室吗?

      推开大礼堂厚重的木门,王黎差点惊叫出声——黑压压的人群坐满了整个礼堂,少说也有上百人。前排坐着清一色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后面是穿着各色制服的科研人员,还有不少军人。她下意识后退一步,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小黎!这边!"周所长的声音从侧门传来。老人今天罕见地穿了崭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朝她使劲招手。

      王黎小跑过去,感觉全场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身上,后背瞬间沁出一层细汗。

      "来来来,我给你介绍几个人。"周所长热情地拉着她的手臂,带她走向前排。一位戴着厚镜片、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站起身。

      "这是我们国家战斗机方面的专家邓辉教授,现在他们团队正在攻克战斗机发动机的难题。"周所长介绍道,又转向邓教授,"这就是我电话里跟你提过的王黎同志。"

      "我知道。"邓教授握住王黎的手,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彩,"久仰大名啊!今天我们都是来学习的。"

      王黎慌乱了一瞬,不会是让我讲吧?我连涡轮叶片有几个齿都记不清啊!面上却丝毫不显,只是沉稳地点头:"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讨。"

      她不知道的是,自从她提出双涡轮、多涡轮的想法后,周所长连夜给各大研究所打了十几个电话,甚至连夜请示了国防科工委。今天到场的不只有航空专家,还有从全国各地秘密赶来的动力系统、材料学、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顶尖人才。只有少数核心人员知道,这场看似普通的研讨会,或将改写中国航空史。

      "各位同志,请安静。"周所长走上讲台,敲了敲话筒,"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抽空参加这次技术交流会。"

      礼堂里的窃窃私语立刻停止了。王黎坐在第一排,能清晰地看到老所长微微颤抖的手指——这位经历过抗战的老科学家,此刻竟有些难以抑制的激动。

      "过去半年,我们在无人机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周所长的声音渐渐平稳,"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这些技术进步,以及它们在有人驾驶战斗机上的应用前景。"

      投影仪亮起,幕布上显示出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王黎眯起眼睛,认出那是她提供的资料中的几张示意图,已经被手工重新绘制过。

      "这是隐身技术的初步构想..."周所长开始讲解。随着他的话语,礼堂里的气氛逐渐热烈起来。有人飞快记录,有人小声讨论,后排甚至有人站了起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讲到动力系统时,周所长突然话锋一转:"关于发动机,我们有个大胆的设想..."他朝王黎的方向看了一眼,"下面请王黎同志为大家详细说明。"

      王黎的大脑瞬间空白。她机械地站起身,感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走上讲台的几步路,仿佛走了一个世纪。

      站在讲台上,王黎看到台下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前排的邓教授已经打开了崭新的笔记本,钢笔悬在纸上;后排几个年轻军官甚至站了起来;角落里,她注意到顾廷军不知何时也进来了,正靠在墙边静静注视着她。

      "同志们好。"王黎的声音有些发颤,她深吸一口气,"关于涡轮发动机,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易的涡轮示意图。随着讲解的深入,她的声音越来越稳,手势也越来越流畅。那些前世纪录片里面的画面越来越清晰,此刻竟奇迹般地串联起来。

      "...所以,如果在高低压转子之间增加一个中压转子,理论上可以..."王黎边说边画,没注意到台下已经鸦雀无声。当她转身时,被全场人专注的表情吓了一跳。

      短暂的沉默后,邓教授突然站起来:"王黎同志,你刚才说的叶片冷却技术..."

      一场热烈的技术讨论就此展开。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抛来,王黎尽己所能地回答,遇到不懂的就坦诚然承认。让她惊讶的是,每当她卡壳时,台下总会有专家接过话题,提出建设性的补充。

      中场休息时,王黎被团团围住。她擦着额头的汗水,突然对上角落里顾廷军的目光。男人朝她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个几不可见的弧度。

      "王黎同志!"邓教授挤到她身边,激动地握住她的手,"你的想法太有启发性了!我们团队明天就开始着手设计三转子发动机的初步方案!"

      “双转子也可以同步进行,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王黎知道这些科学家需要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一个突破思维定式的契机,他们会做的比任何人都好。

      下半场会议变成了头脑风暴。材料专家提出新型高温合金的设想,动力专家讨论转子平衡方案,甚至连空气动力学专家都加入了讨论。王黎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些平均年龄比她大二十岁的科学家们像孩子一样争得面红耳赤,眼眶隐隐发热。

      会议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周所长做总结发言:"今天的讨论只是开始。我提议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各院所抽调精干力量..."

      王黎走出礼堂,夜风拂过发烫的脸颊。顾廷军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旁。

      "讲得不错。"男人简短地说。

      “你相信吗?未来有一天我们会有最出色的战斗机、最先进的声呐系统、最尖端的武器。”王黎望向繁星点点的夜空。在那无垠的黑暗中,她仿佛看到了一架银灰色的战机划破长空,引擎的轰鸣声响彻云霄。

      “我信。”顾廷军坚定的声音消散在风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