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新合作伙伴 ...

  •   养牛场和饲料厂已经确定建厂事宜,详细合作细节也都谈妥了。

      还有一个对小兰来说的好消息,因为93年海南房价泡沫波及,省药厂又不搬家啦。

      新领导还引进了一个项目,优质饲草种植。主要种植苜蓿,燕麦等。以奶牛为例,增加草料,减少精饲料的摄入,牛奶产量也会提升。

      玉米籽粒和秸秆一起全株饲用,也会提高土地产出率。

      汪家村本就是盐碱地,种植耐盐碱的饲草,可以改良土壤,创造土地增量。像河边,湾边洼地等处,也可以发展人工种草,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别的村民不清楚,苜蓿大家伙可是知道。苜蓿粥就经常喝,还可以清炒,凉拌或者调馅。

      初春时节,当苜蓿抽出三片心形小叶,茎叶尚幼嫩时,便是采摘食用的最佳时机。此时的苜蓿叶片碧绿油润,带着田野特有的清新气息,茎秆脆嫩无筋。小兰很喜欢吃炒的苜蓿。比如苜蓿炒鸡蛋。

      只是她没想到,苜蓿竟然还有牧草之王的称号。

      新领导对于汪家村村改工作很满意。在奶牛场和饲料厂项目开工前,他建议村里除了生活区,村里还设立商业区。村里经济产业蓬勃发展,势必会引来务工人员,住宿吃饭肯定要解决。特别是奶牛场和饲料厂的员工,除了本地员工,也会有部分外地员工。

      徐云丽就第一个在商业区买下店铺,她要开理发店。这几年她一直在集上理发,真心渴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固定理发店。

      她原本计划在自家新房里单独空出一间房,开个理发店。当得知村里建商业街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定下商铺。为此,她还特意去省城进修理发技术。

      有了她开头,前田村的村里大厨也跑了过来,询问外村人能买商铺吗?当得到肯定答案后,这个年过四十的庄稼汉高兴的跳起来,他一直想着开个大饭店。

      商铺还没有建,就卖的无比火爆。

      建筑装修公司直接壮大,建筑工程,装修单子,工期直接排到年底。就连原本常驻北京的包工头汪长明,都直接不去北京,在村里建筑公司任职。

      金秋十月,村里一排排小别墅整体装修完毕,村民可以入住啦。

      干净的水泥路,两侧是整齐划一的自建小别墅。红砖白墙,院墙在有一排绿植,种着花草和灌木。宽敞结实的大铁门,看起来格外气派。

      进入院子,院子里砖地平整,院子很宽敞,可以种菜,搭棚子放杂物工具,养牛羊鸡鸭。房子上下各五间,里面设有厨房和厕所,还有洗浴间。一楼有个房间里还盘了炕。村里老人多,大家都习惯了睡火炕。

      二楼有阳台,视野宽阔。别墅区中央是个大广场,小兰家后年那株大榆树和磨盘也直接搬了过来。人们这就可以在大榆树下闲聊。卫生所,村食堂,村委和幼儿园就在广场边上。

      村里原本就有医生,名叫汪存杰,前田村也有个村医,叫田清存。原本他们都是在自家房子看病,卫生所成立后,直接都来了卫生所。育红班依旧是原来的老师,不过学生在逐渐增多。

      原本不打算送孩子上育红班的人,看到汪家村育红班建的特别好,就把孩子也送来了。许多人也在汪家村找了工作,夫妻俩一起上班,下班带着孩子一起回家,这种日子以前都不敢想。

      这一年村里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年底盘点时,发现村里的分红反而更多了。

      从1990年底到1993年底,年前村里都是用分红买年礼发给村民。而今年,终于可以发钱啦!

      这一年,汪家村村民每人分红200元!

      村委办公室前,大家伙看着桌子上高高一摞成捆的钞票,都高兴的裂开嘴,笑得牙不见眼。

      这就是分红啊!

      看到这些钞票,汪家村每个人心里砰砰跳。家里人口多的,能分一千多块呢!

      一千多啊!出门打工也挣不了这么多钱!

      这个年,小兰一家难得轻松下来。

      腊月二十三,厂里放假。腊月二十四,汪家村的一条街直接成了集市,两旁的店铺装扮喜庆。各色年货应有尽有,漂亮时兴的衣服,耐穿便宜的鞋子,音响店里放出最潮流的歌曲。

      “ 我和你吻别……”

      “花的心……”

      ”何不潇洒走一回……“

      安葵花和小兰带着娃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哎,以前最爱去大徐集赶花花集,现在在咱村,就啥也能买到了。”

      安葵花摸了摸孩子的头,“真是想都不敢想啊!”萌萌才不理解大人的惆怅,指着糖葫芦就喊,“娘,我要吃糖葫芦!”

      旁边的小正宝立马跟着说,“妈妈,我也要吃糖葫芦!”

      腊月十五,小兰家来了两位不速之客!

      “萍萍?”
      “徐?”

      小兰见到他俩,有点意外!

      “你俩咋来了?”

      自从相识后,小兰忙于工作,宋萍萍忙于学业,虽然有来往,但着实不多。也就是进货的时候,汪家人会遇到宋萍萍他爸,大家聊几句。

      如今汪老爹的小卖铺依旧开着,店铺更大,旁边还专门为小正宝设置了游玩区。地上铺了垫子,棱角都包起来。小兰仿照城里大商场的设计,安装了攀爬架,摇摇马,跷跷板,还买了许多玩具。

      村里可多人都带着孩子来玩。

      汪老爹雇了店员,自己专职带娃。天气好就去户外广场公园,天气不好就在店里。小正宝精力太旺盛了,睡醒了就出门玩,一刻也不在家待着,整个夏天晒得黢黑。

      宋萍萍出落的更加清丽大气,反倒是她表哥徐州骑着摩托车,头发上打着摩斯,穿着皮衣,有那么点潮流青年的味。

      “我们啊,当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嘿嘿”

      宋萍萍说话依旧有趣。

      “小兰姐,你们村,变化太大了。”她还记得上次来,汪家村就还是个很普通的小村庄,比宋大褂小很多,房子也多是土坯房。小兰家当时就三间房,做豆腐还是在院里搭的棚子里。没想到啊,现在汪家村的人都住小二楼了啊!

      她看着都羡慕!

      不过她们这次来还真有正事。汪泉也在家,正忙着炸年货呢。他放下手里搓的丸子,赶紧洗洗手,给二人沏茶。

      “汪老板亲手倒茶,荣幸荣幸!”

      徐州也是个爱调侃的人,眼神里流露出羡慕,心里也下定了决心。

      “小兰姐,汪大哥,我俩这次是来求合作的。”

      原来徐州毕业后,分配了工作,好了段时间后,他直接没跟家里商量,跑出去了。

      萍萍也毕业了,分配到市里一家汽配厂工作。去了没多久汽配厂就公转私了。

      “小兰姐,我打算成立一个五金厂,专门给县里汽配厂供货。我现在是有销售渠道,也有技术,就差点资金和场地。”
      他眼神明亮,神色有点紧张,“我想在汪家村租个厂房,若是您觉得我们厂行,再给点投资最好。”

      这是来拉投资呢!

      “那萍萍呢?”

      宋萍萍听她哥说完,原本有点忐忑的看着小兰。等小兰这么一问,她赶紧说“我打算辞职,和我哥一起干。”

      “原本汽配厂是有这个车间,这不是因为公转私嘛,厂里资金短缺,考虑这个产品需求量并不大,从外面采购反而比自己生产更节省成本。厂里有意向去掉这条生产线。”

      她得到消息后就告诉了她哥,俩人直接找了厂里。当然徐州也是有那么点关系的,负责人是他未婚妻那边的亲戚!

      只要徐州能搞定场地,买下这条生产线,下个月生产,合作没问题。

      小兰想了想,听着但也可以。

      “虽然咱们认识,但公事公办,在商言商。你们尽快给我一份计划书,越快做好,交上来后,第二天我会给你们答复!”

      宋萍萍也是工作的人,厂里还不算正式放假,她今天算是休息。

      “这厂里不是放假了吗?”她还想着,要是小兰姐放假了,就这次先试探下态度,年后正是上班,在去小兰姐厂里正是的谈一谈。只是听小兰姐的意思,似乎厂里还没有放假。

      小兰笑而不语。虽然是放假了,但挣钱的事,肯定排在假期前啊。有钱不挣,这个年怎么能过的开心呢。

      汪泉递给俩人一个果盘,“你们小兰姐,可是个工作狂!放假,不存在的。”

      “这种事,越早定下做好!你们做好了计划书,我们给了答复后,就尽快和汽配厂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这倒也是,过年正是人情往来最频繁的时候,万一有人关系更硬,横插一脚呢?

      想到这徐州直接坐不住了,水果一口没吃,立马拉着宋萍萍就告辞,骑着摩托车一溜烟走了!

      小兰忍不住笑,“还是个急性子!”

      “还是快走吧,再不走我的丸子要散啦!”

      小兰跟着汪泉去了厨房。炸丸子,藕夹子和小酥肉!家里人虽然不多,但无论是小兰,还是汪老爹,都喜欢吃这一口。有年货,才有年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欢迎大家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