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重组 ...

  •   时光飞逝,转眼间期中考试圆满落幕,接下来学生们要面临的是高中以来第一个重大抉择——选科。

      薄晓接过楚西晏传来的选科意向表,连名字都没填,就干脆利落地在第一栏里写下“史政地”三个大字。

      张纯宁轻轻啧了一声:“你动作也太快了吧?”

      “我苦苦等了两个月,就是为了这一天啊!”

      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物理力学再见了;球棍模型、加成反应,有机化学撒由那拉;黄绿豌豆、红白果蝇,生物遗传实验just say goodbye!

      畅想着未来的人,笑容愈发地灿烂。

      假如上苍愿意赐予她一双隐形的翅膀,太阳明天就能告老还乡。

      薄晓不是天然光源,却也具备普照众生的美德:“班长,你呢?想好选什么了没?”

      “可能,跟你一样?”

      短短六个字,九曲十八弯。

      张纯宁的物理悬在及格的边缘,咬咬牙继续学下去不是不行,怕就怕坚持换来的不是上岸,而是坠崖。

      “怎么你们都要学文?”楚西晏转了过来。

      这个“你们都”就很有灵性。

      薄晓瞪圆眼珠,语气里透出七分震惊两分质疑和一分微妙的好奇:“你竟然不打算学文?!”

      张纯宁也一脸吃惊。

      楚西晏眨巴眨巴眼,扒住薄晓的课桌,双脚蹬开椅子,身子在细微的嘎吱声中轻晃:“……我还在考虑。”

      她心中的天平自然是朝纯文组合倾斜的,可当今社会不需要太多文科生也是事实。

      置身于现实的洪流中,想要不被其裹挟,内心必须无比强大。楚西晏自认还没无法做到能毫不动摇地follow heart。

      “但是选物理的话,能不能进实验班很难说。”张纯宁愁得不停摩挲下巴。

      据可靠消息,海城一中分班主要看学生所选科目的总成绩。入学以来,她们一共经历过三次月考、两次期中、一次期末,学校会按照考试重要性加权计算每个人六科的总分并排出名次,只有各个组合的前四十名才能稳进实验班。

      理科平平无奇的楚西晏点头如捣蒜。

      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地长吁短叹着,薄晓则移开了视线,默默观察起远处的梁飞颖。

      月考之后,梁飞颖就向左衾迩提出了换座申请,理由是:跟两位同桌太过投缘,唠嗑欲太过旺盛,不利于学习。

      这会儿她摘掉眼镜,正埋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与周围躁动的人群相比,有些格格不入。

      忽然,第一排的探子高声喊了句“班主任来了”,大家赶忙对照黑板上的学习任务读书。

      上课铃响,左衾迩拍了拍手,全班立即安静下来。

      “分科表都拿到了吧?晚上带回去填好,让家长签字确认,返校时再交上来。”

      “每个人可以填四种志愿组合,顺序有意义,第一志愿无法成班的话,依次往后顺延……”左衾迩从讲台上多出的分科表中抽出一张,举到半空中说明。

      看见许多同学紧绷着脸,眉毛拧成两条麻花,她不禁软下心肠。

      “关于选科,我建议大家只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能力,二是兴趣。至于哪个占主导,要看你自己。”

      有人认为应该能力为主,兴趣为辅,学不会的东西硬学只会让自己筋疲力尽;也有人觉得,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有动力就会有希望。

      人生的难题太多太多,选科不过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因为它实际上就是一道开放性极强的主观题,“多选”只是它用来唬人的狼皮。

      既然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那么只要敢于动笔,认真作答,生活必然愿意捞你一把。

      左衾迩双臂撑在讲台上,目光坚定,嗓音温和:“要知道,你们现在最大的资本就是极高的容错率,所以没必要纠结于遥远的以后,作出当下你认为最正确的决定就可以了。”

      “也不用屈从于家长的意愿,因为人生的路一定是自己走出来的。这才第一步,未来还很长,无论你从哪个方向出发,它都百分百会是步好棋。”

      ☆☆☆

      海城一中素来雷厉风行,选科意向表交上去不到三天,分班结果就滚烫出炉了。

      晚自习第一节,整座博雅楼都弥漫着一股欢悦的气氛,拖桌拽椅的动静引得高二教学楼的学姐们频频侧目。

      “所有人的名都点到了吧?”见无人举手,左衾迩笑了笑,“那事不宜迟,各自出发吧。祝大家在新的集体中展翅高飞。”

      掌声如潮。

      喧嚣过后,9班学生也开始挪窝了。

      海城一中的课桌和板凳都有编号,早在开学第一周就认了主,会完整地陪伴每一位同学度过高中三年。

      梁飞颖推着桌椅经过薄晓和张纯宁:“我待会儿就回来帮你俩搬东西。”

      她选了物化地,被分到隔壁10班,“搬家”很方便。

      “感恩的心!”

      楚西晏背起鼓鼓囊囊的书包,怀里抱着特大号的伸缩书立,小臂上还挂着个帆布包。她深吸一口气,攒足劲后径直往外冲,边冲边嘶吼:“让一让——”

      薄晓透过窗户目睹了楚西晏靠声浪攻击杀出一条路来的全过程,颇有些哭笑不得。

      搬个书而已,整这么燃干嘛?

      “她就不能少拿点吗?一步到位也不怕累死自己。”

      “交选科表的时候还公公爸爸地赖在座位上半天不动弹,现在倒是跑得比谁都快。嘿,真乃神人也!”

      杲翀与老同学的画风就完全不同,慢条斯理地收拾书包,一点不着急。

      把能轻松砸晕一个成年人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塞进书箱,薄晓终于清空课桌,满意地将椅子倒扣在上头。

      “我们还是先搬书吧,外头已经堵得走不动道了。”张纯宁瞅了眼人满为患的走廊,果断挪开桌边的爪子。

      一张张桌椅摩擦过地板砖,嘈杂尖锐的声音扰得天上的星星不得安宁,纷纷罢工逃离夜空。唯有高悬于楼顶的明月皎洁如初,温情脉脉地注视着这群兴奋不已的少年。

      初夏的晚上已稍显炙热,学生在楼上楼下往返不断,汗珠划过她们的面庞,又一跃而下,在胳膊上继续蜿蜒徐行。

      有热心肠的或是力气大的,搬完自己的东西还会顺手帮同学一把,浅灰的夏季校服洇成了一团深黑也浑然不觉。

      5班的风扇嗡嗡地转着,许思毓来得晚,没抢到那块儿风水宝地,只好拿着草稿本不停扇来扇去。

      这时,梁飞颖搂着一个“大风琴包”进门。许思毓饱含同情地说:“落到解老虎的手里,你惨啦。”

      10班变成了物化地实验班,班主任仍然是解永芳。

      “有那么恐怖吗?”

      “我们班前些天一直在疯狂打听老解会带哪个班,恨不得离她远远的,连叶歆都犹豫了好久到底要不要留在那儿。哎,反正我是受不了在解永芳手下待三年。”

      身为成功逃离魔掌的人员之一,许思毓现在幸福感爆棚,整个人红光满面的——好吧,也不排除是CPU过热导致的泛红。

      “班长,你的文件夹我给你送来了。”

      张纯宁连声道谢,递了块薄荷糖过去。梁飞颖直接拆开包装放进嘴里,然后潇洒地挥手走人。

      经过一个小时的乾坤大挪移,所有学生都已换班完毕,博雅楼终于重归寂静。

      左衾迩走上讲台,环视一圈班级后,在许多束好奇的目光中做了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并向新集体送出寄语。

      “教政治的是高映秋老师,历史冯距海老师,地理白香荷老师,都认识吧?”

      底下齐刷刷点头。

      这三位全是备课组长,每张学案、练习的眉头都会标注出她们的名字。

      “英语不用多说了,数学……”说到这儿,左衾迩眉尾微扬,语含促狭,“刚刚过去的就是你们数学老师。”

      学生一听,下意识地伸长脖子往窗外瞅,奈何早已人去廊空。

      坐在后门附近的张纯宁与薄晓相视一眼。如果她们没有同时眼瞎和失忆的话,那……

      “卢校是个特别认真细致的人,数学这科一定要多上心。”

      全班顿时哗然。

      “语文老师,大家应该也不陌生。我记得元旦时她很受欢迎。”左衾迩唇边弯起一道浅浅的笑弧,“其实秋老师不止唱歌好听,还是申师大的高材生。”

      看着愣住的杲翀,楚西晏窃笑不已。

      “接下来我们选下班干部。”左衾迩把衬衫的袖口挽上去,手执圆珠笔在花名册上勾画。

      “我先指定一位,张纯宁,咱们9班的老班长,继续为新同学服务,行吗?”

      张纯宁举起胳膊,让众人看见一个高高的“OK”手势。

      不管是当班长还是其她班干部,同学们都十分积极,直到最后一个岗位——英语课代表出现,班级倏地陷入诡异的死寂。

      没人愿意主动当班主任的直系牛马,左衾迩对此并不意外。

      她在脑中迅速地过了一遍9班的英语成绩,直接拍板:“那就薄晓了,没问题吧?”

      突然被点名的薄晓懵了一瞬,见所有同学都顺着班主任的视线望向自己,赶紧应了声好。

      按身高对座位进行微调之后,左衾迩又立刻动员学生大扫除。

      兵荒马乱过后的教室里一片狼藉,纸屑灰尘随处可见,左衾迩有轻微洁癖,忍受到现在已经是她的极限了。

      薄晓和张纯宁一人拿着四分之一张英语报纸,踩着板凳趴到窗户上开擦,边干活边闲聊。

      “难怪卢校前几天上课总是cue到文科,原来是为了今天做铺垫。”

      “不过,我真没想到语文会是秋老师教。按照其它科的配置来说,要么是王老师,要么是10班的葛老师带我们才对。”

      负责扫地的楚西晏说:“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她来教我们,但王老师没带我们班可能是因为她下学期就要调去新高一了。”

      “为什么?”张纯宁对着窗户哈了口气,将玻璃窗擦拭干净。

      “王老师闺女快中考了,以后肯定在一中上学,她估计是想亲自教女儿。”

      许思毓搭腔道:“绣绣还是教10班。‘我们班’好多老师没变,你班一大半都来教5班了。”

      “绣绣”是葛老师的名字,‘我们班’指的是原先的10班,许思毓的“痛苦老家”。

      “虽说学校就喜欢让老师实验班普通班混搭着带,但我觉得葛老师也可以学学白香荷女士同时教四个实验班的大无畏精神,做个高能量的中年人。”

      说完,楚西晏把簸箕往垃圾桶上一磕,将里面的余灰倒干净,马臻火速带走垃圾桶。

      “但我们班的师资配置肯定是经过老卢同意的,退一万步讲,也还能给卢校‘联名上书’不是吗?”杲翀说。

      她固然喜欢秋吟,却也能理解楚西晏的想法。

      毕竟大家都是挤破了脑袋才突出重围进入5班的,倾向于被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是很正常的想法。

      一旁始终沉默擦窗的顾清怡望着玻璃中反射出的几人身影,心绪微微起伏。

      她原来的班级正是秋吟所教的16班。

      这届文科实验班的门槛很高,全班四十五人,光是特优班居民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像她这种以普通班第一的成绩考进来的只有三位。

      周围的同学对顾清怡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新面孔,她在这个新集体中本就有些无所适从,又听见这些人的对话,心中更是仿佛压了块石头一样,闷闷的难受。

      秋老师资历是不算深,可16班在两次大考中均分都超越了个别实验班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她的能力么?

      张纯宁观察到新同桌离开时的神情,从板凳上下来,轻声说:“别聊了,抓紧干活吧。”

      “救命啊!这个卫生角是定点刷新的吗?”倒了两遍垃圾回来的马臻看见又一次堆成小山的角落,“我要原地去世了,班长记得给我多烧点儿纸。”

      屋里屋外的人都被她巨大的哀嚎声逗笑。

      “可以,我把物化生卷子都烧给你,不用谢。”

      “带我一个!”

      “……”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重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