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集训初见 ...
-
“第五排靠边穿红白校服的那个小妹妹,你来吧。”
“最后一个提问机会,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程星海叫了何眠之示意她可以站起来提问。
何眠之有些不敢相信,往后看了看确定是自己才敢站起来。
说是最后一个机会,其实最后一个已经过了,她不是被裴老叫起来的应该算破例,所以她识相的没有提问裴老。
“我的问题是:可不可以看看哥哥姐姐的作品?还有,现场作画。”
问题一出裴老都不禁感叹她会问,前面所有学生的问题都和如何提升国画技巧,或是成为裴老徒弟的标准,再不然就是宜江大学相关的问题,没有人真正关心作品本身,特别是作为他徒弟的作品,更没有关于实战的问题。
何眠之的要求不错,两位徒弟还可以讲讲作品的技巧以及整体思路,现场操作,出错的点、遇到的问题台下的学生还可以共同学习讨论。
初二暑假有个绘画集训,何眠之经长时间封闭式练习最后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拿到进入宜江大学集训的资格。
集训前有个动员讲座,那时候已经退休的裴玉山和尹残雪受邀参加做主讲人,同行的还有他的大徒弟江韧,二徒弟程星海。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江叔叔口中所谓的国家一级国画大师,就像他说的,哪怕一节课也会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有个提问环节何眠之在台下疯狂举手,但是很遗憾,当时座无虚席她被抽中的概率太小了。
同行的二师姐注意到第五排靠边的她,偷偷和尹残雪打招呼破了个例,但提问名额就那么多,所以最后让二师姐做媒介提问。
她知道规矩,乖乖的没提问裴玉山。
前面所有的问题都是关于如何提升能力,关于考大学关于裴玉山收徒。问题中规中矩,裴玉山的回答也中规中矩。
她提问同行的两个徒弟:我想问哥哥姐姐能不能看看你们的作品。
她的目的也很简单,看看他们的实力。
二徒弟先拿出作品,她拿的都是平时练手的,但她本人绘画天赋极高,参加的国际大赛数不胜数,拿过奖的数量和含金量是现场学生目前加起来都达不到的水平。
她的画单拎出来一幅都是可以参加大赛的程度,何眠之听完讲解不知道多自卑。
她要想以现在的成绩拜师,概率不大。
然后是大徒弟,大徒弟拿不出作品,他没有,他跟来纯粹的是按师父师娘的要求打暑假工来了。
“我没有作品,我是门童。”
他指指师父师娘带的那些工具和画,一本正经的编。
此话一出台下都笑了,何眠之也不例外,以为他在开玩笑。
外界对裴玉山大徒弟的评价并不多,鲜少听说过他参加比赛,关于拿奖就更没有了,至于他什么时候入的师门也没有记录,在外界眼里大徒弟就是个谜。
有人问他:“你是首徒?”
“是。”
“首徒怎么可能没有作品。”
“你是不愿意给我们看?”
何眠之也觉得奇怪:“您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技法第一人,隐于市的大佬?”
他被这个小姑娘的话笑到了,这么能猜。
“你们是觉得师父的徒弟都是画技高超的牛人吗?”
不是吗?
“不是,这是缘分,是敬畏。”
“我虽然没有作品,但不代表我不懂画。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你们,什么水平都有可能成为师父的徒弟,任何一个对传统绘画有敬畏心的孩子都有资格,你也一样。”
本来大家还为这个首徒拿不出作品而议论,此话一出纷纷鼓掌,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拿不出作品,还是其他原因,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何眠之也像受到什么鼓舞一样,突然浑身充满了动力。
何眠之那时的成绩,在初中组全国排名当中是第十一,她对自己要求高,这个成绩是不满意的。
她想拜师带着这样的成绩根本不可能,更何况这次她连提问的机会都没拿到。
她想看作品的原因没裴玉山说的那么内涵,她就是单纯的想知道他们的水平,他们对画的见解,他们的能力以及自己的差距。
事实证明,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但很奇怪,这个大师兄却说自己没有作品,裴玉山收徒要求那么高,他一个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来不是很可笑。
她不知道原因也没兴趣深究,因为大师兄的话确实激励了她。
然后是何眠之问题里的现场作画,程星海定时作画,画作完成现场学生可以提问也可以评价。
程星海自己叫人,第一个就是何眠之,希望她评价一下,随便什么都可以。
何眠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乱做评价,有些为难。
…………
现场学生包括裴玉山尹残雪都在等何眠之的评价。
“随便说点儿什么,见解而已,相互学习嘛。”
江韧看出了何眠之的顾虑,暖心安慰:“绘画不过是随心而行,感情比技法重要,感情没有标准,所以评价也大可随心而行。”
何眠之听了他的话顿了顿才开口。
“在下拙见:姐姐的画是念念不忘的忧伤感,醉酒之人有灵性有动感,技法不到一定层面一定画不到这种程度,但行业内出名的画家画作不过是集中在神韵二字,重点在画家本人的特色,姐姐的画神韵不是物品本身,是学习他人的神韵,最后没了自己的韵味,所以画美,但不活。”
“不过这也是画画人难以逾越的鸿沟之一,我见识尚浅,只是以我现在的眼光去看画,水平本就低你不少,真就随便说说,难以给予姐姐更好的评价。”
何眠之说话很客气,不是怕得罪人,是自己水平真就极限了,不管她成绩如何,程星海总是要在她之上的,更高水平的评价她也说不出来了。
程星海倒不在意,因为这本就是她的问题,是她目前难以突破的瓶颈。
别人看画会做比较,一幅画有多少前人有类似的经验:技法如何,风格如何,神韵如何,感情如何。一旦涉及比较,很难关注画师本人细微的特色,何眠之观察到了。
不是别的,这也是她的鸿沟之一。
他们说她评价到点上了,因为这个还被裴玉山夸了一把。
讲座结束以后,裴玉山夫妇和徒弟要和学校校长合影留恋,就在教室里,那时候学生都已经退场了,何眠之没有着急走,趴在门边上偷偷看。
她想找机会请教一下裴玉山和尹残雪。
刚在门上趴一会儿,就感觉背后有人,她回头看,直接撞在一个人胸口处,一抬头就是江韧痞笑的脸和温柔的眼神。
她想被什么击中一样,心跳突然停了,很明显感觉自己的脸发烫。
此时广播里传来的音乐:
和你one to one
爱开始扩散
她觉得时间好像也暂停了一样,就这么呆呆地抬头看着他。
她愣了好一会儿江韧才开口说话。
他和自己说想找师父就进去,还眼神示意她可以跟着进来,她慌张的疯狂摆手,没有跟着进去,这样很冒犯,她还是继续趴在门边,偷偷往里移了点只留个眼睛偷偷看。
何眠之最后依然没进去,这一撞影响到她了,脑子里全是这个哥哥的笑容和眼神,什么请教,完全忘了。
她平时很宅,不是在画画就是在画画的路上,少有关系很好的男生,更不会像那样撞在一个男生的胸口,那么近,近的一抬头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呼吸了,何眠之受不了这样的距离,又在那样的情况下。
江韧很高,很帅,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凶凶的,但他对自己笑了,言语行为都有一种别人无法带给她的感觉,她迷迷糊糊的,像醉酒了一样。
这种感觉太神奇了,从来没有过的,让她记了五年,以至于后面拜师,明明是求学,却大部分时间都在想怎么见大师兄。
从宜江大学集训回去以后,何眠之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人外有人,集训遇到的那些同年级的学生,比她强的太多了,别说拜师,她能不能高考的时候考进去都是问题。
知道自己的差距,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努力,比起以前更宅着画画了,少有出去玩的时间也是灵感枯竭,为了找素材。
高考那段时间真的很累,她数学不好,偏科很严重,可这样别说宜江大学,普通一本都很难,所以除了训练她还找了邻居的叔叔恶补数学。
画画画的她快吐了,数学题也做的她想死。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除了爸爸妈妈,邻居家叔叔也在一旁,大家一个比一个期待,一个比一个紧张。
“吧嗒”一声,回车键一按,成绩就在眼前,582,发挥超超常了,数学105,还算不错,艺术分也绝对断层了,最后以文化艺术双料第一的成绩考入宜江大学。
录取通知一出来,征得家人同意何眠之就跑宜江玩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