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不如不见 ...
-
这夜过后,她虽然并没有像所说的那般忙碌起来
可只要一闲下来心中就不舒服,索性就让自己忙些。
陆云停启程那日,她没赶上去送他。只让李慧兰给他带了话。
“姜丫头叫我跟你说,应试别心急,万事人只要安康就很好了。就算此次不成,往后还有机会。”
李慧兰心中担忧他的头痛,也想着劝他别太费神。
就把姜慕说得话一字不差的告诉了他。
“行了,娘。止步于此吧,再送就出城了。”他拿过李慧兰手中的包袱,催促李慧兰早些回去。
李慧兰整理了他的衣袖,叹了口气,“那娘就不送你了。记得早些传家书回来。”
陆云停点头,独自沿着官道越走越远。
走到李慧兰已经看不见他的身影时,他才站定,心里空落落的。
原来是因为,本该来送自己的人没来。
他以为站在原地回头会有姜慕的身影。
只是,一切都是心中所想。
官道曲曲折折,除了他,找不出第二人。
他早该知道的,那夜就算是道别了。
而此刻的姜慕,本来正和村民们高兴的收地里的土豆,恍然一瞬,她停下手中的活计。
看向城外的方向。
作为他的妻,今日她本该去送他一程。
可作为姜慕自己,她还是选择留在地里。
“乡亲们,今日我们加把劲把这些都挖出来,再过几日便能挑拣送去城中了。”
乡亲们热情高涨,大声应答着。
她便继续埋头干活。
两日后。
姜慕把分拣好的土豆装上牛车,独自架着去了城中。
这个月的指标完成了,从食肆掌柜那里拿了土豆的钱和上个月的分红,姜慕不急着回去,便独自在城中的街巷里闲逛。
路过之前那位大哥的面摊,为了照顾生意,她特意点了一碗面。
店里人不多,大哥给她做好面,便在她对面坐下。
“我瞧你如今赚的盆满钵满,怎的还不高兴?”
她也不知道这大哥是如何看出来的,只低着头吃自己的面。
大哥问一句,她斟酌半响才回一句。
“那你今后也打算如此?一直卖土豆?”大哥看着对面食肆爆满的生意问道。
姜慕摇头,“这,长久不了。我有打算,大哥你若是无事,替我在这街上寻一处好铺子我就感激不尽了。”
她粗略的算了手中的账款,除去给乡亲们发的月钱,家中的花销,也还剩一笔不菲的财务。
她不可能永远都种土豆,城中的人也总有一日会吃腻这个东西,自己必须不断开发出新的粮食,或者不断给乡亲们提供普通米面粮油。
开一家粮铺是自己许久之前就在着手做的。
之前在攒钱,接下来就是要真正开始物色好地段了。
“你这是不打算和对面合作了?要自立门户?”
姜慕吃完最后一口面,“大哥你放心,届时定不会忘了你。”
大哥树了个大拇指给她,“这样也好。不过之前徐氏粮铺的事,最近到时有些新消息。听说这次是真的要关门大吉了,官府深究,发现这徐老板还和私通外敌,现下怕是要真的一辈子待在牢狱里了。”
徐氏粮铺倒台,清河城再也找不出第二家正经卖粮的。
这的确十个不错的时机,她或许不会仅仅止步于清河城。
“因此,我才觉得你早些和对面食肆分开是个正确的决定。”
大哥收走面碗,看了看快要暗下去的天色。
“天快黑了,还不急着回?”
姜慕摇头,回去也没什么事,村民们的工钱和零食不用急,还有好几日。
“陆小兄弟应当已经启程了吧?眼看会试将近了。”
姜慕本意是在城中散散心,没想到还是被人挑起了心中所想。
她笑了笑,“嗯,今早就走了。现下恐怕还在途中。”
她没去过这里的京城,可从陆云停的描述中得知,这里离京城很远,不坐马车花的时间很长,或许要半个月之久。
那真是很远的距离。
“你没去送送?”大哥故意这么问道。
她取出银钱放在桌上,示意自己先走了,“我去送好像也没什么用,况且离别多生愁绪,还不如不见。”
回到陆家,照旧去书房,把今日赚到的钱放进匣子里。
她那日给陆云停拿的钱,有一多半被他放了回去。
看着匣子出神了片刻才把衣袖中的银票放进去。
随后找出账本,坐在平日里陆云停坐的位置上,打理账务。
村民们要发的工钱每一分都整理好放在一边。
太过投入,没听见李慧兰的敲门声。
直到人站在她的面前。
“这都子时了,明日再算也不迟。可别熬坏了身子。”陆云停不再家中,李慧兰把原来对他的那一份好也全部加注在她身上。
看着热腾腾的馄饨,姜慕把人拉着坐在一旁的位置上,给李慧兰捏着肩膀。
“娘,我不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早些算好,您早些歇息,不用等我。”
李慧兰眼里含着泪光,伸手抚住放在自己肩上的手。
“胡说什么,你这些日子没怎么休息,现在这也忙完了,该给自己放放假了。我呢,早就把你当做比我亲生女儿还亲的存在,你和云停不论谁出了事,我都会担心。”
“我知道。我爹娘去的早,嫁给云停也才算是再次感受到家的感觉。”她从原身的处地出发,说了这番话,可不知怎的,自己鼻尖也十分酸楚。
李慧兰转过身捏了捏她的鼻子,“好了,快去吃吧,馄饨凉了就不好吃了。”
“嗯。”姜慕端着馄饨坐在李慧兰的身旁。
今后会发生什么事,谁又知道呢。
就像她没问陆云停关于他的过往他的记忆。
她听了李慧兰的劝,吃完馄饨就梳洗歇息了。
只是躺在榻上觉得有些不习惯。
此前习惯了身旁有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的时候,有人拿出自己看不懂的诗文读给她听。
无非是些之乎者也的大道理,她次次不等他念完就睡了过去。
现下她又睡不着了,却只能和衣去院中闲逛。
夜深露重,她便点了烛台去仓库继续清点粮食。
原本同李慧兰说好,早些歇息,却没想到最终一夜未眠。
在仓库忙碌着窗外就蒙蒙亮了。
索性就不睡了。
村民们明日过来拿工钱和粮食,她这一日便忙碌着把粮食都分袋装好,称好重量摆放在一边。
粮食不算多,不到午后她就忙完了。
和陆父陆母一起用饭时,听见李慧兰在说家书的事。
“云停恐怕还有几日才能写信回来”
陆父觉得陆母太过担忧,“云停自己有分寸,你就不要瞎操心了。他抵达自然会同我们说。”
桌上的菜依旧和之前一样,“那倒是,我们也帮不到他,只能祈求他万事无忧。”
翌日
一大早,陆家门前就排起了长队。
姜慕按名册上的顺序把每人应得的工钱发到他们手上。
村民们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兴奋,眼巴巴数着排在自己前方的人。
“谢陆小娘子。”
姜慕扯了扯嘴角,“无妨,你清点看是否准确。”
不多时,工钱都发完了。
村民们没急着走。
“各位乡亲仔细清点钱数,有差错同我讲。”
这些钱都是她前一晚仔仔细细清点了好几遍的,出差错的几率很小。
“没错,我确实是这么多。”
“我也没错。”
“没错。”
村民们互相炫耀自己手中的工钱,脸上的喜悦十分明显。
“那就好。接下来我给大家发这个月的粮食,这位大哥你来替我给大家搬出来吧。”
一听又要发粮食,村民们都十分踊跃要帮她。
两百斤的粮食对姜慕来说的确很吃力,索性就让村民们一个一个自己进院中搬粮食。
“陆小娘子,那我就先回去了,开工时记得叫我。”背上粮食,几个大汉就先走了,或许是家中急需用粮。
“那我也回了,改日再来拜访。”姜慕一边在名册上划名字,一面招呼各位村民搬粮。
闻言就点头说好。
很快名册上的名字就划完了,堆在院中的几十袋粮食也被人一一领走。
最后一人离开,她才放纵自己瘫坐在位置上。
活动活动脖颈和手腕,心中这才觉得这一月该忙的事都忙完了。
熟练下来,村民们都知道基本种植顺序,之后种土豆也不用太着急了。
她也确实要休息几日了。
五日后的黄昏。
她在院中打理花藤,听见李慧兰在前厅叫她。
她便放下手中的东西赶过去。
“怎么了,娘。这么着急?”
陆父也被她的声响惊动,放下茶杯。
“是云停的家书,我方才叫人从城中捎回来的。”
“快拆开看看云停怎么说?”
陆父心中也跟着着急,只叫李慧兰快些读信。
李慧兰眼神一变,对陆父挖苦道,“你不是不着急吗?”
两人眼看就要就地吵起来。
“娘,我来读吧。”
李慧兰果然不再赌气,把信交给了她。
“对,叫姜丫头读才好。”
姜慕拿过信打开,一字一句看过,未见陆云停有什么意外才松了一口气。
“云停说,他前日便到了京城,车马慢,家书今才抵达。一切安好,叫我们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