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寿阳新妆(三) ...
-
赵和颂人虽被拘在公主府,爪牙仍四处替她奔波。时新的点心,新式的首饰,上好的绸缎,一车车往公主府运送。
贵妇贵女们也上门去陪公主解闷儿,虽说从蜀国公主降为淑德公主,但人家亲兄弟是最有竞争力的储君人选,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听闻陈王赵靖也在替胞姐使力,从四处寻来得道仙人,送进宫中陪官家论长生之道,设案焚香,布求雨之术。
那雨迟迟未到。天气愈发热了起来,焦阳炙烤地面,能煎熟鸡蛋。随着旱灾而来的,几地又接着闹蝗灾。蝗虫过处,片草不剩。
前几日,阮棠往几家惠民局送了米粮,听到小吏讨论,说朝廷要向富商们伸手募捐了。国库里的银子不够使,户部有官员建议提高商税。但如今的税率是两年前才调过的,又碰上年景不好,再调怕引起商户不满。
阮棠与路东家商议,暂停玻璃制品的定制。逢此大灾之年,还烧制玻璃这种奢侈物,且不说没必要当这个出头鸟,再来影响也不好。
一日日头过午,天色转昏。
阮棠去书局找章征,第三卷话本子已经付印,她去书局看印出的样书。进了内城后,天色愈发黑下来。路边摆摊的小贩都在收拾,准备回家。阮棠心中奇道:难道是要下雨了?若真下一场大雨,倒是好事。天下人盼一场雨已经盼了两个多月了。
街边人也都抬头看向昏暗天空,带着渴雨的心情,虔诚而急切地等待着。
豆蔻看了看天色:“好像真要下一场大雨,娘子,我们还去书局吗?”
就在这时,大地忽然震动,发出“轰隆隆”巨响,天地之间摇晃起来。马车外响起尖叫声,接着就是纷沓的脚步声。
阮棠掀帘看,天色彻底黑了下来,远处一座木质老楼在倾斜,眼看就要倒下来。不由倒抽一口气:“是地震!”
今日赶车的是苏南,听到阮棠吩咐,连忙倒转马头,掉头往城外跑。
放眼看去,密密麻麻都是人,不分南北胡乱跑,还有不断从商铺、民居里奔逃出来的人。四周乱得不成样子,除了奔跑的人群,还有牲畜、猫狗也在四窜。街道上拥挤不堪,马车被挤在人群中间,寸步难行。
幸而阮棠反应快,他们抢在人前出了城。
“苏南,找大平地停下,远离大树和山体。”
苏南答应了,这少年心脏很强大。地还在震,原本平整的地面,忽然裂出一个大口子。他冷静地避开这些地裂,赶着马车往平地上而去。
到达一块大平地,她们想下马车,马车却停不下来。马儿受惊,一边长嘶一边发足狂奔。
苏南大声道:“王妃,我控不住马,我们只能跳车了。”
阮棠咬了咬牙“跳!”
她抱着脑袋跳下马车,已经准备好重重摔在地面上。忽然横地里一双手伸出来,攥着她胳膊,将她拉上马背。
“王妃,得罪了。”是燕子回。
苏南也在千钧一发之际接住豆蔻,大家都没受伤。马车却被惊马拖着,往人群中撞去。
“燕统领,快去拦住我们的马车,别让它撞伤人。”
燕子回将她放到地上,驱马去追马车。
这时,四周的轰鸣声渐止,地面平静下来。尖叫奔跑的人群也冷静下来,纷纷给燕子回让道。
不知谁发出一声惊叫,阮棠看过去,只见燕子回从马背上飞身而起,在半空中几个轻旋,落到拖着马车的惊马之上。一边大声呵斥让众人让开,一边勒紧缰绳,控制马车往人少处奔去。
这一幕似曾相识,电光火石之间,阮棠忽然想起来,为什么她一直觉得仿佛在哪里,早就见过燕子回。确实见过,她第一次见燕子回是在清风楼前,白夫人坐马车受惊那次。那个从天而降,飞身追上控制住惊马的黑衣人,就是燕子回!
燕子回将马车赶回来,他的马跟在旁边,哒哒跑来。
阮棠按下心中疑惑,见燕子回跳下马车。
“忽然地动,王爷担心王妃遇到危险,派我来的。”燕子回将马车交回给苏南,看了看天,“地动停了,我护送王妃回王府。”
“王府中怎么样?”
“都好,城外不如城内震得剧烈。”
不知道震源在哪里,看城中震动程度,京城离震源应该极近。阮棠冷静下来,开始担心城中众人安危,店铺会否倒塌,今天琳琅和辛夷在店里管事。便拜托燕子回陪自己回城,去城中看看。
燕子回哪里肯答应?一番讨论后,二人各退一步。苏南仍旧驱车护送阮棠豆蔻回王府,燕子回和他带来的几人,分头去沈宅、颜府和店铺中查看情况。
进了王府,看见赵倦和众女使都好好的,阮棠才略略松了一口气。
“这宅子当初建的时候,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最能抗震。”于庭见这一对夫妻都似木雕,在发愣,忍不住张嘴打破沉默,“可惜园子里裂了道口子。等过几日,我去找人来修补。”
阮棠看了一眼赵倦:“大娘娘在宫中,会不会有事?”
赵倦这才缓缓抬眸,显然心中也在担心太后,摇了摇头,正要说话。梅朵跑进来:“蒋宫令来了。”
赵倦手扶上车轮,于庭连忙推动轮椅:“王爷我来。”
蒋宫令进来,先将赵倦和阮棠一番好好打量,松了一口气:“王爷王妃放心,大娘娘在宫中好好的。她担心你们,本想亲自出宫来看你们,我好不容易才拦住了。”
赵倦:“宫中还好?”
“别处还好,长春宫因地动走了水,我出宫时,内侍们还在救火。”蒋宫令茶水不曾沾唇,起身告辞,“我要赶着回宫,大娘娘等着平安信。大娘娘还吩咐了,这几日不要出门了,还是府中安全。”
阮棠点头答应,将蒋宫令送出去。偏巧,燕子回等人也护送着琳琅辛夷回来,蒋宫令见着琳琅,面皮彻底和缓下来,随即上车回宫。
燕子回向阮棠回报各处情况:铺子都无大事,只是厨间有个小学徒,地动时没来得及跑出去,被一口大锅掉下来砸伤了腿,已经请了大夫看了送回家去,琳琅给了钱,让他安心养伤。
阮棠点点头,心中称赞琳琅会办事。
阮府和颜府都还好,阮又微和颜氏父子还在衙门里办公,没见上面。只是沈宅塌了一座小楼,幸而当时无人在楼里,没有人员伤亡。
阮棠放下心来。
夜里众人都聚在澄碧堂,庆祝劫后余生。但是忙碌一天,大家的精神和身体都被掏空,草草吃完,各自回去休息。
琳琅和辛夷来与阮棠交代傍晚地动时的事。楼外楼当时有十余桌生意,地震后,都忙着奔出去逃命,那十几桌的酒饭钱也打了水漂。除此之外,厨房里碎掉的碗盘、大堂中坏掉的桌椅、还有香炉、灯盏等,损失不少钱。
阮棠:“没有人死就是天大的幸事,明日去酒楼盘点后,该修补的修补,该添置的添置。这是天灾,损失这一点都不算事。”
辛夷:“京中有人传,这是为君不仁,天地震怒,降下的天谴。”
琳琅连忙掩她的嘴:“别人胡说不打紧,我们都是晋王府上的人,说这些话是要招来杀生之祸的。”
辛夷悚然而惊,自觉失语。
阮棠没将这话听在耳里,她寻思着一场地震,路东家怕是损失不少。玻璃瓷器都是易碎品,最怕地震。最怕的是定制品损坏,还要倒赔买家钱。还有掬秀坊,从东家到伙计,全是女子,也不知有没有因为地震伤着。
事已至此,多思无益,她们各自安置歇下。
第二日一早,阮棠便赶往楼外楼。琳琅原本还想劝两句,怕有余震,实在劝不住。于庭听说了,去告诉赵倦。赵倦倒是没拦她出门,只是派燕子回随身护卫。
燕子回易容成苏越,收起周身如狼的武人气质,又成了温和儒雅的年轻公子。便是连身形,也仿佛纤弱了几分。
阮棠对他这一手高超的易容手段委实佩服,两人坐马车里,阮棠忍不住问他:“你莫不是还会缩骨术?”
燕子回毕恭毕敬地回答:“回王妃,我不会。不过,穿宽大一些的衣服,自然会显得瘦一些。”
厉害啊!一个武人,还懂得靠衣服修饰。阮棠想起阮又微评价燕子回上次的那一箭,还有他两次制服惊马,燕子回虽然一直护卫在赵倦身边,但像个影子一般,好像从不在明面上行走。
楼外楼到了,他们下了马车。
众人平日只见“苏娘子”,虽知道还有个苏越,但从未见过。今日见到苏娘子和一个郎君进楼来,都忍不住有诸多猜测。几个楼层的管事,已将损失都统计好,来三楼阮棠的专属办公室做汇报。
一边报账一边觑燕子回,见这郎君只默默坐在一旁,从始至终不发一言。便不再关注他,听阮棠一项一项批复。
阮棠心中粗略算了一笔账,还好,损失不多。将钱都分发下去,阮棠楼里楼外巡视过,去隔壁制衣店,也照此流程来了一遍。燕子回一直跟在她身后,充当不听不看的合格跟班。
制衣店的损失略惨重一点,大堂那顶玻璃吊灯很值钱,此时碎成渣渣。还有几件珍贵的大型玻璃摆件碎了角缺了零件,等于报废了。这几样若卖出去,都是大几千贯的身价。正可惜时,温昭昭来了。
阮棠见她齐齐整整的,忙迎上去:“正想去掬秀坊瞧瞧你们,坊中娘子们不曾受伤罢?”
温昭昭摇头:“我娘也担心苏娘子,她在坊中检点物事,让我来这里瞧瞧。”她嘴里说着话,眼睛也四处瞧,看到碎了一地的吊灯,忍不住露出肉痛的表情,“这灯竟碎了,太可惜了。”
看到她如此心痛,阮棠倒笑了:“不值什么,往后再换一盏更别致的。最重要的事人没事。”
温昭昭很佩服她这阔达心境,看到这边没事,便急着赶回去:“苏娘子没事就好,我还要赶回去,帮我娘做事。苏娘子忙完了,来坊里喝茶。”
阮棠将她送出去,想了想,决定去沈宅看看舅舅舅母,听说昨日地动,沈宅倒了一座楼。这就不好再让燕子回跟着了。
谁知燕子回也很坚持:“我送王妃到沈宅门外,外面等着。王爷的命令,我不敢违背。”
拗不过,阮棠只好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