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调岗位 ...

  •   我的心咚咚跳,偷偷瞄了一眼经理,她还是那副清高的模样,目不斜视,旁若无人,看不出任何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

      反正今天完不了工,当夜班加班的车间工人陆续过来上岗时,我们就撤了。回到宿舍的我,倒头便睡了,连澡都没有力气洗了。

      第二天早上是敲门声把我弄醒的,我迷迷糊糊起来去开门,门口站着杜会计。她问我:“小董你怎么了,为什么没有来上班?”

      我嘟嘟囔囔地回答不出个所以然来,杜会计看到我脸潮红,伸手摸了我的额头,自言自语道:“哎呦,这么烫!可能是发烧了……”

      她扶我回床上躺着,走了。过了不久,带了经理过来,经理走到我床前,伸手摸了摸我的额头,眼神变了变,回头告诉杜会计去人事部帮我请假,然后打电话给司机,让小张赶紧过来。

      我穿好衣服,双腿发软,经理没有办法,扶着我,我大半个身子靠在她身上,差不多是半拖着把我弄下了楼。到了医院之后,医生诊断说是病毒性感冒且高烧,要吊瓶。经理跑前跑后帮我安排好,等我挂到第二瓶盐水时,她看我精神有所好转,便说她出去办点事,晚点再过来。

      我“嗯”了声,说:“经理你去忙吧,已经耽误你不少时间了。”

      盐水快挂完的时候,小张上来找我,说:“小邵总让我来接你回公司,她在银行办事,一下子过不来。”

      回到公司宿舍,我便倒头睡下了。

      ……

      之后我便很长一段时间没去车间加过班。

      三个月之后,李姐休完产假回来了。我做的出纳工作还给了李姐,经理安排我跟着杜会计学习,做会计助理。

      我非科班出身,在校期间选学过基础会计,明白借贷平衡的基本原理,出纳做的几笔分录相对固定,很快能上手,但是做会计的核算账目,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杜会计不是不愿意教我,是她实在忙不过来。差不多过了三个月左右,她看我努力上进,但是专业知识欠缺是硬伤,带起来很慢。

      临近年底时的一天,经理把我喊进去,问我是否愿意去进修。原来杜会计提议让我边上班边利用周末时间去系统地学习财会。

      我当然一百个愿意,经理接着说:“你毕业不久,也没什么积蓄吧,你看这样,董小妮,你去参加学习,费用由公司承担,但是你需要为公司至少服务三年。如果你同意的话,明天去人事部签一下合同。”(我分配过来的时候是拿着委培单位的上岗通知书来报到的,没有签过劳动合同。)

      三年?我飞快地在脑子里转了一下,那时我应该是25岁,没啥大问题吧。于是第二天人事部张经理找我签了合同。

      自从李姐回来之后,他们两人有时候闲聊会聊到经理,我是新人,一般不会插嘴,但是我从她们俩的聊天中确定了一件事:小邵总就是邵总的女儿,而且是二小姐。

      后面接触到会计核算的账务后,发觉公司早在我来之前就酝酿“脱钩改制”了。就是政府按相关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国有资产买断给私人,一直在谈的买家不是别人,正是邵总。

      经过一年左右的谈判沟通,于当年10月份正式改制成功。

      人事方面也有了不少变动,部分没有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买断工龄直接退休。年轻一些的则双向选择,愿意留下来的继续工作,只是没有国有的编制了,转成私有制公司的职工:不愿意的就离职。

      接下来的日子经理变得非常忙,除了管财务这块,总经理还把工厂的很多事转给了经理做,很少在办公室里看到她的身影了。我则按部就班跟着杜会计学习做账,周末乘公交车去市区的电大上课。

      临近农历年底的时候,有一天快下班时,经理说董小妮你带上支票跟我走。我就从李姐处申领了现金支票,提起包跟着她出了门。摩托车大约行了半小时,来到了市区的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堆满了各样年货,人倒是不多,因为都是做批发的。店面一家挨着一家,门口摆着各式水果,由顾客自行品尝,若是满意了,直接进去与店主谈价格。

      经理带着我便一家一家地试吃过去,当季水果有一种是红枣,一排十多家店铺我们差不多挨个试了个遍。经理每到一家门口,拿起红枣往自己嘴里咬一口,然后递过来给我吃。我总感觉哪里不对,但是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这算“间接接吻”,的确,我吃下去的每一个枣子上都带着她的口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