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建元二十五年上元节,天佑朝灵宣帝为显皇恩,赐文武百官于时皇城之内观灯,猜谜,共度佳节。
      上元节当晚,皇城之内亮如白昼。屋顶、檐前、树上、甬道两旁,凡人力可及之处,皆挂上各色灯笼,得以应景。就连甚为偏僻的茅房之前也赫然的点着一盏颇为精致的莲花灯。
      灵宣帝携后宫诸妃,及各位皇子,于殿前宴请百官。席间美酒珍馐,场内丝乐歌舞,殿下众人皆有飘飘然之感。心下不禁感慨,自己生处盛世,得遇明君,何其幸甚!
      既是上元佳节,必少不了吃元宵。这御膳房做出的元宵,那滋味与口感又岂是普通人家可比。
      众人再次感慨皇恩浩荡。
      殿上,灵宣帝手持白玉碗,边慢慢的品尝着元宵,边微笑着看殿下诸人。
      “啪”的一声,白玉碗应声而落。到底是西域进贡的珍品,这白玉碗不仅没有破碎,落地后又咕噜噜的一路滚着,毫无阻挡的滚到了正在殿前跳舞的一名歌姬脚边。
      这歌姬本是专心歌舞,并未留意脚下的东西。猝不及防,“扑通”一声摔倒了地上。
      沉醉于美食歌舞的众人才缓过神来,沿着白玉碗滚来的轨迹一路向上看去,才赫然发现灵宣帝已然昏了过去。
      一时之间皇城之内乱成一片。城内诸人,人人自危。
      经太医院众太医联合诊治,灵宣帝乃是患有消渴之症,今日因食了元宵,故而发病。众人听闻此言,皆长舒一口气。
      原本热闹非凡的上元佳节就此草草落幕。
      翌日,灵宣帝转醒,但精神以明显不比从前。后虽经太医院全力医治,灵宣帝的健康依然每况愈下。至四月初八,灵宣帝已然口不能言,身不能移,隐隐透出不详的征兆。
      帝既病倒不能亲理国事,没几日,这各路州府上书呈御览的奏折便堆满了御书房。几位辅国大臣经过商议后,奏请皇后娘娘懿旨暂由大皇子代掌国事。
      天佑朝本是立有一位太子储君的。这位太子乃东宫皇后所出,众皇子排行老三。可惜太子福薄,三年前,随灵宣帝围场射猎之时,不幸跌下马送了命。太子突然遇难,灵宣帝自是悲痛不已,暂时并未有再设立太子之意。众大臣虽觉得不妥,但是彼时灵宣帝正值盛年,且精力充沛,晚个一两年再另立储君也不迟,也就遂了圣意。
      大皇子甫一掌权,便昭告天下,遍寻名医能人为父治病。更自表孝心,大皇子府众人将吃斋直至灵宣帝康复。
      同时下令,举国禁屠杀一切牲畜家禽及鱼虾海蟹三个月,为灵宣帝祈福。
      此禁令一出,民众哗然。虽有部分商家因顾及生意对此禁令有所微词,但多数天佑朝民众更是有感于大皇子拳拳孝心。
      一时间大皇子在民间人气大涨,全然不是当初风流纨绔的的形象,风头俨然盖过其他几位皇子。。
      三月禁令已过,灵宣帝病情依旧不见好转。
      建元二十五年八月初九,天高云朗。虽然天气暑热不堪,但天佑朝都城丽京的大街依然是比肩接踵 ,人山人海。
      因为三月的禁止屠杀禁令,原本有些嫁娶和需大宴之事便不得不延后举行。茶楼酒肆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少人光顾。
      如今禁令已解,百姓、商家及文武百官都是各自欣喜。全然亦不甚关心皇帝的病情。毕竟,三个月不吃荤食的滋味可是不好受啊。
      是以,现在虽是大暑的节气,街上依然热闹非凡。
      突然,天空阴沉下来,平地无故的起了狂风,刮的人睁不开眼。继而天空中大雨倾盆。路上的行人,摆摊的小贩见状纷纷找四下地方躲避。未等众人站定,天空又莫名放晴。丽京城南某处,自下而上射出一道白光,甚是耀眼。这光柱又瞬及消失,而后在城南上空呈现大片五色祥云,久久方才散去。
      路人皆是称奇,忍不住奔走相告。
      飘香楼,丽京最好的食肆。不仅饭菜的材料口味非凡,那价钱也不是一般人能付的起的。
      在二楼临窗的位置,坐着一人,望着城南的方向,轻轻的嘬了一口茶。而后徐徐说到:“龙二,速去查探发生了什么事。”
      他并未回头,身后自有人颌首抱拳转身领命而去。
      待龙二离去之后,他放下茶杯,用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桌面,心下暗自思量:这方向倒好象是在自己的府邸里。莫非家中有什么变故?
      与此同时,皇城之内,大皇子匆忙传旨召见国师,询问天空出现异相究竟是何故。国师坦言:“此乃天降祥瑞,庇护我天佑朝国运昌隆”。
      大皇子闻言甚喜,继而又面露悲色道:“国师,父王也已卧榻数月,药石罔效。你夜观天象,不知这帝王星可有异常?”
      国师颌首低头道:“启禀大皇子,臣夜观天象,帝王星已日渐暗淡,似是即将陨落。”
      太子闻言心中一动,急急问道:“这么说,父王他岂不是……”
      国师并未回答,而是缓缓答道:“皇子殿下,微臣也已观出,在帝王星旁,已出现一颗新星,大有取代之意。”
      太子闻言喜道:“是吗?”
      “微臣不敢虚言。”
      太子大喜,命人重赏国师。
      待国师谢恩离去之后,大皇子收起笑意,兀自恨恨的说道:“老五,我看你拿什么和我争这天下。”
      是夜,钦天监国师府书房内,国师对着窗前似是自言自语的说道:“神器出世,江山易主。”
      而后,窗前一条黑影瞬间消失与茫茫夜色之中。似是从未出现。
      城南许府,当家少主许终朝的书房也是烛火通明,许终朝此时正在低头把玩着一个巴掌大小,通体碧玉的物件。
      这物件的形状有些奇怪,初看之下有些像祭祀用的鼎,但是却只有三个足。但如果说它是个香炉的话,也不见有任何的遮盖。
      这似鼎非鼎,似炉非炉的物件,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碧火坩。
      这碧火坩是许家祖上许大宝偶然从一深山中所得。那时许家祖上还只是以砍柴打猎为生的农户。
      许大宝有次进山打猎,无意中进了一处从未走过的森林。这林中一直盘绕这一层薄雾,让人辩不清方向。许大宝在这迷雾中也不知走了多久,未见丝毫有人居住的迹象。许大宝心下悲伤不已,想自己就要葬身这树林中了。却突然看见前方有东西闪亮,在雾气之中甚是明亮。许大宝大喜,心想终于找到人家了。
      待他急奔到跟前,发现根本没什么人家。正当他万分沮丧之时,却意外的发现这半埋在地上的碧火坩。
      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个宝贝,但是许大宝想这玉器也是值几个钱的,也没犹豫便捡了碧火坩带在身上。
      自他捡了碧火坩,突然发现原来一直环绕在林中的薄雾竟然散去了,回家的路也赫然就在眼前。

      许大宝顿时明了,这是捡着了宝贝了。
      许大宝回家之时,未进门便听见哭声阵阵,待进到房中便见妻子儿女麻衣丧服,原来正在为自己发丧。许大宝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自己已在林中迷路一月有余,家人都以为他或已丧身豺狼虎豹之口。
      待安抚了家人,许大宝将林中奇遇告诉了妻子。许妻也暗暗称奇。等许妻见到这个物件,便问许大宝:“这是个什么东西?”
      许大宝不假思索的回到:“是碧火坩。”
      许妻奇道:“你又如何让知道它是碧火坩的?”
      许大宝一怔:“我也不知道,但是心里好像有个声音告诉我的。”
      许妻更是称奇。
      两人商量了一晚,觉得要小心的供养这个宝贝,也不能让外人知道了,起了歪心。
      不几日,许家老少便收拾家当,全家搬到镇上,计划做些小本生意渡日。原本许大宝还担心没什么做生意经验,可能会赔本。谁知,不管他做什么发什么。不几年,许家便是富甲一方的大户了。
      许大宝更是把碧火坩视为神物。
      许大宝死后,将碧火坩留给了当家的长子,嘱咐他关于碧火坩的秘密只能传给下任当家人。以免人多嘴杂,被有心之人觊觎,给许家带来灭顶之灾。
      许家后来的当家人都谨记先祖的遗训,未曾泄露丝毫关于碧玉坩的信息。
      许终朝从父亲那里接下许家的家业,也接管了碧火坩和它的秘密。当今世上,除了许终朝,绝无第个二人能知道世上还有碧火坩的存在
      许终朝本来是毫不在意这碧火坩的,要他相信许家的命脉就系在这不起眼的小东西上,简直是个笑话。所以,他并没有像父亲嘱咐的那样,虔诚的供奉碧火坩,而是随随便便的把碧火坩丢在了库房里任它落满了灰尘。
      如果不是今天天降异相,而龙二又探出异相出自于自家的库房。他可能再也不会记起这个东西。
      此刻,许终朝握着这碧火坩,思绪万千。从祖上传下的信息来看,除了能保佑许家家业兴旺这点,这碧火坩一直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异相。如今,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却不知是为了那般。
      许终朝伸手揉了揉额头,心道:真是麻烦,在这般的当口,这碧火坩还不知道会给许家惹出什么麻烦呢。
      窗外,夜色更显得阴沉,有雷声隐隐自远处传来。今夜,怕是要有场暴雨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