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四十六章 金银玉人皆列土 ...
-
黑夜中,暗影一闪即没,进入墓室。他仔细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一条甬道从墓室通过来,两旁立着守墓的神兽。他走向甬道,随手打开一支火折照明。墓室顿时明亮起来。
影影绰绰来过去,一个白影向这边走来。李义却不慌不忙地迎过去,连火折也不曾熄灭。果不其然,对面走过来的人影就是晋王。
“李将军。”晋王平静地说道:“这是我的事情,希望你不要涉险。”
“涉险?”李义忍不住大笑:“金戈铁马里过来的人,还会涉什么险?”
“可是。毕竟是皇兄的墓,我想自己解决。”晋王有些犹豫。
“现在国将不国,他依然马不停蹄地赶建自己的陵墓,又何曾关心过天下苍生?”李义怒道,英俊的面容变得严肃。“趁陵墓阖上之前,我们先将冰魄取出来。”李义补充道。晋王点头,默认了李义的说法。两人迅速向墓底滑去。
前面,甬道似乎到了终点。甬道尽头,是一块圆形的平台,平台,通向六个圆形墓穴。六个墓穴以平台为中心,呈环形排列,六个墓穴角度相同,分不清哪个是始,哪个为终。纵是目力再好,两人也未看见穴内情况。只觉得六个墓穴形成天然,并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这让两人不由得同时想起京城最近流传的一个儿歌:星分六极,流光惑主。紫薇星乱,夜入中宫。晋起西京,垂拱而治。顺天景命,天下归心。难道,六极之说由此而来?晋王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要是这样说的话,自己与皇兄的关系,应该是更加的恶劣了啊。晋王沉默不语,当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取出冰魄再说。
六个洞口,静悄悄地向两人展开。而两人面临的选择,也更是多了起来。李义和晋王对视一眼,便做出了决定:两人分开搜寻,在黎明之前在平台前汇合。李义搜寻左手方向的三个洞穴,而晋王则负责右手三个洞穴的搜寻。两人商量完毕,身影在洞穴前迅速隐没。
李义进了左手第一个洞穴。第一个洞穴似乎没有峻工,整个洞穴没有任何装饰,只是浮土。洞穴四壁,全都是黑呼呼的,尘土飞扬。李义不由得掩鼻而入。洞穴幽深而曲折,但是,前面隐隐约约却透出亮光来。李义迅速往前走,直到进入下一个洞穴。第一个洞穴非常正常,没有任何机关,这让李义不由有些诧异。所以,第二个洞穴,他便特别提高了警惕。很可惜,当他步入第二个洞穴时,仍然什么也没有发生。
可当他看到第二个洞穴时,他却大吃一惊。第二个洞穴里,堆满了银光闪闪的银条。一车车,将第二个洞穴塞得满满当当。李义四下一扫,只见银光迷眼,整个洞穴的银资,应够全宋所有军队五年军资。李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银光耀眼,李义却不再正视。
李义继续往前走,却突然有箭簇破空之声传来。李义急忙低头。数只箭头从身边掠过,最近的一支,从耳边掠过,激得头发掠起。李义一惊,墓中暗器皆以机簧发射,力道惊人。李义不由得提高了注意力。脚步轻盈,掠过银洞。
银洞过后,李义进入下一个洞穴。下一个洞穴更加窈然,远望竟不见底。李义快步进入洞内,却发现洞穴更加出乎意料。洞穴里面金光闪耀,堆积得全是金块。金块之中,更有纯金打造的十匹骏马。马匹与真马同等大小,姿态逼真。李义的双眼里不觉露出惊叹。金银是见过不少,可是,雕塑如此精美的马雕,还是第一次见。李义忍不住伸手去抚摸马头。却发现金马目光灼灼,竟似活了一样。李义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急忙后退。却发现马眼中射出数道寒芒,直直向自己逼来。李义挥出手中宝剑。寒星四溅。剑峰一出,叮叮响声不绝,李义凝视剑身,却发现剑身被马眼中的寒芒划得斑驳,没想到,连如此削铁如泥的宝剑,也会被寒芒削成这样,李义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想想若不是凭这把宝剑,李义纵是身手再好,只可能会被寒芒伤到。
这么多金子,皇帝即使在赈灾时也没有拿出来啊。李义心中不仅又起郁结。这件事情郁结在心中,李义几乎快沉不住气了。可是,这个时候,亦不是郁结的时候。李义掠过金洞,前面,又有什么在等着他呢?
过了三个洞口,李义继续向里走,却发现前面依然有一个洞口,与其他洞穴不同的是,前面这个洞穴,似乎与以往所有的洞穴不一样啊。以前的洞穴虽然幽长,却有自然光透入,可是这个洞穴,却无比幽深,从外面,看不出一丝光线。李义还是加快脚步,越是未知的事情,他似乎越加感兴趣。只是,踏入洞穴的那一刻,他却吃了一惊,忍不住将脚收回来。因为,他所踏的,是一片黑色的天空,天空上,北斗七星熠熠生光。可是方向,却正好相反。李义不由仰头望向洞穴上方。令人吃惊的是,洞穴上方亦是一片漆黑,而洞穴上,七点星光从穴处透出,正好投射在地上北斗七星上。两个北斗七星,一正一反,交相辉映。在这样的空间里,一般人连自己的空间感亦会丧失。
李义不变方向,依然背着入口方向直直走去,直到,他触到一面软软的阻碍。之所以称其为阻碍,是因为此路没有尽头,以手敲击,无空击之声。而触手之软也是令人及为惊异。似乎在墙上铺了一层皮质物事。
此路不通,李义只好仔细查看了洞穴内其它的地方。只是触手所及之处,尽是坚实的墙面,听风辨声,可一切俱是静静的,没有一丝声响。李义颇有些失望,只能将眼光再次投向穴内其它物事,却只看见一片暗黑之中,北斗七星的亮光直冲天宇。
李义凝神细思,更觉关键在于这北斗七星上。只不过每颗星宿,皆有其自含义,即常说的生宿、死宿,贸贸然按上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李义寻思,可右手还是忍不住,按向北极星的方位。
北极星,是黑夜中用来辨别方向的星宿,而身为军人的李义,更是深谙此道。要不然,又怎能在一次次战役中,成功生还?
李义心念既定,准备将北极星按下去,却听得一人的声音:“李兄稍等。”李义站起身来,发现晋王已入洞口。李义顿感有异,问道:“晋王何以至此?”晋王笑道:“难道李兄没有发现,咱们先前进入的六个洞口皆是通向土洞吗?”“哦。”李义这才略感轻松,问道:“晋王看见了哪些情形?”晋王说道:“土、银、金,以及现在的星。”李义面色大变,问道:“原来第一洞口不是没有峻工,而是本来就是土的象征?”“是的。”晋王说道,“一共六洞,据我所知,象征了土、银、金、星、月、日。象征我大宋取得江山的六大要素。而我大宋所有的皇族,死后亦是按照此等方式设置陵墓。”
“现在,我们应该走到了星洞。可日月两洞,又放着什么东西呢”李义问道。”月洞,安葬着以身殉夫的妃嫔,而日洞,安放着帝后之棺。”晋王说道。李义却不以为然似的哼了一声,说道:“只恐怕生殉亦非本意吧。”晋王苦笑:“帝王之家,又有多少本意的东西。”
气氛顿时变得有些难堪。李义问道:“晋王认为北斗七星的生门不在北极星上,那又在哪里?”晋王说道:“北斗七星中,北极星虽用来指示方向,但却是死宿。若按下去,只恐怕是死路一条。而其中的璇玑星,却是生宿,主管生门,按下去,或许有生的希望。”
李义大笑:“你是大宋皇族,不信你的,却信谁的”说毕,重重按在璇玑星上,晋王却叫一声不好,拉着李义,拔地而起.地面悄无声息,在那一刻陷了下去,下面,可以看见银河流过,光亮无比。李义突然叫道:“水银?”“不错,是汞河。”晋王答道。秦始皇陵中,以水银为河,以明珠为日月星辰,即可死后享福,又防止了后世盗墓挖掘,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因此,后代帝王往往效仿。
还好两人武艺高绝,发觉刹那,腾空而起,现在只能像壁虎一般趴在墙上,颇感狼狈。只是这个样子,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李义不由长叹一声:“我命休矣。”晋王笑道:“还没有那么严重。”
李义不由来气:“都是你说要按璇玑,要是按了北极星,何以至此?”晋王笑道:“按哪个都是一样的结果。须知星星都在天上。你按地面的影子,哪里会有活路?这次是我不好,没有意识到李兄下手如此迅疾。”
“现在怎么办?”李义仰望天上的星空,问道。”李兄,借我一臂之力。”晋王说完,不待李义答话,突然反身一蹬,直直扑向空中的北斗七星,按上璇玑位。只听得一声微小的声音,似是机括启动。
李义不管,却望向空中的晋王,晋王使劲一跃,纵是开动了机括,可按上机括之后,失去了支撑,身形迅速下落。李义这才明白晋王之意,一挥手,腰中玉带迅速滑出,卷住了晋王。
晋王接住玉带,身如猿猴,迅速沿玉带往上爬。李义会意,也顺着墙向上爬 ,直到最高处。这样,方能避免晋王在掠过水银之河时,因带子太长而跌落河中。眼看晋王就要贴到墙壁了,李义却感觉所附之墙,竟自己动了起来。
墙自行向后倒去。李义也不可避免,顺着倒势,但双手仍然一手附墙,一手攥紧玉带。墙轰隆一声倒下,李义差点被摔断了骨头,可还好,没事。李义急忙站起来,却发现,自己站在一个桥上,桥下,便是那水银之河。向后望去,晋王已经爬了起来,笑道:“还好李兄没有松手。”再看看,晋王一身丰神俊朗的白衣,早已被尘土覆盖,李义不由哈哈大笑。
再回头望那来时洞穴,这才明白设计之密。原来,此洞穴对面整面墙壁即是生门通道,即两人所在之桥梁。按中枢纽,对面墙壁向后倒后,正是通向下个洞穴的桥梁。当然 ,若选择不当,洞穴中的地面就会全部塌陷,将地面之人抛入水银之河。李义和晋王虽然仗着武艺高强,躲过一劫,可想起来,依然后怕。
李义和晋王不由回望那洞穴,却见由于天顶机括启动,天顶裂开一道裂缝,无数石落下来,填在水银之河上来,堆起一座土丘。李义不由叹息一声,和晋王向前走去。
越过这段桥梁,李义和晋王重新站在了一个圆台之上。圆台周边,却有六条桥梁,分别通向另外的六个洞穴。李义有些疑惑,却见六个桥梁,亦是符合土、银、金之兆。桥梁之上,分别以黄土、银线、金线、夜明珠组成的星星、月亮符号和太阳符号组成,让圆台上的两人目不暇接!
“我们通过了星穴,现在应该是月穴。”李义说道。有了上次的经验,他却没有急着做决定。“我到觉得应该是土桥。”晋王思索。“以皇兄其人,虽然喜欢奢华,却也不忘大宋根本。我记得当年先皇在时,提倡简葬,遵循尘归尘,土归土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皆归黄土。”
“那咱们从土桥上过吗?”李义问道。晋王点头,却从腰间将玉带拴牢,将另一头递到李义手上。李义顿时明白了晋王的意思,抓住另一头玉带,立在桥头,看晋王踏上土桥。
没有任何异状。李义跟着踏上土桥。出于好奇,他抓起怀中一物,掷向旁边一桥。奇怪的事情立刻发生。随着那物落入桥面,银河之水却立刻沸腾起来,在不知何力的作用下,猛然上长升,竟溅落在桥面上。只见桥面上顿时火起,瞬间将那物点着,化成灰烬。
李义不由咂咂出声:“看来,盗墓这个行业还真不好当。”晋王笑笑,两人迅速走过土桥,来到面前的一个洞穴。
这个洞穴没有顶,却有一层异样的光芒。一轮满月,挂在当空,将洞穴内所有物事照得一清二楚。李义有些奇怪地看着天顶,却发现所谓的明月,应该只是用了百颗夜明珠围成了月亮的样子,无甚稀奇。
稀奇的是,有人大叫起来:“玉人复活了。玉人复活了。”数人从月洞跳出,消失得无影无踪。李义正在惊奇,却发现那些人只是修墓的工匠,正在修缮月洞而已。可是玉人,指的是什么东西,让工匠们如何骇异?李义暗暗提高了警惕。
“看来,咱们捡了大便宜了。”晋王说道。“怎么了?”李义问道。“月洞看来尚未完工。而日洞和月洞之间的门,也来不及合上。”晋王站在一个大门前,说道。”
李义和晋王急忙进入那门。却对里面的华丽堂皇吃了一惊。这,就是宋殿的复制版。日月星辰高挂天顶,将殿内照得明光四溢,河流流经,分外漂亮。可两人却都感觉到一阵头晕,急忙用袖子掩住了口鼻。室内汞的味道太浓,两人必须立马撤离。
两人直奔黄金屏风而去,那后面,一般应是帝后之棺。果不其然,两口棺椁放在屏风后面的葬坑内。
晋王跃下葬坑,伸手启开一具棺木,却发现棺外面的椁竟是用整块美玉雕成,极训沉重,正要使劲,却发现旁边一口棺椁表面,竟有细细的水珠从棺木中渗出来。“就是它了。”晋王大喜,只有冰魄,才有会如此奇寒,让美玉凝露。
晋王看着那棺木,竟不伸手触碰,只是绕了一周,掰断一根建筑用的石材,将玉椁盖顶起。李义正想伸手帮忙,却听得晋王喝斥:“住手。”李义急忙停止,只见晋王咬牙将玉椁盖顶起,手上红白变幻,极为诡异。
玉椁里面,是一具沉香棺木。晋王毫不爱惜,用石材直捣,直至棺木破裂,他才以石一支,将棺盖掀开。虽用力不大,李义却见晋王额上细汗直冒,双手手臂,亦是红白变幻。李义一握,顿时惊叫一声。原来,晋王双手冷若寒冰。
“难道,是冰魄?”李义望向棺内,却同样惊异得叫出声来。棺内有人。棺内又没有人。因为,棺内躺了一具玉人,丰资卓绝,正是,身边的晋王。皇帝竟然要用晋王陪葬?这里,可是皇后之棺啊?想起这个,李义不由望了一眼晋王,却见晋王亦是满脸吃惊。可是,他似乎又有恍然的神情,这?晋王的视线望下去,只到,看见玉人手中的一个东西。冰洁有光,那是,冰魄。
晋王想伸手去取,却被李义阻止。他脱下身上的外衣,晋王知意,也脱下身上的外衣,伸手去取,却发现冰魄奇寒,岂是这样取这么简单?
晋王突然拔剑,剑光一闪,玉人右手断开,而手中的冰魄,一寸也没有移动,晋王俯声,将两人衣服包住玉人右手,迅速打了个结,又用李义玉带,在衣服上打了个结,这才提起玉带,手掌已变得黑紧。
这,是冻坏的标志。李义在青海从军中,不只一次见过。他夺下晋王手中玉带,自己提了起来,运起全身真气,注入右手中,这才觉得不是特别寒冷。晋王正要阻止,却听李义说道:“这么好宝物,让我李义见识见识,也不枉此行。”晋王不言,只是心下感激,运起周身真气,将已经冻伤的经脉打通。
两人一路无言,只是加快了速度,掠出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