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缘起 ...
-
本文想通过人物的悲欢离合写人生际遇无常,写人性的复杂,所以并非是以事写人,而是以人写事。种瓜未必得瓜,猜到开头猜不到结尾,努力争取的东西得不到,无心插柳的作为倒成就大仁大义。本文绝无宣传宿命论,文中的主角一生与命运周旋着,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笔者只想尽可能真实的展现红尘中的过往和生命中的一些思考,不想谈空论玄。
笔者少年时读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时,读到杨康不认杨铁心,为天下人唾骂那一节时,差点不敢再读下去,当时自问若遇到小王爷那样的事,将如何自处?当然金先生没写郭靖郭大侠遇到同样的事是如何大仁大义的,因为他是个完美无瑕的英雄。在最新更新的第二十九章《难得一身好本领》里,同样的李寻欢一出场就被置于情义两难的境地,李寻欢看似选了最不负责任的一条路,其实他无路可走。吴三桂冲冠一怒并不全是为了陈圆圆,而是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杀了他爹吴襄,忠义难两全,才引清兵入关,背上了千古骂名。后世改朝换代,但这些人一直都是口诛笔伐的对象,人们说起他们的名字,怎么骂似乎都不为过。
可有谁想过如果那些人没遇上那些事呢?杨康做他的小王爷,跟郭靖的人生没有交集,李寻欢娶表妹,好好过日子,吴三桂如果在某次守城中战死了,一个民族英雄的头衔少不了的。人们一提杨康就是坏人,连他的儿子,在还是个孩子时就要字改之,那改什么,他父亲的错吗?可少有人会去想,他们骂的是坏人,还是坏事。人生一世,不过数十载,一念之间,面目全非。
宋司南一生都在剧烈变革的世代浪潮中沉浮,如同笔者的父辈,祖辈和自己一样。当然这里面为了故事的情节需要,让她横跨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这漫长的历史变迁。她虽然出身不错,但只是个普通人,依旧在动荡的岁月身不由己,随波逐流。
她也有过人之处,自己挖掉一只眼睛不是任何人能做出来的,她跟小丫鬟说的那一番话也见识不凡,可即便心如明镜,也不能怎么样,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做法,实属无奈之举,这是国仇家恨在她身上的集中体现。
更残酷的现实是,她在失去眼睛的同时,心里就明白自己这辈子算是毁了,这是很正常的心理活动,不光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女性,哪怕是二十一世纪的女孩子,都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她依旧做了,这足以称得上了不起。她的人生在此后的岁月里下意识的回避感情,就是自卑在作祟,没有办法,不信者自己假想一只眼睛是假的,和老公男朋友面对面时是什么感受。也是这个原因,她风里雨里走南闯北,勉强支撑着宋家,并不是她和族人感情深厚,而是活下去的理由,也是这个原因,她被木少爷劫到山寨,还敢讨价还价,力保自己那些人的生活,他们需要她,她也需要他们。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女人,其实是很悲哀的,是近乎于行尸走肉的生活。
她很随意的点头嫁给木少爷,首先是不敢拒绝,不光是她的,更是那一大群从家里带来的人的生计安危,那是她肩头的责任,其次是她觉得目前的生活还算安稳,自己也没什么期盼,这样子的生活在她看来是可以接受的,她想要尽可能的维持下去,最后,正因为她不爱木少爷,才会一点都没有压力的答应嫁给他。
后来木少爷走了,她又再次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在原有的责任上面又压上了木少爷寨子里的人们和木少爷的几个孩子。这并不是她该承担的,但自从少了一只眼以后,她就逐渐明白自己不能和其他女人一样有个归宿,按部就班的延续下去。她的生活是没有方向的,是无望的,所以她不断的下意识把越来越多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直到不能负担的地步。
在极度焦虑,内外交困中,她终于迈出了山寨,寻求强援,一步步都艰难。之前她心里也没有主心骨,又没有人可以商量,无奈之下求助鬼神,却没有结果。这种种的矛盾冲突,最终使她性格的另一面爆发出来,就是木阿嫂。
木阿嫂这个称呼一看就是市井江湖里的浑名,也代表了她内心深处对落草为寇的不认同,但现实所迫,她不得不屈从,在她看来,那是段不光彩的历史。她那时不修边幅,作风狠辣,是对那个乱世无声的讨伐和反抗,就好像世道恶,那我就比它更恶,看最后能恶出个什么结果。
在与李长官的合作中,这又是一段短暂的平静期,她也力图与李长官和他手下的人搞好关系,黄副官对她的暗恋就始于这个阶段。后来居然偶然间发现洪三爷的踪迹,宋司南饶不了他。
宋司南对洪三爷那些手段,其实是在报自己的仇,特别是后来她给洪三爷准备了一套当年自己挖眼时的工具,就是以眼还眼的用意,尽管那样,宋司南心里也不觉得真的解气,因为那眼睛没了之后一天又一天的苦难,怎么算得清楚?
黄副官劝宋司南是因为他喜欢她,不然根本没必要管,可也因为他喜欢她,心里不自觉的希望她是自己爱慕的化身,提出了在宋司南看来很过分的要求,使得两个人之间没有进一步的可能。这种事在恋爱的男女中间很普遍。
李长官突然被召回,使得金三角的势力平衡被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一丁点秩序土崩瓦解,这也是宋司南极度恐惧的原因。试想《行尸走肉》中瑞克忽然消失了,大家要面对的全是尼根那样的人,是什么感觉?这也成了宋司南仓促离开的原因。
这里面有个岔子,原来的打算是让程震把孩子送回扬州老家,那里还有不少故人,几个孩子,没人会太过为难,一口饭总有的吃。宋司南不敢和孩子一起走,是因为怕自己以前干的事被查出来,孩子们反受牵连。哪知道后来情况有变,程震没跟李长官走,而是取道缅甸,到泰国,再辗转回台湾的,黄副官和他在路线上有分歧,并且极力反对他潜回内地找许小姐的计划,混乱之中只好带着三个男孩子先走了,这里面黄副官还是旧时思想,以传递香火为重,所以带走的是男孩子。后来宋司南想方设法把生意带回大陆,一是为了寻找父母下落,在一个就是寻找木少爷的孩子,她还以为孩子们在扬州一带呢。这也是她和叶江川苏州之旅的动意,也是为什么她那时总嫌叶江川碍事,不像两个人之前逛京城那么轻松愉快。
她再一次被不可抗的命运改变了方向,毫无准备之下被带到了大洋彼岸,可脑子里一时转不过弯来,她无奈着扮演着女学生,心里却想着木阿嫂的那一摊事,这是一种惯性。关于约翰神父为什么要改小她的年龄,在《写在前面的后记》里已经解释了。约翰神父和宋司南的想法从来就不在一条线上,这点在他们重逢以后,越发凸显出来,约翰神父是接受命运的一个象征,宋司南恰恰没法接受她的命运,换了谁也接受不了。
她在极度苦闷的情况下,埋首书本,同时也想要探寻自己那只玉石眼珠的秘密。她那时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子了,做事有很多考虑,并不纯粹。她缺乏安全感,上学期间试图接着做生意完全就是在这种心理下驱使的,这让她无意中招惹了两个人物,利维和陈帮主。
对这两个人,她一开始的感观,都是不喜欢,其实这两个人才是她人生中的贵人。陈帮主逼她太狠,她转投了利维,自始至终都是利用关系,这也是宋司南内心世界的谷底,最不能接受的一段往事,她本人痛恨这种行为,却无可奈何的成为自己痛恨的人,这也是后来她种种矛盾行为的由来,也是她不顾一切创业的动力,其实很简单,只是不想面对不爱又对不起的人。她打听丹尼尔的下落,一开始动机也不纯,只是想找个不在家的理由,躲开利维,但她对丹尼尔的心情还是真挚的,不求回报的。对陈帮主,她其实比早年成熟了很多,不会因为一开始的不愉快就记仇,反而主动回过头来谈合作,这是宋司南成熟的标志。
她很多年只是把江舟藏在心里,平时也不会伤春悲秋,只有在梦里没有现实枷锁时,她的思绪自由飞翔,总会回到那棵她初次遇到江舟的桃树下,那些梦她有的记得,有的醒来就忘记了,时间久了,也看淡了。
她万没想到,会在自己已经放下以后,突然见到一个和江舟这么像的人,像到她乍一看就以为是江舟在那。其实叶江川并不是一点不差的复制了江舟的相貌长相,他比江舟高,也更有气质,但问题是宋司南印象里只有还是个少年的江舟,下意识的以为长大了就应该是这个模样,误会就从这一刻开始。
不光是宋司南看叶江川眼熟,叶江川也一眼就发现了宋司南,冥冥之中,似乎父子两个在某些方面是有传承的,于是错位的缘分,在那一刻被激活了。
平心而论,这两个人在感情上都是有缺陷的,宋司南在感情上没有其他方面的成熟,因为她的遭遇阻止了一个正常女人的情感发展,叶江川是家庭温暖的缺失,母亲角色的缺失,以及情感世界的闭塞,导致他对一个画中人有了非同一般的执念。
由于开始就是错的,所以他们之间的恋情也很曲折。当不知道叶江川是江舟儿子时,宋司南还能半推半就,尽管心里总是自责,但总是拒绝不了,其实那是她忘不了江舟的表现,也是人性使然,她就是把他当作江舟,虽然明知道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等到她发现叶江川就是江舟儿子时,那无异于晴天霹雳,首先她想到的是对不起江舟,其次是这在她的道德观里是禽兽所为,再者是对不起叶江川,自己当初要是再坚决点,也就不会有这些错事,她无法面对叶江川,所以和之前同利维在一起时一样,她又开始躲避。
由于她对利维只是单纯的不喜欢,所以反倒没那么尴尬,可对叶江川不一样。叶江川本人身上有很多与她相通的地方,抛开和江舟的关系来说,宋司南是喜欢的,也是这个原因让她总是很纠结,狠不下心,但又接受不了,处于一种十分难受的状态。
最后她接纳叶江川,一开始是抱着一种赎罪的心态,和牺牲自己的精神。她认为自己犯的错要自己却弥补,所以一开始只是努力在扮演叶江川的老婆,并且卖力的帮他搞好人际关系,生活上也照顾的无微不至,但这并不是爱。后来他们渐渐有了感情,是因为那段时间宋司南的生活相对平静,她不用生活在紧张忙碌中,也没有什么等她救急的事,再者承载她以前记忆的那些人和事都远去了,她的生意和事务基本上都假手于人,不用亲自出面,这就客观上造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情境,她可以忘却过去的自己,以丽贝卡的身份和叶江川在一起,慢慢的自己也认同了。但即使是那样,她已经习惯了把叶江川也当成一种责任,这种感情很复杂,不堪细说。
可这样没几年,叶江川死了,宋司南终于意识到她原来是爱他的,但是也只能让这段感情随风而去。终其一生,她的感情生活是个悲剧,是时代的苦难造就的,不忍细看。她一辈子固执的不信命,不接受宗教信仰,是她对命运不公的抗争,她总是问为什么,可没有人给她答案。
李长官,陈帮主说她了不起,可他们看到的不是本来的宋司南,那其实是她最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正的她其实还是那个在桃花树下大着胆子跟不认识的男孩子打招呼,坐在江舟车后面笑的无忧无虑的那个大眼睛姑娘。哪怕在叶江川面前,她也找不回来当年的感觉,而叶江川眼中的她,也不完全是宋司南认同的形象。叶江川喜欢那个画中少女的气质和成熟女人的性格,那是他从少年时内心想象出来的一个人物,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对别人没反应的原因,太难找了。
几个人的名字
宋司南:司南是辨明方向指路的工具,可自身却不由自主,被各种各样的人带着到处走,这恰恰是她一生的写照。同样的,无论到了那里,她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且坚持下去,这也是司南的本质。
江舟:就为了体现他的普通,和少年时宋司南与母亲逛街时偶然在石桥下看到的乌篷船一样,江里的船成千上万,可就这一条就碰巧被宋司南遇见了。
叶江川:其实应该是江川,叶是他母亲的姓,他比江舟更博大,更伟岸,也更能包容。
叶小姐:在番外篇《一叶扁舟》里提到她叫淑文,这是一个中规中矩不出错的名字,也代表了她的父亲对她性格的期待,然而叶小姐并不喜欢。她的姓和江舟的名,组成了一叶扁舟,象征着两个人在动荡无常的岁月里匆匆相遇又匆匆分开的落寞人生。
另外:正文的四个篇名,是宋司南的八字。从名字来看,无论是江舟还是叶江川,都绝非良配。
第一章里算命先生的断语就是说的这个八字,有这方面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说的有没有道理。
人物主线:
宋司南初恋江舟,第一次嫁了木少爷,第二次嫁给利维,第三次嫁给叶江川,陈帮主那次不算。
宋司南认识江舟时只有十四,五岁。
江舟在1936-1937年离开苏州,前往南京,而后因为军校搬迁,转移至四川。
宋司南失去眼睛时,刚刚十七岁,那时已经是1937以后了,大约在1938-1940年之间。
在1941年前后,她被木少爷劫走,从此以后在山寨里和木少爷生活了四五年,在被劫一年以后,成了木夫人。
木少爷于1945底,1946年初离开山寨,再也没有回来。没有人知道他最后怎么样,应该是战死了。
江舟在大概1945-1946年间随军来到常州,在那里和叶小姐成婚,大概一年以后,叶江川出生。
江舟在1948年左右就死了。
她被迫离开滇缅边境时是1954年,那也是李弥将军被召回台湾的同一时间。
宋司南遇到利维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她的年龄已经被约翰神父改小了,不知情的人都以为她还不满二十岁,陈帮主对她的底细一直清清楚楚,她先后嫁给陈帮主和利维时,大概三十五岁左右。
她与利维的婚礼在1959年底。
之后是她进军时尚圈创业的阶段,那时是六十年代中后期到整个七十年代。
她遇到叶江川时是在1972年以后的事了,大概是70年代中后期,叶江川那时不到三十岁,而宋司南的实际年龄已经五十左右了,当然她作为丽贝卡的年龄是三十五岁多。
她和叶江川在认识一年多以后,戏剧性的结婚了,那时候叶江川刚满三十岁,她作为丽贝卡的身份,三十七岁过半的样子。叶江川的亲戚朋友都知道她比他大好几岁,只是具体大多少不清楚,那个结婚证上的年龄是错的,一下子比丽贝卡的年龄又少了将近八岁。
叶江川在八十年代末期死了,宋司南之后就跟叶老太太作伴。
大约三四年以后,叶老太太也走了。
1996年,香港回归之前,宋司南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木少爷的孩子们,并亲自前往台湾,祭扫黄副官的墓。
后来,她渐渐的淡出江湖,只与几个亲信保持单线联系,也就是她能直接联系他们,可他们找不到她,这其中就包括丹尼尔。
她隐居的原因,一个是想安度余年,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是,她后来得知自己的玉石眼珠有强辐射,这也是叶江川早死的原因之一,所以她避世了。
从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她一直在资助她当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读书时的师兄弟和他们的徒子徒孙们,也是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玉眼珠的秘密。她为母校捐助的奖学金也发生在这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