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天机阁 ...

  •   沈风七岁离开汴京,跟着师傅学武功兼闯荡江湖花了十五六年,接着在南方边陲小镇兴隆呆了两年,兴隆镇是江湖有名的情报买卖帮派天机阁总部所在地,阁主正是他的师父葛天辉,二十岁那年沈风正式继承天机阁。

      江湖人不知道的是,天机阁是朝廷建立的,便于掌握江湖门派的变动,直接对皇帝负责,阁主有不用通报,直接觐见皇帝的权利。但沈风从来没有回过汴京,甚至也没有呆在兴隆,偷偷做了张任命书跑来了西北边境,做起了一个小小的驿长,渐渐地也淡了在江湖上的活动。

      韩青跟葛天辉可熟,武功启蒙就是他教的,按辈分来说算是沈风的师兄,平素里葛天辉每个季度都要回汴京述职,每每都会跟他说起沈风,韩青对这个师弟也很是好奇,他一继承天机阁就期盼着能见见师傅传说中最心爱的徒弟。可没成想,沈风根本就没想着回汴京,给的理由是他的职责里并没有必须在规定时间里回京,韩青堂堂一个皇帝也不好强迫属下,只得压下自己的好奇心。

      沈风当然没有玩忽职守,按师傅留下的规矩,天机阁时刻记录着江湖的变动,按分类编撰成册并每个月向他汇报,他则每个季度给皇宫寄一份江湖大事总结。

      两人平素书信来往算是比较频繁,对对方也称得上熟悉,只是第一次面见皇帝,再加上幼时那件事沈风心里一直有点阴影,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就算他身后那个大汉认出了自己,也不一定会告诉韩青,而韩青更是连见都没见过他,更不可能知道他是谁,没想到居然直接找来了。

      没有韩青的吩咐沈风不敢起来,只能看着他的靴子出神。黑色的靴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只是料子好一点,但是在跳动的烛火掩映下,泛着金色和银色的光点,沈风眨眨眼,发现银色的是轻灵的云,金色的则是翱翔上升的龙,沈风撇撇嘴,这就是传说中的低调奢华。

      那双靴子在地上走来走去,似乎是在看他房间的布局,最终停在了椅子前不动了:“平身吧。”

      “谢陛下。”沈风起身,后退一步,等着韩青的指示。

      “达虏,你先出去。”

      名叫达虏的壮汉急切道:“陛下,此人来路不明,还是让属下……”

      沈风看了他一眼,达虏一下子出了浑身的汗,自己刚才是怎么想的,居然质疑皇命,立刻弯腰退出房间。

      沈风歪头,所以达虏并没有认出自己,那韩青是怎么发现自己就是跟他通信了许久的天机阁主?

      “所以,”看达虏出去并关上门,韩青一撩衣摆坐下,摆出一副长谈的架势,“为什么不遵循师父的传统回京述职?”

      沈风愣了愣,他以为韩青会更加关心现如今边境的情况,没想到这人一上来就开始跟他翻旧账。

      “启禀陛下,换一个掌门自然是要换一个规矩,制定新的帮规前,我给您报备过,您同意了的。”

      韩青当然没有忘,那时他师父刚跟他说要传掌门之位给沈风,当天晚上就有一封信送到了他的龙案前,里面整整一本册子的新任掌门报告,看字迹确实沈风亲自所写。

      天机阁向来是直属皇帝,就连身边的近臣也不知情,为了不错过什么改动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韩青尽职尽责的一条一条的看过去,前面言辞还算恭敬,仔细的列举了新任的天机阁主在各种情况下应尽的责任,而后半本都是他和他的手下应该享有的权利,不用定期述职就在其中第三百二十四条。

      那天晚上韩青简直都要被气笑了,不过谁让他是师父最心爱的小徒弟呢,而且他的能力也是有目共睹,在天机阁帮忙的时候就解决了不少江湖纷争,但同意归同意,沈风这么折腾他,他也不能让他好过。

      想到这里,韩青眯起眼睛,努力忍笑。

      沈风也想到了那时的事情。师父生出退隐江湖之心已久,最后一次去汴京就是跟韩青说这件事的,他估算着到达的时间,提前遣人送信到皇宫。没想到第四天丑时那人就回来了,面如土色,上气不接下气的咣咣敲他门,要知道,兴隆到汴京八百里加急也得三天,他走一个来回,只用了四天,这是不吃不喝不睡跑来的?这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边境要开战了,还是境内有叛变?

      塞给可怜的送信人一杯凉茶,沈风急急忙忙打开信封,里面夹了四五封奏折,沈风仔仔细细的看过一遍,不敢漏掉一个字,最后迷茫的抬头想了半天,这几封奏折一点关系都没有,里面也没有暗语或者密码之类的。

      沈风抓抓头,又翻来倒去的看了三遍,送信人已经摊在椅子上睡着了,可他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事关重大沈风又不敢放松警惕,最终在其中一个封皮上发现了一个夹层,在里面抽出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已阅,同意沈风为下届天机阁主”,下面跟着一个皇帝的私印。

      沈风倒吸了口凉气,还被自己的口水呛着了,咳嗽的快要把肺都吐出来,手抖啊抖得的捏着信纸,恨不得立刻冲到汴京去掐死这个师兄。

      歪在一旁的送信人被他吵醒了,揉着眼睛问:“怎么了阁主,陛下让我用最快的速度赶回来,是境内还是境外的事,连天机阁都没有事先得到消息,肯定已经很严重了吧……”还没说完,送信人就看到了沈风的脸色,咽了口吐沫,决定还是不说话了。

      想到那时候的经历,沈风苦着脸,两人第一次通信,他算是领教到了这个皇帝陛下的性格,不吃一点亏,绝不肯落人下风,果然是皇家教育出来的。

      想到过去的事,韩青再也板不住脸,轻咳一声,示意沈风别装模作样的站着了,快坐下吧。

      沈风笑嘻嘻的坐在他对面,殷勤的给韩青倒了杯茶。

      “陛下,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还值得你亲自跑一趟?”

      “说来话长,你先说说你的情报吧。”

      天机阁的眼线遍布九国二十一门派,一些战略要地更是重点监察对象,雁门关当然尤其重要,早在两个月前就有消息传到沈风这里,各大门派有些异动,江湖上消息灵通的包打听四处散播消息,说西北边境有宝藏。

      雁门关自有史以来就是人迹罕至的沙漠,几百年没有什么大的城池,附近没有商道,就连富庶的村子也没出现过,要不是地处边境,必须有军队驻扎,根本没人会来这里。西北虽然是个藏东西的好地方,但是没有地标,也无法设置大的标志物,怎么取出来,从来没听说过谁把宝藏藏起来是为了永远不取出来的。

      天机阁的属下查遍了阁内保存的资料,最早的甚至到了一千年前,没有一个是涉及到雁门关附近的宝藏的。

      沈风看韩青愁眉不展,心想是不是有什么情报是自己不知道的。

      过了一会儿,韩青敲敲桌子:“你听说过上古十大宝地吗?”

      沈风迷茫的眨眨眼睛,歪着头看着他:“什么十大宝地……”

      “这是只在七国皇室流传的秘辛。”

      听了这话,沈风眯着眼,不满的的看着他。

      韩青失笑,七国存在历史最短的猭国也已经有七百年的历史了,怎么可能没点只有皇室知道的秘辛?

      “陛下,你说只有七国知道?”沈风撇了撇嘴。众所周知,北柏国和千水国都是近一百年内成立的,为了从他们各自的宗主国分裂出来,那时打了将近有十几年的仗,牵涉到周边五个国家,结果连皇室的秘密都还不知道。

      说道现如今的各个国家,有个趣事。不知是哪个才子发现历史较为悠久的七国的名字正好是吴国开国宰相兼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谐音,分别是汶、北柏、峒、吴,万山、大理、猭国,再加上南柏国和千水国,并称九国。

      这个叫法流传开来后,有好事者开始找有没有其他的这种巧合,没想到真的让一个人找到了——当今武林比较大的二十一个门派的名字也正好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谐音。这个人名誉天下的同时,杜甫的诗词本子也供不应求,成为人人研究的对象,杜相本人亲笔题写的书画更是炒到了天价。

      文坛趣闻先不提,继续说上古十大宝地。在传说中,这些宝地无一例外都是来自一千年前的混战时期,那时时局动荡,小国林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整个武林善恶不分,正邪难辨,有很多门派直接占山为王,抢夺富商的家财和朝廷运送的军需品,有的大门派的财力堪比当时的第一大国。

      沈风想了想,如果真是那时候的门派留下的财宝,即便到了如今也是价值不菲,更何况还有一些艺术品,那些可是无价的。如今的门派处处被朝廷压一头,估计对这里会很感兴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