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冰皮月饼  ...
            
                
                
                    - 
                          转眼间中秋节就快到了,季知妙带着张氏和柳枝一起做月饼。没有烤箱,季知妙思来想去,便决定做冰皮月饼。虽然现在没有冰箱,但是吊在井上,也算有点效果。
  “姑娘,咱们做什么馅儿的月饼啊。“看姑娘让自己准备的材料,柳枝有点搞不明白。
  “今年很多东西不齐全,就只做莲蓉和豆沙的好了。“哎,也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还能不能折腾出烤箱了,季知妙心有戚戚,古代就是这点不好,工具太落后。
  莲子也是学生送来的,个个圆润饱满。将莲子用清水浸泡一夜,取出莲心,莲心留着以后泡茶喝。然后将莲子放入锅中,加少量清水小火焖煮。将煮熟后的莲子压成泥,然后加入少许油和细白糖,小火不断翻炒,直到将莲蓉炒干。没有料理机,手压的莲蓉不够细腻,但胜在莲子饱满清香。
  现在季知妙进厨房,除了感兴趣的地方会自己动手外,其他都可以放心指挥张氏母女完成了。
  把莲蓉馅交给了柳枝,豆沙馅儿便让张氏来做了。将红豆和绿豆分别用清水浸泡一夜,然后将豆壳用手搓掉。搓完之后把豆子放进蒸笼里蒸熟后压成泥,红豆加红糖和少许油,绿豆加细白糖和少许油,然后分别炒干。
  “姑娘,您看这样成么?“张氏动作比柳枝要利索,两边几乎是同时完成的。
  “姜还是老的辣,柳枝你做的虽然也不错,但还要向你娘亲多多学习。“季知妙把三种馅料都尝了尝,味道都很不错,只是柳枝做的略微油腻了些,不如张氏做的清爽。
  “是我太急躁了,姑娘,要不我重做一锅吧。“柳枝尝了尝张氏做的,有些沮丧,自己果然还是比不上娘亲。
  “你呀,就是太心急,加油只是为了防止粘锅,所以要等油被完全吸收了再往里面加。“张氏点了点柳枝的额头,女儿的小毛病自己是再清楚不过了。
  “柳枝,你也别气馁,等你到了你娘这个年纪,肯定比你娘做的好。你做的这个已经不错了,不用重新做,浪费可不好。就算是我自己来做,也不一定能有你做得好呢。“才十来岁的小姑娘,放到现代才上小学,季知妙哪里忍心再苛责。再说了,这小柳枝可是自己预备的行政总厨,还是以鼓励引导为主吧。
  “那等我长到娘亲这么大的时候,娘亲做的就会比现在还要好了?“
  “你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是好事,但是人要跟自己比,你只要下次做得比这次好,就算是有进益了。好了,柳枝你去准备染色的材料。什么东西可以染什么颜色我已经教过你了,你自己看着准备。张婶,我们开始做冰皮。”
  “是,姑娘。”应了一声,母女俩便开始干活了。
  糯米粉加上小部分粘米粉和少许面粉,混合均匀之后,加入清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入蒸笼蒸熟,放凉。
  看着柳枝准备的染汁,红色、黄色、紫色、蓝色,季知妙觉得或许可以做个彩虹色了。
  冰皮放凉之后,分成了若干分,分别染成了红色、橙色、黄色、紫色、绿色、蓝色,还有各种颜色搭配出来的彩虹色。
  将面皮和馅料分成小份,在双手和案板上洒上炒熟之后的糯米粉,将面皮压成薄薄的皮,然后将馅料包裹起来搓圆。在模具和月饼上都洒上糯米粉,然后把月饼压入模具,压实之后轻轻一磕,月饼就出来了。将月饼上的糯米粉轻轻扫去,半透明的冰皮月饼就做好了。
  看着这些五颜六色半透明的月饼,张氏和柳枝都觉得很新奇,以前自家做的月饼都是用面粉做的皮包上五仁馅儿,压花之后放入蒸笼蒸熟的,远没有这个冰皮月饼来得精致好看。
  这个模具是季知妙画的样子,云岩用榉木雕的。云岩前两天就送来了,季知妙拿到之后就在模具上刷了一层油,放在盒子里润养着。云岩的雕刻手艺非常棒,做出来的冰皮月饼纹路清晰,形状可爱。除了送礼用的梅兰竹菊和福禄寿花样,季知妙还画了一些可爱的动物图案,兔子、蝴蝶、小鱼一类的。
  “姑娘,这月饼太好看了,都舍不得吃了。”柳枝举着一个白色的小兔子形状,在上面放上红色面皮做的眼睛,可爱极了。
  “姑娘这份中秋礼送出去,保准整个蒲云镇都没有比得上的。”张氏恭维道,不过她也不完全是为了讨好主家,这月饼确实是前所未见。
  冰皮是糯米粉做的,比较黏,季知妙想了好久才想到在月饼下垫一张芭蕉叶。把新鲜采回来的芭蕉叶洗净擦干水分,剪成和月饼对应的形状,然后把月饼放上去。一眼看上去,简直是赏心悦目。
  “我就知道季妹妹有新点子,我来的真是时候。”正当季知妙在自我陶醉的时候,荷花走了进来。“端午节你做了五彩粽子,我就想着这中秋节你肯定也有新花样,这月饼真的太好看了。”
  “不过是些小巧,这染色的原理和五彩粽子是一样的。这模具荷花姐要是喜欢,尽可拿回去用。”
  “这月饼这么可爱,刘大姑娘也舍得吃呀。”柳枝见自家姑娘都还没尝过,就被刘荷花给吃了,有些忿忿不平。
  “你这小丫头,月饼做出来不就是给人吃的么,难道要放着等它坏掉?”
  “柳枝,不可以这么失礼。”张氏赶紧拉了一下女儿,自从进了季家,她便时刻约束女儿的性子。季家是读书人家,肯定喜欢知礼的下人。这荷花是里正家的姑娘,在云溪村扎根的话,又如何避得过管着一村大小事的里正。
  “张婶,柳枝这是心疼你们家姑娘呢。”这张氏母女是自己和哥哥跟着一起救回来的,虽然最后母女俩在季家做了下人,可冷眼瞧着季知妙也没有摆主子架子,自己又怎么好意思多说呢。
  “荷花姐,这味道还不错吧?你们家月饼做了没,要不我把柳枝这丫头借给你,这丫头手巧,这些有一半儿是她做的呢。”
  “刚刚跟你开玩笑呢,我是来找小柱子回家的,家里有些事儿。我们家今年事情多,月饼都是在镇上买的,没有功夫自家做。”荷花觉得这冰皮月饼都可以拿去镇上的点心斋卖了,而且生意应该很不错,自己又怎么好意思讨要人家的方子。之前的五彩粽子和五彩索,后来一想,都觉得直接让季知妙教不太妥当。
  季家给各家送去的中秋节礼就是这些冰皮月饼。学生们照样送来了节礼,其中以赵家送来的最丰厚,其次便是里正家了。
  “爷爷,这赵家送来的节礼也太丰厚了吧?“季知妙看着长长的礼单,也是所有节礼里面唯一的一份礼单,礼单这种东西也只有富贵人家才会讲究。
  “这赵员外是在补束脩,当初我只肯收他三两银子,他现在是在找补呢。听说你那二师弟早先的老师可收了赵家不少束脩,如今他不给咱们家补上,只怕是难以心安。“季云礼果然是一语中的,看着儿子学业进益飞快,赵员外越来越觉得那三两束脩是大大的不妥。
  “那咱们只回了一盒点心,是不是太少了?“季知妙看着这些布料有些牙疼,也很兴奋,还真是打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早先担心自己买了太华贵的布料太招人眼,这转过头就收了个富贵人家的独子做师弟。现在自己穿一身华服出去,估计就没那么打眼了吧。
  “咱们若是回礼回得重了,他们才会心有不安呢。“
  “额,那倒也是。“季知妙抛却了最后一丝挣扎,欢快的去折腾布料去了。
  当赵家收到中秋回礼之后,两父子都闪过了一丝惊艳。赵家有钱,也养了厨子,府里也搜集了好些点心方子,可这月饼却是前所未见。尝过之后,虽然觉得美味,但材料都是常见的。让府里的厨子来试了试,说是多研究一下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来。
  赵员外在里面嗅到了商机,但是赵诚却制止了。自家不差这点银子,这是老师家里的方子,又怎可厚颜拿去牟利呢。赵员外一听也就打消了念头,糕点也就挣点小钱,如何比得上儿子的学业。赵家虽是乡绅,家里田产不少,但是田地都是靠天吃饭,所以赵家也有不少铺子。
  不过赵诚没想到的是,自己放弃了,却引来了好友兼表哥的执着。中秋节后的第二天,平江县县令家的公子冯书怀受不了自家老子的唠叨便跑到赵家来了。
  冯书怀的母亲是赵诚的表姨,两家算是亲戚,冯书怀比赵诚大两岁。冯知县一心想让独子冯书怀考取功名,好光耀冯家门楣。可是冯书怀天生就爱折腾经商,不为赚钱,用他的话来说是享受赚钱的乐趣。赵员外经商颇有心得,所以冯书怀三天两头往赵家跑,赵家父子一看他就头疼。
  早两年平江县有一个村遭了灾,是赵员外出钱又出力帮着冯知县平复了灾情,冯知县这才保住了乌纱帽,还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儿子天天往赵家跑,冯知县气得吹胡子瞪眼,但却不好跟赵家发作,憋得好不辛苦。
  “哎,要不是咱俩年岁不同,我都怀疑咱们两家是不是抱错儿子了。”冯书怀吊儿郎当的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家用功读书的表弟,心下感慨,如果表弟是冯家的儿子,自家老爹还不得欢喜疯了。一想到自家老爹每次见到表弟,对姨父是一脸的羡慕嫉妒,而看到自己之后就是咬牙切齿的恨,简直恨不得把自己送回娘胎重铸。
  “表弟,这月饼你家有方子么?“百无聊赖的冯书怀把赵诚书房里的点心都扒拉了一遍,一看这冰皮月饼就嗅到了商机,立马就来了兴趣。想着就算不好吃,冲着好看也能挣钱。尝了两口之后,眼睛都亮了,好吃又好看,想赔本儿都难。
  “没有。“赵诚没好气地白了冯书怀一眼。
  “你不说,我也有办法。拿回去让府里的厨子试也能试出来,顶多是多费些功夫。“
  “这是我老师家的点心方子,你要想拿去卖就先去征得人家同意。“
  “你新拜的师门?“
  “我只有一个师门,云溪村季家,之前那个秀才只是蒙师。“一想到自己差点被一个穷酸秀才给带歪了,赵诚就暗恨不已。虽然自己一早就觉得有哪里不对,单就好像身在雾中不知是何缘故。直到自己入了季家门下,得到季云礼的教导,才算拨开迷雾恍然大悟。
  “那你下次去的时候带上我。”
  “你若是敢捣乱或者仗势欺人的话,我就告诉姨父你想拜入我的师门,做我师弟。”
  “成交。”想着自家老子最近见表弟的学业大有进益,看自己的眼神都快变成飞刀了,冯书怀只得咬牙切齿的应了。
  仗势欺人,哼,自家老子是一方父母官,现成的后台都不懂得利用,那是蠢。赵员外没有打着冯知县的名义做生意那是他本分,可冯书怀去做生意,就算他不想仗势,别人也不会信。不过,仗势也不一定就要欺人,有时候只是防止自己被别人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