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三、记忆里那些经典老歌 ...

  •   三、记忆里那些经典老歌

      有了前面广场舞从不会到会的经历,苏秋葵面对虽然称不上擅长但绝对不至于束手无策的唱歌任务,无疑是心态轻松加放松的。

      一年500首歌,平均每天一两曲而已,分分钟唱个十首八首的,完全没压力。她也不是完全盲目的乐观,甚至也做了个计划表,打算把国内外港澳台各大歌星的歌单清过去,反正也不用多熟练,每首歌记得几句,会哼个调就行。从九十年代开始,二三十年下来,每个年代找个十几个知名明星,就有四五十个了,每位找个十首八首经典曲目,就凑够三四百首。小众的歌曲不熟悉不了解,大众歌曲嘛,就算唱不好,总也混了个眼熟是吧,就算不太熟悉,学起来也简单啊。再说啦,有些歌手经典曲目都能有十几二十首。然后不那么知名的歌手也或多或少唱过一两首红歌的,再加加减减粤语的,外语的,五百首,简单。

      为了把时间安排好,她还定好了前紧后松的基调,也就是说,前两个月,每天搞定一位大明星的经典曲目,留下后面十个月去搞定剩下的百多首歌。往大了算,差个两百首,十个月,每个月也就是二十首,三天搞定两首歌,就算全新,每首歌学个两句完成任务,也就差不多三天学四句新歌而已,一天两句都不到,多半还有会唱能秒过的呢!何况根本不到二百首呢!一百五十首的话,每天学一句就够了。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的安排合理,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写的赞。

      为了开个好头,她直接选了当年听过无数遍的周华健的歌开张。九十年代周华健的《花心》《孤枕难眠》《让我欢喜让我忧》《最近比较烦》《朋友》《忘忧草》(感觉有点凑字数的心虚,可是周华健被广泛传唱的歌远不止这几首哦,他的专辑真的称得上曲曲经典了,不夸张)等等,是个人都能唱几句。

      苏秋葵虽然算不上什么真粉,但如果《寡妇村传奇》都会哼两句,《难念的经》也很不陌生,足见已经没多少漏网之鱼了吧。这会儿一首首听过去,不禁感叹,难怪当年那么喜欢,歌里那么多感动,怎么会不印象深刻呢?关于爱情的最多,《风雨无阻》《让我欢喜让我忧》《明天我要嫁给你了》等都是,会感动,会落泪,不会觉得酸,不会觉得无病呻吟,只会觉得情真意切;写亲情的《亲亲我的宝贝》,那种满满的宠溺感,怎么唱怎么听都只觉得心里暖暖的;《朋友》就更不用说了,朋友聚会的必唱曲目啊。

      就这么边听边感动着,然后发现一个悲催的事实,副歌基本都会唱,可是会唱开门的,直接少掉了四分之三是个什么节奏?以前写作业的背景音乐,晚上入睡前的催眠曲,后来去k歌也或多或少点个一两曲以回忆过往,以为清新得永远不会褪色,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落了不少尘土,记忆并不如我们以为的那般清晰了。这样想时,不觉有些感慨。不过也是这次复习,她才发现周华健也唱过《漂洋过海来看你》。话说,这不是娃娃唱的么?嗯,还是比较喜欢娃娃的版本。

      不过,混了个脸熟就这点好,在会唱副歌的情况下,想学两句主歌,认真不难,反正也不用准确到能去参赛,大致在调上就行嘛,而歌词这一块,凭苏秋葵的超强记忆力,歌词算问题么?《花心》《朋友》这些不用说,已经不是广泛的范畴了,应该说泛滥了吧?直接过!《难念的经》咋感觉像周董的歌呢?果然都是姓周么?不对,应该说比周董的有些歌还难学。跳过吧,这发音,当年真学会过怎么唱吗?怎么就越来越怀疑了呢?不管啦,下一曲。等到把周华健的印象比较深的歌过一遍,二十首歌搞定。超额完成任务,完美!

      鉴于第一天的成功,苏秋葵第二天继续把目光瞄上了高产歌手,张信哲就这么进入了视线。情歌王子唱红了太多太多歌,《信仰》《过火》《难以抗拒你容颜》《爱就一个字》……,太多了,《白月光》后面还被好多人翻唱过呢,堪称“歌歌动听,曲曲深情”。苏秋葵自然也抗拒不了这样的深情,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他的情歌海洋。也正因为当初的泥足深陷,这会儿复习起来那叫一个轻松愉快。足见“平时用了功,考试就轻松”是不灭的真理啊。

      接下来的这位歌手,是因为情歌发散思维找到的。想起情歌,她就难免想起当初,她和某个人彼此相爱过,那个人在她生日那天,把张学友的《失眠夜》唱得那么好听,好听到她回家上网翻原唱反复听,可是怎么听怎么觉得他唱得比原唱好听那么多,那么多。其实她更想说,张学友的《失眠夜》唱得不好听的,会挨揍么?而那个人唱得真的好好听,特别好听。是因为歌里的深情么?还是因为唱歌的是那个人?“总是在每一个失眠的夜,我就会盼望你的出现”,“我愿意抛开身边这一切,爱你多些”,现在想起来仿佛仍然能够体会到当时满满的幸福,要溢出来的感觉。那个人说,她是他背过的第一个女孩子;那个人第一次跟她吃饭,把小炒肉里的大半个朝天椒直接吞下去然后一直灌水,就因为她说喜欢吃辣;那个人跟她走在路上始终走在她左边;那个人跟她逛街大大方方提着她的女式包……那个人曾经让她明白什么叫深爱,最终阴差阳错分开她心痛却没法怨他,因为明白当初他有多用心。她想,没有把他唱的《失眠夜》录下来,算是这辈子的一大遗憾吧。

      其实,张学友还是唱了很多很好听的歌的。《情网》《吻别》《相思风雨中》《爱如潮水》《慢慢》等等,那时候你随便在街头吊着嗓子喊出句“我和你吻别”,百分之百有人接一下“在狂乱的夜”。当年,张学友的歌,就有这么火。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不会唱几句“情愿就这样守在你身旁,情愿就这样一辈子不忘”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刘德华的《忘情水》《爱你一万年》《男人哭吧不是罪》等等也有相当吧,相较之下,同为当时四大天王的郭富城和黎明,苏秋葵记忆比较深的只有前者的《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和后者的《深秋的黎明》和《今夜你会不会来》了。不过,张学友以外的三位更多的活跃在大屏幕,也就难怪了。苏秋葵关注的也不是他们各方面的成就,不过是找些耳熟能详的歌曲以便能走个捷径而已。

      在找歌的过程中,苏秋葵也发现,有些印象里的知名歌手,自己能唱的歌曲竟然只有两三首甚至一两首,比如谭咏麟,当年的《水中花》流传多广啊。可是,除此以外,竟然只找到《一生中最爱》和《神的传说》会唱几句,后者还是因为《封神榜》流传开来的。这可是谭咏麟啊,当年多出名的人物啊。也不知道是记忆误导了我们,还是有些东西被时间考验掉了。

      苏秋葵当然也不至于忘了女歌手。事实上,相较于男歌手,她喜欢的女歌手多得多。

      孟庭苇的很多歌苏秋葵就都会唱。她学会的第一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还是高一的文娱委员教的,现在想来人家真了不起,十四五岁能自己学好歌,然后在音乐课上教全班同学唱,单凭这份勇气和自信,就非常厉害。那可是九十年代初哦。苏秋葵大学期间当着全班人站讲台上说话声音还发颤。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孟庭苇唱了很多歌,经典不经典不好说,苏秋葵当年都还算喜欢听吧。相对来说,无疑后面的那英、王菲、刘若英等人的歌更大众一些。但孟庭苇的歌,无疑是那个年代的记忆,很细腻很清新的记忆。在那个港台歌曲笼罩大陆音乐市场的年代,孟庭苇是女歌手的绝对代表人物。也不知道是歌太多,都有流传,还是没有特别经典的。苏秋葵说不出孟庭苇哪首歌最经典,就她个人而言最喜欢的是《手语》和《双飞燕》。以前的室友有喜欢《无言花》的,有喜欢《心电感应》的,也不知道这是高产歌手的荣耀还是悲哀。孟庭苇发行的专辑有19张之多,苏秋葵会哼唱几句的,超过一百首。

      邓丽君、那英、王菲、刘若英唱过的歌也很多,经典的也很多,苏秋葵会唱一点的也不少,所以任务刷得飞起。(为什么不列她们几位的歌?她们的歌还用列么?)蔡琴的歌还是一如记忆的经典,《你的眼神》《抉择》《渡口》等等。齐豫的声音也还是那么好听,声控选手苏秋葵直接被那种空灵的感觉吸引,《橄榄树》单曲循环这种事,说起来也是醉了。事实上,齐豫好听的歌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一面湖水》,《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等,要苏秋葵说,齐豫念经一样好听,声控选手就是这么不讲理。不开玩笑,齐豫真的有念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且很好听哦。同样声音好听的张清芳的《花嫁》、《加州阳光》自然也没能逃过魔爪。

      日子就在这么时而开心惊喜享受滋润时而感触沉思中过去。苏秋葵没再管500首的任务,而是沉浸在优美的音乐中难以自拔。难怪人们高兴唱歌,难过唱歌,无聊还是唱歌,音乐可不就是个好东西么?

      把国语歌翻了个七七八八之后,苏秋葵开始整理有些印象的外语歌。说是外语歌,其实绝大部分是英语歌,没办法,别的外语没学过啊。第一个想起来的当然是经典,不过却是有出处的。这是高中英语老师在语音室教他们的歌:《right here waiting》,中文名是《此情可待》。大学里跟同学们比了比,才发现当年他们是很幸福的那一类,那时候没有语音教室没有物理化学实验室的比比皆是,他们有。虽然也上晚自习,虽然只有单休,可是暑假休满,高三寒假仍然休了一大半,跟现在周末还要到处上课补课的孩子们比比,幸福得让人流泪啊。那时候的老师也很尽心,不管逢年过节还是教师节,都没人送礼,老师就凭着那份责任心管教着引导着孩子们,新闻里宣传的都是只顾学生不顾自己孩子的老师(我并不赞同这样的做法,这样的老师是失职的父母,但无可否认作为这样的老师的学生们,应该感动)。跟现在比比,那时候的教育行业完全是一块净土啊。当然,说这话不是说现在的老师就都功利了,只是各种报道折射出太多脏污,以致原本可能是大多数的干净也被蒙上了尘埃。

      又扯远了,毫无疑问,《此情可待》是一首很经典的歌曲,同样经典好听的还有《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寂静之声》(《the sound of silence》)等等,话说为什么那时候的英文歌,都翻译成了四字短语?还有一首不知道多少人听过苏秋葵喜欢到极点的英文老歌《Diamond & rust》,歌绝对好听,Joan Baez声音超棒,两者相加,就是棒到极点。

      法语歌,苏秋葵除了《两只老虎》,就知道《蝴蝶》了,哦,还知道个《伊莲》,总算不全是儿歌了,惭愧。

      日语苏秋葵完全不会,可是,有一首日语歌,电视剧《酱油家的女儿——阿香》的主题曲,她觉得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不妙也给大家推荐一下,真的很棒的歌)

      在苏秋葵找歌的过程中,我们小大神在干什么呢?时而撇撇小嘴,“这歌也就这样哪”,偶尔点点小脑袋,立马又晃晃,“还算听得下去吧”,又或者翻着小白眼,“这都唱得什么?这女人一点审美都没有么?”,偶有瞪大眼睛,嘴巴张圆,“哇噻,这歌唱得不错呢”,当然,不吐槽歌吐槽她的偏好的时候更多,“谁说嗓子好唱歌就好听的,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一会儿又自己圆话,“声音好听的人念歌词也难听不到哪去啊”,遇上特别喜欢的也偶有静静听歌享受的时候,如果赶上苏秋葵没能跟他喜好同步没有放成单曲循环,就又跳又叫的,最终却因为不想表明他一直在而静默。整个一幕哑剧在上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三、记忆里那些经典老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