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初入皇宫思文轩 ...
-
洛曦国的政体和别国有所不同,共分为七个品级,从正一品往下到正七品,其中正一品中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足鼎立,丞相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管理,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而太尉则负责军事,掌军权。正二品为太傅、少傅和文渊阁大学士,正三品至正四品为六部尚书到侍郎,正五品包括礼、吏、工郎中,正六品则为另三部员外部,其中吏部负责官吏任免和考核,户部负责户籍、土地、赋税,礼部负责礼仪和科举,兵部负责军政,而刑部和工部分别负责刑狱和国家工程建设。最后的正七品则包括提督、刺史和钦差大臣。
洛曦国重视品级,分辨身份亦特别设置了七色朝服,从高位至低位依次为紫、红、赤、靑、蓝、靛、绿、黄,衣绣各样花鸟虫鱼为饰,一般只有正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出入朝政议事。但这洛曦国潇帝励精图治,擅于治国,从善如谏,使国泰民安,百姓安居,甚少发生战乱事件。另一方面,这也得益于本国的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其余小国和部落不敢贸然侵犯,而蓝芷国则忙于整治朝政,亦无心去开拓疆土,引起战乱。却只剩一个黎耀国,多年来毫无动静,不知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便是洛曦国后宫的妃嫔等级了,和大臣等级相差无几,分列九品,从上而下分别为妃、昭仪、婕妤、贵嫔、婉仪、容华、贵人、常在和采衣,品级越高者越不容侵犯,须知,在皇宫中生活的人,但凡不是位高权重者,便一定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
安之若,或者说化名成为临若的新晋女司,正随着一名公公疾步走入皇宫大门,临若略微颔腰,垂首,态度恭敬地随从在后,要进得皇宫其实不难,唯一需要的便是大把的银子,再作一番简单易容,掩去那一张仙姿翩然绝世无双的容貌,以及吃一粒药丸掩去内力便可。只唯一不变的,是安之若始终灵致宁然却清狂孤绝的内心,以及那一双可以看到满目梨瓣漫天雪舞的清透眸子。
其实,安之若,就是这么一个人,矛盾而倔强,却从不服输地存在于这个世上。
踏过这道宫门便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却依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只不过对手更加难以对付罢了,但,她不悔,也许,在她的生命中,从来就没有后悔这两个字,因为她从来不会做令自己后悔的事,从前是,如今是,将来也是。
一阵疾步行走后,临若被带领至一处不大不小的殿门前,“好了,就是这里了,你以后就在这里工作,为大人们研磨送卷宗之类的。”
抬头看一眼面前金光闪闪的牌匾,“思文轩”,很雅致的名字,随即对着公公略一点头,道谢的同时不忘塞上几锭银子。
领路公公收了银子便眉开眼笑起来,又随意叮嘱了几句就离去了,唯剩临若一人伫立于大殿前神色淡然。之前便打听过,这思文轩乃礼部之地,轩内大臣品级不等,视朝服而定,虽然礼部通常所要处理的事情不多,没什么实权,更没有触及皇权的根本,只可谓是没有地位的部门。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妨碍临若的计划,总之,是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稍稍站了一会儿,临若便抬步朝大门走去,那位公公没有为自己引荐,那么,唯有自己主动了。
甫一走近门边,还没踏入,就被急速跑来的一名侍从猛力撞到门框上,右手臂一阵吃力疼痛,临若微皱起那道只能算是清秀的眉,目光快速而轻巧地扫过始作俑者,心里琢磨一句“这算不算是出师不利”。
却见来人也没来得及道歉,又一阵风似的抱起散落于地的卷宗跑进了思文轩内,仿似刚刚撞的只是一道空气。
临若也没忙着揉揉自己吃痛的手臂,从地上捡起遗落的一份卷宗,快步步入厅堂。
“大人,这是御史刚刚准批的卷宗,有几项是提到迎接外使,时间紧迫……”
几位大人围在桌案前,快速拿起卷宗一一看过,“是不是……少了一份?”
“少?怎么可能?一,二……七……原来是八份的。”那位侍从惊恐道,用手紧张地挠头,略显出几分憨态来。
“是不是这一份?”临若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向前走一步,伸出手中的卷宗展现在众人眼前。
“是是。”侍从忙接过卷宗递给一位尚书大人,脸上紧张的表情终于得到缓解,待得到尚书的确定后才转而向临若道谢,却也一面开始打量起眼前人,眉目清秀,没什么特别之处,倒是面孔生得很,着一身崭新的宫装,看样子是新来的宫女没错。
临若耐心地等候他打量完自己,便扬起一记浅笑,算是回应对方的答谢。
“你……我刚刚是不是撞到你了?”侍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因鲁莽而撞到了人家,眼含愧疚,嘴里担忧道,“撞伤没?”
“呵呵,我无大碍,你不用担心。”
“嗯,那就好。”听闻此,侍从终于放下一颗吊着的心,转而微笑道,“我叫曲赋,是御史大人的随身侍从。”
“我是临若,新来的女司,负责思文轩的一些琐事。”
“哦哦,原来是临若啊……”曲赋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旁的礼部尚书抢白,“思文轩新来的女司?”
“是的,大人。”临若前行一步,方便众位大人更好地打量自己。
“之前刘公公有和我提过……”礼部尚书李大人看了看那临若,许是长相过于平凡,眼神也没多作停留,“你刚刚说你叫什么?”
“回大人,小女名唤临若。”
“嗯,女司,你识字吧。”李大人一边翻看手中的卷宗,一边问道。
“是的,临若识字。”
“嗯,那就好,刘公公终于肯派一个识字的过来了。”李大人抬头,将手中的卷宗分别递予身旁的其他大臣,对着临若道,“你先去那边整理一下卷宗,按时间排列好。”手指一指偏堂内敞开大门的书籍卷宗杂乱的桌案。
临若点头,也没多问,看到曲赋依旧站在那里说不上话,窘迫的样子有些好笑。
“那个……没事我就先走了,”曲赋尴尬一笑,向临若摆摆手道,“临若,下回再见。”
临若淡淡回了一笑,见曲赋又一溜小跑消失在思文轩内,便踏着步子来到那长桌案前,看到上面堆积如山的书卷,原是往日已完成的卷宗,许是无人打理,才胡乱地堆放在这里,轻挽衣袖,露出白皙而未饰珠链玉镯的手臂,开始了在思文轩的第一项工作。
好不容易整理完桌案上的卷宗,并一一搬到卷宗房后,临若才发现月已西瓜,其实,一整天的时间,又怎会仅仅耗费在整理上?只不过是把过往的记录都翻看过,在心里留了底罢了。当然,这项浏览历史的工作,可不在临若这个小小的女司身上。
临若把衣袖放下,用手轻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后,才从巨大的楠木椅中站起,踱出门外。
此时思文轩内的人早已走光了,而那名礼部尚书李大人似乎也因公事把自己遗忘了,临若转过头,看看忘了关上的门,唇边浮起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步履翩翩地走进今早众位大人工作的房内。
只见偌大的房内摆放了数张楠木书桌,按官制等级而大小不同,来到最大的那张书桌前,看到上面摊开的一份卷宗,竟是今日曲赋匆忙送来的,目光开始自觉地扫向卷宗上勾勒清晰的字迹。
“黎耀国二皇子微服出巡,私访本国,现已至晋都,欲入宫共同探讨种粮之术,着礼部速速办理迎接事项……御史大夫聆音……题……”
浓重的笔墨,隽秀的字体,疏离而张狂,孤傲而内敛,一笔一划细细晕染开一方平摊的纸卷,让人过目不忘。
世人云,字如其人,也不知这御史大夫是否真如其字那般,绝妙孤高,举世难忘。
临若缓缓移动字迹萤透的手指,直至轻覆上那绝美的“聆音”二字,唇边便不自觉溢出一缕弯月般清渺的笑意。
黎耀国地处洛曦之西,蓝芷之西北,是整片大陆除却该二国后的第三大国,因地连大漠,水土匮乏,天气又是极寒极冻,因此难以种植出谷物粮食,百姓只得以牛羊为生,甚少见到蔬菜瓜果,生活略微紧迫单调。但世间万物总是利弊与共,在民生一方虽没有多大的优势,军事力量倒是雄厚。世人传闻,良田洛曦,水利蓝芷,铁骑黎耀,这三个形容,便是三国的真实写照。黎耀国飞鹰铁骑闻名天下,古人云,飞鹰遨游,极东极南之地,亦是梦中金戈,如铁蹄横踏而过,耳中只闻亡魂鬼泣声。
即使拥有如此优越的军事力量,黎耀国亦不敢轻易侵犯其余二国,因为军中虽是会出现粮食匮乏后备不足的情况。由此,整片大陆的三大国,便是凭借各自的优劣势相互牵制数十年。
那么如今,黎耀国二皇子贸然来访,是否意味着这三足鼎立的形势会发生改变?
这一切,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临若移开一直注视着“聆音”二字的视线,恍惚间似乎思绪游走,想了太多太多,只是一如来时般轻轻退出思文轩,心中已自有一番定论。
临若还记得,十年前,在自己九岁生日的那天,母后坐在象征着权力、地位与天下的龙椅上,居高临下地望着自己,“若儿,你今年已经九岁了,明天我就会派人把你和遗月送去洛曦国,你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得到属于你的东西……”
母后只为自己安排了两个人,却没有告知除却遗月的另一人到底是洛曦国皇宫里的谁,她知道,母后这是为了考研和历练自己,而这一切只会让自己慢慢变得强大,洗尽铅华而后重生。因为,她是安之若,从三岁之时画下一幅龙游九天的图开始,她的内心,便住了一片梨白漫舞的锦绣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