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灞陵夜话 ...
-
一个地名的背后,如果历史上没有一个英勇的故事,没有一个舔刀饮血的豪杰,没有一个劫富济贫的土匪乃至流寇、贬官和逐臣,那么,这个地名是极其黯淡的,它的历史也会毫无生机,不值得后人去追忆和记述。
没有记忆的,肯定是遗忘了,是的,我们经常遗忘。但我们应当知道:遗忘是权利,但不是义务。
灞陵,也称作霸陵,当时该有座亭子,四周有丘陵和田野。每当暮霭迷蒙,那些灰色的城墙就会心事重重起来。那里的居民,虽然不讲国语,常常下岗,收入微薄,举止却也不失大国子民的风度。
夕阳下的灞陵是伤感动人的,适合做一些故事的背景。那时候,电还没有出现,晚上到处都是黑暗,土路蜿蜒,草影摇动,风吹如泣,乌鸦出其不意鸹叫几声,令寂静更加寂静。
在汉朝的时候,县尉掌管的是一县的军事,作为武装部长,大约是该会些弓马的。到了唐朝以后,县尉则通常是读书人考取进士后担任的第一个官职了。
史书中的灞陵尉并没有留下名字,在《史记》和《汉书》中出场的时候他就已经喝醉了,虽然只说了一句话,但后世仍有许多人记得他。辛弃疾在游西湖的时候填了首《贺新郎》,其中提到:“千骑而今遮白发,忘却沧浪亭榭。但记得,灞陵呵夜。”
灞陵尉在夜色中眺望,分不清风到底从哪边向哪边刮,只看见树梢一会儿向东歪,一会儿向西斜,满树干的叶子哗啦啦地响。
灞陵尉还算是个比较称职的地方官员:支持环境保护、爱护动物和尊重女权主义。每到夜晚,他要做例行的巡逻,边境上的战事时断时续,地方上还要维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马蹄声踏破了夜晚的寂静。
灞陵尉精神一振,黄昏的时候他喝了点酒,但现在头脑还是很清醒的。汉制不许人民夜行,就是说凡是不在家呆着出来过夜生活的一律谓之为犯夜。
两匹马来的挺快,犯夜的人直冲到灞陵尉的近前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灞陵尉提了口气,厉声喝道,汝等是何人,竟敢犯夜?
马上二人闻言勒马,当先的是一个马兵,向前说道,此乃故李将军是也。
灞陵尉努力睁大眼睛也没看清李将军的模样,哼了一声道,少跟我装,有身份的人我见得多了,前几天有个女子从这过,还说是去和亲的公主呢,上个月有个……
马兵不耐烦的打断他的话,李广李将军哪个不知,神箭无敌,伤人无数。
另一匹马上的正是李广,早已有些不耐烦,取出弓箭问道,遇见老虎了吗,待我射它。
灞陵尉也不上前参见,冷笑道,看来没少喝酒啊,酒后驾驶,还不下马接受处罚?
陆游说:“夜夜扶归常烂醉,不怕行逢灞陵尉。”
由于曾经成了匈奴人的战俘,李广被免了官,他并没有寻一僻静之处,独自隐居,喂马劈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和有罪失爵的颍阴侯灌疆结伴,同到蓝田、南山之下居住,不时出外射猎解闷。
用说书的话讲,那日合该有事,乡间有人,来请饮酒,李广随带一个马兵,前往赴席,饮到天晚回家。那天晚上,喝醉的李广在马上还是很清醒的,但并没有预见到和灞陵尉的不期而遇。
二人下了马,马兵和灞陵尉套近乎,看阁下谈吐不凡,相貌堂堂,日后将军起复,调到帐下听用,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也未可知。
灞陵尉说,俺已经是年纪不小的人了,俗话说,人过三十天过午,这感觉有点不舒服。俺终于接受了这样的事实:自己不再可能成为一个王侯公卿,或者演艺明星,或者爬上富豪榜。如果在三十岁之前还不是的话,那么永远都不会再是。
李广朗声道,林暗草惊风,后面的诗句你会背吗?
灞陵尉正在和马兵共话家常,冷不防被打断,一时接不上话。
马兵低声对李广道,将军,那是后世唐朝人写的诗,这家伙当然不会背。
这首诗说的是李广射石的故事,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还发生了好几起,熊渠子、养由基、李远这些历代的箭术高手都干过射石饮羽的事,非只是在武林中被津津乐道。
李广说,不知者不怪,看我亮一下本事。说罢弯弓搭箭,四下巡视有没有大石头。
灞陵尉吓了一跳,连忙说,这附近没有老虎出没,不然将军射那只树上的乌鸦吧。
马兵答话道,我家将军怎会射乌鸦显本领,想当年……
于是众人来到亭下,听李广讲那过去的故事。
一个人的一生中要经历许许多多的夜晚,有多少个白天就有多少个夜晚。
李广除了在夜晚射过石头,在夜晚被灞陵尉呵斥以外。在白天却留下了更多的业绩。匈奴中三个射雕的高手在他的箭下两死一伤,他曾领着数十人在数千的匈奴骑兵面前,大大地表演了一番行为艺术,直到天色已晚,坚持到了匈奴退兵。
被后人大书特书的还是他被匈奴俘虏后,只身逃回来的经历。在那次逃亡中,李广充分展现了他的神箭技艺,追兵纷纷落马。李广的胜利大逃亡,按律被俘当斩,留得性命,被贬为庶民,丢官了事。
只要有战争存在,李广重新被起用是早晚的事。
时间的造就和丢失,疏远和亲近,淹没和裸露,久而久之,就成了谜语。
灞陵尉听了李广的英雄事迹,血脉贲张直欲追随将军而去,边关杀敌,转而又黯然神伤,自己既无一身本领,又无晋身之机。所以他在史书中只留下了一句话:纵使现任将军,尚不得夜行,何况是故。
马兵还想做他的工作,想我家将军做武骑常侍的时候,常跟着文帝出外射猎。文帝见我家将军勇猛多力,时常空手格杀猛兽,不禁叹道:可惜李广生不逢时,若使遇见高帝,便受封万户侯,亦不为过。
李广叹息道,封侯的事不提也罢,许是因为我杀了那些羌族战俘,惹得天怒人怨。
传说羌人的祖先爰剑在秦厉公时代是秦国的奴隶,他设法逃跑,在追兵上来时钻进一个山洞,像羌人的史诗中吟唱的那样,秦人放火焚烧,突然见到一只大老虎冲出来,吓跑了秦人。爰剑出了洞,又遇上一个被割去鼻子的女囚犯,在荒野之中,结为夫妇。这个羌人的祖母也知道遮丑,将头发覆盖在脸上,因此成为羌人的风俗。
以后汉人与羌人作战时,面对的都是骑在马上的嗷嗷叫的披头士。
李广曾经在剿灭羌族叛乱的时候,屠戮八百羌族战俘,后来引为平生大祸,归结为不得侯的根源。
终于,东边的太阳出来了,在山岭上露着一张泼了血般的脸,笑也不像是笑,哭也不像是哭,像人脸一样表情复杂。
有个诗人北岛对着天空叫:我不相信--天空是蓝的!
灞陵尉不相信李广的身份,使他的生命剩下了不多的蓝天。
李广和马兵在亭下住了一宿,打马而去。
那时候,灞陵尉可没想到自己的结局,当李将军不是故将军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招来斩首;李广也不会想到,终有一天,自己会羞于面对刀笔吏而引刀自刎。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人们更热爱虚构,但很多时候却必须选择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