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三年级下 ...
-
三年级的数学课,栗杰学过了,不管是时分秒还是乘法口诀,栗杰都觉得很简单,很好理解。她心中更是疑问了,为什么大人们会有女生在三年级就会成绩下降的说法。
明明她身边的女同学都没有在三年级就成绩从八九十跌到不及格的,也没有成绩突然就从四五十上升到七八十的男同学。
大部分同学都还是跟一、二年级的成绩排名差不多。抛开天生的智力差距,贪玩的同学就会成绩差一点,勤奋好学的同学就会成绩好一点。
栗杰所不知道的是,在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还会有关于女生学习会下降,不如男生学得好的说法。直到那时,她才发现这种说法或许只是一个谎言,或者是一个陷阱,如果真的她信了这个谎言而放弃了学习,那她就印证了谎言,让谎言变成了事实。
而在以后她的人生中还会遇到很多次这样漏洞百出的谎言,可是每当这时,栗杰脑子里先冒出来的就是疑问。她会想,这是真的吗?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呢。凡事都有特例,而她就要做那个“特例”。
而且也不是没有优秀的特例存在,她看过电视剧《至尊红颜》和《神探狄仁杰》,她知道有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叫武则天。她想既然有女人能当皇帝,那么她也能打败那些大人口中的“男生”,一直当第一名。
她就是要在学习上一直优秀,因为她知道,她的优势就是学习。在一年级的时候她已经意识到人是各有所长的。她知道在目前自己能接触到的几项能力中,她不擅长玩游戏,也不擅长干农活,她最擅长的就是学习。
而因为她学习成绩好,她一直都被家里人和各种亲戚夸赞,她享受这种夸赞,享受奶奶他们在别人面前说起自己成绩时的眼神和笑容。
而且家里人也说了,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改变命运。至于改变的是什么样的命运,栗杰暂时还不清楚,那对于她来说好像还太过遥远,她知道的是自己想要成为家里人的骄傲。因为她想要得到源源不断的爱和夸赞,她就是要比大人们口中的“男生”更厉害,她要一直当第一名。
上了三年级后,语文也确实变难了许多,但是栗杰还能应付,尤其是作文,她没想到的是她第一次模仿优秀作文写的《我》这篇作文被一直都很严厉的刘老师夸奖了。她很高兴,她觉得三年级这道所谓的坎她已经跨过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就看期末成绩了。
三年级栗杰学过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她不清楚小女孩看到的火柴燃起的画面是真实存在的吗?为什小女孩的爸爸妈妈不管她?为什么小女孩那么冷不去捡一些干树枝用火柴点燃它们烤火,而是选择燃尽所有的火柴。
她不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小女孩真的幸福过吗?明明她那么凄惨只有奶奶爱她。她看到的那些美味的烤鹅,温暖的炉火,美丽的圣诞树转瞬即逝,她既吃不到也摸不到,更不属于她。但是这些所谓美丽的画面可能不过是富人家的常态而已。这怎么能叫幸福呢,她觉得这很残忍很悲惨,这根本不能叫童话故事。
她很想相信小女孩获得了幸福,跟她的奶奶永远在一起了。但是是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课文已经明明白白写出来这是假的了,却又在最后一段写人们不知道小女孩曾经多么幸福。栗杰无法理解,因为小女孩根本就没有幸福过。唯一算得上幸运的或许就是她在死前做了一场美梦。
但栗杰不想接受这个悲惨的故事,她觉得童话的故事应该是美满的,为什么不能写小女孩买完了火柴,然后回到只有奶奶的家一起在火炉边吃烤鹅呢?
所以她去问了小宇哥哥,她问:“小女孩真的死了吗?她死后真的跟奶奶幸福地一起了吗?”
小宇哥哥却回答说:“是的,她真的死了。但是我不知道她死后有没有跟她奶奶生活在一起。”
小宇哥哥的回答不是栗杰想要的。栗杰听完没有再说话。只是开始问小宇哥哥在镇上学习的生活怎么样。
但小宇哥哥只说没有在村里的时候好玩了,一个年级有好几个班。班上会有其他村的同学,还会有镇上的同学,所以熟悉的同学会变少,离家也远,有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孤单。
小宇哥哥的话让两个人都有些沉默了。所以回家的后小半路,他们没有再说一句话。
栗杰只能继续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所以这篇童话就只是写了小女孩的死亡吗?。她想要忘掉这个故事,因为她不喜欢死亡。
她更不喜欢小女孩这么悲惨的死亡。因为太爷爷的去世,她知道病痛会导致死亡。但是她所不知道的是,原来贫穷也会致人死亡。
栗杰在这时才对贫穷有了一点了解。原来贫穷会导致没饭吃,没柴火烧,没衣服穿。原来这个世界上会同时存在着有些人过得很好,而有些人过得很差。
栗杰是幸运的,不用经历极度贫穷带来的生存危机。但是在以后她会体会到贫穷的窘迫,虽然她有幸躲过了贫穷带来的实际的生存危机,但以后的她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贫穷带来的生存焦虑而困扰。
在那么些困窘时刻,她很希望自己能拥有小女孩手上的火柴,这样她也可以暂时欺骗自己,让自己做一个美梦。
只是她也知道自己不能沉溺于美梦之中,或许在燃掉一根火柴之后,她该尝试站起来寻找一下路边的枯枝和街边能避风的角落,如果因为担心“爸爸的打”而有“家”不能回去取暖的话,她想用剩下的火柴点燃枯枝给自己取暖,熬过黑暗寒冷的冬夜,也许就能晒到明天温暖的太阳。
而在更后来的时候她会意识到为什么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去找枯枝,用火柴点燃枯枝取暖,可能是因为她还太小了,想不到可以这样做。也可能是在她还有力气去捡枯枝的时候,她根本不敢用火柴,因为她的任务是卖火柴,如果把火柴给用了,她就会被她爸爸毒打。所以等到她最后没有力气的时候,想用火柴取暖已经没有用了,所以她只能沉溺于虚幻的美景中,让自己在奶奶的温暖怀抱和爱中做一个漫长的美梦。
栗杰也有点理解了这个故事能称之为童话的地方也许在于:如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注定熬不过那个寒冷的冬夜的话,安徒生至少给了这个不幸的小女孩一场美梦,让她可以带着那一点点幸福安详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