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转角霓虹 ...

  •   现在天黑得早了,六点左右就黑了。

      街上也陆陆续续开启了各种各样的灯,大红大绿的。

      我不喜欢这么鲜艳明亮的颜色组合,想当年我也是因为色彩方面有天赋才被选作美术生的。(自豪)

      最受不了的就是霓虹灯,大红大绿大蓝大紫的,艳俗。

      但是上海的很多小饭店都很偏爱霓虹灯。

      越是艳俗的他们越是喜欢。

      我知道这样会引人注目。

      但是我从来都不喜欢这样的招摇。

      小时候在云南路吃东西的时候,总是满眼大红大紫的霓虹灯。

      不过生意真的不错。

      总是和老爸老妈一起去的,因为他们说云南路上有好多好吃的。

      我从小就不怎么喜欢家常小炒之类的菜,所以一直被指责为“叼嘴巴”。

      最最最讨厌的就是红烧肉,东坡肉。

      看到像肥皂一样有弹性的肥肉我总是忍不住想吐,然后我就夹给别人,还补充道“增加胶原蛋白,可以美容”

      让后身边的人都越来越爱吃肥肉,我连筋肉都懒得碰。

      这其实能算得上是我的怪癖吧。

      说道云南路,不只有满眼的霓虹灯,还有满地的啤酒瓶盖。

      是柏油马路,听妈妈说因为是柏油铺的,所以瓶盖才会嵌到路里去。

      一直不明白她说的,后来才知道柏油(沥青)很容易融化,小吃街上油烟又大,啤酒瓶盖又随地乱扔。

      人又多,你来我往的,一人一脚,踩着踩着就嵌进去了。(有点无语)

      走路总喜欢看地上,数到底有多少盖子。

      一直数不清楚,但是能找到很多古董级的盖子。

      确实很有特色,不过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多年后再次看到小饭店的霓虹灯招牌,突然感到有些怀旧。

      现在这么艳俗的霓虹灯真的越来越少了呢。

      以前的云南路也不在了。她走了,去了很远的地方。

      现在接任的新云南路,真的一点也找不回原来的感觉了。

      找不回以前那么热闹的感觉,也找不回那种只属于上海人的快乐和特色了。

      我一直以我是个上海人而感到自豪,上海的外滩,那个第一弯。

      还有坐37路经过外白渡桥时的“咯噔”,在外滩的浦发楼上看浦东。

      看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游船停靠在码头,在一群群古董级的建筑后面到处窜。

      那种感觉现在都没有了,只剩回忆了。

      建设,很美好也很必要。

      自从外白渡桥修了之后,那个让我感到很开心的“咯噔”没有了。

      桥面直了平了,很好。但是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所以我再也不想去那里了。

      以前的外滩很美。现在,也挺美的。

      不过满眼的奢侈品真的让人不舒服。

      每当我进去买鞋子的时候,窗外门外到处都是趴着观摩的游客。

      一个劲地对这朋友的跑车拍照,好像从来没见到过这样的车一样。

      自己成了来自各地的游客的观摩物,心里太憋屈了。

      上海,也不是以前的上海滩了。

      没有从前这么帅气,这么复古了。

      霓虹灯也渐渐淡出我的视线了。

      LED取代了她的地位,她渐渐地被我们排挤,渐渐住进了冷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觉得霓虹灯是那么的温暖。

      就像是旧时相识的朋友,虽然淡如水,但是却看得透对方的回忆。

      希望从现在开始,我能把这些回忆都好好地收藏起来。

      毕竟没有了。

      我也不知道霓虹灯能走多远,但是我发誓我不会再讨厌你们的艳俗。

      有时候大俗亦是大雅。

      被现代高科技充斥的年代,记忆太奢侈了。

      旧的回忆比废报纸还要廉价。

      但是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值得珍惜的了,至少我觉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