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医馆 ...
-
回到日月阁之后,她就走进了三楼的藏书阁,刚刚在大街上买的东西全部交给了侍女,吩咐她放到她的房间。
余归并没有留在这里,将东西送到,就又离开了。
冥冥之中似有所感,秦徵曾在幽冥中翻遍世间医书古籍,好像这件事于她而言很重要。
她特地在藏书阁内的墙壁上镶嵌了许多夜明珠,将木窗替换成了琉璃,依照屋内地布局,放上了一张小木床。
秦徵环绕着几个书架看了看,找到自己需要的那本,踮起脚尖把书抽了出来。
她最近在研究一种毒,名为“半边月”。
她在冥都时,曾遇见一只鬼,生前中了这种毒,一生都无法走到阳光下,只能在阴暗的房间内苟延残喘。眼睛对他而言,像是一个摆设。
那人死后,来到了冥界,依旧不得见天日。无论是生前当人,还是死后当鬼,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他整日地颓丧着,和当时的秦徵很像,生活中失去了希望。
后来秦徵走出来了,他却选择了散尽修为,转世重生。
他走之前,告诉过她,他的墓在江州的一条河边。
秦徵想要制出解药,去他的墓前看看他。
她小心翼翼地翻来面前的那本古籍,这是她之前派日月阁的人好不容易收集来的,十分珍贵,是几百年前一位大师的手札。
大师号“青山”,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秦徵在妖族族地中倒是听说过他的名号。当年妖皇遭人暗算,中了剧毒,药石无医时便是他及时出现,妙手回春,救了妖皇。
秦徵一页一页地翻看着,这本手札记录了很多他走过的地方的风土人情,更像是一本游记,记录人间百味,酸甜苦辣。
人生疾苦,尤其在病痛折磨下,更显绝望。
自从她从冥界出来,她知道后面跟着两个小尾巴,她也没太在意,估计是峷姨派出来保护她的。
她在冥界那十年,修为从金丹升到了化神初期,虽然她的精血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但也够用了。
况且,她能够感受到,她再待在那里十年,修为也不会有什么长进了。
毕竟,景星在幽冥,始终是晦暗无明。
当初她身受重伤,景星散发出了一阵强烈的光芒后就消失在了天际。
自此便有传言流出,景星陨落,大厦将倾。
只有她自己知道,景星它并没有消失,而是飞到了她的丹田处,并且一直蕴养着她的丹田,弥补着龙族精血的亏空所带来的虚弱。
秦徵盘膝而坐,屋内燃起宜人的檀香,一边翻阅着医书,一边做着记录,专注地研究着,时不时拿出银针来比划一下。
这边
余归一离开秦徵,脸上温和的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与之前的样子判若两人。
他疾驰出城,想要回妖族看看余老爹是否还在那里,顺便验证一下之前那个“秦徵”对他所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走到一半,突然碰到一个硬邦邦的墙,被逼迫着刹车停下。
余归警惕地望着四周,浑身紧绷起来,却在看到露出身形的那个人时,眼睛都瞪圆了,心中的震惊再也遮掩不住。
“三师兄?!你怎么会在这儿?”
周围空旷无比,只能听见他震惊的呼声,连一丝风声都无,空气仿佛都凝滞起来。
只见那人缓缓转过身来,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千昱。
“是我。”他声音嘶哑,像是许多年不曾说话。
余归看着昔日光风霁月的师兄,从领口处爬上了一条黑色的魔纹,那是罪恶的藤蔓,岁月无法消除的痕迹。
……………………
“听说城中开了个医馆,免费治疗疑难杂症,不知这消息可靠不可靠?”有千里迢迢赶来的人在城中四处打听,神色中带着疲倦与焦急,风尘仆仆。
那个被询问的人听了这话,兴奋地一拍大腿,“那你可是问对人了,前几日我家的小侄子不知为何一直抽搐不止,还是那位女菩萨治好的呢,分文未取。”
他热情地带着那位问路的人来到了医馆门前,“就是这里了 ,每日来求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医馆挂出了一个牌子来标明规则。你们自前去排队吧。”
身着青衫的年轻男子满脸感激,在原地对着那位热心汉子长长作揖,“多谢好汉带路,不甚感激。
他看了看正在排队的人们,融入了进去。
门前的人们井然有序地进入医馆,门口的屋檐上挂着一个黑金色的木牌,上面写着——“万和堂”。
屋内大堂有许多忙碌的药童,煎药的炉子一刻不停,往更深处走便是看诊的地方。
进门处悬挂了一张帘子,掀开进去,便看到一位看不清面容的女子,唯一能辨认清楚便是她那双明亮而深邃的眼睛。
她认真地询问每一位前来看诊的人的病情,其声宛如山间清泉,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浑身散发着神秘的气息,令人信服。
“秦姑娘~~秦姑娘~~我又来了,我来帮忙了。”一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公子哥跑了进来,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抱歉,姑娘,我们没拦住。”
“没关系,你们去煎药吧。”秦徵温声吩咐道。
“齐公子,今日患者太多,实在是顾不上您,还请谅解,请回吧。”秦徵为上一个患者看完诊后,起身走到诊桌旁边,微微福身道。
齐霁之一听这话,有些低落,像只耷拉着耳朵的大狗狗。
“秦姑娘,我只是想帮你,先前你救了我家祖母的事情,还没来得及感谢你,惭愧惭愧。”
“既如此,今日是我叨扰了,改日邀请姑娘来府上做客,可一定要来。”
说完,齐霁之便转身离开了。
一旁观望着的属下走上前去,说,“姑娘为何不答应他,我们在这里开医馆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秦徵摇了摇头,“时机未到,不急。”
说完,有吩咐属下去叫下一位病人进来看诊。
就这样整日整日地忙碌下去,万和堂的名声越传越开,甚至有许多达官贵人慕名前来,邀请秦徵去府上专任大夫。
秦徵一一拒绝,依旧坐在这里,为穷人看病,不取分毫。
街坊邻居都说,这万和堂的这位大夫,菩萨心肠,乃神女下凡,是我们百姓的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