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 17 章 ...

  •   到了晚间,李家兄弟来送板栗,李大婶一起跟着来了。这次送的2框,加上中午的2框,还有松子,这会儿便在柳家院子一起过了称,栗子一共105斤,松子共6斤,柳熙点了690文钱递给李大婶,婶子接过脸上笑眯眯的,“柳家妹子就是爽快,跟柳家做生意我是真舒心,这次当家的受了伤可没少花钱,这进项算是帮了家里大忙了,”
      柳熙当她客气,便也道,“是您家2位哥哥能干,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您有这么能干的儿子,以后肯定享福,”
      李婶子听了笑的见眉不见眼,“哎呦,托你的吉言,希望如此,”说着又感慨,“享福不敢说,能不遭罪就好,”说着话匣子打开,就说到他家邻居严三丁,“这家人忒不是东西,一家子欺负媳妇,经常打骂,有时候连孩子都不放过,和他家做邻居算是倒了霉了,”
      柳熙拿出点心递给李家两兄弟,又给到了水,柳正演陪着他俩在堂屋说话,柳熙和柳莺陪李婶子聊起家常,听着她说起这个,柳熙想起有一次在路上遇到的那个小女孩…
      将手里的茶杯递给李大婶,坐下就道,“您说的可是和我们隔了一家那家人?”,
      “就是那家,一家子活都丢给儿媳妇干,那小媳妇瘦的骨头棒子似的,那一家人也下的去手,”李大婶面上十分看不上那家人,
      柳莺此时也想起那孩子来,忙问道,“那家人为何要打这媳妇?”,李大婶听了叹气,“还不是为了儿子,那小媳妇生完闺女就没再生,听说身子不能生了,严家人自此开始打骂,这些年越发的越厉害,那媳妇也是个闷葫芦,什么都不说就硬挺着,”李大婶面上有些恨铁不成钢,心想要是她早闹的一家子别过了,
      “去年大冬天,就让人跪在大门口跪了一整天,最后我看不下去,去他家门口大骂了一顿,那臭男人还想揍我,见我当家的和儿子在门口站着,又吓得缩回去,”,“往后,见了那家人我都不想搭理他们,”
      “那孩子呢?”柳莺问道,李大婶叹气,“那孩子跟她娘一样,是个闷葫芦,严家人就没当是自家孩子,说打就打,” 又恨恨道,“真是畜生”,柳熙姐妹想见到那孩子的样子,一时无语,气氛有些感伤,还好李婶子又说起别的,大家闲聊起来气氛才好起来。

      送走李婶子,几人歇下不提。第二天接着去支摊子,这样忙忙碌碌快一个月,镇上的干货铺子慢慢的开始歇业,冬天要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干货生意也差不多了,收干货的商人陆续离开镇子。
      眼看着镇上人越来越少,柳熙的生意也冷淡下来,虽然比不了从前,但一天也能将近卖个500文,柳熙还是每天坚持出摊子,家里剩下的板栗不多了,准备卖完再停。

      此时摊子前无顾客,柳熙便站在木桌后等着生意,雷大叔在一边看着锅灶,柳正述从街里跑过来,“二姐,你看我买的糖葫芦,”小家伙最近吃的好,脸上眼见着长肉了,因整天在外面,怕他冻着穿的很厚实,外面套着缃色罩衣裤,里面是棉袄棉裤,戴着橘红色棉帽,脖子和半张脸围着棉布巾,整个人看着像个圆球,偏腿脚还挺灵活。
      说着话,手里的糖葫芦伸给柳熙看,柳熙一笑,自从支摊子有了进项,柳熙给几个孩子都发了零用钱,柳莺柳正演没见过怎么用的,柳正述是都花在镇上了。没生意时,小家伙就在街上寻摸好吃的,反正他自己有钱,看到好吃的就买,小零嘴就没断过。
      柳熙给他整理下布巾,整张脸露出来,小家伙吃着糖葫芦,柳熙又拿了些铜板给他,“吃完再去多买些,带回去家里人都吃,”柳正述眼珠一转,嘿嘿他又能吃一根了,吃完拿了钱就跑了。

      柳熙搓搓手暖和了些,接着开始叫卖。下午收了摊子刚到家,就闻到院里香喷喷的,只见厨房门口支着小泥炉子,上面的小铁锅正冒着热气,柳熙忍不住问,“做了什么好吃的这么香,”
      柳正演帮着从马车上收拾东西,“是李家大哥送来的野兔子,都收拾好了送来的,大姐给炖上了,”李家自从山里栗子收完就开始打猎,隔几天也给柳家送点来,今天又能吃上野味了,柳熙把镇上买的两只鸡拿到厨房,准备一会杀一只再添个菜。
      板栗摊子又摆了三天,这天中午天气阴沉的厉害,冷的人直跺脚,看样子是要下雪,好在家里的板栗卖的差不多了,柳熙决定摆完今天就歇了,今年不再出摊了。
      收摊子回家时,柳熙便多买了些粮食和家用的东西,到家柳莺就道“天气太冷了,我看摊子就别摆了,左右家里花用也够了,”
      柳熙回道,“咱们板栗卖的差不多了,左右想卖也没的卖,今年这就停了,”晚上姐弟几个算账,从摆摊开始到结束,一共四十多天,扣掉给李家的板栗钱,手里现在还剩下将近32两,而且最近日常家用也是从这里出的,这么算,这摊子委实挣得不少,加上卖山参剩的银钱,一共是69两银子,再加上摆摊之前手里剩下的几两银子,目前家底一共是75两。
      看着匣子里的银子柳熙总算是松一口气了,明年整理山地的钱也有了,几人都挺高兴,柳熙想起自从摆摊开始,就没去看过杜大娘了,明日无事干脆去瞧瞧,几人商议好便早早歇下。

      第二天起来果然下雪了,外面白茫茫一片。雷家父女带来的衣物只有一套薄冬衣,前几日柳莺在家给他俩每人做了一套棉衣,现在正好换上。晌午一家人收拾好,带上两匹布,2包点心,一包饴糖,一包柿饼,又到李大婶家买了一只野兔,一只野鸡带着去了吴家。
      当初能来这里落籍,多亏了杜大娘的帮忙,柳熙心里一直记着这份情,念着这份温暖,很想与杜大娘好好来往。

      到了吴家,雷大叔将骡车停在门口,柳莺几人推开门进屋,杜大娘见是这几个孩子来了很高兴,忙带着他们进了堂屋。
      吴老太也从里屋出来,柳家人上前行了礼,大家在堂屋分坐下,吴二嫂坐在老太太身边,只没见到吴三嫂一家。
      杜大娘抱过老五,颠颠手,“这孩子长得可真好,沉了好些,”杜大娘看着老五,记起当初刚见到这孩子时的样子,可没现在这么胖,可见这段时间姐姐哥哥养的不错,是真的待他好,她见几个孩子精神都不错的样子,心里也挺高兴,毕竟是她带来村子的,孩子们过的好她也高兴。
      老五今天换了大红色的外罩衣,橘红色鞋子帽子,红彤彤一身看着就喜气,人白白净净的,一点也不认生,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她瞧,给杜大娘看的稀罕。
      吴老太看见他们带来的东西不少,脸上有点笑模样了,又见着多了两个生面孔,给吴二嫂使了个眼色,吴二嫂就指着雷大叔问是家里的哪位,柳熙不太喜欢她问话的语气,很是理所应当,好似他们就该都告诉她似的,她也没多说,只说是家里的远房亲戚。
      吴二嫂听了,话音一转,“听说柳娘子你家也在收干货?”
      柳熙道,“只是收些板栗、松子,做些小买卖,其他的干货不准备收,”
      “我也是听村里人说的,听到时真真是吓了一跳,想一想柳家娘子还真有本事,才来村里几天啊,就开始做生意,收干货了,” 她心里想,现在不收,以后就不一定了,万一收栗子时再顺带收点别的,她们又不知道,这不就是分她家生意嘛,
      “小本买卖,就是赚点家用罢了,”柳熙不想跟她讨论这些,淡淡回了一句,哪知道吴二嫂还有别的担心。
      吴二嫂面上淡淡,“嗐,我就直说了,我们吴家一直在村子收干货,是你们知道的事,要是再来一家也收干货,我们家这生意可就不好做了,柳娘子你们不是这么忘恩负义的人吧?”
      一听这话,柳家人脸色都有点不对了,
      柳熙看着她,“我们只收板栗和松子,嫂子应该也听村里人呢说了,吴家根本就不收这两样,也就说不上和吴家抢生意,其他干货我们以后也不预备收的,”停了一下,又道,“对我们有恩的是杜大娘和吴大叔,其他人又谈的哪门子恩,可别给自己脸上贴金,”柳熙可不惯着别人的脾气,谁又不靠谁,跟她这吓唬谁呢!
      这话一出,吴二嫂眼睛一瞪就要反击,
      “你闭嘴!”杜大娘此时冲她大喊,又扭头对着柳熙几人,“你们别理她,她那嘴巴没洗干净,经常说话不过脑,”
      吴大叔此时也急忙道,“没事,板栗松子咱们不收,你们随便收,”又急忙转开话题说起别的来,吴二嫂的话憋住便没说出来,更是气了,吴老太一直听着并未多说什么。

      众人在堂屋说了会话,柳家人便提出告辞,杜大娘要留饭,几人只说家还有事便要出门,柳莺走在前面,已到了堂屋门口,此时,堂屋帘子突然被撩开,门外进来一位青年,与柳莺碰了个面对面,柳莺吓了一跳急忙后退,低头等着青年先走过,
      只是青年人竟然愣愣的停在那里,紧紧盯着柳莺瞧,此青年正是在镇上买油栗的那位,他买过几次油栗,后来再去,就没见过这位姑娘,当时他还颇为失望。不想今日竟然在家中遇见了,没想到心中思念的人就在眼前,一时竟然呆住了。
      柳莺等了片刻,见来人还不走,抬眼看去,此人还愣愣的盯着她,一时有些羞恼不知该怎么办,柳熙也发现不对,上前挡在柳莺前面瞪着他,青年这才醒悟过来急忙让出路来,毕竟没做什么,柳熙不能发难便没再理会,和柳莺一起出门,几人赶车回家。
      青年人看着柳莺的背影颇觉可惜,没能与她说上两句,此青年正是吴老太的小儿子,今年14岁的吴五郎,平日在镇上私塾读书,此次私塾放假才回家来,在镇上第一次见到柳莺他便惊为天人,不想今日又见面了,想到这他心里很是欢喜,急忙和家里人打听这家人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