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水浒传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当时禁军教头林冲被高衙内抢夺了妻子,气得上梁山。
      林冲不仅为人忠肝义胆,而且一身绝世好武艺,在军中更是任职禁军教头。是职业军人中的职业军人,高级军官。但这样的人却在被抢走妻子后备受欺辱,申冤无门,只能落草为寇。
      当时还有一些人在那里换算,不能理解。八十万中央禁军教头,那这都什么级别了,还能被一个没有官职的富家子弟欺负?”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乃元末明初之人,他所写的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的故事。”

      “今天香炉多说几句,而这高衙内呢,故事里是高太尉的养子。
      高太尉何人?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个人叫做高俅。他还不是帝王的厨子,而是陪着帝王踢球,靠着这么一项专长,颇受宠信,成为了内职官,也就是说我其上所说的帝王家臣。他由此步步高升,最后官至太尉。”

      ·
      莫说初唐,就是柴荣这边都是一片哗然。

      尉迟恭怒斥道:“八十万禁军教头,中央禁军的教头都能被强夺了妻子?他奶奶的!这什么鸟世道!为官为将,卫国卫家,他娘的连自己妻子都保护不了还卫什么家!”

      魏征不解而又迷惑,“这北宋是没有王法了吗?听其所言,中央禁军的教头,这在咱们大唐也得是左右卫,千牛备身的天子六师的将军。他的上官不管吗?难道皇帝不管吗?若这般的将官都申冤无门,这北宋还有法度可言吗?”

      自古以来,天子六师那可是帝王亲军,地位尊崇。
      怎么会被人轻贱至此?至于因为会踢球能让皇帝提拔到太尉的,更是闻所未闻。

      太尉这样的官职,生前能得到那必然是立下不世军功的猛将且德高望重,大多数时候只作为对武将的最高褒奖追封。

      李世民摇头道:“太尉自秦设立便是最高军事长官,如此要职,怎能这般儿戏的给一个陪着玩耍的家奴?朕看这宋朝皇帝实在是荒唐!不止皇帝荒唐,这官阶制度是荒唐到骨子里了!这般如何不亡国!”

      房玄龄冷静道:“文臣有文臣的效用,武臣有武臣的效用。各展其能,国家才能安定。岂有偏重一方之理。”
      窦抗也是一脸的不赞同,“文武不分高下,同朝为官,何至于将武官欺辱至此?”

      萧瑀冷冷说道:“文武不分高下,但依仗帝王佞宠为官的确下贱。这宋朝的皇帝居然将佞宠为将领军变成了常理,简直是千古怪谈,下贱到了骨子里!”

      ·

      柴荣面色沉重,“天下精兵收于禁军,却这样欺辱禁军军官,以高俅这等人为将。还有能打胜仗的道理吗?”

      尤其柴荣一想到这支禁军本是他谋划积攒下来的班底。
      要知道他收拢天下精兵是做梦都想要练出一支能够听他指挥,上下一心的军队。

      柴荣的心愿是平定天下,统一南北,驱除契丹人,还天下百姓太平。

      这支军队在他设想中应当是他一点点从不同的地方挑出的最好的钢材汇聚在一起,熔炼锻打千锤百炼,炼出无比坚硬锋利的一把宝剑。
      这把宝剑应当是对着外敌,对着契丹人,应该为华夏百姓斩断百年来加注于身的枷锁。

      可在赵匡胤以及他之后宋朝皇帝的这般操作下,这只收尽天下精兵的禁军又与家畜何异?这样纂养出的禁军还有军魂吗?他们还如何打胜仗?

      赵匡胤疯了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般作为无异于自断臂膀,难道他不知道契丹人对中原虎视眈眈?
      他怎么能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这般自毁手中能够保命的刀?仅仅只是因为他的权欲,他的猜疑,他的得位不正而看人人都像是要篡位的恐惧吗?

      难道他不知道动乱已有上百年,天下百姓几乎十室九空。
      就算作为帝王再想大权在握,他也应该在解决外敌之后,再做这些动作。

      之前崔弥香所说的他的心血付诸东流,如何在大宋毁于一旦,柴荣尚且不能理解。
      直到此刻,他才感觉到无比的愤懑与心痛不甘。

      崔弥香说道:“高太尉在靖康元年被人参了一本。参的什么呢?
      这位高太尉不仅把禁军当成家奴来使用,为自己做苦力,还将禁军的军营侵占,建造自己的私宅。让他们为自己排演种种盛大节目去给宋徽宗看,以至于军备废弛。这里是《靖康要录》的记载。”

      光幕一闪,呈现出一段文字。

      【靖康元年五月二十日,臣僚上言,谨按:高俅……身总军政,而侵夺军营,以广私第,多占禁军,以充力役。其所占募,多是技艺工匠,既供私役,复借军伴。军人能出钱贴助军匠者,与免校阅。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诸军。请给既不以时,而俅率敛又多,无以存活,往往别营他业。虽然禁军,亦皆僦力取直以苟衣食,全废校阅,曾不顾恤。夫出钱者既私令免教,无钱者又营生废教,所以前日缓急之际,人不知兵,无一可用。朝廷不免屈已夷狄,实俅恃宠营私所致。】

      ·
      饶是已经经受过了之前的种种冲击,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见到这篇实录。

      唐初的名将们却是仍有些遭不住。

      李世民气得握紧了拳头,“这是什么东西?天子六师这般薄待,他大宋的君王晚上自己能睡得安稳吗?!”

      尉迟恭,“他娘的,这姓高的,姓宋的还是人吗?”

      房玄龄,“贪污贪到这份上真是闻所未闻。”

      ·

      “武选官之荒谬,可见一斑。而禁军在宋朝的境遇之凄惨,也可以一窥。
      这般背景之下,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一个志向远大忠肝义胆武艺高强的职业军人,不说报国无门,甚至被强夺妻子却只能上梁山,实在是再合理不过了。”

      “要知道当初汉代卫霍这般的军神,只是因为起家于宫廷,都被司马公阴阳怪气了好一通佞宠,佞幸。
      若是他能来宋朝看看,只怕气得人都要仰过去了。”

      “靖康这个年号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有高俅这般人做太尉,有宋一朝如此对待禁军,靖康之耻的发生只能说是必然的。
      你怎么能强求一群被看做畜生,备受欺凌与讥笑,被当做家奴使用的军人会不计生死为这样对待他们的皇帝舍生忘死?”

      “《左传》中,曹刿论战大家都学过。在“何以战?”这一个核心问题上。”

      “鲁庄公先后说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这么两个答案。而曹刿都不满意,他认为这是“小惠”“小信”,不足以战。
      鲁庄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才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在曹刿的答案中,一国君忠于自己的职责,作了一个国君该做的事情,那么这个国家与别的国家才能一战。高俅对禁军种种的不法行为,宋徽宗洞察了吗?他以情了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大宋不止岳飞一个忠臣良将被害,忠臣良将在大宋被系统性的迫害。如果一次不幸出现是命运的偶然,那么当所有人都一样还能说不是宋制的问题吗?”

      “靖康之耻的惨状,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朝的徽宗,钦宗二帝开启了皇帝北狩的先河,东京城被劫掠一空,生灵涂炭,从公主到城中最平凡的妓女都沦为了皇帝偿还给异族抵扣赔款的筹码,百姓们的尸骨遍地,活着的人成为了跪在异族马下的奴隶。
      到这时不论咱们大宋的文臣们怎么泣血,他们也不可能抵挡住异族的铁蹄。”

      “几十万的宋军都是不堪一击。为什么不堪一击?因为立国之初,赵匡胤因为武将篡位起家,秉持着自己吃了饭就要砸了别人的碗的原则。他所立的制度核心就是打断宋军的脊梁。”

      “靖康之耻对于大宋来说只是一个开始,远远并非结束,对于生活在中原土地上的百姓来说苦难到这个时候甚至只是开了个头。”

      “我为什么说柴荣是苦主,因为如果他能够多活三十年。这片土地本不该遭如此蹂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本不该遭遇这般苦难。”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