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二 ...
-
梦中,有花好月圆时。
“师傅,我们这是去哪里呀?”
七岁大的岳拥尘,不,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他有自己的名字,而非是世世代代国师的名字。他那时,还只是个孩子,只是上代国师挑中的传承者,他还能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是止亦。
七岁的止亦,乖乖地走在国师身后,走在玉砌的路上。远处雕梁画栋,皓壁飞檐,琉璃瓦嵌着经年的繁华,千百兵卫宦官如陶俑般立在这中鄢权利的中心。是皇城,皇城——紫。
国师带着自己从小栽培起的爱徒,应皇帝之命,去看一个紧要的人物。
他在玉路的尽头,一片梅林之中。
“不要多话。”国师只能这么说。
“哦……”小止亦闷闷地应了一声。
白玉的路延长,渐渐看到梅林。天冷得要命,可小止亦身上裹着厚厚的白狐裘,一点也不觉得冷。他像个小瓷娃娃,水淋淋的,一小步一小步地走着。
梅林里的梅花还未开,只是一个个玲珑的朵,纷纷的白,在冷风里打着颤,一点不见傲雪凌霜的风骨。
梅林里一座小小的屋子,也是白玉砌成,像寒冰垒成,远远看着就让人冷。
国师敲了敲玉屋的门。一个大年纪的太监开了门,见到国师并不惊讶,微微弯了下腰,恭敬地说,“拜见国师大人,公子正在里面。”
国师问:“睡了么?”
太监答道:“刚睡下。是把公子叫醒还是……”
国师打住太监的话,低头对止亦说:“徒儿,进去叫醒里面的人。”说完指了指玉帘后面。
止亦应了“好”,迈着不大的步子,走向了玉帘后面。
玉帘后面是一个小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副家徒四壁的样子,可是这壁却价值不菲。床上睡着一个和止亦差不多大的小男孩。
止亦走到床边,轻轻地推了推他:“喂,醒醒。”
小男孩打了个冷战,往止亦的方向靠了靠,缩了缩,或许是觉得暖和了,紧紧挨着止亦,还是安安稳稳地睡着。
止亦弯下身子,捧起小男孩的头,又要叫他,却突然没了声音。
止亦像是瓷娃娃,这个小男孩就像是仙童。仙童一样的小男孩觉得不舒服,醒了过来,茫茫然地睁开眼睛,看着止亦。
纯白的瞳孔,没有意思颜色!
止亦想,不会是瞎子吧?
不过,不是。小男孩害怕地往里挪了挪,逃离止亦,呐呐地说:“小昭很乖,不要打小昭。”
白色的眼睛里映出止亦错愕的模样。止亦盯着小男孩,探究地打量他。
小男孩挪开目光,不敢直视止亦。
这时,国师和太监走了进来。
两人都是弯腰敬喊了一声:“公子昭殿下。”
汐在岳拥尘的梦中,站在一枝梅上。雪洋洋洒洒飘落下来,飘进玉屋洞开的大门里。
汐看着白瞳的男孩,缓缓伸手摸上自己的眼,一双纯黑的眼。
眼中多了一份寂寞。
止亦飞快地跑着,鞋子踩在玉石的路上,一阵哒哒哒的声响。
那片梅林,比往年开得早。白梅争相地开了,一阵风,几瓣梅,像剔透的雪。
梅林里,白衣的昭,黑色的长发拖曳在地,手里执着一柄白绸的伞,伞面上墨色染了一轮风月,一树墨梅。
昭折下一枝梅花。动作轻柔却仍惊动了梅树,梅花纷纷落下,落在白绸的伞面上,顺着柔滑的伞面再滑下,在风里舞一瞬,一瞬之后,在地上,寂寥,零落成泥。
“逆风如解意。”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风不解意,我不也是?……都是一样的。”昭恍恍惚惚地说。
“昭。”止亦轻声喊。
如梦初醒般,昭转过头,看了一眼止亦。有一点喜悦的情愫随着风揉进了眼里,昭浅浅地笑,浅浅地说:“止亦。”
那时,他们都已不再年幼。他们从初见,之后一起成长,一起学习。
国师说,昭是比太子殿下还要重要的人。天下,只有皇帝比他大。
没有人可以怠慢昭。
在皇宫的北面,在玉石路的尽头,在白梅林里,在玉庐内,住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昭。他在玉庐里生活着,安静地活着。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
昭是谁?
也没有人知道。
不过那对止亦并不重要,只要能一直和昭在一起,就足够了。
汐像一缕魂魄,穿过玉庐的墙面,走进昭的简单无物的房间,伸手抚平锦被。
这是一个梦境。岳拥尘的梦境。
心魔的梦境。
汐预知了所有,她看着陷在回忆中的心魔,看着纷纷零落的白梅,低低地叹气。
从梦境里抽身,昏天黑地,黑浊的海水依旧,一叶舟漂流,漂向一切未知。
过去是一切已知,未知的,才是未来。
昭十七岁那年生日,离开了玉庐。
白玉的抬轿上,静静地坐着昭。
白底的华盖,绣着蓝翎的凤鸟,在昭的身后招摇。
抬轿一路抬往皇城的东面——皇庙。
围观的百姓沿途都是,挤得人生人海。他们都一一传着,从宫里抬出了神仙。神仙有一双纯白无垢的眼,可以勘透世间一切;神仙有远胜时间一切美貌的容颜,只可远观;神仙永远只穿白衣,一如他眼的颜色。
神仙的名字,是昭,玉昭。
不过,止亦知道,玉昭只是凡人,不是神仙。
玉昭和止亦一起向国师学习术法。止亦不知道,那一天是不是昭使的,满天飘散着白梅的花瓣,像是早到雪,那还是在飒爽的十月,还是金秋丹桂,百里飘香,可是如雪的梅瓣洋洋洒洒。
昭在玉轿上,伸手接住一瓣花:“逆风如解意。”
最不解意的人,还是自己。
昭被留在皇庙,天数是大衍之数。
昭从皇庙出来,依旧被夹道观迎。已经是腊月,天冷了。
昭是憔悴了,是愈发荏弱。他的眼更加空明。
他回到梅林,回到玉庐。
止亦等在那里,一个小火炉,温着浓醇的酒。
止亦说:“还是五月时候留下来的梅子,刚好可以佐酒。”
“寒英坐销落。”昭说,然后温和地对止亦微笑。
昭更加不像凡人了,止亦想。
那天腊月也将走到末路,又是一年。一年后,昭十八岁。止亦弱冠。
情爱是什么?
对止亦来说,是一年一月一天,昭等不来梅花开放,落雪也迟到,昭说,这世上独独喜欢一个人,一个人叫做止亦。
情爱是每年的梅花,酿成了梅酒,酒透过血脉,错看了明月成双。止亦和昭,在梅树下煮酒,对着月抚琴。《梅花三弄》,曲高和寡。
情爱。
一年一年的逆风,一年一年的雪,一年一年的朝夕相对。
这世上,止亦只要昭一个,昭也只有止亦。生生世世,不离不弃。
但,情爱,真的存在永恒吗?汐问自己。
汐的世界,爱只有七天。余不出分秒。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又是一年,国师说他大限将至,不日就要将国师之位传给止亦。到那时,止亦也不再叫止亦,不得不继承国师的名姓,不得不叫岳拥尘。
光阴的转折点,就在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
从止亦换做岳拥尘的那天起,止亦熟悉的昭便不见了,再也找不到。
昭说:“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已不再是那个,为了逆风摧残而伤心的公子昭。
昭的眼中纯白不再,瞳里蕴起淡淡的水色。
止亦问,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眼里噙着孤单。
“昭,我们还在一起。可是,你为什么不快乐?”
为什么,光阴不在。
为什么呢?
昭水色的眼里,映着一瓣梅花:“江梅瘦损,芳菲寂寥。”昭靠在止亦怀中,说:“你是止亦,我是玉昭。只有止亦会让玉昭不快乐。”
“我的快乐,不快乐,乃至所有的情绪,都是来自于止亦。只是止亦,只有止亦。”
“花开花落,香杳难随。纵逆风解意,过了冬季,它们也总凋零。”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我妄图回溯光阴。这虽是一个无望的愿望,却也是我心中唯一的希冀。
回到过去,回到昭还活在的世界,回到昭撑伞望雪折梅煮酒的时间。
岳拥尘第二次醒来。
船头一身黑衣的人遗世独立。
她没有转身,看着渐渐不宁静起来的海面说:“蘖鼋走了,我来引渡你,止亦。”
“我是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