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秋末冬初,花残叶落,路边光秃着脑袋的梧桐,空气中凛冽的寒风,都不会给人带来舒适,反倒让人心生寒意。但这个万物静止的季节却又实实在在地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曾在这个不美好的季节我认识了美好的欧阳,在这个万物分离的季节曾有男孩女孩相遇,在这个萧条的季节也曾有男孩女孩上演着离别。

      而我又在这个季节想起欧阳,想起那对男孩女孩的故事。

      那时候的我还是一名天天被报道逼疯搞秃头的小记者,那天好不容易有一个休息的日子,可我没有闲在家中也没有跟男友约会,而是冒雨来到“忆时光”咖啡馆。

      雨势很大,我收伞走进咖啡馆的大门时很是狼狈,我随意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水渍和凌乱的头发,随后便抬头在店内搜索,很快我就找到在角落里正低头看书并散发着优雅气质的欧阳,她的气质与我此时的狼狈不堪形成鲜明对比,让我顿感自愧不如,但我来这不就是为了跟她见面吗?我跟欧阳并不是多年的好友,我们也不是私下有着紧密联系的熟人,那天的见面也不过是我们的第三次见面。按理说我们应该并不熟悉,可当我第一次与她见面时,我对她便有着莫名的好感,我记得她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时,那时是秋末,她低挽着一个发髻,一身素色针织长裙,手上戴着手串,脸上未施粉黛,却挂着令人舒适的笑意,那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跟她独处的一个下午中还能闻到她身上那隐隐的清香,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清香是来自她手上的那串沉香木手串,我想或许是那股清香迷惑了我才让我对她有着非一般好感,但又细想其实我更多地是被她那淡雅气质吸引。

      第一次遇见她时,我正因为文章毫无新意被不留情面的主编骂得失去信心而在咖啡馆内郁郁寡欢,那时欧阳便如天使般出现,她对我进行开导,她当时的开导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而又突出的,但就着她那安抚人心的嗓音让我一瞬间又重拾信心。可能是做记者看多了社会的阴暗面,因此我平时对陌生人有着强烈的警戒心,但不知怎么回事,我对欧阳却没有,反而我更愿意向她倾吐所有。我们的第二次见面也属偶然,那次也在“忆时光”,那天,我因为和男友有些矛盾,心情郁闷,在我想找朋友倒倒苦水但她们却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听我倾诉时,欧阳又一次从天而降,她成了我倾诉的对象,我记得我说完那件现在看来都不值得一提的矛盾后,她眼色黯淡地说:情侣之间的矛盾或许也该珍惜,因为这世上还有很多人因种种原因而连摩擦的可能都没有。记者天生的敏锐性让我能感觉到她说得这话一定是经历过一些事。我们第三次的见面不是偶然,那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约定,而约定的原因是,第二次见面在我说完自己的情感后欧阳说是要给我讲一个故事,可那天我却因工作不得不提前离开,离开前我们约定了第三次的见面。所以第三次的见面我其实更多得是为那个故事而去。

      我在店门口因看着欧阳而发了一阵子的呆,等回过神,我看见欧阳正抬头含笑看着我,看着欧阳那副优雅淡然气质,我当时对自己的发呆更是感到尴尬,我急忙走到她面前在她对面的靠椅坐下。刚坐下我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听欧阳的那个故事,我有预感,这个故事会让我走进欧阳的生活。对面的欧阳见我猴急的模样并没有出声回答,只是笑笑。我们安静了好一会儿,我几次想要开口但都欲言又止,等我的热咖啡上来后,透过咖啡的一缕热烟我才看见欧阳缓慢开口,她用那独特而又触动人心的嗓音给我讲那个我期待已久的故事。

      我和欧阳告别时,已是下午五点,冬天的天黑得本就快,我们走出店门时天色已暗,雨也刚停不久,空气中藏着寒冷,这使我们都不禁战栗,我们在店门口拥抱,随后便一个往东,一个往西,我以为那只是正常的一次告别,却没想那似乎成了诀别。

      那之后,我常有事没事地独自一人去“忆时光”,我总期待欧阳能再出现,可我再也没有迎来和欧阳的第四次见面。

      一年后,我和男友步入婚姻殿堂,也从记者转为幕前主持人,主持着一档收视不错的访谈节目,这天参加节目得是本市有名的电商,叫陈栩谦,他当时临近四十,但仍体型健硕,面容年轻,事业更是如日中天,他是我们节目组苦苦邀请了两个月才请来得。录制中的问题都是原先对过台本的,整场录制也没有意外,因此我们的访谈很顺利。录制结束后,我叫住了他。

      我叫住他的理由也是奇怪,我说:“陈先生,我想跟你讲一个故事。”我记得那个我唤作陈先生的人听到这话,脸上充满着不解,但在片刻之后他还是好脾气地答应了我这无理的请求。

      陈栩谦带我去得是一间很隐秘的茶室,在茶艺师把一杯冲泡好的茶放在我面前离开后,在满室的清香中我开始对他讲那个故事:

      **

      十八年前的秋末冬初,有一个女孩被迫参加院辩论赛,那场辩论赛她裹着厚重的黑色羽绒服,素面朝天,戴着眼镜。后来女孩想,如果她知道会在辩论赛上对一个男孩一见钟情,她肯定会好好打扮自己。辩论赛上女孩那队所在的是反方而男孩所在的是正方,这场辩论赛大家并不看好女孩那一队,其一是反方辩题相对正方有着很大的劣势,其二是正方的男孩当时在校园里是风云人物,口才逻辑能力均了得。可这世上很多事是预料不准的,比如最后是女孩代表的反方赢了男孩代表的正方。赛后,女孩打听到她一见钟情的男孩是学生会的干事也是下届学生会主席的最佳人选,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是一个德智体美艺全面发展的人,女孩那时便有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女孩开始向众人展示她的出色,她要证明自己有站在男孩身边的资格。

      辩论赛后女孩声名大震,之后她带领同班同学为班级取得院辩论赛冠军,再之后她带领同院同学为管理学院取得校辩论赛冠军,直至一年后她更是带领着同校同学为学校取得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更是获得最佳辩手荣誉。这一年她的学习也是从中等攀上年级前三,这一年她获奖无数,这一年她积极参与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比赛。这一年她成为继男孩之后的又一风云人物。

      女孩跟男孩在辩论赛之后便没有再说过话,等到他们真正说上话已是辩论赛后的一年,那次也还是因为工作,那个工作是女孩得到全国辩论赛大奖后作为评委为学弟学妹的辩论赛当评委。那时男孩已确认为下任学生会主席,就等现任退任,因此那时学生会的事宜都是男孩在管理,辩论赛本就是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所以作为准主席的男孩与作为评委的女孩开始频繁地接触。女孩记得男孩对她说得第一句话是“你好。”这两个字是多么普通,可就让女孩放在心底多年。

      在做评委的两个月里是女孩大学四年最幸福的时段,这两个月女孩跟男孩开始热络,女性的直觉告诉她男孩对她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总有人在女孩耳边说:“主席是不是喜欢你?”虽然每次听此她都摇头,可心中的欣喜只有她自己知道。

      在两个月辩论赛结束后的当天晚上,那时已经正式成为主席的男孩请包括女孩在内的八个辩论赛评委吃饭,他们去的是学校周边的小酒楼,男孩在一切安排妥当后便坐在女孩的身边,男孩不知道这一举动对女孩来说是多大的幸福。饭桌上觥筹交错,大家喝得尽欢,聊得也畅远。

      酒席散后,女孩是和男孩一起回得学校,那时已是深冬,平时羽绒服不离身的女孩为了在男孩面前展示最美的自己,她脱去笨重羽绒服,套上单薄大衣。回校的路上,女孩冷得直打颤,在她为自己要风度不要温度懊悔时,她感觉到自己的身上压下一件衣服,她抬头看去旁边的男孩,男孩笑着说:“快走吧,不然我都要冻死喽!”

      那次单独相处,两人并没有过多的交谈,那天为了不让男孩长时间的受冻,女孩加快回宿舍的步伐,在上楼之前,她连忙把衣服还给男孩,随后便赶着男孩回宿舍,生怕把男孩冻着。

      那个夜晚之后,女孩下定决心跟男孩表白,可第二天是周末,男孩回家去看望外婆,于是女孩决定在星期一约出男孩进行告白,可她没有等来告白的星期一,在星期天的晚上学校的论坛贴吧都在讨论一件八卦,那是关于学生会主席的八卦,这个八卦让女孩一刹那失去思考的知觉,那天晚上大家都在谈论学生会主席和副主席在一起的事,只有女孩游离之外

      女孩起初不信,后来她鼓足勇气去询问男孩,许久之后她得到男孩肯定的回答,事已至此,女孩不再多说,自此两人没再联系。女孩只能在学习中麻痹自己,从那之后,她更是天天泡在图书馆,女孩拒绝了所有男生的追求,她不是清高,她只是不想耽误那些追求者。女孩偶然也会在校园看见男孩及其女友,他们正面相见时也会神态自如地问好,可女孩的所有淡然都是伪装。

      时光老人不留人,大四很快来临,那一年,女孩决定考研,男孩则选择实习创业。大四结束,本科毕业,女孩考上当地唯一的211,985大学的研究生,而男孩创立的网络公司也稍有起色。研究生三年,女孩用尽心思学习,钻研,别人都说她生活枯燥,她却只是淡笑对答,女孩最后因为成绩出色,得到直博机会。

      就在女孩向博士进击时,她得知男孩的公司遇到困难,濒临倒闭,在确定男孩未婚,未有女友后女孩没有犹豫地放弃直博,来到男孩公司。女孩记得男孩当时见是她来面试,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她,最后还是因为公司实在缺人手才留下她。那时男孩的公司受到竞争公司的打击,投资人撤资,员工被撬走一大半,男孩本就白手起家,这么大的报复让他无法应对,女孩见不得意气风发的男孩变得穷困潦倒,她联系上她一直避而不见的父亲,求父亲注资疏通人脉,在女孩父亲的帮助下男孩的公司最后挺过难关。

      公司复活后女孩一直留在男孩身边,她本可以胜任一个管理职位,可她却选择做男孩的秘书,这一做便是两年,在女孩二十八岁的生日上,女孩借醉酒向男孩告白,那是迟到了六年的表白。女孩其实并没有醉,男孩的表情她都看在眼里,她看见男孩听到她表白后脸上一闪而过的动容,但她看见更多得是犹豫,女孩了然,她想自己还是失败,那时她做好第二天落荒而逃的准备。只是当时气氛怪异,在女孩还在想怎么缓解尴尬时,女孩感觉到嘴上突然叠上一块软软的东西,她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但随之的兴奋让她清醒。

      女孩就那么跟男孩在一起,女孩心底认为,男孩接受她更多得是责任,但她不计较,因为她相信终有一天男孩会爱上她,她也相信她和男孩的幸福会一直持续下去。而且那时女孩也能慢慢感觉到男孩对她的爱意。

      他们最终还是分手收场,分手是女孩提出的,这让旁人大感意外,他们无法相信前几天还如胶似漆的两人如今就要分道扬镳,后来有人听说女孩分手的理由后,都大骂女孩,很多人或明或暗地询问谩骂女孩,可女孩并不在意。而女孩分手的真正原因是,女孩在男孩外婆那得知自己那敬爱的母亲居然是男孩父母感情的第三者,更是男孩父母车祸的直接凶手,即使母亲也在那场车祸丧生,可这事实却无法掩没,女孩去证实这个事,最后得到肯定的答案,那瞬间她悲痛万分,她痛恨自己的母亲居然是第三者居然是肇事者,她也痛恨自己会是破坏男孩幸福的女人的女儿,那段时间,她对母亲的感情是之前有多爱之后便有多恨。女孩做不到知道这个真相后还若无其事地跟男孩在一起,她不知道男孩是否知道这件事,她也没有去多问,她只是决然地选择了分手。

      女孩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她提分手时男孩那痛苦的表情,那时她才意识到原来男孩对她的爱比她想得还要多,可当时的女孩是多么地怕这份爱,男孩执意不分手,可她仍固执分手,因为她清楚在她知道那一件事后仍跟男孩在一起那是自私,那会让男孩陷于不孝,那也会让她良心过不去,她更知道作为男孩唯一亲人的外婆对她有着深深地仇视,最后她只能以自己有了要结婚对象这个破理由来骗男孩,还通过好友雇请一位小演员来扮演。

      两人分手后便没再见过面,女孩离开了男孩所在的城市,去到另一个她一直向往的城市,在那个城市,她写写书,开着一家小小的店,每天抽出时间整理花圃,一人生活,陪伴她的还有一只温顺的萨摩耶,倒也不让她觉得孤单。女孩只是在一年前回到过男孩所在的城市,她暗中见过男孩,男孩已不能叫男孩,应用男人来称呼,她没有别得想法,她只是想看看男孩而已,在见过男孩后,女孩再次离开这个城市,这次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

      **

      在那幽幽温柔内敛,清新高雅的馨香中我说完故事,我轻抿一口黄芽,无限清香在我口中弥留,我望着对面那位似在沉思又似出神的成功人士,我们谁都没有开口,茶室一时寂静。

      等我口中的清香全然消失不见时,我才听到对面传来沉稳而有带着眷恋的声音:“张小姐,那你是否也愿听我讲一个故事?”

      十八年前的秋末冬初,一个男孩背负着班级的荣誉参加院辩论赛的初赛,那是一场男孩胜券在握的辩论赛,可天有不测风云,他没想到对方也来势汹汹,特别是对方二辩手的女孩。男孩初看那女孩娇小寡言以为是一个可以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因此在攻辩环节男孩选择了她,可短短的几分钟下来男孩才发现那女孩还是最大的强敌,男孩自认为自己提问犀利,可女孩的回答更是滴水不漏。那场辩论赛相当精彩,男孩表现也极其出色,但最后让大家大跌眼镜但又觉得情理之中地是男孩所在的正方输掉比赛。

      赛后,男孩对这个为数不多的失败很是在意,女孩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更是让他十分好奇。男孩私下打听那个女孩,他发现女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二女学生,她成绩中等,长相中等,同学口中她家境也普通,是一个并不独特的学生,但她辩论赛上的表现又让男孩惊讶。

      男孩身为学生会下届主席的接班人,学姐学长都有意培养他,因此他经常参与学生会的工作。学校辩论赛的工作男孩是全程参与的,他看着女孩得到管理学院的“最佳辩手”,然后得到校的“最佳辩手”。那两个月中,只要有女孩的辩论赛男孩都在现场,男孩其实对自己输掉辩论赛那件事耿耿于怀,因此他刚开始去看女孩的比赛纯属是去看热闹,可当他看多了后才发现女孩确实实力非凡,辩论赛上的女孩反应能力快,逻辑能力强,提问也犀利,给人以私下完全不同的感觉。

      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男孩耳边开始频繁地出现女孩的名字,男孩也经常能在各个活动比赛中看见女孩。男孩开始注意女孩,他经常在校园里有意无意地寻找女孩,他在操场上看到过女孩跑步的身影,他在图书馆里看到过女孩看书的背影,他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看到过女孩跟朋友散步的剪影。

      男孩那时还不知道自己对女孩其实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说出来也好笑,在辩论赛过去后的一年里男孩和女孩私下说话的次数为零,对此他们的第一次对话,男孩到现在都印象深刻,男孩记得那是大三的秋天,那时候的女孩为学校拿到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冠军,在这样的好成绩下,那时候的学校对辩论赛是十分重视,学生会找来女孩做评委,那个秋天的下午,男孩对女孩说出了第一句话,男孩当时有很多话对女孩说,可最后说出口只是“你好”。

      工作上的一来二去让男孩对女孩又有新的认识,他认识到女孩是一个大大方方的人,也认识到女孩是一个开朗活泼的人,更认识到女孩是一个公正认真的人。男孩对女孩是越来越上心,他总是会关照着女孩,目光也会随着女孩。在一次辩论会上,女孩作为评委坐在台下,而男孩却在一旁看着女孩而出了神,最后还是身旁的同学把他拉回神。

      男孩是什么时候发觉自己喜欢上女孩的呢?那应该是男孩朋友的一次玩笑让他惊觉的吧,那天那个朋友指着正在低头打分的女孩对他揶揄道:“我们的大主席是不是情窦初开?”

      听到这话,男孩的脸色有那么一瞬间的异样,他没有回应朋友,在朋友走后,他思忖好久,他终于确定自己的心意,那一瞬间他真得是狂喜,他为自己找到心仪的女孩而开心,但男孩并没有选择马上追求。

      终于在校辩论赛结束后男孩决定告白,而让他下定这个决心的是他发现有很多人对女孩蠢蠢欲动,那时他才清楚自己应该早点下手。男孩本打算在请客吃饭后告白的,可他没想到那个傻姑娘居然在披上他的衣服后就急急忙忙地回寝室,给他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原计划的告白没有成功,男孩决定再找时间,可这时间却一直没找到。

      男孩的父母在男孩高三那年出车祸去世,在父母的祭日那天男孩知道了一个对他来说是异常残酷的真相,男孩的外婆告诉他,他的父母不是意外车祸而是有人蓄意为之,而那个肇事司机是父亲的情人,男孩不敢相信那个爱儿子爱老婆的男人会出轨,可更让男孩不敢相信得是那个第三者那个肇事司机竟然是女孩的母亲,这一个真相让男孩悲痛欲绝,他质问外婆为什么早不告诉他,外婆回答:“如果,你没喜欢上那个女孩,我是永远不会跟你说这事的!”

      这件事击垮男孩,就连学校传出他和副主席郑媛的绯闻他也没任何心思去处理,直至几天后,男孩收到女孩的短信,女孩问男孩是不是跟郑媛在一起,男孩那时才想到解释,可他不知道怎么跟女孩开口,很久之后他回了一个“是”。男孩和郑媛最后真得开始交往是因为作为男孩唯一亲人的外婆以死相逼而,男孩那时才清楚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是外婆。可他并没有反抗,当时他无心反抗,他知道他跟女孩不会再有未来。

      自那以后男孩很少再见到女孩,女孩不再参加活动比赛,她被人提起的次数逐渐变少,就连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学校让她领队,她也拒绝。可在校园里男孩还是见到过女孩几次,每次见面他们都微笑点头就像只是一个点头之交的朋友而已。

      大学毕业,男孩的公司也慢慢走上正轨,他也听说女孩考上当地最好学校的研究生,男孩觉得他们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他觉得这样也挺好。

      男孩的做得是网络工作,在公司创立的第四年,他经历人生创业第一个难关,他的公司被另一家竞争公司夺取资金,抢去员工,他当时把自己所有身家都投进去,可依旧没有起色,就在他破败时,女孩出现在他面前,这对他来说就是一道光啊,刚开始的他还有理智,他拒绝女孩的应聘,但最后他还是招女孩进入公司,他跟旁人说是因为公司人员不够,可真正的原因不过是他想要看着她。也是神奇,男孩的公司在女孩来后不久便有了新的投资人注资,竞争公司也因为财务问题被迫破产,很久之后,男孩才知道那投资人是女孩一直不愿承认的父亲。

      男孩对女孩的感情是复杂的,爱中带有恨,恨中带有痛,女孩在他身边的两年,他常常克制自己的感情,可男孩是人,他终有一天会失控,而那天就是女孩二十八岁的生日,那天晚上醉酒的女孩向他表白,初听这个表白,男孩真得是兴奋,但随后他便是痛苦,他想他应该拒绝女孩的,可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他最后还鬼使神差地吻上女孩。吻上女孩的那刻男孩想通一切,他不顾一切,他想所有的困难他都会解决的。

      男孩终于跟女孩在一起,男孩并没有跟外婆说这件事他知道外婆知道这件事后一定会用尽手段拆散他们,跟女孩在一起的那段时间,男孩很快乐,同时男孩每天做着外婆的思想,他希望外婆能放下成见,外婆似乎也不再固执,男孩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女孩的一句分手却让男孩掉入谷底,他那天绝望地问女孩什么原因,女孩说:“我想找一个人结婚,而你却不能给我。”女孩的话直戳男孩的心,男孩放手,因为女孩没有说错,他给不了她肯定的答案。

      分手后男孩没再见过女孩,他知道女孩离开了这座城市,他曾想打听女孩的下落,可女孩跟所有人都断了联系。男孩也不愿去打扰女孩,但他又很想知道女孩是否过得幸福。

      **

      我想在对面人的故事讲完后,我的神态一定不好看,良久之后我才说出一句:“男孩应该自己去看看女孩是否幸福。”对面的人听到我的话只是淡然一笑。这让我记起当初我跟欧阳说:女孩应该亲自去找男孩,当时的欧阳也是淡然一笑。

      我没有久留,很快后我便打算告辞,在离开前,我问:“张先生,你也喜欢沉香的味道吗?”

      对面传来:“这味道的沉香能给我带来安心。”

      我听后点点头随后便离开,自此之后我跟那位电商大佬再也没见过面,后来关于他的消息越来越少,但他创立的公司“阳栩”却一跃成为商业巨头。

      做主持人的第三年,我在家人的期盼下终于怀上宝宝。在我待产在家的某一天,同事来看望我,她们还给我带来一封信,那是一封匿名信,但当我拿起信闻到那若有若无的味道时,我就知道那是欧阳的信。等同事告别离开,我怀着激动而又迫切的心情拆开信,当我把信纸展开,我知道我没猜错。

      欧阳的信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可我却花了好长时间才读完,信中,欧阳写到:小爱,我也不知道这封信你是否能收到。小爱,我将结婚,四十一的我最终嫁给安稳,谢谢你将那个故事告诉那个男孩,我没有遗憾,小爱,希望你能幸福安康!

      在喜宝一岁的时候,我辞去电视台工作,成为一位自由作家,一天我打开电视在地上陪着喜宝玩耍时,听到一个在电视上多年未听到的名字,新闻报道:“阳栩”集团创始人陈栩谦将于秋季与大学同学举行婚礼。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在那年秋天结束,我说不出自己的心情,我曾私心那个故事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我又知道那个故事里的男孩和女孩有着无法越过的鸿沟。我想感情的故事,旁人只能聆听吧,而这其中的纷纷扰扰只能当事人所知,如今的我也只能是祝福。

      秋末冬初,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束。一个故事结束会有另一个故事开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