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初见 ...
-
沉香掀了帘子请大太太往里屋走,屏风旁的红木小几上燃着淡淡的安息香,大太太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眼时便挂了一副笑脸走了进去。
“请母亲安。”秦语歌看着一个妇人不急不缓地走到床前,她梳着高高的朝天髻,只插一把鎏金花朵冠梳,眉如远山不画而黛,唇似樱桃不点而朱。秦语歌先前只觉得秦璎珞美若画中人,现在与这妇人一对比,秦璎珞就如萤火之光,悄无声息的湮灭在这静室中。
“不是去巡查南城的嫁妆铺子了吗?”秦老太君倚在床边的榻上,点头示意她起来,淡淡地问道。
“恩,今年的账目做的极好。这不,媳妇刚回来就听到门房禀告语歌醒了,马上就赶来您这了。”大太太在秦语歌的床边坐下,眼睛却并不看向她。
“还真是难为你了。”秦老太君漫不经心抓了站在自己身旁的秦璎珞的手把玩着。
“不敢,媳妇作为语歌母亲,这是应该的。”大太太细细地把自己朱红色八幅襦裙的褶子一个个抚平,这才抬了细长的丹凤眼去看语歌。“这孩子,看着是虚了些,还是得小心将养着。”
明明是关心的话语,秦语歌却觉得由眼前的人说出来却渗着丝丝冷意,她抬头飞快地唆了大太太一眼。妆容精致,发髻整齐,三伏天匆匆赶来,身上竟没有一处凌乱,秦语歌在心底暗暗叹了一口气,大太太对她醒来这件事到底还是心急了。
“慢慢养着,总会好的。”秦老太君抚了抚秦璎珞的发髻,“璎珞今年该及笄了吧?”
秦璎珞腼腆的一笑,回道“劳老祖宗费心,九月过了生辰就及笄了。”大太太听着捉住了秦语歌的手,露出了得意的神色,衬得脸上的笑愈发虚伪。秦语歌不禁往床里靠的更深一些。
“那定亲的人家,我也该好好的开始相看了。”
秦老太君貌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大太太手心一冷,抓着秦语歌的手便重了几分,“母亲费心了,这丫头,我还想再留两年。”
“我是长辈,留心是应该的。”秦老太君笑眯眯的看向大太太,大太太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脚底心窜上心头,丢开了秦语歌的手道“您是璎珞的长辈,媳妇自不敢反对。只是老太君不要忘了,璎珞也是您的嫡亲孙女儿。”
“我心中自有计量,你不必担心。”秦老太君云淡风轻道。
“您.......”大太太只觉得如坠冰窟,竟是一刻都坐不下去了,直直地站了起来拉了两个女儿告辞。
大太太的陪嫁徐妈妈正在和门房的妈妈闲话,见主子带着丫鬟气冲冲的走了出来,忙跟上去道“夫人,这是怎么了?”大太太气的说不出话来,吩咐了两个女儿好生休息消夏后,一路疾走到了后花园,走到倚琴轩门口才发作道:“老太太竟拿璎珞的婚事要挟我。”
“夫人莫急。”徐妈妈扶着大太太进屋,丫鬟们都噤声退了下去。徐妈妈沏了一杯雨前龙井递给大夫人道“夫人别气坏了身子。”
“我只是没想到,老夫人竟如此护她。这样下去,她在这府中岂不是要扎下根基?”大夫人气极,挥开徐妈妈的手,上好的粉彩瓷杯砸在了地上。
“夫人何必和自己过不去,那四小姐体虚脾寒,接下来的日子可长着呢?”
“徐妈妈,你是说?”
“夫人,与其等她长出自己的羽翼与您抗衡,不如,现在就剪去她的双翅。“徐妈妈靠近大夫人的耳朵悉悉索索的说了几句,大太太的眉头深深的拧在了一起。
秦府西南角的望月轩中,刘姨娘听着自己心腹大丫鬟玉竹的禀报,笑意从脸上蔓延开来,“玉竹,去把黄杨木箱子里的两支百年人参取出来。”
“姨娘,您这是要去看望四小姐吗?白瞎了这么好的东西。”玉竹喃喃道。
“哼。”刘姨娘冷笑一声,“用匣子仔细装好了,听说二太太的胞弟前些日子摔伤了脚,我们去二太太那坐坐。”
刘姨娘前脚装扮好出了门,后脚莫姨娘的大丫鬟草果便来禀了她,“姨娘,您不去看看嘛?”
“无碍,要给法华寺供的佛经我还没有绣好,就不出门了。”莫姨娘抬头看着自己叩拜的菩萨,端的是宝象庄严,慈悲为怀。